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四种住地烦恼就是:见一处住地(我见烦恼),以及欲界爱、色界爱、无色界爱。这四种烦恼,归根究柢仍是基于我见而有的。譬如欲界爱是贪爱欲界法,就是贪爱欲界中的色声香味触;但是欲界的贪爱也是从我见而来的,因为有我在欲界五欲中享受,所以贪爱欲界法,因为众生觉得我真实存在啊!你随便找一个学佛人,向他说:五蕴无我。他会说:对啊!无我。你突然给他一巴掌:是谁在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略述如下:一、色蕴:色蕴的生出,是由于不生不灭的阿赖耶识常住不坏犹如金刚,所持妄想无明与地水火风四大种造色种子,由于中阴身意根与意识的无明,导致阿赖耶识入住母胎执持受精卵,中阴意识随灭不再生起,永远断灭;后时受精卵渐渐发展出色阴五色根以后才又出生全新的意识,已不是前世的意识了,所以不能记忆前世的往事。初入胎时中阴身即告断灭,只剩意根及阿赖耶识住于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是详细思惟而了知四圣谛之间的关联以后,即能确定四圣谛的观行,可以使自己脱离无根信的阶段,确实取证初果的见地;至于苦灭之道的道圣谛,其实就是八正道;依于八正道的实修来改变自己,进而断除我所执及我执,即使是最懈怠的初果人,也可以在历经七次受生的人天往还以后,成为阿罗汉;在第七次受生而舍寿时,就能灭尽五阴十八界而进入无余涅槃的不生不死境界中,永离三界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业与大家息息相关的,懂得业报的原理,也懂得转业的方法,成佛之道便能迅速完成!佛在《菩萨优婆塞戒经》对业有非常具体的描述,佛说:无量世界一百三十六地狱处,无量畜生、无量饿鬼,皆因业作;人、天亦尔。无量众生获得解脱,亦因于业。1、业的种类:是业四种:一者现报、二者生报、三者后报、四者无报。业有四种:一者时定、果报不定,二者报定、时不必定,三者时定、果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又如有些新学菩萨,初发菩提心欲成就佛道,然因过去世于声闻法中熏修很久,所遇的都是声闻种性之师,转弃大乘法而唯修二乘解脱道,这对欲修佛菩提道的学子来说,也是业障的一种;马鸣菩萨在《大乘启信论》中说过若遇恶缘或时退堕二乘地故之理。不遇声闻缘觉师,愿我得遇菩萨僧是真修佛道者一个很重要的志愿,因此退堕二乘地也是业障的一种。恶业缠身连善法、二乘法都无法增上修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众生都不喜欢生在恶趣,但是偏偏又喜欢广造能引生恶趣之业,所以堕恶趣者如大地土,生于人天中者如爪上尘。众生造了十不善业,重者如谤佛、谤正法、谤胜义僧等,果报成熟时,当生于地狱,阿赖耶识即化现出地狱身及生出地狱六尘的境界,让地狱身的五阴受苦;若造其余恶业之众生亦如是,皆由各自之阿赖耶识出生饿鬼身、傍生身等。阿赖耶识能变现各种异熟果报之色身及生出各种境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众生都不喜欢生在恶趣,但是偏偏又喜欢广造能引生恶趣之业,所以堕恶趣者如大地土,生于人天中者如爪上尘。众生造了十不善业,重者如谤佛、谤、谤胜义僧等,果报成熟时,当生于地狱,阿赖耶识即化现出地狱身及生出地狱六尘的境界,让地狱身的五阴受苦;若造其余恶业之众生亦如是,皆由各自之阿赖耶识出生饿鬼身、傍生身等。阿赖耶识能变现各种异熟果报之色身及生出各种境界,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众生都不喜欢生在恶趣,但是偏偏又喜欢广造能引生恶趣之业,所以堕恶趣者如大地土,生于人天中者如爪上尘。众生造了十不善业,重者如谤佛、谤、谤胜义僧等,果报成熟时,当生于地狱,阿赖耶识即化现出地狱身及生出地狱六尘的境界,让地狱身的五阴受苦;若造其余恶业之众生亦如是,皆由各自之阿赖耶识出生饿鬼身、傍生身等。阿赖耶识能变现各种异熟果报之色身及生出各种境界,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能够解脱生死,不在三界中轮回、乃至于能够成佛,这样才是叫作真正的学佛啊!要能够成为一尊佛,当然是要跟佛学习,因为众生有很多的贪、瞋、痴、无明,因此由于这样的妄想执著,所以不停地就在造作后有,因而就随业流转在五趣六道中,受尽轮回生死的苦恼。佛弟子正因为要解脱生死,所以才要学佛,那么既然想要学佛,当然必须要来归依佛陀、归依三宝、受持三归五戒,才有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熏习当然是先要有一个能够受熏持种的如来藏,依于七转识——特别是依于能够修戒定慧的意识,来成就我们的染污心种慢慢地被汰换成清净的心种;这样的修行就是来修正我们的身口意行,来修正我们的身口意业,让我们身口意业落谢成为的种子,能够让如来藏中的烦恼业障这些种子能够逐渐的清净。