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如此即是十法界。后人学者不察,对于十法界的认识不明,对于出世间的四圣道,这四个法界的区别和了解都不清楚,因此便产生疑惑而说:这世间佛法,就只是人间佛法,不必更说其它法界,这样倡议的人是根本漠视这佛经所有在三善道和三恶道的说法之外,也不知道这四圣道中的四法界,因此这样狭隘的法界观只成为单一的人法界,其余的九法界都被其一笔勾消,这样的想法只能说是某些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说十法界中,菩萨法界和佛法界最不可思议,菩萨这样的神通道力却都不是为了自己,却都想要为众生付出,在一切诸行中,非有必要,都是默默地付出,而不张扬,不愿其它法界众生知道,因为其它法界的众生有情不可能了解菩萨的情怀,于此生死中对众生有情的强大悲悯,这根本不是其它法界乃至说此娑婆恶世从事于「掠夺」诸有的人类可以想象的,只有往世不断地熏习大乘正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十法界中如果不能够,无法施设方便救度,菩萨的志业也不可能,世间也没有如是的佛世尊。所以有些人对于地狱法界非常恐惧,乃至想绝对不要到那里去,这种想法大可不必,地狱法界的众生一样有如来藏,一样有佛性,即使是一阐提,这些还是一点不缺,如果他多生有修学过佛法,将来还是有因缘可以成就佛果,既然有那么多的未来佛在那里,为什么不去教导他们呢?菩萨所发的志愿,可没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不妄语戒在法界里面应该要以十法界的眼光来看妄语戒他所违犯的层次。譬如说十法界里面有四圣法道——就是声闻、缘觉、菩萨跟诸佛,那还有六凡业道——从天、阿修罗、人、饿鬼、畜生、地狱。这样子来看:如果说我们在人间里面,在这个一个法界里面,如果说有一个乞丐他说他是国王,那也是一个妄语啊,可是这个叫作小妄语。因为如果说有一个人,他是属于人&m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不妄语戒在法界里面应该要以十法界的眼光来看妄语戒他所违犯的层次。譬如说十法界里面有四圣法道----就是声闻、缘觉、菩萨跟诸佛,那还有六凡业道----从天、阿修罗、人、饿鬼、畜生、地狱。这样子来看:如果说我们在人间里面,在这个一个法界里面,如果说有一个乞丐他说他是国王,那也是一个妄语啊,可是这个叫做小妄语。因为如果说有一个人,他是属于人----人乘的这个层次,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证如来藏已,现观十法界之空性心如实自在,从此远离愚人之列,增长大乘佛菩提善净业等流。因此,具信凡夫如此转变知见熏习等流习气,由不善转成善,再由善转成净,就能保证不堕三恶道了。二乘证解脱果的回心圣人,也可以透过熏修大乘佛菩提的等流势力,早日实证涅槃的本际。大乘三贤位的菩萨也可以透过等流习气的熏习,努力的修除性障、护持正法,成就此世道业增上及未来世之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我们要相信佛陀所教的这个佛法它一定是清净的,而这个清净不是只有世间的清净,而且是出世间的清净----可以解脱于三界的清净,而且不只是解脱于三界的清净,而且是能够最后了解法界的实相,而最后迈向成佛,能够完成十法界中最高的法界----就是佛法界,这样子才是真正的归依于法。那四不坏信的归依僧的清净呢?就要相信真正的大乘菩萨僧或是声闻僧或是缘觉,他们之所以可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我们要相信佛陀所教的这个佛法它一定是清净的,而这个清净不是只有世间的清净,而且是出世间的清净----可以解脱于三界的清净,而且不只是解脱于三界的清净,而且是能够最后了解法界的实相,而最后迈向成佛,能够完成十法界中最高的法界----就是佛法界,这样子才是真正的归依于法。------《三乘菩提之念佛法门》第10集<受持三归之行(二)>正礼老师 (原标题:归依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我们要相信佛陀所教的这个佛法它一定是清净的,而这个清净不是只有世间的清净,而且是出世间的清净----可以解脱于三界的清净,而且不只是解脱于三界的清净,而且是能够最后了解法界的实相,而最后迈向成佛,能够完成十法界中最高的法界----就是佛法界,这样子才是真正的归依于法。那四不坏信的归依僧的清净呢?就要相信真正的大乘菩萨僧或是声闻僧或是缘觉,他们之所以可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我们要相信佛陀所教的这个佛法它一定是清净的,而这个清净不是只有世间的清净,而且是出世间的清净--可以解脱于三界的清净,而且不只是解脱于三界的清净,而且是能够最后了解法界的实相,而最后迈向成佛,能够完成十法界中最高的法界--就是佛法界,这样子才是真正的归依于法。那四不坏信的归依僧的清净呢?就要相信真正的大乘菩萨僧或是声闻僧或是缘觉,他们之所以可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我们要相信佛陀所教的这个佛法它一定是清净的,而这个清净不是只有世间的清净,而且是出世间的清净——可以解脱于三界的清净,而且不只是解脱于三界的清净,而且是能够最后了解法界的实相,而最后迈向成佛,能够完成十法界中最高的法界——就是佛法界,这样子才是真正的归依于法。