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男女的地位是平等的,夫妻双方应该互相尊重,不论收入的高低,家庭出身是否悬殊,乃至智力上知识上的差异,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有的人一切言行随心所欲,处处随便,以为夫妇间不需要客气了,对自己的缺点不仅不改正,反而大大例例,随时表现,还自以为夫妻之间,不需要掩饰弱点,而不知夫妇间最需要的是客气和尊重。有的夫妻,一方总想控制对方,以迁就自己。逐渐的把所有的劣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学诚喇嘛以佛教界最高首脑的身份修学“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西藏密宗男女双身法,最后栽倒在空行母的的“莲花”(阴道)里,成为遗臭万年、千夫所指的佛教史上第一位汉僧喇嘛——假番僧真喇嘛!还有,就是名符其实的佛教界的“一粒老鼠屎”,无论他现在如何忏悔,内心都在地狱般心态中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过着生不如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一次遇见一位事业有成的女性,聊起了佛法,这位女士感叹地说:我不能信仰佛教!虽然佛教的教义很伟大,几乎什么都好,可是佛教歧视女性,这一点我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赞同的。我觉得非常奇怪,就问她说:你怎么会有这种奇怪的印象,认为佛教歧视女性呢?她说到,有一次和几位在社会上都被公认为很有成功的女性朋友,到一家医院去探视病人,在医院的架子上有一些善书赠送,有佛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为什么是金刚心呢?正因为祂历经了所有一切的事物都不会因此而受到牵动,并且还能够顺利地执行因缘果报,所以祂是一个金刚心。甚至这个金刚心,也就是我们在《金刚经》里面看到了两个字金刚的意思在;并且这个心当然也就是《心经》里面讲的,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那个心。正因为这个心的存在,所以才会使得我们的所作的业报,经过了百劫之后还不会消亡,并且是一一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不但不是他的愿望,因为他想说佛法中说众生平等,而阎罗王菩萨能够作这样示现,我当然也可以这样;因为他是真切地发了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大愿,他怎么会这样就舍弃众生、不顾众生而一走了之呢?所以,他左思右想之下,开始寻寻觅觅。因为佛开示说,有一个法它是本然就自在解脱,为众生的万法所依,却也不禁制万法;亲证转依之后,证得解脱的同时,也不妨能够在世间示现。福德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可是最后,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天上的人,他等到他的快乐享尽以后,几乎所有的天人,他们都会到地狱里面去,或是到恶道里面去,仅有少数、少数不能再少数的人,他们可以到善道可以再作人。那你说这是真的吗?是的,这是佛陀告诉我们的。对于世间人来说,要看到佛陀亲身说法,已经是比较困难的;但是透过佛经的演教,可以告诉我们这个道理,没有更易过,因为佛是真正的真正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也有古人说:地居形胜,天助幽奇,门开而紫陌相连,路僻而红尘不到。庭除冉冉,坐对闲云;苔榭时时,卧闻幽鸟。这个意境真的是好美!所以一般而言,红尘这一词是从人潮来往很多而产生种种的尘土,所以说红尘滚滚;或者有着人间熙来攘往或是人多事杂,而引申为说,富贵人间的繁华景象的意思。从这样看来,看破红尘就有一点想要远离这一些纷纷扰扰尘世的意涵;或者,有的是已经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要是菩萨在因地时就肯真切地发了众生无边誓愿度的愿,那么单单就这么一项,菩萨就没有厌世的权利。可是当他真诚地发了说,愿意生生世世来到世间利乐有情的同时,又由于亲证这个本来就无我的如来藏,世世随分转依之后,一样也有解脱的功德受用,也就是说,他在入世的同时,同时有出世的功德受用;这个时候我倒是要请教看官说:那这种状况您到底要说是入世还是出世呢?所以说,假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这个时候阎罗王在不受痛苦的半天,反而还要努力来教化这些人去恶归善,而且还要明白地告诉这些罪人说:处汝罪者,非父母、非天、非帝王、非沙门、道人过,汝身所作,当自得之。可见阎罗王的慈悲啊!从这里看来,这一分的阎罗王,有一部分是偏向罪业所报,因为恶业所感而下堕地狱,但是罪不至于无间,乘著他利乐教化众生的福业,生而为阎罗王;但是也要受地狱的苦,众苦止息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出世俗家的同时,应当征得父母乃至配偶、子女的同意;而出三界家是证出家法,却是心地法门,它是不着外相的,它只论说是不是已经心得决定。