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唐天宝初年(742),希迁禅师得法后,即离开青原前往南岳衡山南台寺。南台寺的东侧有一块巨石,状如莲台,希迁禅师乃结庵其上,开法化众。时人皆称之为“石头和尚”。希迁禅师的禅风高峻,接机干净利索,决不拖泥带水,为诸方尊宿所称叹。《宋高僧传》中讲,“初岳中有固(南岳坚固)、瓒(南岳明瓒)、让(南岳怀让)三禅师,皆曹溪门下,佥(qian,皆)谓其徒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惟俨禅师后居澧州药山,开法化众,一时门庭兴盛,海众云集。关于惟俨禅师的禅风,我们可以从一件小事中见其一斑:一天晚上,惟俨禅师在月光下经行,不知不觉登上寺院附近的一座高峰。夜色清凉如水,远近的村落尽收眼底,隐约间还能听到一两声犬吠。惟俨禅师突然看到云开月现,便情不自禁地对着长空大笑一声。这一声大笑,声应澧东九十多里。那天晚上,澧阳的人都听到了这一声大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天然禅师开悟后,随即又往江西礼谒马祖。来到马祖的道场,他并没有立即去礼拜马祖,而是径直来到僧堂内,骑着菩萨像而坐。当时大众都很惊愕,连忙报告马祖。于是马祖亲自来到僧堂,一见是他,欣然笑道:“我子天然。”天然禅师立即从菩萨身上跳下来,礼拜马祖,说道:“谢师赐法号。”从此他便名为“天然。”马祖问:“从甚处来?”天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大颠禅师开悟后,即返回潮州灵山,开法化众,一时学者云集。曾有上堂法语云:“夫学道人须识自家本心,将心相示,方可见道。多见时辈只认扬眉瞬目,一语一默,蓦头印可,以为心要,此实未了。吾今为你诸人分明说出,各须听受。但除却一切妄运想念见量(原文如此),即汝真心。此心与尘境及守认静默时全无交涉。即心是佛,不待修治。何以故?应机随照,泠泠自用。穷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后住潭州招提寺,开法接众,足不出户凡三十余年。时人称之为“大朗”。慧朗禅师开法期间,凡有学者前来参问,皆答:“去!去!汝无佛性。”其平生接机如此,大概这正是当初他的悟处,也是他平生的得力处,所以他用起来,自然觉得十分亲切。 (原标题:58招提慧朗禅师悟道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动念即乖,开口即错。会与不会,全没交涉。与不会没交涉,似乎可以理解,为什么与会也没交涉?振朗未见石头前,正是死于此地;石头和尚一句“我更不会”却将他救过来了,亦在此地。振朗禅师悟道后,即回长沙兴国寺住山接众。时人称之为“小朗”,以区别其同门师兄招提慧朗。 (原标题:59兴国振朗禅师悟道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云岩禅师参药山的时候,当时道吾宗智禅师亦在药山座下,且已经开悟。为了帮助云岩禅师早日见道,一天,道吾禅师陪同云岩禅师前往池州参南泉和尚。南泉和尚见道吾禅师,便问:“阇黎名甚么?”道吾禅师道:“宗智。”南泉和尚又问:“智不到处,作么生宗?”道吾禅师道:“切忌道著。”南泉和尚道:“灼然,道著即头角生。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于是,高沙弥便离开药山禅师,前往住庵,随缘接众。有一天,他特地回来看望药山禅师,不巧路上遇上了大雨,衣服都被淋湿了。药山禅师见了,高兴地招呼道:“你来也。”高沙弥道:“是。”当时云岩和道吾二禅师也在场。药山禅师道:“可煞湿(你的衣服湿透了)!”高沙弥道:“不打这个鼓笛!”云岩禅师道:“皮也无,打甚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药山禅师接着开示他道:“太守欲得保任此事,直须向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闺阁(ge)中物捨不得便为渗漏(闺阁中的男女之情若不能放下,对于修行来说,便是一种有漏)。”太和九年(835),李翱调任检校户部尚书、襄州刺史等职。虽然他难得再有机会继续向药山禅师请益,但是,他却有了机会参礼马祖的西堂智藏禅师、鹅湖大义禅师、龙潭崇信禅师等禅林尊宿--西堂智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石鞏禅师向他喊道:“看箭!”义忠禅师于是拨开胸口,说道:“此是杀人箭。活人箭又作么生?”石鞏禅师将弓弦弹了三下。义忠禅师豁然有省,便礼拜。石鞏禅师道:“三十年张弓架箭,只射得半个圣人。”说完将弓箭折断,扔在地上。此时义忠禅师虽然有所省悟,但是还不彻,心中还有疑团在。后来义忠禅师参礼大颠宝通禅师,于是跟他谈起当年参石鞏禅 | admin 2018-07-20 |
![]() |
