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而对一个潜心学佛求证解脱觉悟的人来说,生天还是学佛八难之一,因为到了那个地方,只会顾着享乐,哪里还会顾得上学佛。等想到要学佛的时候,下生人间一看,贤劫千佛都已经一一入涅了,想学佛都无佛法可学了,岂不可惜。再者,佛菩提道一直进修,入地以后,具有道种智与大福德,可以在欲界天当天主,到三地满心后,具足四禅八定五神通,如果他发的愿是生生世世在天界度众,那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往往也有不少的人,把这个门当户对的观念推到极致了,变成说双方,比方说在上的地位、或是在经济上的地位,一寸一寸地仔细来衡量,看看两个人是不是对等的状况下,才可以来谈婚配;这个状况下,往往就得要牺牲了许多,在人间里面看到的两个人单纯的相爱在一起的状况;所以这样子,从古至今,这种状况都造成了不少的遗憾,甚至有很多的悲剧。又譬如说,特别是在东方的传统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从欲界定的定力一直提升到未到地定的定力,我们培植定力但是不入定境,所以外面道场所难以成就的这种定力,在正觉讲堂反而是一种基本功,一种基本的要求。至于慧力这是现代末法时代学人的悲哀与痛苦。所谓末法时代是指虽然到处都看得到佛寺、看得到出家人,好像处处都有佛法可以学,但是真正正确的佛法却很难得到,能够帮助我们断结证果的更是稀有难遇。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错误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在前面讨论过佛为什么要度众生这个题目的时候,也曾经说到说,度化无边众生,化度一切众生使无有余,这是诸佛于因地行菩萨行的时候所发,乃至于成佛之后也不舍弃的殊胜大愿。所以,佛陀所施作的佛事,可以说都是为了教化众生,为了利乐有情。就像《华严经》中记载了诸佛世尊为了度化众生,而施作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十种的佛事,我们可以举其中一个让大家了解。里面说:【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像刚才我们说自己随缘地看书、随缘地听经说法这样子的学习方式,它当然好处就是说,我们维持着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生活不变,只有在空闲的时候,来接触一下佛法而已;可是它的缺点,正是因为这样子随缘的学习方式,往往我们学到的都是皮毛,学到的都是皮毛。并且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个状况就是,往往初学者之间还会彼此的交流心得;如果每一个人懂得的都刚好是皮毛,并且这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另外一点,以戒为师所衍生出来就是:绝对不会有任何地方,违背我们的道德伦常。所以这个部分请大家也要特别注意,因为我们在许多的社会新闻上面,都看到有许多个这些事件是假借宗教的名义,然后去侵害了妇女们;这些状况它之所以会存在,就是因为大家认为宗教的力量,可以凌驾于道德伦常。这个部分我们如果从以戒为师的立场来看的话,可以看得很清楚,只要是佛教,绝对不会有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任何时、任何地都是我们的修行场所,都是菩萨的自住道场。我们目前的生活或许很不如意,或许身体又很不好,或许经济状况又很糟糕,或许配偶不学佛又有种种让你无法接受的习气,或许共修的团体让你不满意,或许因为不能直接随菩萨修学而遗憾,或许因为无相念佛功夫一直不能成就而气馁,或许因为自己妄念纷飞无法修行而困扰,或许因为不能及时得到最新的书籍而埋怨(已有的书有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这个三劫呢,火劫也就是说,譬如说我们住在地球当中,这个地球有成、住、坏、空,那成住坏空它在坏的时候,其实是有火灾;他碰到了火灾了以后,从地狱一直烧,从地狱烧,烧到初禅天,整个一个世界全部烧尽了。因为在初禅天它太接近这个欲界,所以虽然初禅天在色界,他也没办法逃过火劫。那么逃过火劫的人,譬如说他住到二禅天去了,但是二禅天还有水劫,也就是说即使你逃过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一位有情他具足了人天善法,能够孝养父母,无论是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或是房舍、财宝,他都能够尽心地供养,并且还能够经常地恭敬、礼拜、尊重、赞叹;除此之外,也同样能够奉事师长,除了四事供养之外,也能尊重赞叹恭敬礼拜,并且奉行师长良善的教导;对于妻子、儿女、眷属也能够供给衣服、饮食等等,以及打扮庄严的饰品;如果遇到善知识善友的话,也能够随分随力的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是布施给向道者——也就是向须陀洹:在解脱道的修行中,真的可以称得上是圣贤之人有八种,也就是佛陀所说的四双八辈,也就是向须陀洹、须陀洹、向斯陀含、斯陀含、向阿那含、阿那含、向阿罗汉、阿罗汉这八种修行人;其中最初阶就叫作向须陀洹,也就是向初果人,他们对于初果之前所应该修证的四加行——煖、顶、忍、世第一义,也就是四加行这个部分已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由上述可知,在欲界天中的生活是非常快乐的,但因为福报太好了,就容易沉迷于五欲当中,因此佛陀虽然鼓励众生修十善,强调除了念佛、念法、念僧之外,也要念施、念戒、念天,但也告诫菩萨们:虽然有生天的福德,但不要求生天享受福报,因为在天界中容易迷失于五欲当中,而且福报很快地就消耗掉了,当福报享尽了就该下堕恶道了。