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还有一种是比较不严重,但也是瞋,就是他会发起很大的脾气来,也会产生辱骂,可是呢他不会想要这个人离开他;就好像一般人在家里看到夫妻两个人吵架,吵得非常凶,但虽然吵得非常凶,也不会想要把对方赶离自己的这一个家。我们在看到人生气的时候,常常会有哪一些的原因造成他的生气?会生气,就是因为心里面对这一个境界相起了分别心。一般来说,这个分别心的起行,就是他对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不生不灭法呢?菩萨们或许还记得,我们在上个单元曾经提到过,六祖依《金刚经》而开悟,开悟的时候他说,他所悟的就是这一个如来藏。《六祖坛经》里面有记载,除了六祖依于《金刚经》而开悟之外,悟道之后写了《证道歌》的永嘉玄觉禅师,他在《证道歌》里面,提到自己所证的一样是如来藏,一样是六祖在《六祖坛经》所交付给他的们,提醒他们的、吩咐他们的、嘱咐他们的那个,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声闻解脱道中已经是如此重视次法的了,在大乘法中更是如此;所以菩萨六度、十度都一样要从布施开始说,如果布施的道理与因果都听不进去,见了佛门出家人时,心里咕嘀著说:哼!他还不是跟我一样,我为什么要供养他?于是就不肯供养僧宝,也不肯护持正法;一旦听到说要努力护持正法时,就赶快把口袋按紧一点,免得钞票飞出去了。这就表示他还没有资格修学解脱道,更没有资格修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可是在灭尽定当中,既无一法可立,另外还要动中的定力,还要有持戒来辅助断除欲界爱;因为持戒能够让我们止息恶习,持戒可以开智慧,持戒可以增进福德,持戒可以让我们的定力深细,特别是佛所告诫的重戒,千万不要违犯以免重戒障道。再接下来又经过了一段时间,终于能够将欲界爱完全的断除了,心不再染着于欲界,心解脱于欲界,就成为三果阿那含了,意思是不来(欲界了)。因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师父就说:没有关系,下一次你的先生再向你要求淫欲的时候,你就回答他说:‘这是初果须陀洹所应该行的礼法吗?’于是妻子就这样子告诉先生了,他的先生听了之后,心大悔恨,因为他已经是一位证得初果须陀洹的圣人,但是还没有开始断除欲界爱的缘故,所以反而贪爱转盛转重。也有这样的初果人。所以如果我们见到一位初果人,却还贪着欲界法,我们可以说他是一位还没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可是在灭尽定当中,既无一法可立,另外还要动中的定力,还要有持戒来辅助断除欲界爱;因为持戒能够让我们止息恶习,持戒可以开智慧,持戒可以增进福德,持戒可以让我们的定力深细,特别是佛所告诫的重戒,千万不要违犯以免重戒障道。再接下来又经过了一段时间,终于能够将欲界爱完全的断除了,心不再染着于欲界,心解脱于欲界,就成为三果阿那含了,意思是不来(欲界了)。因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修行到底是修哪一个心?在谈这个主题之前,先要了解每一位有情各有几个心识,了解这些内涵后,再举譬喻说明,就会知道:修行到底是修哪一个心了?首先谈:每一位有情各有几个心识?佛在经中曾开示:「复次大慧!善不善者,所谓八识;何等为八?谓如来藏名藏识、意及意识,并五识身。」(《大乘入楞伽经》卷5)说明如下:「大慧菩萨!有善与不善的心识共有八个识;哪八个识?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若有僧宝来了,要赶快站起来迎接,尊师、长辈来了,要赶快起来迎接;他们要离开了,就站起身来送行:来迎去送。对众生行施时,应当要自手施与。我们前面有讲过布施的五个要领,对自己未来世最好的行施五个要领,不可以忘掉;其中一个就是自手施与,自手施与就表示你有至诚心。有的人布施时总是有一副大老板的架势:张三!拿个什么东西送给他!口气还带点轻蔑。菩萨都不这样做,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众生从无量劫以来,当他开始修行时,最多就只是想到如何能免除生死的轮回,都只是一念无明的我见与我执部分,从来不曾想到生死轮回的本际是什么?也没有想到说无余涅槃中的本际是什么?也没有想到一切万法(所有法界)的根本是什么?从来都没有想过,所以说对实相的无明是无始本有的。这个无明又叫作心不相应的无始无明,《胜鬘经》如此说,是因为众生的觉知心从来都不与这个无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第二章世间八正道和出世间八正道佛世尊所开示的八正道,包含世间八正道和出世间八正道。世间八正道中,正见者,谓信布施、不犯戒、行十善、供养佛菩萨、礼沙门道人、孝顺父母等之一切善法者,后世自得具福。正思维(正志)者,谓念道、不贪、不瞋恚怒、忍辱、不相侵害。正语者,谓不犯妄语、绮语、恶口、两舌之过。正业者,谓不杀、不盗、不淫而行诚信。正命者,于饮食、床卧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一开始练习时很不好受,难度极大。