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念佛对一个学佛人来讲是很重要的观念,也是很普通的观念,几乎每一个学佛人都会自认为知道什么是念佛,但是念佛也是佛门当中普遍被误解的一个观念。一般人总以为说念佛是老公公、老太太他(她)们念的,会认为说自己有学识、有经验,自己的聪明智慧不屑于去念佛,所以他们轻视念佛法门;修学净土的人通常会以为说口中或者是在心中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样不断的去唱诵就是念佛,不知道念佛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菩萨优婆塞戒经》<息恶品第十六>善生言:世尊!菩萨已受优婆塞戒,若有内外诸恶不净因缘,云何得离?善男子!菩萨若有内外诸恶不净因缘,是人应当修念佛心。若有至心修念佛者,是人则得离内外恶不净因缘,增长悲慧。世尊!当云何修?善男子!当观如来有七胜事:一者身胜,二者如法住胜,三者智胜,四者具足胜,五者行处胜,六者不可思议胜,七者解脱胜。云何身胜?如来身为三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大家最常见的就是念佛法门的一行三昧,就是一心念佛,不杂他行、他念,念佛念到心无杂念,只有佛号的一心,这是事一心。其实念佛法门不管是持名念佛、观想念佛或是无相念佛,这三种念佛都可以念到一心不乱的事一心。像持名念佛也就是唱唸、默唸佛号的方法,不停地唱唸,到达只有佛号而无妄想妄念的地步,一心系念着佛的名号,这就是事一心。如果会无相念佛,忆佛念佛之念恒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以无相拜佛为例,学佛人若依于无相忆佛、拜佛,一开始身体的动作会较硬、心识也粗,或起念能够有少分摄心,但是攀缘外境的声响一起,或者是末那识悄悄地冒出一个又一个念来,意识会依着习性自然地进入妄想纷飞中,可能要飞个五分钟、十分钟才发现,这时就再提一下忆佛念,专注在忆佛的净念当中;这样来来去去,渐渐地就舍离了对五尘的攀缘,而能够收摄心识安住在忆佛的念上。定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修学佛法,如果能修观像念佛的话,「经于日月,成就一切佛法」。但是欲修这个佛法之前应当先修定力,尤其是要先修忆佛的功夫。这个法门也和一行三昧一样,需要先闻般若波罗密,如说修学,然后才能观像念佛,这是一个大前提。我们修学任何一种念佛法门,都要先知道有什么前提,然后能够成就某一个境界、某一个法门。绝对不能够断章取义。断章取义而想要成就一切佛法,遥不可得。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九品往生表一依《三乘菩提之念佛法门》整理 往生需要的条件往生时接引的佛菩萨及称叹往生时的坐台上品上生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极乐佛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摄受已经证悟的菩萨或者是淳善的大心菩萨。西方三圣接引阿弥陀佛如来与观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在真正的里面不会有邪愿,为什么?因为诸佛菩萨都是利益众生,从来对众生不起任何一丝一毫想要加害的心。那我们知道在宗教界确实有一些宗教它是有这种邪愿的:譬如有一个宗教它就有这种修法,他们的修法叫作息增怀诛,这个息增怀诛里面的诛法就是去诛杀他人。也就是说他对于其他人如果他觉得不满意,他就可以进行他们的仪式,然后他们就会驱使鬼神去把另外一个人杀害。那我们从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修学无相念佛或修定的过程,还是会有妄念,会分散忆佛或者安住于一境的定心,那要如何看待呢?在心如果散乱的状况下,我们就没有办法止静;当我们打着妄想,我们就没有办法好好的忆佛,那么这个散乱会有哪些样状呢?我们来藉着无着菩萨的分类,略为了解一下。无着菩萨他把修定时,会造成心的散乱状况分成五类。无着菩萨说:“心散乱,有其五种:一、外心散乱。二、内心散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礼佛是佛修行功夫之一,不但礼敬诸佛,也用以摄心观行,还有人说这是一种健身运动。仅就礼佛时身体的形状来看,可以分为两种方法,在此暂且假名为(一)圆背拜佛功、(二)平背拜佛功。功字之义是指多次重复一套动作,因而成就某种结果。例如练舞功可能成就舞者色身、舞者生涯,练举重功可能成就举重色身、举重生涯,练作文功可能成就文者色身、文者生涯等等。本文只探讨二种拜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而行善后,来世是不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呢?佛法若是依一般的区分,可以分为五乘,也就是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跟菩萨乘。假如只是行一般的人天善法,将来的善果就只能生于欲界天或者是人间。除非说这一个人,他另外有禅定的证量,舍报之后就有资格可以生到无色界天或是色界天;所以禅定它也是一种善法,因为能为此世、他世顺益的缘故。假如说一般人所说的行善,指的是像修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有人问这样的问题,看起来是在问有关于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事情。好!前题确定了以后,就可以开始来讨论这个问题了。首先从既然念佛号这几个字来说起。这个人,我们姑且说他叫作某甲好了,某甲为什么会念佛?