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沩山禅师于是从地上拾起一粒米来,说道:“汝道不抛撒,这个是甚么?”庆诸禅师无言以对。沩山禅师接着说道:“莫轻这一粒,百千粒尽从这一粒生。”庆诸禅师便问:“百千粒从这一粒生,未审这一粒从甚么处生?”沩山禅师一听,便呵呵大笑,归方丈室去了。到了晚间上堂的时候,沩山禅师道:“大众!米里有虫,诸人好看。”庆诸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于是,仲兴禅师一时性起,狠狠地打了道吾和尚几拳。这几拳着实打得太重,大家一看就知道老和尚伤得不轻。为了避免回寺院后徒弟们问起、仲兴禅师要挨打,道吾和尚回到寺院后,便立即劝仲兴禅师速速离开,他说:“汝宜离此去,少间,恐知事得知,打汝。”仲兴禅师于是礼拜辞谢道吾和尚,躲到一个乡村的破庙里,隐居起来。这一隐居就是三年。就在这三年中,道吾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现录于次--《辞北堂书》:伏闻诸佛出世,皆从父母而受生;万汇兴生,尽假天地而覆载。故非父母而不生,无天地而不长,尽沾养育之恩,俱受覆载之德。嗟夫,一切含识,万象形仪,皆属无常,未离生灭。虽则乳哺情至,养育恩深,若把世赂供资,终难报答,作血食侍养,安得长久。故《孝经》云: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不孝也。相牵沉没,永入轮回。欲报罔极深恩,莫若出家功德,截生死之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不由地,不由天,除却蓑衣无可传。”诗中的“黄能”,又作“黄熊”,传说中的兽名,为尧舜时期的鲧(人名)所变。那么,夹山善会禅师又是如何遇到船子和尚的呢?话说道吾禅师同德诚禅师分手后,四处游方,心中一直惦记着德诚禅师的临别所托。在行脚的过程中,他一直在留心给德诚禅师物色合适的嗣法者。可是,寻找法嗣并不一件容易的事情。当年达磨祖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赵州和尚私下向当地人打听,方知是投子和尚,于是迎上前,问道:“莫是投子山主么?”投子和尚道:“茶盐钱乞一个。”赵州和尚于是先行到庵。投子和尚随后携一瓶油回来了。赵州和尚道:“久向投子,到来只见个卖油翁。”投子和尚道:“汝只见卖油翁,且不识投子”。赵州和尚问:“如何是投子?”投子和尚道:“油!油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当时蔡州守将崇重佛法,特地创建了大通禅苑,请令遵禅师入住主法,阐扬宗要。令遵禅师初上堂时,曾自举初参翠微无学禅师之因缘,谓众曰:“先师入泥入水为我,自是我不识好恶。”言下良多感慨。令遵禅师驻锡大通禅苑,化众近十年。光化年间,令遵禅师带领徒众百余人,南游鄂州,后应节度使杜洪之邀请,入居清平山安乐院,开法化众。其逗机方便,“靡徇时情,逆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唐僖宗非常钟受他,曾经想尽种种办法来培养他,希望他将来能够很好地继承帝业。可是终究没有能够挽回太子的出世之志。中和初年(公元881年),僖宗幸游于蜀地。太子趁此机会,剪掉头发,远游他方,再也没有回来,宫中也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太子出家后,法号普闻。有一天,他前往参礼石霜庆诸禅师。初礼石霜,普闻禅师即问:“祖师别传事,肯以相付乎?”石霜禅师道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它把禅宗的基本精神、用功方法非常到位地给传达出来了。一、二两句说明,吾人之自性,能生万法,遍一切处,一切众生皆具此性,与我一体不二,实际上,无有人我、彼此之分。三、四两句说明,吾人之心,随六根外驰六尘,生出种种妄想烦恼,将我们的自性清净本心障住,使我们本具的智慧之光无以显现。吾人若能一念做到无分别、不执着,则我们的智慧之心当即朗然现前,无有纤毫阻隔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临济禅师用拄杖在地上画了一画,说道:“过得这个便去。”元安禅师于是大喝一声,临济禅师举起拄杖便打。元安禅师于是便作礼而去。临济禅师第二天升堂的时候,告诉大众道:“临济门下有个赤梢鲤鱼,摇头摆尾,向南方去,不知向谁家几虀(ji)瓮(醃菜缸)里淹杀。”元安禅师离开临济,四处游历了一段时间以后,便前往夹山,卓庵隐修。虽然此处离夹山善 | admin 2018-07-20 |
![]() |