佛在欲界天中受报享福是没有智慧的选择,我们将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么这边,我们还要再说明,就是说宗教信仰当中的神祇,像神道教的神祇,或者是说像一神教的教主、天主,他们的地位到底是什么?我们要以佛教的十法界,来判定他们的地位是什么。佛教当中说一切的众生,依着他们过去所造作的善恶还有净业,然后就会受报到各个不同的界,这个法界,所以有所谓的十法界的区分。那这个十法界,讲的就是四圣法道----就是佛、菩萨、声闻、缘觉这四圣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其实无常这件事情不只在佛教里面,其他的宗教有没有体会到世间现象的无常呢?照样有!所以,无常并不是佛教与其他宗教不一样的地方,无常更不是佛陀所教的真理;因为佛陀……如果我们讲到真理的话,那一定得回归到解脱道跟佛菩提道;而解脱道谈到无常这个部分,谈到的是什么呢?乃是三法印里面的诸行无常。所以,这个部分希望大家分辨清楚,无常并不是佛教唯一的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第六个最吉祥的就是你能够孝顺父母,你能够好好地治理你的家庭,好好地调教你的孩子,以及让你的妻子能够无忧,不会为生活而愁苦,这就是最吉祥的。第七个最吉祥的就是你不要憍慢、不要自大,你应该要知足;而且你应该要反复的能够诵习第一义谛的佛法教理,出三界的佛法教理,这是最吉祥的。第八个最吉祥的就是你能够忍于种种的欲界的苦患,种种的欲界的爱染,你能够非常高兴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刚刚前面讲了,佛陀说了种种的因缘,让们能够究竟了知;前面佛陀也教了我们忆念佛地功德的方法,能够让戒行清净。现在佛陀就是告诉我们:要去忆念佛,还有佛弟子们的清净因缘。因为我们刚刚所念的当中的两种清净:一个是庄严清净,一个是果报清净;这两种清净,都不是无因无缘而来的,都是因为过去世种种无量功德的修集而成就的。......在无著菩萨的论述当中,他将清净分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前面说修学佛法,要能够了生脱死,这个生死大海浩瀚无边,修学佛法的人站在岸边,看着浩瀚的生死大海,如果没有对佛法有着坚定的信心,怎么敢冒然地进入这生死的大海当中呢?----如果不是对于佛法真实能够让大家解脱生死之苦,度到解脱的彼岸,没有这个信心,怎么敢冒然地就下到这生死大海,说想要度生死海到解脱呢?所以学佛首先就是要有信根,要信!另外说信为道源功德母。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段说佛陀所说的内容微妙第一,下至女人亦能受持是说,以前在古印度的时候,是有种性差别,也有男女高下差别;可是在当时,比男人地位还要低的女人,还是可以实证佛陀所说的所有微妙的法,乃至在声闻的十大弟子里面,也看到有首陀罗身份的,也可以实证佛法。所以,在佛法中是不管他的身相,只要他的智慧到达,一样可以实证。所以不管出家、在家,不管是男众、女众,也不管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念佛就是要思念佛的种种功德,思念佛的大慈大悲、智慧光明、神通无量,思念佛的功德庄严,还有思念佛不断地救拔一切众生的那个慈悲。另外要念法,念法这个法就是我们在佛教当中修学的轨则,要以这个法作为轨则。那么要修学当然就要时时专心的系念能够除掉爱欲尘劳、种种烦恼的这些的苦。那第三呢,是要念僧,僧当然就是佛世尊如来的。那么这些的僧,他们依着佛所教的法道去修学,得到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由于这样的功德,九十一劫之中不曾下堕地狱、饿鬼、畜生道里,生生世世都出生在天上、人间,常常有与生俱来的须曼花衣,包裹著身体,可以享受天人般的快乐,乃至于今天又值遇释迦牟尼佛,能够出家学法,并且证得了阿罗汉果。众比丘听了佛的开示,都欢喜地信受奉行。以上《撰集百缘经》所说的故事是在告诉大家,供佛乃至供佛舍利塔,有很大的功德。为什么供佛乃至供佛舍利塔会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能够破除五阴魔的境界,那其实就是慧解脱阿罗汉的证境;而大乘菩萨的初步摧破五阴魔的时候,而能够取证慧解脱的人,那至少也要初地心。因为在初地满心的时候,是可以破尽五阴魔的,但是,这位地上菩萨却故意不破,而故意的保留最后一分的思惑而留惑润生。因为这个地上菩萨他觉得,破不破尽五阴魔的最后一分思惑都没有关系;因为断尽最后一分思惑,那是七地满心的事,现在留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