那四不坏信的归依僧的清净呢?就要相信真正的大乘菩萨僧或是声闻僧或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供佛1、上供净水、净香、净花、净果及其他清净食品和物品2、胡跪合掌、念诵供佛偈:愿此香花果遍满十法界供养佛法僧增长诸福慧正法传十方皆共成正觉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南无韦陀尊天菩萨(三称)二、赎回上供净水、净花、净果及其他清净食品和物品1、胡跪、双手拈香或花、念诵赎果偈:愿此清静香,赎回供佛物,祈求佛加持,增长诸福慧,正法传十方,皆共成正觉。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不论是上生天界或下堕三恶道,乃至将来成为阿罗汉、缘觉、菩萨或成佛,而继续有四圣六凡的十法界存在于法界中;而六凡位的众生,将来也可以成为四圣位的圣人,乃至于最后成佛。所以,十法界的一切有情,不论圣凡全都是立足于非身、大身如来藏的平等性上面而成立的。所以,纵使流浪狗有一餐没一餐地受苦,还有家中的宠物狗享受着主人百般呵护的快乐,也都是平等。从事娼妓、屠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此如来藏,能生出每个有情的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具足,但祂自己却如痴如呆,远离六尘中的觉知性,但祂却有另一种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了别性,因此维摩诘经说:"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这就是说如来藏"则无不见"的道理,那如来藏生出每个有情的十八界,尽管祂在这里面没有见闻觉知性的分别,却又有离见闻觉知外的无量分别能力,你想做的,你做不到的,祂又都"知道",又都能帮你做到,所以祂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佛法中将一切有情分为十法界,其中包括了六种凡夫法界和四种解脱(圣人)法界。六种凡夫法界指的是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和地狱,即中国佛教和民间通常所说的六道轮回中的六道;四种解脱法界指的是声闻、缘觉、菩萨和佛。在佛法中,人只是十法界中的一种,而且是生死凡夫;菩萨法界指的是证得了初地及其以上果位的菩萨摩诃萨,这种菩萨摩诃萨虽然在各 | admin 2018-07-21 |
![]() |
可是真正的法界实相不是只有解脱道跟这个三界六道的关系,事实上在这个我们的法界里面有所谓的十法界--法界里面第一阶最高的就是佛陀,再下来就是菩萨在第二位阶,第三阶是辟支佛,第四阶是阿罗汉,再下来就是天、阿修罗、人、饿鬼、畜生、地狱等等三界六道。可是这个三界六道是在轮回,可是从佛、菩萨、辟支佛或是阿罗汉祂们是解脱的圣者,所以有这个四圣的法道,是跟六凡业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法界皆由有情同一相之自心如来所生,而现于十法界:天、人、阿修罗、畜生、恶鬼、地狱、声闻、辟支佛、菩萨、佛。未熏闻般若波罗蜜之凡夫众生与二乘有学无学皆不知如何是佛,纵然受到阿弥陀佛之摄受而得能往生极乐国土,但是却也无法亲见阿弥陀佛,因为彼等尚不知不见如何是佛之理体。此辈往生者需要再跟随地上菩萨深入修学大乘了义法门,悟得大乘无生忍后方能明了诸佛秘藏,也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十法界中的四圣法道,也就是佛、菩萨、辟支佛、声闻;阿罗汉乃是声闻法道的最高果证,就是解脱道四果的阿罗汉。我们从佛陀这个名称来说明今天的内容。佛陀的功德无量无边,因此可以有很多很多的名称来说明佛陀的功德;一般来说,我们都是用佛陀的十号来说明,这是因为诸佛的通名就是这十号,一定要十号具足,才能够称为佛陀、称为如来;如果少了任何一个名号的话,那就不能称为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谓的自就是指自己;他就是指十法界下的九法界群生。因为法界中,最究竟的就是佛,其他九法界的众生,就应当向着成佛之道来前进。我们看到说,象地藏王菩萨,祂就能够响应说前面所提到的:其他宗教为什么不愿在地狱这个业道中来摄受众生?地藏王菩萨本身,在《华严经》部里面祂就是佛。在述说诸菩萨的这种本怀的时候,《华严经》中有一分,那也有列为经典来提到说,有十个佛刹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世间及出世间之一切法,都因有情之根本心如来藏体,以及藏识中所蕴藏之无量无数种子,故生五阴、十二处、十八界法,再由此十八界法与如来藏中所含藏之无数种子,辗转而生十法界一切凡圣万法;由此十法界一切凡圣万法,故显出种种出世间之无为法。由是缘故,说法界之实相,即是众生本具之自心如来藏——凡夫位中名之为阿赖耶识。此阿赖耶识,即是中国禅宗证悟者所悟得 | admin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