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们所居住的地球,以及这个太阳系所属的银河系,都是由粗糙的物质所形成的世间。这个世间之上有欲界六天,第一天是四天王天,分由东西南北四大天王所管辖。第二天是忉利天,也就是道教的玉皇大帝他的住处,这一天分为三十三天,中天是玉皇大帝所住,有善法堂;玉皇大帝就是们所熟知的释提桓因,常在善法堂中讲说佛法;中天的东西南北四方各有八天,共有三十二位天主,都归中 三摩地

2018-07-22

阿赖耶识又是无性的,是出世间的法。故《大乘密严经》(地婆诃罗译,下同)卷中,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复告大众言:一切众生(各自的)阿赖耶识,(都是)本来而有(的法),(此阿赖耶识)清净,出过于世,同于涅槃。第八识阿赖耶识具有不生不灭能生万法的体性与作用,是一切众生的根本心。藏识并非是虚构出来的一个名词概念,而是客观存在的法,是真实可证的法,如《大乘密严经 三摩地

2018-07-22

们常看见许多热心人士,以及各种宗教团体,不断地透过媒体,举办各式各样的说明活动,鼓励大家能够在生前勇敢签下器官捐赠同意卡,以使们有一天万一不幸脑死时,能把身上良好的器官或组织,以无偿的方式捐赠给器官衰竭而急需移植的患者;让他们能够延续生命,改善未来的生活质量,并且能够继续贡献社会。这种大爱的情操,和尊重生命的行为,实在是值得们深深地赞叹和敬佩 三摩地

2018-07-22

下定这个决心以后,就不必像外道们说:要固形存想、练精化气。辛苦的内丹、外丹,想要让色身永远不坏,那是妄想。就算色身真的可以永远不坏,最多能维持多久呢?最多就只是一个住劫嘛!可是当住劫过完了,接下去是坏劫,连大地都烧熔了,他的色身还能存在吗?当然不可能嘛!这就表示说,他没有超过劫浊。假使在坏劫到来时,因为信受净土经典的开示,念佛七天后自己提前断命, 三摩地

2018-07-22

这里摘录下科学界对世界诞生的解说并与佛经相互对应:科学家发现们这个宇宙是不断向外扩张的,推断出宇宙大约诞生于137亿年前。甫诞生的宇宙,物质密集在比原子还小的领域,呈现高温、高密度的浊热状态,因超稳定平衡力量被打破,便发生大爆炸,宇宙变不断向外扩张,而大爆炸原爆点便成为宇宙超级大黑洞(亦即佛所说的宇宙中心—须弥山?)。科学家认为宇宙初期是一小团 三摩地

2018-07-22

三年前,在看完高圆圆和赵又廷的定情电影《搜索》之后,就在心里写下了这几句话。女主角得知自己得了癌症之后,坐在回家的公交车上心力交瘁。她戴着墨镜掩饰着痛苦和绝望,并没有注意到对面站着老人,当然更谈不上让座。随后,乘客们关于这女人没素质的议论让矛盾激化,电视台介入了,公众推波助澜,最终,女主角跳楼轻生了……们看到的仅仅是一个女孩没有给人 三摩地

2018-07-22

因此就会想:是不是佛法中可以通融,把善的标准稍微降低一下?或是说这样做是不是违背了善法?是不是变成了以后会遭到恶果?也就是说,是不是触到恶的底线呢?在那种情况下就引生第二个问题是:怎样去看待世间上的人?为什么有的人觉得说他好象是一个好人,但他怎么会遭到那样的报应呢?实际上对于许多人来说,他很奉公守法,他也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甚至有的人在奉 三摩地

2018-07-22

当以精进力。破彼微尘。出此经卷。令得饶益一切众生。作是念已。即起方便。破彼微尘。出此大经。令诸众生。普得饶益。如于一尘。一切微尘。应知悉然。佛子。如来智慧。亦复如是。无量无碍。普能利益一切众生。具足在于众生身中。但诸凡愚。妄想执着。不知不觉。不得利益。尔时如来。以无障碍。清净智眼。普观法界一切众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诸众生。云何具有如来智慧。愚 三摩地

2018-07-22

等欲至阎浮提。观看彼地形还复之时。光音天子来下世间。见地上有此地肥。便以指尝着口中而取食之。是时。天子食地肥多者。转无威神。又无光明。身体遂重而生骨肉。即失神足。不复能飞。又彼天子食地肥少。身体不重。亦复不失神足。亦能在虚空中飞行。(可以解释为何人类总是梦想要上天)是时。天子失神足者。皆共呼哭自相谓言。等今日极为穷厄。复失神足。即住世间。不能复 三摩地

2018-07-22

们往往只关注到看起来直接的、明显的原因,而忽略一些潜在的、看不到的因素。以下的说法对于指导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有积极意义,而这些说法有些是引自开悟觉者的讲述,有些也是经过人们很多的实例的印证。另外,正如之前提到的,一个结果通常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而成的,因此任何单一的因素可能只是造成某一结果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这点也请读者注意,有则改之,无则加 三摩地

