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诸比丘乞食已,还出,举衣钵,洗足,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言:世尊!我今晨朝众多比丘入城乞食,闻阿支罗迦叶从世尊闻法、律,辞去不久,为护犊,牛所触杀。于命终时,诸根清净,颜色鲜白。世尊!彼生何处?何处受生?彼何所得?告诸比丘:彼已见法,知‘法、次法’,不受于法,已般涅槃,汝等当往供养其身。尔时,世尊为阿支罗迦叶受第一记。】(《 三摩地

2018-07-21

有人在修学法或者研究法的时候认为:声闻法中的部派教有各个部派,每个部派都有不同的说法,所以每个部派都要用每个部派独特的说法来理解。对于这样的说法,我们并不能完全赞成,因为我们所说的法,它是在研究法界(中本来无生)的实相,既然它是研究法界的实相,法界的实相不应该是由不同的部派说不同的法;不可以由不同的部派说不同的声闻菩提。所以整个声闻菩提有 三摩地

2018-07-21

因为一切有情在三界六道轮转,乃至想要解脱出离生死,或想要成,都一定要受如来藏的法性限制。所以如果有人想要解脱生死,或者想要最后成就道,就一定要依于并顺于如来藏的法性,才能够解脱乃至成!从这个道理我们可以发现,事实上如来藏本身,祂才是法界的主宰!所以如果用无我法,来含摄三法印,对于如来藏的部分,或者涅槃的部分,就不能产生适用。所以用无常、无我含 三摩地

2018-07-21

所以声闻人,从根本上了解这个道理,他会相信并听从陀所说如来藏之理。为什么我们会有五阴呢?为什么会有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呢?就是因为众生都喜欢这个五阴。人类喜欢身体能够追赶跑跳碰,喜欢身体有力气,希望将来获得一个有力气的身体。,由于天身可以飞行,所以天人也贪着他的色阴。这样,如来藏就依于众生的这种贪着,帮众生出生了色阴,人间就出生人间的色阴 三摩地

2018-07-21

当时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里面,有一位阿那律尊者,因为陀呵责他懈怠,他就努力用功不休不眠,结果眼睛弄坏了;当这个眼睛、眼根弄坏之后,就跟这个可爱的眼根爱别离了,这就是苦。声闻人通过从三苦、五苦、八苦的观察,了知在这三界里面,没有一处可乐的,都是苦。再比如,出生时是一个有缺陷的(身)根,这就是怨憎会苦。我们这样观察后,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在三界六道里面 三摩地

2018-07-21

教所说的解脱,就是使众生从三界六道的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最重要的:是在三界六道背后有一个如来藏!这个千万不能忽略。三界六道是世间的因果,实证解脱果是出世间的因果;但不管任何因果,背后都是因为有如来藏的运作,才使得这些因果能够成立。在人间实证解脱果,首先要能够断除三缚结。三缚结:第一个断我见、第二个断戒禁取见、第三个断疑见。解脱果的初果须陀洹(声闻 三摩地

2018-07-21

世尊成之后,观察五浊恶世的众生,信根不够,而成的目标又太高深,如果直讲成之道,大多会知难而退,所以设立了前面这些阶梯,即(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后说乘的原因在此。也就是应众生根性说法。在《阿含经》里我们也看到,陀要度某人时,先说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如果此人能够接受这些道理,陀再为其解说声闻菩提及缘觉菩提,最后三转法轮时开演大乘 三摩地

2018-07-21

有人会问:教不是谈五乘吗?这里怎么只谈三乘菩提呢?没错!教是有五乘,也就是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还有菩提乘。一般宗教或者心灵成长团体,基本在教大家如何改变命运。譬如:有的人命运较坎坷,希望能够现世改变,也有的宗教,教人的方法。因为在人间,物质比较缺乏,如果能够往生到天堂,那里的物质非常丰富,就可以过上快乐的生活。但不管是改变命运,或是来世 三摩地

2018-07-21

也就是说都只是知道眼、耳、鼻、舌、身、意,可是对于这个第七识跟第八识,都不了知,那我们法就是要探讨这个问题。可能有人也会问,我们不是被这个造物主所创造吗?事实上,我们可以知道,如果造物主有创造人的话,那很多人有相信其他的宗教,他的造物主应该可以把如何创造有情的这个过程讲出来,这样才是符合道理啊!可是我们通通没有看到,造物主如何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创造 三摩地

2018-07-21

法印是世尊特别施设,作为法实证的检验标准。也就是说,讨论法对错的标准,是用三法印来验证。如果不能通过三法印的验证,就是错误的!若可以经由三法印来印定,说明此内容就是正确的;所以三法印,是在为我们建立一个修学法的标准。有人曾经说:‘三法印’,这三个字,是在大乘的龙树菩萨时,才有的名称。这样的说法,并不完全正确;虽然这三个字,是在龙树菩 三摩地