”过了很久,道吾禅师才回过头来,问庆诸禅师:“汝适来问甚么?”庆诸禅师正要重复刚才的问话,道吾禅师却起身走开了。庆诸禅师于是豁然有省。道吾禅师临圆寂的时候,为了勘验徒众的悟境,召集大众,问道:“我心中有一物,久而为患,谁能为我除之?”当时,庆诸禅师从大众中走出来,回答道:“心物俱非,除之益患!”道吾禅师一听,非常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他心里开始怨恨道吾和尚不为他说破,以为是老和尚吝法。于是在回寺院的中途,仲兴禅师拦住道吾和尚,说道:“和尚今日须与某甲道。若不道,打和尚去也。”道吾和尚道:“打即任打,道即不道。”于是,仲兴禅师一时性起,狠狠地打了道吾和尚几拳。这几拳着实打得太重,大家一看就知道老和尚伤得不轻。为了避免回寺院后徒弟们问起、仲兴禅师要挨打,道吾和尚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伏惟父母心开喜舍,意莫攀缘。学净饭之国王,效摩耶之圣后。他时异日,佛会相逢;此日今时,且相离别。良非遽违甘旨,盖时不待人。故云: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时度此身。伏惟尊怀,莫相寄忆。并附颂曰:(1)未了心源度数春,翻嗟浮世谩逡巡。几人得道空门里,独我淹留在世尘。谨具尺书辞眷爱,愿明报慈亲。不须洒泪频相忆,譬似当初无我身。(2)岩下白云常作伴,峰前碧嶂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德诚和尚从药山禅师那儿得法后,准备离开药山。临行前,他告诉道吾、云岩二师兄道:“公等应各据一方,建立药山宗旨。予率性疏野,唯好山水,乐情自遣,无所能也。他后知我所止之处,若遇灵利座主,指一人来,或堪雕琢,将授生平所得,以报先师之恩。”于是他便来到江浙交界的秀州华亭,泛一小舟,终日以接送四方往来之过客为务,随缘度日。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他是一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若论此事,无你措足处,无你开口处,是与不是,全没交涉。]无学禅师遂后退三步。丹霞禅师道:“错!”无学禅师于是又进前三步。丹霞禅师仍然道:“错!错!”无学禅师于是翘起一足,旋身一转而出。丹霞禅师道:“得即得,孤(辜负)他诸佛。”无学禅师由是悟入。后住翠微山接众,并传法于投子大同禅师。无学禅师住山的时候,有一天给罗汉上供,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后闻翠微无学禅师开法示众,遂前往参礼。初礼翠微禅师,在面禅师便问:“未审二祖初见达磨,有何所得?”翠微禅师道:“汝今见吾,复何所得?”大同禅师闻言,顿悟玄旨,于是便留在翠微禅师座下继续参学。一日,翠微禅师在法堂内经行,四周无有别人,大同禅师一见,便上前行礼,问道:“西来密旨,和尚如何示人?”翠微禅师停下来,默不作声,站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少时依本州北菩提寺落发出家,后诣滑州(今河南滑县)开元寺受具足戒,并专攻律学。一日,令遵禅师谓同流曰:“夫沙门应决彻死生,玄通(精通)佛理。若乃孜孜卷轴、役役拘文(沉溺于书本,执着于文字),悉数海沙,徒劳片心!”于是便放弃了律学,远走他方,参礼禅德。后至江陵白马寺,在僧堂里遇到一位老宿,名叫慧勤。令遵禅师于是亲近慧勤禅师,咨请佛法奥义。慧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天,有位僧人问石霜禅师:“万户俱闭即不问,万户俱开时如何?”石霜禅师道:“堂中事作么生(门是开是闭且不管,室内堂中的情况如何?意思是说,自性之用且不问,自性之体如何)?”那僧被问得无言以对,苦思了半年,才下得一转语,说道:“无人接得渠。”石霜禅师道:“道即太煞道(答是答得很好),只道得八成。”那僧反问:&ldq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普闻禅师悟道后,即离开石霜禅师,来到福建邵武城外。在那儿,他发现有一山,风景绝佳,林子郁然深秀。于是便拨草深行,在一个有炊烟飘起的地方,发现有一位苦行僧住在那儿。苦行僧见普闻禅师来了,便告诉他说:“上人当兴此。”说完深深地作了一个揖,便搬到别的地方去了。于是,普闻禅师便隐居此山,修行十余年,无人知晓。忽然有一天,有一位奇怪的老人前来拜访。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元安禅师离开临济,四处游历了一段时间以后,便前往夹山,卓庵隐修。虽然此处离夹山善会禅师的道场很近,可是元安禅师自以为已彻,居然过了一年多,不曾前去礼谒夹山禅师。夹山禅师为了度化他,于是修书一封,令手下的僧人送给元安禅师。元安禅师接过书信,便把它放在禅座上坐着,然后又伸出手来向那僧索要书信。那僧无言以对,元安禅师拿起拄杖便打,并喝道:“归 | admin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