2018-07-22

江流儿:师父,们当和尚的难道就是为了吃饱肚子?那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师父:当然不同啊,这化缘呢,只是做一个高僧的开始,打坐,念经、参禅,不骄不躁,悠然自得,你看,为师现在不就很好吗。1、出家的目的是什么?出家人他出家的目的,所谓的识心达本,号为沙门。你要去瞭解、你要去认识你这个心;小乘人来讲:你要认识这一个妄心生灭无常。大乘人来讲:你要识心,要识自 三摩地

2018-07-22

鲁迅先生还曾对人感慨:“释迦牟尼真是大哲,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启示了,真是大哲。”(《亡友鲁迅印象记》之<一三、看佛经>——鲁迅先生一生的挚友许寿裳著)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著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先生如是说:“佛教是世界上伟大的宗教之一,两千多年前传入中国之后,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d 三摩地

2018-07-22

不怕事情多的忙,就怕赶时间的忙,那样心很急,很容易出错。晚上的深圳还是有点凉意的,出了楼,裹紧了衣服前进。在红绿灯旁边,靠近供水局围起来的塑料栏杆下,发现个老太太坐在地上在乞讨。她灰白的头发刺痛了的眼,拿出钱给她。刚走几步却又感觉不对,她那装钱的碗看上去是优质不锈钢的碗,价值不少,感觉好象是有人把她放这里的。叹口气,不该给她钱,应该买点吃的喝点 三摩地

2018-07-22

善布施友善一向都很崇敬和钦佩那些在别人困难的时候能捐出万儿八千元钱的大善人。的工薪仅能养家糊口,只能布施的友善。步行街头,常常能看到一些残疾者可怜的目光,听到一些老人和小孩悲怜的乞讨。面对他们,总会不自觉地将一元、两元、五元人民币投入他们放着或端着的碗里。友善是同情。许多人走进理发店,剪发、吹头总要求师傅亲手做,不让学徒挨边。有一次,一位 三摩地

2018-07-22

所有可常得。世间人皆颠倒不净臭处恶露。愚人用作好。不知作善得善。作恶得恶。愚人施与人。不知其人德深浅。持善心施与得道者。福不可量。佛告诸比丘。何以知愚人不知。布施有十因缘。何等为十。愚人布施不知为尊自用所与者得善。愚人不至心施与人也。愚人既施与人与时不敬重。不自手与。传教人与施。人不欲望其福。不即得其福者。自用忘其福。愚人施与佛辟支佛阿罗汉。不 三摩地

2018-07-22

最近全国雾霾严重,无论是大型的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小型城市,都遭遇了罕见的十面霾伏,一直想知道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雾霾?这个问题从因果角度来讲呢?是受到哪些业力的影响呢,到底有没有办法解决吗?们查了佛经上的解释,并为此找到了答案。《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中:复有十业。得外恶报。若有众生。于十不善业。多修习故。感诸外物。悉不具足。一者以杀业故。令 三摩地

2018-07-22

《佛说吉祥经》李荣熙译如是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夜深,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以偈白佛言:众天神与人,渴望得利益,思虑求幸福,请示最吉祥。世尊如是答言: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居住适宜处,往昔有德行,置身于正道,是为最吉祥。多闻工艺精,严持诸禁戒,言谈悦人心,是为最吉祥 三摩地

2018-07-22

们来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华严经》它在讲什么呢?因为《华严经》主要是为菩萨来宣说:如何是诸佛的十地?如何是诸如来的境界?如何是诸佛所行处?如何是诸佛广大三昧与神通力?这些法以及说毘卢遮那佛所摄受成就的莲华藏世界海,它的不可思议相貌是怎么样?而且为了菩萨来宣说:整个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以及佛地的修证内容。所以《华严经》所说的,它是 三摩地

2018-07-22

那么有情世间的苦,菩萨怎么说呢?们来看一下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中所说:若诸有情十资身具之所摄养,无所匮乏,身康无病,年未衰老,名为有乐有情世间。与此相违,当知有苦有情世间。世间众生少分有乐,多分有苦。(《瑜伽师地论》卷17)这一段论文弥勒菩萨说:倘若有情他能够得到衣服、饮食、卧具、汤药、装饰、玩乐等等的摄受滋养而没有缺乏,身体健康没有病痛,而且 三摩地

2018-07-22

以这个方法修学,之后获得初分的解脱,这就叫作断见得到初果。能够真正的断见,接着往前修进而能够薄贪瞋痴,进而能够让自己远离欲界的贪爱而发起初禅,得到三果,最后能够得到四果解脱。那么这些内容,能够自己如实知、如实见,这样如实去实证获得的智慧称为出世间智。那么世出世间智呢?它指的是说,般若实相智本身含摄了世间以及出世间,也就是说,一定要实证了涅槃本际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