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世尊在《优婆塞戒经》卷5当中,继续示说:【善男子!智有三种:一者能舍外物,二者舍内外物,三者施内外已,兼化众生。】(《优婆塞戒经》卷五)佛陀的意思是说,菩萨在布施的时候,应该同时以之理来教化众生,这样才能给众生长远的利益。佛陀首先说,布施的智慧共有三个层次:第一种是能舍身外之物。身外之物,就是食、衣、住、行所用的种种资生之具。第二种有智慧的布施, 三摩地

2018-07-23

行者首先在佛前胡跪,至诚发露,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如是三称忏悔偈之后,口向佛禀白:○○○今在佛前至诚发露忏悔:由于无明所障,导致无始来之贪嗔痴习气深重,不仅造下五逆十恶、谤佛谤法、毁佛禁戒……等生死重罪;更由于我见我执之深重,而造下种种贪嗔痴之业行,使得今生乃至过去无量生中的父母、师长、兄弟 三摩地

2018-07-23

那离了这五种布施,假如说不受五戒的话,是不可能获得这个解脱道初果的须陀洹果。也就是说,想要修学解脱道的根本,第一个就是一定要先持五戒,一定要对众生持这五种无畏施的;乃至于说,如果没有这五种无畏施,也就是说不持这五戒的话,你想要证得佛菩提道的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果,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其实这五戒为什么说有无量无边的福德,因为它有功德,所以才会有无量无 三摩地

2018-07-23

第二,如果是这样,你为什么不始就好好把自己的能力作好,好好锻炼自己可以出生人的能力,再来出生人?为什么你要这么着急出生这样的人,然后让这些人感受到痛苦、感受到一切的错乱?所以从这第一点我们就可以知道,这出生人第一个就很荒谬。第二个,出生人以后,是不是应该来教养大众呢?是不是要好好呵护他们,不要受到生死中的痛苦呢?结果也没有!出生人以后就任由这人, 三摩地

2018-07-23

——摘录自《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第005集善恶标准?善因得恶果?郭正益老师示 (原标题:一颗炸弹掉下来,炸死的都是恶人吗?)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科学一样可以来辅助,所以佛法中要明了科学,就象是我们现在透过这种录像的设备,可以让这影像继续地流传下去,这样的话,就可以利益到更多的有情,让他们知道佛陀所说的道理、所说的真义是什么!——摘录自《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第004科学可解释佛法吗?郭正益老师示 (原标题:内外兼学的菩萨具有威德力) 三摩地

2018-07-23

示说:如果有人能够受三归依,应知他所得的福报不可穷尽啊!佛又举例说:迦陵伽国有七宝的宝藏,这宝藏的地点名称叫作宾伽罗,迦陵伽国人民不管大小男女,有人七天之中以车子或象马驼驴来挑担回去,有人七个月之中每天这样来搬取,有人七年之中每天这样搬取,仍然无穷无尽,显然这个七宝之藏它宝物非常多,但如果有一个人能以至诚心受三归依及八戒斋,他所得到的功德果报, 三摩地

2018-07-23

另外一类有情,当他听到有关阎罗王的种种,他就已经心生警觉了,始努力行善,持五戒。他绝对不会想到说,要像前一种根器的人,等到要堕落三恶道,要由阎罗王来救赎;因为他已经知道说,生到那边要受种种的痛苦。可是这一类人虽然能够这样想,却又舍离不了人天的欲乐,所以我们方便施设说,这个叫做中等根器的人。另外一类根器的有情,我们方便施设为上等根器的人。这类根器的 三摩地

2018-07-23

——摘录自张善思居士著《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原标题:启富贵之门的金钥匙) 三摩地

2018-07-23

也有古人说:地居形胜,天助幽奇,门而紫陌相连,路僻而红尘不到。庭除冉冉,坐对闲云;苔榭时时,卧闻幽鸟。这个意境真的是好美!所以一般而言,红尘这一词是从人潮来往很多而产生种种的尘土,所以说红尘滚滚;或者有着人间熙来攘往或是人多事杂,而引申为说,富贵人间的繁华景象的意思。从这样看来,看破红尘就有一点想要远离这一些纷纷扰扰尘世的意涵;或者,有的是已经不 三摩地

2018-07-23

可是当他真诚地发了说,愿意生生世世来到世间利乐有情的同时,又由于亲证这个本来就无我的如来藏,世世随分转依之后,一样也有解脱的功德受用,也就是说,他在入世的同时,同时有出世的功德受用;这个时候我倒是要请教看官说:那这种状况您到底要说是入世还是出世呢?所以说,假如一定要在佛法上说厌世、出世的话,应当是说,学人已经了解五欲的贪着就是生死苦恼的根源,所以想 三摩地

