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一直以来无相拜佛功夫无法上手,是因遮障太多所致,后来发现这些遮障原来是来自于对自的执著引发现起。因执著自,所以就以为觉知心为真实,以为内所、外所乃至身心所及一切为真实,因执著自存在而对一切所知境界以为真实,导致对这些境界生起是否有违顺己意,又执著这些现象为真实导致生起种种遮障。后来就自己常常去观察十八界一切法缘起缘灭,观察这十八界一切 三摩地

2018-07-20

清晨,们一群人也乘搭台中讲堂贴心准备的游览车北上,正逢寒流来袭,全省笼罩低温,气象播报北部将下探8度,虽是冷飕飕但大家仍然满怀的欢喜,因为们期待这一天已经许久了。当们抵达台北讲堂时,看到许多义工菩萨已经在大楼下等待了,义工菩萨们个个笑容可掬,亲切的引领大家进入讲堂,让们觉得无尽的温暖。这是第一次来台北讲堂,第一次近距离面见平实导师,心中雀跃 三摩地

2018-07-20

静虑的意思就是静中思虑,静中思虑的内容包含:如何饶益有情?如何在饶益有情中来对治自己的烦恼?如何观照五蕴的虚妄?如何从五蕴虚妄中观察不是见的地方在哪里?(五阴)不是真实的地方在哪里?如何思虑断除见,应该要有什么方法来思虑?要怎样参禅?要怎样来看话头,甚至于从欲界散乱心中,如何进入欲界定?如何进入初禅以上等等的禅定境界。可是散乱的意识心没有能力 三摩地

2018-07-20

有的人问:不想拜佛是不是业障太重?第一个:不知道你的内心是在想什么。第二个:你不能用业障来说明。因为们一讲:这是业障,们就可以对自己不负责任了。这是业障,好象跟自己无关了,还应该看看自己为什么这样。这个帮不了你,只能是你自己观察自己。你得看看自己背后究竟是什么,哪些事牵挂着你。就好象每个人的有很多,不同的欲求它随着环境的不同会生起不同的欲 三摩地

2018-07-20

堕于此掉悔盖中故,被懊悔之心缠缚,失去对快乐学佛的信心,不免陷自己于放逸,散乱,懒惰之境地,有的甚至退失了学佛证道之信心,看到这个情况,感到十方的悲痛。这里要说的是,菩萨是掉而不悔的。就象文章开头所说,广义上意根一直是掉举的,除非到佛地转依真如,彻底修断意根之俱生执,彻底修断意根之遍计所执,彻底具足平等性智,这样才是真正的没有掉举了。佛地之前 三摩地

2018-07-20

诸佛自证圣智境界,那是常寂光净土;地上菩萨所住,以及地上菩萨往生诸佛净土、莲花化生所住净土是实报庄严土;声闻种性所证涅槃,以及声闻种性菩萨往生诸佛净土,所住的是方便有余土;们所住的是凡圣同居土。们这个世间有凡夫菩萨,有圣人;但是们遇到证果的圣人时,们不知道,因为他脸上没有写着证果;或是三果、四果。在极乐世界,每位菩萨所证的果位境界,大家都心 三摩地

2018-07-20

2、应身佛:这是在兜率天内院中讲经说法度众,到因缘成熟时,示现降神入母胎,出生后,自行七步,指天指地,告一切人天说:「天上天下,唯独尊。」然后示现学习各种世间学问,娶妻生子,见人间有生、老、病、死,而于二月初八降魔,明星出时,见道成佛。二月初八日转,说法四十九年,于二月初八明星出时入涅盘---等(菩萨处胎经卷七),称为八相成道,以八相成道在人间示现, 三摩地

2018-07-20

可怜的孩子:你在娑婆世界跑累了吧?也许偶尔感到虚幻的快乐,可更多的是茫茫长夜难以忍受的痛苦。快回来吧,的孩子,你可知道极乐世界才是你的家!孩子!你久劫奔波已经忘记了家乡的模样了吧?家乡这里无比美丽庄严,黄金铺地,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砂铺地,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四边阶道,金、银、琉璃、 三摩地

2018-07-20

那他们在此生所做的恶事不就可以不受报吗?比如未信佛前曾杀生,但如果舍寿后,能带业往生,不就可以不受恶报吗?为什么经中说:「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呢?再如,贪心重,爱吃面包。但如果能往生极乐,以后在极乐不需饮食,又怎会有贪美食的恶报呢?答:念佛人忆念阿弥陀佛,寿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多数带业往生,既然带业往生怎么没有受报呢?只是因 三摩地

2018-07-20

佛法之魅力就是一定、一定可以亲身检验如实,而不是泛泛而空洞的!据末学所知,断见主要在观行意识心之虚妄、无常!倘若连眼识的相貌都不曾认得,那对于意识的相貌更是决定不会认得的。如此就是于煖法尚没有生起,更妄谈断见了。所以当于真实善知识对于断见之诸多开示多多熏习以后,更应进一步思维、观行诸如:根与尘是什么关系?尘与识又是什么关系?乃至根尘识的生起次 三摩地