若修善时,就是等于除了刚刚的欲施、供养三宝、坐禅,还有读经、供养父母其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此,修学者因为知道有这样的情形,就会更加地随时留意自己的行为,当然会有利于戒法的持守;同样的,天神有报得的五通,也能够清楚地知道我们的行为。通常天神是护持正法的,因此如果我们真心持戒,也能够得到他们的帮忙;包括我们身边的鬼神,也是一样能够知道我们所行的种种。因此,当我们违背戒法的时候,如何能够不感到惭愧呢?虽然有些众生我们看不到,可是因为报身或者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跟非想非非想处,这四个地方统统是意识相应的境界。意识缘于空无边,所以祂是有念的。意识缘于识无边,祂还是有念,因为祂还是了知祂所处的境界。再来无所有,无所有意识要怎么缘呢?也就是意识缘于无所有这一念,所以祂才能处于无所有的境界;所以在无所有处当中意识仍然有念。那再来非想非非想处,虽然说祂不反观自己所处的境界,不反观意识所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也就是说,六字真言在西藏,是从拉脱脱日年赞时代(三九四–五一三)的“传说”开始,以“天降宝物”的方式,宣告了“佛法”直接由上而下的进入藏地。虽然附会拉脱脱日为普贤菩萨的化身,却又说他“不懂其意”,只能将此玄秘神物“命名而供养”之。直到松赞干布(六一七–六五○)在位,西藏文化逐渐兴盛,才解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么这第二种的情形就像这样子:他看了镜子里面的影像,他没有看到镜子,他知道影像是生灭的,但是他不知道镜子在那个地方。那么还有第三种是什么?第三种就是,他看到了影像也看到了镜子,然后他知道这个影像其实是这个镜子所显现出来的。那么以这三种情形来看的话,我们假设把它比喻作人,那么大家应该就可以了解,这三种人当中当然第一种人是最愚痴、最没有智慧的,因为他连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是骨肉至亲、深交好友,末了结局不过如是草草,更别说素不逢面之人;人生啊!人生啊!有何可恃!有何可以记挂!有何可以筹量!是以当发露恶行,总为过往无量劫来意识心之造恶来忏悔,以无量劫之不尽,能获诸佛菩萨之怜悯而得一时受苦之,当知此即是莫大恩典,当知此即是自省因缘!当知冤亲债主忍受饿鬼道上之无穷痛苦,每日之一时受苦,俱盛过凡夫之终日、终月、终年、乃至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众生生命形态虽然千差万别,但是依其生理、心理特征可以笼统地分为六大类——六道众生,按六道众生生活的区域、习性等又可归纳为三界,略说如下。一、六道有情众生总分六大类:天人、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称为六道。一切众生就在这六道中轮回不已。六道众生的概况依《长阿含经》等经的记载,略说如下。(一)天人天道的众生称为天人,类似世人所说的神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山就是看风水;医是当医生专门帮人看疑难杂症,有的人很精通,专门治疑难杂症,不是一般的医生;命就是算命,用你的生辰八字排列天干地支……等来推算;卜就是为人卜卦,看人们想做的某件事情可不可做?相就是以身相、面相为人算命。这叫做五术。现代的五术界也有人把藏密的东西也算在五术里面,也拿来用;不过几年前,他们五术界已经了解密宗是个宗教界的大骗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还没有到达三地满心以上时,都仍然有胎昧,所以会这样想。假使已经没有胎昧,那是三地满心以上的菩萨,就不必讨论这个问题了。但是当时还是这样想:大概没办法开悟。修到哪里就算哪里吧!不过我还是努力去参。大家也一样,不可以轻易放弃。如果于己身而生轻想,那就不是实义菩萨啦!所以你们来到同修会中又能安住,就是实义菩萨的条件已经具备一部分了。假使帮助他明心了,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精进波罗蜜就是到一个阶段上,菩萨就知道经过了十住位,经过了十行位、十回向位,不断地修学以后,他就能够将这身命财都可以作种种的布施,不再吝惜。而且他在入地以后,会起不可思议的精进法,所以就会顺着佛法的安排来成就这个佛道。 而我们三贤位的菩萨要如何能够修学呢?经典上也是勉励我们,我们不应该贪爱自己的身命,应当去想:自己如何威仪能够如法,然后在四威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瑜伽师地论》中说:烦恼障者:谓猛利烦恼、长时烦恼;由此烦恼,于现法中,以其种种净行所缘,不能令净,是名烦恼障。(《瑜伽师地论》卷29)这意思是说,烦恼障所说的烦恼,就是猛烈而势力强大的烦恼,是长时间以来一直存在的烦恼;由这些烦恼的缘故,导致众生今生虽然行种种清净行,都不能得真正的清净,因而障碍了佛道的修学,这就是烦恼障。详细地来说,烦恼障就是见惑与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