这绝对不会是一件单纯的事情,若是真的想要了知这个问题的根由,那么我们不妨就可以来个追根究柢,也许再来个旁徵博引。意思也就是说,绝对不可能是某甲在世间生活的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学佛是否必须要放弃目前现有生活的享受?就这个问题来说,并不是每个人的条件是一样的。我们在这个学佛历程中,有人是大富大贵,有人是贫贱,所以这样情况并不是适合每一位都统一作一个标准;而且佛陀也不希望世间上大家都作为苦行,来作为归依的一个要件,或是作为修行的一个标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而且我们从世间上来看,真正的苦呢,是在身心觉受上所受的苦。许多人从这个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念佛的人见到瑞相的时候该怎么办?对于这个情形,有些人可能会遇到,但也有的人都不会遇到,不管如何,我们都要有正确的知见来作判断。其实瑞相的示现是有很多种情形,而且这个瑞相的示现的情形,佛陀在人间的时候是常常发生的;但是,佛陀在示现涅槃以后,而不在人间住世的时候,那我们就要谨慎小心,用智慧来作抉择。例如现在在末法时期,我们就应该要谨慎小心的面对这些问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我们要讲极乐世界净土的三辈九品的时候,也就是说要谈一谈阿弥陀佛所摄受的众生根器,以及往生后证果的差别。念佛求生极乐的大心菩萨们,应当要深入了解当中的内容差别,才可以透过此世闻熏的殊胜因缘而于此世努力精进的念佛,以修行的善根功德发愿回向往生极乐,期望能求生极乐世界的上品上生。我们上一节课程的进度乃是讲到体究念佛所应该具备的资粮,这个与上品上生以及上品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一我们看到这个,我们就知道:在上品中生的这个阶段,它主要是在摄受大乘种性的大心菩萨这些念佛人。虽然他不用证悟实相而转依法界实相心如来藏,而也受持、持守证悟大乘方等经典这些功德,他不需要这个部分,也就是说,他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那这样的菩萨,可是他需要其他的条件,虽然他不必受持方等经典,不必证悟实相而转依,可是他却要有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一我们进入到了上品下生的部分,上品下生的菩萨他的条件又比上品中生的菩萨简单了一些:他不必受持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他也不必深解第一义谛的旨趣。也就是说,他不需要受持方等经典,不需要证悟实相、亲见自性弥陀,也不需要深解,只要了解部分的第一义谛的旨趣;他不像上品中生菩萨要在知见上闻熏具足,他这个上品下生的菩萨,并不需要具足,可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我们念一下中品生的菩萨,佛在经典上怎么说呢:【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恶,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行者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己身坐莲花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莲花寻开,当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花至行者前,行者自闻空中有声,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我来迎汝。行者自见坐莲花上,莲花即合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在宝池中经于七日莲花乃敷,花既敷已,开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经半劫已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中生者。】------《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一我们看中品中生的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愿,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生经七日遇观世音及大势至,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过一小劫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下生者。】------《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一所以我们知道中品下生的菩萨乃是这个众生,他虽然不持戒、闻法,但是他在世间的时候,做人该有的道理他能做到----他是孝养父母、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一我们看这个下品生的菩萨,下品上生的菩萨乃是摄受造作各种恶业而不犯五逆罪的人。五逆就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这样的人,他不造这个五逆的这个重罪,可是呢,他可是做了很多恶业。而且这个部分,他有一个好处,就是说,他没有做哪一个坏事,做什么坏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