2018-07-20

萧导师的无相忆念拜佛是修观行的最佳基本动作,于拜佛时系心于念佛之念即是「止」,同时,观察拜佛之动作是否达到松(放松心情),软(肌肉不可紧绷),匀(速度均匀)之要求,如此地自观察即是「观」。修习一段时日后,动中定力显现,才有能力于历缘对境中「观」自己之起心动念是否符合佛之教导。若有违背则辅以如理作意之思惟来修习。例如:末学于职场中时常遭遇同事之非难 三摩地

2018-07-20

禅与净土是国大乘佛教的两个主要行门。参禅以在娑婆世界求悟为目标,而净土法门主要是以念佛求生净土为标的。净土,是诸佛菩萨以大愿所成的清净国土,有弥勒净土、弥陀净土、药师净土等,狭义的净土专指西方极乐世界。求生净土的根本方法就是念佛。一、念佛三昧念佛是三根普被、利钝兼收的修行法门,尤其适合忙碌的现代人。念佛法门亦有其次第性。念佛一般从持名念佛入手,修 三摩地

2018-07-20

们的佛性,本具一切光明、智慧和福报,但被贪、嗔、痴、慢、疑等乌云垃圾蒙蔽,开发谦恭的美德,才能拨开乌云,现自身佛性光明,处处吉祥。生理:低头时拉开颈椎各关节间隙,纠正颈椎,解除神经、血管、淋巴管及脑脊髓的压迫。2.为什么拜佛要头面贴地?佛法:彻底放下傲慢的烦恼和自私执的妄念,才能契合佛道。生理:头、心脏、全身和足底几乎拉平,拉开脊椎关节,脑脊髓液 三摩地

2018-07-20

你可以说:这一段时间要专门学禅,学成功了还是要学念佛的。或者说:们现在努力念佛,修学一心不乱的功夫,以后还是要学禅、体究念佛,还要亲证自性弥陀的。所以学佛应该要有不同的阶段性,依自己的阶段性施设,来决定现在应该修什么法;因为人人的根性与时机各不相同,不必要求大家都一样,也不可对别人的修行法门产生排斥;修行法门只有时机差别的问题,没有法门互相排 三摩地

2018-07-20

另外要念法,念法这个法就是们在佛教当中修学的轨则,要以这个法作为轨则。那么要修学当然就要时时专心的系念能够除掉爱欲尘劳、种种烦恼的这些的苦。那第三呢,是要念僧,僧当然就是佛世尊如来的。那么这些的僧,他们依着佛所教的法道去修学,得到了无漏,具足了戒、定、慧,能够为世间的众生作为良福田,那当然也是们修学佛法中所应当要恭敬的。那第四呢,就是念施,念布施有大的功 三摩地

2018-07-20

为什么们这么讲呢?因为修学念佛法门,想要求生诸佛净土。好比说修学这个念佛法门,念阿弥陀佛,想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么照经上讲就必须要在临命终的时候能够心不颠倒,这样才能够往生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那么要能够锻炼到心不颠倒的这样的功夫呢,就必须要训练平常在念佛的时候能够达到一心不乱。那么要能够训练平时念佛一心不乱,能够一心不乱,假设说没有更殊胜的法门,当然就 三摩地

2018-07-20

在楞严会上,大势至菩萨奉世尊之命,叙述他的修行圆通法门时说:‘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为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 三摩地

2018-07-20

此刻正坐在由北到南的火车上,淄博到武汉,这980公里的距离便承载着思母之情的浓度。20年前,两周岁,父母因故离婚,法院把判由父亲扶养。按理说两岁多的孩子应该是不记事的,但是却清晰地记得与母亲分开之时她满眼的泪水和撕心裂肺的哭声。直到后来都在想,若是以眼泪的多少来衡量能与母亲在一起的时间,怕是三辈子也够了。后来上了大学,又因各种因缘去到 三摩地

2018-07-20

禅净双修路程及禅三共修期间心得国小的时候,同学间吵架,心里就想:“一样都是父母生出来的,为什么要吵来吵去,分你,争来争去?”国中的时候又因为姐姐的一句话,深深埋在心底:“想要学佛法,就要到极乐世界去修学!”心想不知要如何去极乐世界?听起来好殊胜喔!也很有信心自己可以找到去的方法,只是不知是未来的哪时?不急!等待因缘吧!在专科 三摩地

2018-07-20

此一事实,净土宗祖师古来多有不知者;是故彼诸开示,多有误导众生之处;今者正德居士于此事实多有阐释,凡净土行者读已,当可即时改正,因此或可速入净土之圣道门中,成就净土之圣道。二者,日本之本愿念佛法门,传来已久,多有道场信受弘扬之者;然而本愿念佛法门之见解,始从创宗之法然上人(源空)时起,便已处处曲解净土三经,使令净土三经所说之净土易行道,被广泛扭曲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