后偷偷地跑进终南山,从广度禅师落发出家。唐天复年间(901-904),善静禅师南游参学,礼谒洛浦元安禅师。洛浦禅师对他很器重,并收他为入室。让他当园头,负责种菜等杂务。一天,有位僧人前来辞别洛浦禅师,欲往其他地方参学。洛浦禅师问道:“四面是山,阇黎向甚么处去?”那僧被问得无言以对。洛浦禅师道:“限汝十日,下语得中,即从汝去(限你十天的时间,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后来有一位老尊宿,听说了此事,遂赞叹道:“尽山河大地,被因禅师一击百杂碎。” (原标题:81唐朝因禅师悟道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后作偈,呈其见地,云:“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本如禅师虽是天台僧人,属于教下,但其悟处与禅宗门下,并无二致。这可以从他的这首悟道偈中看得出来。 (原标题:83神照本如法师悟道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证悟法师一边扫地一边诵《法华经》,当他诵到“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一语时,始悟其旨。于是他便把自己的所悟告诉了白莲法师。白莲法师当即印可了他。证悟法师悟道后,即前往临安上竺,住山示众。自从领众以来,他深感天台学者“囿于名相,胶于笔录”,以至天台这一重实修之法门,逐涟演变成为文字之学,遭到禅宗行人的鄙视。于是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由于得到地方长官的支持,石头禅法经过道悟禅师的弘扬,一时大盛。道悟禅师圆寂于元和二年丁亥(807),春秋六十,戒腊三十五。 (原标题:86天皇道悟禅师悟道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当初,道悟和尚被灵鉴禅师偷偷地请到天皇寺隐居,当地的人皆莫测老和尚之深浅,而崇信禅师却对老和尚倍感亲切。他每天拿出十个烧饼供养道悟和尚。而道悟和尚每次接受之后,总要留一个返赠给崇信禅师,并说道:“吾惠汝,以荫子孙(我把它布施给你,以造福于后代子孙)。”后来有一天,崇信禅师突然想起:“饼是我持去,何以返遗(wei)我邪?其别有旨乎(饼是我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德山禅师的禅风以棒喝和呵佛骂祖著称,曾有上堂法语云:“我先祖见处即不然,这里无祖无佛,达磨是老臊胡,释迦老子是乾屎橛,文殊普贤是担屎汉,等觉妙觉是破执凡夫,菩提涅槃是系驴橛,十二分教是鬼神簿、拭疮疣纸,四果三贤、初心十地是守古冢鬼,自救不了。”德山禅师呵佛骂祖的目的,并不是要否认佛教,而是要帮助学人解粘去缚,放弃向外驰求,回归自身:&ldquo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他在湖的两岸各挂一木板,有人要过渡,只要将木板敲一下,全奯禅师就会大声地问:“阿谁?”客人答道:“要过那边去!”全奯禅师便划船过去迎送。有一天,一位老婆婆抱着一个小孩儿过来了。她跟全奯禅师打起机锋来,说道:“呈桡舞棹即不问,且道婆手中儿甚处得来?”全奯禅师一听,举桡就打。老婆婆道:“婆生七子,六个不遇知音,只这一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今日跟着你来到这里,你却只管整日蒙头睡大觉,也不用功修行)!”岩头禅师喝道:“噇(chuang)!眠去!每日床上坐,恰似七村里土地,他时后日魔魅人家男女去在。”义存禅师指着自己的胸口,解释道:“我这里未稳在,不敢自谩。”岩头禅师道:“我将谓你他日向孤峰顶上盘结草庵,播扬大教,犹作这个语话!”义存禅师又重复道:“我实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睦州和尚刚将门打开一线,文偃禅师便使颈地往里面挤。睦州和尚于是便一把擒住他说:“道!道!”文偃禅师正要开口答话,睦州和尚便一把将他推出门外,说道:“秦时(车度)轹(duolu)钻(一种用车拉着转、使之钻物的大锥,一般用后便弃之不顾。后用它来比喻无用之物或无用之人)。”说完便猛地关上门,将文偃禅师的一只脚给挤伤了。文偃禅师豁然有省。文偃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他一边兢兢业业地帮助雪峰禅师建立道场,一边随众入室请益,不分昏晓。后因阅读《楞严经》,突然发明心地。从此以后,师备禅师机锋敏捷,往来酬答,无不与契经相应。诸方学人,凡有未决,必前来从他请益。甚至与雪峰禅师对机,亦当仁不让。雪峰禅师曾赞叹道:“备头陀再来人也。”一日,雪峰禅师上堂云:“要会此事,犹如古镜当台,胡来胡现,汉来汉现。”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