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如果有这个情绪习惯,是很难摆脱,每天随时随地,都可能处在这种状态中,对我们的福德有极大的影响。别人有了利益,我们要知道,一定是从前其有相应的善因,才有如此福德的果报。这个是我们该替人高兴的。八者障他得利。为作留难。对于他人获利的事情,进行阻碍。这个情况也是不少的,别人做某件事情会有利益,那么用各种方式去阻止、阻碍他。给他设置困难。可以是一句话:赚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富豪买了块地,修了别墅,后院更有多棵百年荔枝树,当初买地时他看中了的是这些荔枝树,因为他老婆喜欢吃荔枝。装修期间,朋友劝他找个风水先生看看,以免犯煞。原本不怎么信这套的富豪,这次居然表示赞同,专程去香港请了个大师。大师姓德,从事这一行三十馀年,圈内很有名气。在火车站接德大师吃过午饭后,富豪开车载着大师前往自己的住宅。一路上,如果后头有车要超,先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八正道的第四个是正精进,就是要不断不间夹地修种种的道行:已生的恶法要赶快让它断除,未生的恶法要让它不生起;未生的善法要让它赶快生起,已生的善法就要让它增长。第五项是正业,就是不造作杀、盗、淫的恶业,远离身的三恶业,修习洁白清净的善业。第六是正命,就是以正当而且如法的职业来营生活命、安身立命,过正当如法的生活。第七是正念,就是专心忆念善法,比如说要思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第六个最吉祥的就是你能够孝顺父母,你能够好好地治理你的家庭,好好地调教你的孩子,以及让你的妻子能够无忧,不会为生活而愁苦,这就是最吉祥的。第七个最吉祥的就是你不要憍慢、不要自大,你应该要知足;而且你应该要反复的能够诵习第一义谛的佛法教理,出三界的佛法教理,这是最吉祥的。第八个最吉祥的就是你能够忍于种种的欲界的苦患,种种的欲界的爱染,你能够非常高兴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虽然知道布施有很多的上妙果报会在未来世等着我们,可是却同时深深地观察:未来世接受布施的胜妙果报也还是生死法,在生死之中有很多的过失,也有可能会一不小心造作了许多恶业而有了罪业。在这样子的正知见中去作布施,自己就不会为了求三界有而去作布施,这样子就叫作深观生死多过罪施。并且布施的时候不观察受施者的福田是不是最好的?是不是次等的、是不是最差的福田?都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第三、布施的时候,不应该去选择对方的身分地位或者是出身种姓,来决定我是否要布施。第四、布施的时候,不应该轻慢来求布施的人。第五、布施的时候,不应该恶口骂辱他人。布施本来是累积福德的善行,但是如果布施的时候,同时犯下了不好的事相,那么在未来的善果报中,就会引发附加的恶业。有那个善果报,但是善果报中,却隐含着恶业在里面。例如世尊在《分别业报经》里面说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第一种心境是:经常造作,而毫无悔意;第二种是:专心一意地去造作,而心不犹疑;第三种则是:喜欢作,所以乐于去造作;第四种是:发下誓愿,心意决定而去造作;第五种则是:造作之后,心中十分的欢喜快乐。如果我们是以这五种心境去造业的话,无论是善业还是恶业,就都会成为果报定的定业;反过来说,如果不是以上面这五种心境去造作的话,那么所造作的业就是属于果报不定,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杂譬喻经》这个可怜的弟弟,他一样不听兄长的劝,他继续在有生之年,继续一样贪爱家业,在这个世间的财色名食睡,努力地去赚取、去营谋,从来就不把解脱三界六道轮回的苦,修学佛道挂在心上;他寿终之后堕落到畜生道去了,因为在生前,没有培植什么广大的福德。那这一只牛呢,它堕落到畜生道变成一只牛,这只牛肥盛甚大——就是身躯很庞大、很有力量,于是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贫穷的人因为要为五斗米折腰,总是要卑躬屈膝地乞求别人施舍,因此地位又下贱,常常被人看不起或欺负;因此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总之贫穷的人所受的苦恼真的比较多,不容易学佛。所以一般人布施的目的是要脱离贫穷,脱离贫穷后不仅利益自己,同时也可以利益众生。常布施的人未来世的福报会很好,菩萨生生世世行菩萨道,因此需要很多世间福德当作工具,成为修道的道粮,因此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就像以表相来看待三界六道的众生,会有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众生是较低贱的,而人、天以及人道、天道中的阿修罗这三善道的众生是较高贵的,有这样的差异。但是在佛教中,尤其是在大乘佛教中,却不是只是从表相来看待众生,因为法界众生的立足点都是平等。也就是说,每一个人的涅槃实际,每一个人的真如法性,每一个人的如来藏,都同样是《金刚经》所说的非身,都是大身,都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乃至于说极恶的众生,他可能犯了地狱业,佛陀还是说,你未来一样可以在极乐净土受清净的五欲之乐。