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或于我说与声闻乘相应正法,诽谤轻毁,障蔽隐没,不令流布。或于我说与独觉乘相应正法,诽谤轻毁,障蔽隐没,不令流布。或于我说与无上乘相应正法,诽谤轻毁,障蔽隐没,不令流布。或于归我诸出家人,若是法器,若非法器,多行忿恨,呵骂毁辱,讥刺轻诮,种种诽谤,隐善扬恶,广说乃至起轻慢心种种触恼。如是诸人,非圣法器,自实愚痴,怀聪明慢,从此命终堕三恶趣,受无量种增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忏悔自己无量劫来,因为无明遮障不明实相,造了无量无边的罪业:只因心性残忍,为贪口腹之欲而杀害无量无边的胎卵湿化众生;忏悔年青时不懂事对父母恶言相向让他们心如刀割之痛;忏悔自心刚愎自用,贪、嗔、痴、慢、疑样样具足,伤害同事同修亲朋好友;忏悔心量狭碍,身、口、意恒不清净,未能奉行四摄法;忏悔自私自利,声闻种性深重,未能发起菩萨圣性;忏悔无始劫来违犯五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祂继续照到声闻道、缘觉道的众生,然后照到其他的含九地以下的菩萨,然后祂还会去照其他受职的十地菩萨,祂还要用这个光明去照射十方一切诸佛如来;如果没有这样的资格,没有这样公开显示,是不可能成就任何灌顶的;所以最后,诸佛如来接受这个光明所呈现佛事的供养以后,这光明会从诸佛的脚下进入,然后诸佛再放光照射这位菩萨,成就不可思议的佛事,从祂的顶上而入;所以这样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缘起性空,是二乘声闻、缘觉解脱道的法,缘起性空其实是五阴十八界缘起性空,但是如来藏并不是缘起性空。所以真正的佛法是必须要合五阴十八界缘起性空的这个二乘解脱道的法与大乘佛菩提道的法,这两个必须要合起来说,才能够说它是完整的佛法。而且缘起性空,其实是依着大乘法才有办法谈缘起性空的;所以如果单独谈缘起性空,它并不是佛法。更何况谈缘起性空是佛法的人,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佛实际上从过去生开始就不断地累积福德和功德,造就了许许多多能够成就声闻、缘觉道乃至菩萨道的行者,这个历程称为菩萨行。所以,并不是《阿含经》里,或是本缘部里没有提到菩萨的事迹。如果以小乘法来说,最快的修行一生就可以了结,就可以入无余涅槃,但这不是佛陀的本意;因为佛陀的本意是希望一切众生,都能跟祂一样,发觉出这个不生不灭的涅槃,就是真正的涅槃心,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你见过尼拘陀树的种子吗?虽然那个种子又小又轻,但是落到土壤里面去,长成了大树,树荫可以茂盛到四五里路这么远,每年可以落下数万斛的果实,这不都是由一颗种子开始的吗?结果,听到这里,这对夫妇就证得了声闻初果——须陀洹果。也就是说,在当中的福德功德,它就会像一粒种子一样,不断的辗转增上,一粒变成万亿倍,而万亿粒的种子又继续变成万亿倍。它不但是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法有三乘,其中声闻乘以及缘觉乘完全是在讲解脱道,只希望能够出离三界、进入无余涅槃、不再来三界轮回。也就是说,解脱道教导我们如何把对于三界的贪着给修除掉。但是在能够断除三界烦恼之前,必须要先能够见道,见道就是断三缚结,要断我见、疑见、戒禁取见,其中最主要的关键就是断我见。一般人一定会认为五蕴十八界里面有一个真实的法,是我们可以依靠的,是不坏的本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世尊所传授的佛法分为三乘法—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各自有他们要证得的目标跟方法,可是后者可以包含前者,也就是缘觉乘它所证的果位,可以包含了声闻乘,而菩萨乘的内容包含了前面的二乘。声闻和缘觉所要证得的目标,都是以断尽见惑、思惑,能够离开三界,此生尽后就不在这个三界当中现行,也就是证入了无余涅槃。过去的祖师把这个缘觉跟声闻称为二乘道,有的时候又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世尊所传授的佛法分为三乘法—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各自有他们要证得的目标跟方法,可是后者可以包含前者,也就是缘觉乘它所证的果位,可以包含了声闻乘,而菩萨乘的内容包含了前面的二乘。声闻和缘觉所要证得的目标,都是以断尽见惑、思惑,能够离开三界,此生尽后就不在这个三界当中现行,也就是证入了无余涅槃。过去的祖师把这个缘觉跟声闻称为二乘道,有的时候又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选择要走声闻相出家的修行方法,那就要接受沙弥戒(女众是沙弥尼戒)。通常佛教的僧团,最小能够接受七岁的小孩子出家,那叫作驱乌沙弥;意思是说年纪太小了,没有办法作什么事,只能够为僧团作一些简单的像赶赶乌鸦这样的一个小事。然后到了成年,通常是二十岁之后,可以受比丘戒、比丘尼戒;如果是女众的话,先要受式叉戒,确定这个女众没有怀孕,不会败坏僧团,才能够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比丘和比丘尼是指说,他外表现出声闻出家相的这些男众和女众,也就是离开了家庭,接受了出家的戒律,剃光了头、穿着袈裟而行乞食法的这一些沙门僧人;而现在家相的男众,则叫作优婆塞,现在家相的女众叫作优婆夷。