2018-07-21

所以说教的解脱是智慧解脱,成也是因为智慧的而得成就。教所说的智慧有三种,《菩萨优婆塞戒经》卷一中说:菩提三种:一者声闻菩提,二者缘觉菩提,三者诸菩提。因为声闻、缘觉、菩萨觉悟的内涵各自不同,故菩提有三乘的差别。下面将三乘菩提,也就是教的三种智慧,简单的概述如下:(1)声闻乘的无常空的智慧。阿罗汉从现观十八界法——六根、六尘、六 三摩地

2018-07-21

陀所教的真理里面,还有另外一个更重要、更大的范围叫作菩提道。菩提道的范围谈到的菩提,里面有菩提这两个字;关于菩提,我们说,我们可以用《心经》上面所讲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些叙述的文字来描述菩提。其实菩提谈的就是,我们在《心经》上面所看到的,每一个人本来都具有的清净本心。这个本心本来具有的性质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个本心 三摩地

2018-07-21

阿弥陀!------《三乘菩提之学释疑一》<第004集什么是教的真理?>正纬老师 (原标题:如何判断是不是所说的解脱道呢?) 三摩地

2018-07-21

接着我们来讲具足三德才能成。如果已经具足三德了,当然就有三身、四智,那就是已经成就一切种智的究竟了。成为究竟是依靠一切种智,一切种智是指了知一切种子的智慧,那么一切种子是收藏在哪里?种子又名功能差别,又名为界,而我们的无明种子、业种、六根、六尘、六识的功能差别,也就是所有的种子,究竟收藏在哪里?是在我们各人的如来藏里面。当我们证得如来藏以后, 三摩地

2018-07-21

菩提二主要道次第概要表二道并修,以外无别菩提道:大菩提道解脱道:二乘菩提远波罗蜜多 十信位 修集信心--一劫乃至一万劫外门广修六度万行↓断三缚结,成初果解脱资粮位初住位 修集布施功德(以财施为主)。二住位 修集持戒功德。三住位 修集忍辱功德。四住位 修集精进功德。五住位 修集禅定功德。 六住位 修集般若功 三摩地

2018-07-21

《妙法莲华经》卷2〈3譬喻品〉言:但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为说三乘——声闻、辟支乘。那么,声闻圣人、缘觉圣人(辟支)和的差别体现在什么地方呢?为什么声闻圣人、缘觉圣人(辟支)为什么不能称为呢?声闻圣人、缘觉圣人(辟支)和的差别无量无边,本章根据陀开示的原典,详细的阐述了声闻圣人、缘觉圣人(辟支)和的十八种 三摩地

2018-07-21

菩萨是亲证法界的实相的人无我,因为所亲证的祂是无我性的,因而发起了般若实相的智慧;但这个时候只是总相智,悟后还得要继续修学,进而再得别相智;别相智之后,再得道种智,证了法无我,然后进入初地;继续修证一切种智,断所知障,然后迈向地。这个中间将近要花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来修学,可是这种种地修学无不依靠最初亲证如来藏所得的人无我而为基础。那么,要先明白大 三摩地

2018-07-21

大乘法真义之中,无有无余涅槃,乃至有余涅槃可说,以解脱者之境界,非是断灭之境界,而是真解脱境界,如来于《大般涅槃经》说:「真解脱者即是如来。」全文于经典中出现七十五次,直说:「解脱即是如来。」所以唯有如来是真正解脱者,其余之解脱者说法,不过是如来为了安慰勉励有情,而权说,非是大乘真正究竟法义!因此二乘之小乘法之所说的诸涅槃,不过是哄小儿啼,如同经 三摩地

2018-07-21

之道这个议题非常非常的大,也就是说整个修学法,从一个凡夫到成这整个过程,我们每个菩萨要所经历、所修证、所能够了知、所断除的一些种种的法道,这就是成之道。既然提到成之道,那就有一些不是成之道,就是说,等于说在现在市面上很多很多修行的团体,很多很多打著教的名义,或者不是教的名义,种种的一些,这些通通叫作成之道。可是实际上,是不是成 三摩地

2018-07-21

三转法轮和五时说法都是对释迦牟尼49年说法内容或时间的划分。五时说法:1、华严时:成道后,于最初二十一天,上天为大菩萨说《华严经》,度大菩萨,是为华严时。2、阿含时:即在鹿野苑等处,于十二年中,说小乘阿含经,度声闻、缘觉乘人,是为阿含时。3、般若时:继阿含时后,度菩萨乘人,也为使小乘人回小向大,于二十二年间,说诸部般若经,讲大乘般若总相智和别相智,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