为什么呢?因为学佛的路程,许多人没有办法断除在生活上的享受,这并不是最重的过失;因为在佛法里面,要谈的是对于圣教、对于成佛、对于发菩提心有没有信心,所以菩萨法中,乃至于在最后坐在菩提座上之前,都不应该舍离最微细的贪。什么叫作最微细的贪呢?就是还愿意在三界中,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段简单地说明:至心施说的是,应该怀着至诚的心态来布施,而没有夹杂其他不清净的目的。自手施说的是,不假手他人而亲自去布施。信心施说的是,这个布施人对于布施法的因缘果报,是有一定的信心。时节施说的是,随着对方需要帮忙的时候,就伸出援手来布施给对方。最后一个如法求物施说的是,施主所布施的财物要如法而得。世尊本来在说明这五种布施方式的同时,也为我们宣说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穿珠师的妻子知道这件事后就生气地骂穿珠师说:你为什么不花那么一下子的时间去帮忙穿珠来赚十万金钱,竟然在这边听道人说法呢?穿珠师听了心里面起了烦恼,弥勒菩萨知道他心中的不满,于是就问他说:你能不能跟著我回到寺院中?对方答言:能。于是弥勒菩萨就带他往僧坊中去了。然后弥勒菩萨就问上座大阿罗汉们说:如果得到十万金的金钱跟听闻佛法比,哪个功德比较大?结果上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波斯匿王连续问了三次,公主都是这样回答;波斯匿王听了非常生气地说:我今天就要试试你,到底你是依靠自己的善业力而有?还是依靠我的善业力?波斯匿王便命令左右,在城中寻找一位最低下、最贫穷的乞丐;使者奉了波斯匿王的命令便去寻找,找到了一位最低下、最贫穷的乞丐,并把他带到宫里晋见波斯匿王;波斯匿王见了以后,便认同这位乞丐是城中最低下、最贫穷的乞丐,便把善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呢,佛就带他到一个安静的房间,拿了一支扫把给他,然后要盘特念诵扫地,把这一句话当作一首偈。盘特从此之后呢,每天就是拿着扫把扫地,口中就念诵着扫地、扫地、扫地。佛告诉他:你年老出家,现在会念这一首偈还不够,你要观察自己的,身三业、口四业、意三业,总归为心的一业。要去看一看它们是如何而起、如何而灭?观察上天堂、下地狱、入涅槃都是由于它们所生起的啊!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段简单地说明:至心施说的是,应该怀著至诚的心态来布施,而没有夹杂其他不清净的目的。自手施说的是,不假手他人而亲自去布施。信心施说的是,这个布施人对于布施法的因缘果报,是有一定的信心。时节施说的是,随著对方需要帮忙的时候,就伸出援手来布施给对方。最后一个如法求物施说的是,施主所布施的财物要如法而得。世尊本来在说明这五种布施方式的同时,也为我们宣说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贫穷的人因为要为五斗米折腰,总是要卑躬屈膝地乞求别人施舍,因此地位又下贱,常常被人看不起或欺负;因此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总之贫穷的人所受的苦恼真的比较多,不容易学佛。所以一般人布施的目的是要脱离贫穷,脱离贫穷后不仅利益自己,同时也可以利益众生。常布施的人未来世的福报会很好,菩萨生生世世行菩萨道,因此需要很多世间福德当作工具,成为修道的道粮,因此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爱好布施的人,地位尊贵的人也会时常想念著他,地位下贱的人也会尊敬他。我们要知道往来在六道轮回中,其实没有真正的亲人可以依靠,唯有行善布施能让我们生在善处,或往生到天上或在人间。在人间当象、马,得到人类妥善照顾,又如宠物等被养的畜生,优于其他畜生道有情,这也都是因为布施所得到的果报。布施的果报就是未来世富裕欢乐,持戒的人未来可以生到天上;静虑禅思智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因为葛格我是佛陀与尊者的弟子,所以我听世尊的开示,都发愿投生在豪贵家庭,不生在贫穷家庭!但有些菩萨看了以前那篇文章还提出观点,认为投生在贫苦家庭也很好可以磨练自己,认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所以这就是大家的选择不同,人各有志!葛格我也至诚地随喜赞叹这样勇于挑战的菩萨!但我不打算这么发愿!我都发愿投生在富裕的菩萨家庭!话说回来,从因缘果报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隐峰禅师在示现过神通之后,他仍然先依着原定的计划,把五台山所有的佛门古刹都游历参拜完;然后就在五台山的金刚窟前面,头下脚上倒地而亡。他在死了之后,却仍然没有倒下,就好像一棵大树一样屹立着不动,显示他是能够来去自在以及严守戒律的,是一位慈悲菩萨的作为。由以上佛陀的开示,以及这个在唐朝所发生的真实故事,我们更可以很明确的知道,佛弟子不应该从国界、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