2018-07-23

阿难赶紧前来顶礼佛陀,双膝长跪著问佛说:是如何的宿世因缘呢?我们这些大家都想知道,请您敷演讲说,以示度化不知道的人。佛陀就告诉阿难说:善哉!善哉!如果乐于听闻的人,要专心听呀!佛陀说:人如果培福的话,就像这棵树一样。它本来只种下一粒果核而已,后来渐渐长大,却能结成无量的果实。为人而能当国王、大臣、长者等,并且地位尊贵而有权势的人,都是从礼敬佛法僧 三摩地

2018-07-23

不要因为贫穷的缘故,而互相的杀害吃掉对方,因此而无法离三恶道。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卷12〈1序品〉中也说:菩萨思惟:众生不布施故,后世贫穷;以贫穷故,劫盗心生;以劫盗故,而有杀害。以贫穷故,不足于色;色不足故而行邪婬。又以贫穷故,为人下贱;下贱畏怖而生妄语—如是等贫穷因缘故,行十不善道。若行布施,生有财物,有财物故不为非法。何以故?五尘充足, 三摩地

2018-07-23

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一中的这么说,说菩萨从初发意,也就是说从第一次亲证法界实相始,经过多劫的六度万行,最后终于可以坐道场成就佛道,这个过程中常为诸声闻、辟支佛作福田。为什么菩萨可以这样做呢?因为菩萨从亲证法界实相以后,常常发受生愿,即使有能力亲证解脱果,也发愿生生世世再回入这个世间,以真正的佛法来利乐有情。所以,这些十善道、五戒、八分成就斋 三摩地

2018-07-23

既然我们找到了真正能够亲证如来藏的禅法,找到了佛法真实的入理的大门,就应该要暂时放下一切的教相,一心精进的来参究;然后才有因缘在生缘处处的日常作务中,一念慧相应;就像赵州禅师教他洗钵去的那位僧人,在赵州禅师一句话下就忽然悟,亲证自心如来,为自己成就一场殊胜的佛事。以上我们就是从经教还有宗门来说,佛事的真实义是什么。那对一个精进修学佛道的人、勤求证 三摩地

2018-07-23

另外,根据《佛说阿那律八念经》当中,佛陀也有这样的示,示说这个正命有俗与道两种内涵,俗是指世间法方面,道则是指出世间法方面。世间的正命是求财以道,不贪苟得,不诈于人,就是要以正当的方法来求取财物,不贪求不该得的钱财,不欺诈于人;出世间的正命则是以离邪业,舍世占候,不犯道禁,远离占卜命相以及观天候来为人断吉凶的种种的邪业,不可违犯佛陀教示法道中所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行者不论是念佛,或者修定打坐,乃至于定中或者梦中所见的一切,或者听到佛菩萨对于你的示,或者见到某些现象的显现,这些都是诸佛菩萨要利益一切众生,使得他们能够在道业上面增上,但不是要让这些众生增加执著而取相分别。所以,佛陀才在《观经》当中又特别特别的示,必须要与修多罗合,不然就是妄想,就是无明。也就是说,见到瑞相的内容,或者定中、梦中、念佛中 三摩地

2018-07-23

所谓的「法宝」,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当中世尊示说,法宝有三个层次:第一法宝,指的仍是一切众生都有、与佛无差无别、自性本来清净、无生无灭的如来藏,又称为是摩诃般若解脱法身。第二法宝,则是所谓三十七菩提分法等,戒定慧诸妙功德。因为修学这些法,就可以证得第一法宝清净法身,所以才被称为第二法宝。第三法宝才是指诸佛菩萨所示的经律论等。世尊又说,一切 三摩地

2018-07-23

天魔有的时候与鬼神魔归类在一起,有的时候则是分讨论的。如果是天魔的境界,你只要发起了初禅而不退,其实就超过了天魔了,因爲天魔波旬的境界是欲界的境界;这是因爲天魔波旬最喜欢的就是拥有很多很多的眷属,他的眷属欲是非常的强。可是鬼神魔只是人间的鬼神境界,如果您的禅定已经到了初禅,那鬼神魔也无法奈何你了,因爲鬼神魔只是人间的鬼神境界而已。然而,鬼神魔的出 三摩地

2018-07-23

总之世间上有非常多科学证据可以证明有三世轮回,很多人铁齿不相信世间有鬼,到后来自己也经验到灵异事件了才相信;在我们所知的历史之中,其实早在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就告诉我们这个道理了,乃至过去不可数无量无量劫之前,许多过去佛也都已经示过了,而佛绝不妄语,佛是如实语者,在我们自己没有能力观察的时候,就不应该一味的否定因果轮回的正理,因此我们不妨先保持宁可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