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所谓宿命通,就是能够知道自己以及他人过去生一世、两世、三世乃至百千万世的宿命,在当时所造作的善恶业;如果是三明六通的大阿罗汉的话,甚至能够知道八万大劫以前的事;而八以上诸大菩萨以及佛陀,更是能够知道无量劫前所发生的事情。而所谓的天眼通,则是可以预先知道未来乃至未来世即将会发生的事情。只是由时代辗转来到末法时代的今天,因为众生的善根以及福德智慧都已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所说的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我们可以看到,一般所说的六道,就是狱、饿鬼、畜生、人、天阿修罗、天,这个六道的范围,事实上,只在欲界里面;若只谈人天乘,一般只说到欲界。可是如果我们要谈到解脱,还要把六道里面的天扩大,来详细看它的内容;这个时候可以看到天,除了天阿修罗、欲界天之外,事实上还有所谓色界四禅天,也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色界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业种具有变异而熟之体性:前、今、后三世不同时段的异时而熟、三界六道不同处的异而熟、众生各世不同种类六道有身的异类而熟的果报,故名异熟果。异熟果是有情造善恶业以后所感得的果报;譬如菩萨造净业而感得后世可爱正报身,亦如有情造恶业而感得后世不可爱正报身,或造善业而感得后世可爱正报身。众生如何因善恶业而招感下一生的异熟果报呢?经论中曾有细说,现以《楞严 三摩地

2018-07-22

至于众生是如何感招狱果报的呢?《楞严经》卷8有说:【众生自业所感,造十习因,受六交报。】(CBETA,T19,no.945,p.143,c4-5)什么是十习因?一、淫习交接:此淫习乃是发于互相研磨,而研磨不休息,因此便生大猛火,暖热相现前,故众生彼此之间淫习相然,故招感狱中便有铁床铜柱等事;因此十方诸佛如来都观此行淫是欲火,会焚烧修道成就的功德;而真修菩萨道者看到淫欲,心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业种具有变异而熟之体性:前、今、后三世不同时段的异时而熟、三界六道不同处的异而熟、众生各世不同种类六道有身的异类而熟的果报,故名异熟果。异熟果是有情造善恶业以后所感得的果报;譬如菩萨造净业而感得后世可爱正报身,亦如有情造恶业而感得后世不可爱正报身,或造善业而感得后世可爱正报身。众生如何因善恶业而招感下一生的异熟果报呢?经论中曾有细说,现以《楞严 三摩地

2018-07-22

十业道的轻重,《广论》131页说:本分中说有六相,成极尤重。加行故者,谓由猛利三毒或由猛利无彼三毒,发起诸业。串习故者,谓于长夜亲近修习,若多修习善恶二业。自性故者,谓属身语七支,前前重于后后,属意三支,后后重于前前。事故者,谓于佛法僧诸尊重所,为损为益。所治一类故者,谓乃至寿存,一向受行诸不善业,未曾一次受行善法。所治损害故者,谓永断除诸不善品, 三摩地

2018-07-22

《瑜伽师论·本分》中抉择造业有八种情况,当在现世受报。即(一)如果由增上顾恋意乐,顾恋身体、财物等,为此而造作不善之法;(二)或由增上不顾恋意乐,不顾恋身体、财物等而作诸善法;(三)或对有情众生,增上损恼;(四)或对有情众生,增上慈悲;(五)或对三宝对境,增上憎害;(六)或对三宝增上净信,胜解意乐;(七)或对父母诸尊重等有恩的对境,由增上 三摩地

2018-07-22

造作了逆罪,就要下堕阿鼻无间狱中,受极为严苛而惨痛的罪报。然而五逆或七逆罪各个逆罪之间,彼此还是有轻重之别。乃至每一逆罪的成就程度不同,也会有轻重之分。逆罪轻重罪报的种种差别,就是这一集节目所要探讨的内容。释迦牟尼佛在菩萨《优婆塞戒经》中开示说:【是五逆罪,杀父则轻,杀母则重。杀阿罗汉重于杀母,出佛身血重杀罗汉,破僧复重出佛身血。】(《优婆塞戒经 三摩地

2018-07-22

有时候善业障碍佛道的增上更为严重,例如有人应修解脱出离三界之法或成佛的法道,但是却爱乐贪着后世人天善法的可爱异熟果报,再加上邪见的误导,因此一世努力行人天善法而布施行善,却不图解脱与成佛的宏大志愿,更因邪见的误导而轻视毁谤大乘成佛之道,误认为「努力行人天善法就能成佛」,此乃善业障碍佛道增上之例,此亦是业障的一种。又如有些新学菩萨,初发菩提心欲成就 三摩地

2018-07-22

世间上的人很难要求自己在每一个境之下,都可以完全达到一个完美的善的标准。因此就会想:是不是佛法中可以通融,把善的标准稍微降低一下?或是说我这样做是不是违背了善法?是不是变成了以后会遭到恶果?也就是说,我是不是触到恶的底线呢?在那种情况下就引生第二个问题是:我怎样去看待世间上的人?为什么有的人我觉得说他好象是一个好人,但他怎么会遭到那样的报应呢?实 三摩地