所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在意愿上发出家心,乃至说发现亲证法界实相,进一步决定承担世出世间法,这是在心地上证。所以这个意涵,其间的意涵跟前面是没有矛盾之处。(原标题:出世俗家?出三界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里所谓的“告朔”,是指从前诸侯会从周天子那边领来所谓的政令书、月令书,“告”是祭告──祭告天地,“朔”是每一个农历的初一。换句话说,在每一月的初一的时候,诸侯们要宰杀一只羊,“饩羊”就是说,宰杀了以后还没有煮熟,是生的羊,宰杀了这只饩羊以后,再把从周天子那边领来的月令书周告宣导让大众周知,这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抉择造业有八种情况,当在现世受报。即(一)如果由增上顾恋意乐,顾恋身体、财物等,为此而造作不善之法;(二)或由增上不顾恋意乐,不顾恋身体、财物等而作诸善法;(三)或对有情众生,增上损恼;(四)或对有情众生,增上慈悲;(五)或对三宝对境,增上憎害;(六)或对三宝增上净信,胜解意乐;(七)或对父母诸尊重等有恩的对境,由增上品,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消逝的大海师兄:你好!首先向师兄道歉和表示忏悔,因为师兄所面临的疑惑和困境早就看到了,早就想写这封信,只是这几个月在外地出差,各种事较多,而前几天以为师兄的事情已经得以解决,就耽误了下来。之所以要道歉,是因为佛在《大宝积经.郁伽长者会》明确嘱咐佛弟子们:“今应当修行是行。住诸城邑村落郡县。不令一人堕于恶道。长者。犹如城邑有善明医。令一众生病毒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依菩萨地第四十五卷菩萨方便善巧。有十二种。依内修证一切佛法。有其六种。依外成熟一切有情。亦有六种。依内修证有六种者。一于有情。悲心俱行。顾恋不舍。二于诸行。如实[1]通知。三于无上菩提妙智。深心欣乐。四顾[2]恋有情不舍生死。五知诸行故轮转生死而心不染。六欣佛智故炽然精进。依外成熟有六种者。一能令有情以少善根感无量果。谓劝有情。舍微劣物。乃至最下[3]唯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譬如在人世间想要离欲而修学四禅八定的外道人,只要他们能够远离淫欲,而且有未到地定的定力,再加上把五盖性障都降伏了,就可以出生到色界的初禅天去,远离欲界的一切苦恼。出生到色界天的天人,全都是中性身而没有男女根,所以表示他们已经完全离开了欲界男女欲的境界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瞭解,男女欲并不是所有的有情都一定要有的境界,而是可以超脱的。而在色界天,天寿虽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能够破除五阴魔的境界,那其实就是慧解脱阿罗汉的证境;而大乘菩萨的初步摧破五阴魔的时候,而能够取证慧解脱的人,那至少也要初地心。因爲在初地满心的时候,是可以破尽五阴魔的,但是,这位地上菩萨却故意不破,而故意的保留最后一分的思惑而留惑润生。因爲这个地上菩萨他觉得,破不破尽五阴魔的最后一分思惑都没有关系;因爲断尽最后一分思惑,那是七地满心的事,现在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地的报身,则是为了成熟地上菩萨而出现的他受用身,报身常住不变,诸根相好,智慧光明,周遍法界,经常在色究竟天为诸地菩萨说无生法忍甚深之法,这是诸如来在三大无量数劫当中修集的无量无边的真实功德所成就的。而佛的应化身,则是随顺众生得度的因缘,在一切世界六道中,化现无量无边的诸化佛身,在没有佛法的地方来建立,让有情众生能够归依佛法僧,而且受持清净的禁戒;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又比方说,有人发心到没有水电的落后地区行医,他再有钱也没有办法吹冷气、看电视。承受共业,并不是代受他人的业果,而是无法享受个人应受的福报,这对他个人的福报,并没有减损,所以不是代受他人的业果。同理,造恶业的人,会使得世界变得越来越污秽,与他共住在同一世界的人,当然不免会多多少少的承受这种污秽的环境;如果恶业很大,使得五谷不登、果瓜生涩,则不造恶业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么这第二种的情形就像这样子:他看到了镜子里面的影像,但他没有看到镜子,他知道影像是生灭的,但是他不知道镜子在哪个地方。那么还有第三种情形,就是他看到了影像也看到了镜子,他知道这个影像其实是这个镜子所显现出来的。那么以这三种情形来看现实中相应的三种人,当然第一种人是最愚痴、最没有智慧的,因为他连镜子当中的影像是不真实的都不晓得;第二种人他知道镜子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了解这个道理之后,无论我们在读诵经典,或者平常修行的时候,就会更加诚心与更加精进地去做。同样的道理,我们在读诵经典之后,所成就的身口意行改变,也是会让周遭的亲朋好友有深刻的感受,当然这也是接引他们学佛的一种方便。另外一个方便善巧,就是在读诵后,把这个读诵的功德回向自己与有缘的众生,能够成就无上菩提;透过回向的力量,可以得到广大殊胜的利益。以上是大略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