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会习惯下来。无苦不成道!5、夸奖赞美我们的,都不是明师,骂我们的,不管对与错,才是真正的善知识。打击我们的人,当他在刺激我们的时候,就是在成就我们的道业,这是逆增上缘。要藉此去磨练无我相,要心能转境而不被境所转。此乃西方的资粮,要接受,要承担,内心还要感谢他们给你一个修忍辱的机会,无忍不成道!6、要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初禅之前我们就应该要先求见性,因为初禅以后,二禅开始全部都偏于伏断烦恼的功夫;我们知道,断除了烦恼就没有办法起念参禅,就会落入一念不生,就会落于无念之中。参禅必须要在一切的烦恼因缘之中来参究,而不是离开一切的烦恼因缘。禅就是经里讲的菩萨不断烦恼证菩提,如果一个人会修行,会参禅的话,他对于烦恼不但不不是不拒不迎,他反而积极的投入一切的烦恼因缘里面去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以下内容摘录自平实导师《禅——悟前与悟后》以及《优婆塞戒经讲记》:在初禅之前我们就应该要先求见性,因为初禅以后,二禅开始全部都偏于伏断烦恼的功夫;我们知道,断除了烦恼就没有办法起念参禅,就会落入一念不生,就会落于无念之中。参禅必须要在一切的烦恼因缘之中来参究,而不是离开一切的烦恼因缘。禅就是经里讲的菩萨不断烦恼证菩提,如果一个人会修行,会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师父就说:「没有关系,下一次你的先生再向你要求淫欲的时候,你就回答他说:『这是初果须陀洹,所应该行的礼法吗?』」于是妻子就这样子告诉先生了,他的先生听了之后,心大悔恨,因为他已经是一位证得初果须陀洹的圣人,但是还没有开始断除欲界爱的缘故,所以反而贪爱转盛转重。也有这样的初果人。所以如果我们见到一位初果人,却还贪着欲界法,我们可以说他是一位还没有断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他们熏习佛菩提不久,刚发心时又只学到声闻菩提的解脱道,而且是被印顺以错误的声闻菩提说成的佛菩提熏习成功了,所以还没有菩萨性的发起;你若一开始就对他说很胜妙的大乘佛菩提法,特别是在你说到已经明心开悟之时,他们就一定会生起烦恼。所以,要经过很多世很多劫,而且是正确的熏习了大乘佛法,才能真正的具足菩萨性,那时说到明心开悟时,就不会再排斥了。菩萨性是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二乘的解脱道中教导大家观察色身不清净,目的就是要大家把色身的执着丢开。有的人作色身无常的无常观,仍然无法使他舍弃对自己色身的执着,就教他改修九想观;所以四阿含中说,有的比丘每天去尸陀林(穷人家没有钱可以埋葬死掉的家人,就把尸体丢到弃尸林中),他就每天在那边观察尸体,又在自己心中把那个影像再提起来观想,从尸体毁坏的过程:譬如长了尸斑、膨胀、爆裂、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看看我们有些官员,除了开个会,就是坐在办公室打打电话,玩玩电脑,然后就是海吃海喝,整天无所事事,哪来的体力劳动!这也让我想到中国的一句无事生非,无事肯定就会生非。看看时下的一些们二奶、小三成群,就知道了!!!其三是要重视誓言在禁欲中的作用!甘地认为禁欲不成功,是因为缺乏意志。在资料中笔者发现,从1900-1906年,甘地有过两次禁欲,这两次的动机主要是为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早上老公一起床就责怪我:你怎么没给我把热水器打开,你明知道我每天都要洗头的。我忘了。我回应了一句。你这不是耽误我的时间?老公语气里充满了不满。唉!过日子是两个人的事,一个人没做到,另一个人可以去弥补,你现在把它打开不就了事了,用得着把它当回事吗?我也不满的回了一句。你做事就是不仔细。老公继续埋怨。我就是这样个人,是不仔细,你又不是才知道。我的话也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知道我今生要做的事儿,这一点从开始到现在都没有动摇过;也知道自己的业力,从开始到现在好像也没有消减过,心中的感慨、感动、惭愧、愿力交织在了一起,只有哭了,哭过了好像痛快了一点!我觉得我不能提醒你什么,而且好像提醒也不会有什么用处,刚刚和一个同修谈他的烦恼,我说:你只要这样这样……做就可以了。他说:师兄啊,你是没有在其中啊,我做不到啊。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然后无色界的结不断的话,我们还是不能离开三界,不能解脱生死。无色界的结是什么?四禅之后如果不修四无量心,而直接去修空无边处定;当我们进入空无边处的时候,那是什么的作用?还是有意识在。因有识在,所以你才能证得空无边处定。在空无边处里面仍有苦,还是要离,如果知见不够,就在那边安住,心扩散,定就丧失掉了,又退回到色界天来。所以不能攀缘于空,因此舍离空无边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