2018-07-22

95轻举非远,即为飞仙、大力鬼王、飞行夜叉、行罗剎,游于四天,所去无碍。其中若有善愿善心护持我法,或护禁戒随持戒人,或护神咒随持咒者,或护禅定保绥法忍,是等亲住如来座下。情想均等,不飞不坠,生于人间;想明斯聪,情幽斯钝。情多想少,流入横生,重为毛群,轻为羽族。七情三想,沈下水轮,生于火际,受气猛火;身为饿鬼,常被焚烧;水能害己,无食无饮,经百千劫。 三摩地

2018-07-22

众生都不喜欢生在恶趣,但是偏偏又喜欢广造能引生恶趣之业,所以堕恶趣者如大土,生于人天中者如爪上尘。众生造了十不善业,重者如谤佛、谤、谤胜义僧等,果报成熟时,当生于狱,阿赖耶识即化现出狱身及生出狱六尘的境界,让狱身的五阴受苦;若造其余恶业之众生亦如是,皆由各自之阿赖耶识出生饿鬼身、傍生身等。阿赖耶识能变现各种异熟果报之色身及生出各种境界,让 三摩地

2018-07-22

七者扫洒僧。八者扫洒佛塔。九者见丑陋者。不生轻贱。起恭敬心。十者见端正者。晓悟宿因。五、有大威势的原因一者于诸众生。心无嫉妒。二者见他得利。心生欢喜。三者见他失利。起怜愍心。四者于他名誉。心生忻悦。五者见失名誉。助怀忧恼。六者发菩提心。造佛形像。奉施宝盖。七者于己父母及贤圣所。恭敬奉迎。八者劝人弃舍少威德业。九者劝人修行大威德业。十者见无威德。不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在《瑜伽师论》卷39中的开示:【又诸菩萨终不侵夺父母妻子、奴婢仆使、亲戚眷属所有财物持用布施;亦不逼恼父母妻子、奴婢仆使、亲戚眷属。】如果布施给外面的众生,而却不愿意照顾身边的眷属,或者克扣给眷属的钱财,拿来布施供养三宝,这些都容易使眷属对于佛法或三宝产生怨恨、厌恶心,这是非常不好的行为,属于假名布施,而非真实布施,我们一定要避免这样的错误行为 三摩地

2018-07-22

《大宝积经》卷72〈24遮罗迦波利婆罗阇迦外道品〉:「彼人若从狱终来生人中者。当有是相。智者应知其声。嘶破骡声。怱急声。怖畏声。高声浅声。小心常怖。数数战悚。其毛数竖。梦中多见大火炽然。或见山走。或见火聚。或见釜镬沸涌。或见有人执杖而走。或见己身为鉾矟所刺。或见罗剎女。或见群狗。或见群象来逐己身。或见己身驰走四方而无归处。其心少信无有亲友。外道。有如 三摩地

2018-07-22

”是什么因缘呢?是因为他过去世被老虎追逐时,为了避难而爬到树梢,因为紧张就呼救:“我皈命于佛!皈依佛!皈依佛!皈依佛!”就这样一句话大声的不停喊叫!因此就有因缘出家了!佛就说:“你跟我回去吧。”就度了他。这个人当初避难时大喊:“皈依佛!”有心皈依佛,这就是生因,所以种下了今世出家的因,成为生因;今天他遇到佛告诉 三摩地

2018-07-22

佛说:『行上品十善者生天,中品十善者做人,下品十善者做阿修罗;犯上品十恶者堕狱,中品十恶者堕饿鬼,下品十恶者沦畜牲道。』说明十善十恶是六道轮回形成的业因,六道轮回则是十善十恶应得的果报。人生本是业果的相续,而『来先去后做主人』的第八识──阿赖耶识便是因果业报的主体。他把一个人前世所做的善恶业带到现世来,又把今世所造作的善恶业带到后世去。阿赖耶识, 三摩地

2018-07-22

深信因果——《念佛三昧修学次第》因缘果报错综复杂,我们凡夫不能思、不能议,即使是十菩萨也不能完全了知,所以佛说:因缘果报不可思、不可议,惟佛与佛乃能究竟。因果虽然错综复杂,然仍应相信。若不信因果就不会去念佛,相信因果同时,也就相信念佛的因、可以成就往生极乐世界的果;相信念佛的因、可以成就证得菩提的果;相信念佛的因、可以成就往生十方诸佛净 三摩地

2018-07-22

44.喜好骑马射箭,死后转蛮荒方。45.爱好打猎杀生,死堕豺狼。46.喜欢穿彩色衣服,死作斑驳鸟。47.喜欢学人语调,死作鹦鹉。48.喜欢宣扬别人坏事,死堕蟒蛇。49.蛮横恼害别人,死作懊恼虫。50.喜欢流传恶作剧信息,死作鸱枭鸟。51.常咒别人遭殃横祸,死作野狐。52.喜欢惊吓人,死作蝩鹿虫。53.前生控制人粮食,今生作啄木虫。54.盗用僧水,来生作水中鱼鳖。55.污 三摩地

2018-07-22

有未来生,死后或入狱,或上天堂成为神之奴仆。答:既能由今生而入未来生,亦应能由过去世来至今生。过去世未死时名为今生,今生未出生时名为过去世之来生。既今生可以往到未来生,亦应过去世之今生可以来至过去世之来生——今生。故必有三世。又:耶和华若能造人,亦应阿拉能造人,亦应大梵天能造人,亦应湿婆神能造人,亦应宇宙许多神皆能造人。则众多神所造之人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