现在家相的佛,现在都被大家叫作居士。我们看很多这个佛法的道场寄给在家人的信件,收件人的称呼都是用某某居士收。在印度,梵语把婆罗门在家的这些出家人,叫作迦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再者说,难道佛法就只有解脱果吗?而声闻人的解脱果,乃至说他证了四果,真的是究竟的解脱吗?以断我见为基础而开始进一步去求参禅明心,那才是菩萨的七住位,后面还得要满足十住位,然后十住位之后还有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等这么多的菩萨阶位,要一一去修证。这个初分证出家法,还真的是基础而已!先不说四果或是佛果,单单说断我见以后,也就是分证出家法以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者说是声闻性,这一类人常常会有一分或多分的厌世情怀,因为对他而言,这个世界是苦多于乐。虽然他也相信有未来世,但他总是畏惧着说,在未来世还有那么多的苦难要重新去面对!当他有因缘接触佛法的时候,总是对苦、空、无我一类的内容特别喜欢或是相应,因为他一心所想要求的,就是要赶快离开这个世界。第二类叫作菩萨性。这一类人也许会有一分或多分的乐于助人的习性。他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声闻人跟缘觉人,修证虚妄分别相或者因缘相的一部分;而菩萨尽未来际修证第一义相的内涵,并且也分证虚妄分别相跟因缘相,而进一步去证知说,其实都是从自心流注而运作,然后最后遍知如来藏中的一切种,究竟了知第一义相。所以才说,二乘法是含摄于大乘法中;由于这个缘故,而不说三乘菩提,但说一佛乘。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31集什么叫做大乘和小乘?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智度论》第二十六卷,龙树菩萨提到说,佛法有二道:一个是声闻道,一个是佛道。这和佛法的二主要道——解脱道和佛菩提道的说法,其实是异曲同工的。因为解脱道包含有声闻法跟缘觉法,那为什么龙树菩萨只说声闻道?其实这两个部分还是一样的。因为佛世的阿罗汉所证的是声闻果,进而听佛开示十因缘、十二因缘之法以后,也修证辟支佛果;可是这个时候由于辟支佛这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法华经》中,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为那些声闻们授记,会在未来某时某处,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会成佛,然后他们的佛号是什么,佛国如何的庄严,有若干等等;这其中们成佛时劫的速缓,还有他国土庄严的差别,以及的多寡,却各有不同。佛是实语者,是不诳语者,释迦牟尼佛对于们这样子授记、这样开示,当然是有祂的深意的。应该要知道,如果没有庄严自己的净土,将来没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已成就十信位修习对于三宝以及因果具有信心而进入住位的菩萨,经过初住位到五住位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福德资粮的修集后,进入六住位中,一方面先要证得声闻解脱道的见道,就是要断我见、疑见、戒禁取见这三缚结;另外一方面,才能够经由般若中观的熏习建立知见,再藉着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成唯识论》卷九),这大乘四加行的寻思与现观,在六住位满心时,一念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样的加持劝请,也让这些人发起菩萨性,不要落入声闻、独觉的二乘种性当中。所以,佛菩萨有时候会透过示现瑞相的方式,让这些众生发起菩提之愿。例如,有的人念佛的根性偏于声闻,属于中品生人,但是透过佛陀示现瑞相,极乐世界殊胜的光明相给他看,因此他心变大了,肯发起大心,而得以朝向上品生的努力。这就是诸佛菩萨常示现瑞相的另外一个慈悲摄受的目的。第三种情形,常常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天界没有现声闻相的比丘,弥勒菩萨在天界示现天人相,穿着天衣戴着天冠。这个无着比丘执著僧衣,却丧失了亲见妙觉菩萨的机会,这是何等的愚痴行为啊!就是因为他迷信于僧衣,崇拜于僧衣的偶像崇拜过失,所以产生了崇拜僧衣、迷信僧衣的这个偶像崇拜过失,亲见当来下生弥勒尊佛的时候,却丧失了道业增上的大好机会。这样无智崇拜偶像是这些个人的烦恼性障行为,并不是佛法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选择出家的这条路径的话,也就是大家常会看到的一般的出家人,要把须发剃尽,然后要换上修行的法服,然后要住在寺庙里面;并且要严持所有的、一切的声闻的戒律,这个就是所谓的出家的写照。各位观众请想想看,因为我们谈到了出家,既然出家的话,当然这里面所谓的一般世间男女之间的感情、亲子之间的感情,乃至于说社会上、在职场上面打拼的这些种种的积极进取,一旦我们如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