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我们的回答是: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娑婆世界,是一个难以堪忍的世界,众生的根器差别非常的大,有的人他是属于贪比较炽盛,有的人则是瞋恚比较炽盛,有人是无明深重,他特别没有办法如理来思惟,与人家讨论的时候,他往往都流于情绪,而且许多的众生他是刚从三恶道而来,你也没有办法对他们作种种的奢求、苛求以及要求。所以遇到这样事情的时候,如果和人家起一些争执,就应当先想 三摩地

2018-07-22

出离观主要在修十二因缘,为什么十二因缘法他无法成就?因为他不知道有情众生生死的根由是从何而来?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过程,因为会老、会死所以要修行。断灭见的人,认为死后就什么都没有了,这是他不知道生从何来?如果死了什么都没有,那下一世是怎样出生的?这表示出生有一个因,这个因就是前世的种子,出生了后有的种子。前世的觉知心不断地了知,就是不断地在执取种种法, 三摩地

2018-07-22

如是种种因缘,诃瞋恚、生慈悲,入众生忍中。入众生忍中已,作是念:「十方诸佛所说法,皆无有我,亦无我所,但诸法和合,假名众生。如机关木人,虽能动作,内无有主;身亦如是,但皮骨相持,随心风转;念念生灭,无常空寂:无有作者,无骂者,亦无受者,本末毕竟空故;但颠倒虚诳故,凡夫心着。」如是思惟已,则无众生;无众生已,法无所属,但因缘和合无有自性。如众生和合, 三摩地

2018-07-22

五欲六尘感觉上是那么的实在,为什么在佛法中却说那是虚妄的呢?这是因为从佛法的正知见来说,三界万法都是由各种的因缘而从有情众生的如来藏根本因所出生的,因缘所生的法,就称为有为法。佛陀曾经说明:如果是随顺因缘而生的法,将来就必定会随顺因缘的散坏而灭除。所以说,凡是因缘生的有为法,都是虚妄无常的。唯有能出生万法的根本心如来藏,只有祂是本不生灭的真实法,非 三摩地

2018-07-22

成佛之路注定漫长艰辛,但最后的佛果却是如此胜妙,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众生最终都会走上这条成佛之路,有些人觉悟得早,便先上路了,有些人觉悟得迟,对三界的贪着,对假我的执取还太重,自然上路得晚一些,走得也慢一些。这都没有关系,重要的是,终有一天你一定会上路,你看到这篇文章,把文章仔细的读到这里,那颗菩提种子其实已经种下,我知道我们迟早会在某一世、某一劫,或 三摩地

2018-07-22

但实际上我们的五蕴身包括意识心都是生灭无常,虚妄不可依止的,那么这些财色名食睡又隶属于谁呢?对本质是生灭无常的、虚幻变异的世间财富、名声、地位及眷属、情爱产生贪爱执著,其结果必定会带来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等等的苦受,而众生的五阴身心也无可避免终要面对老、病、死等苦受,有了苦受,当然就不得自在。因此要自在,首先还是得从观念认知上去转变、去调整。您可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一面在受到自己信念的,另一方面因为觉察不到这样的,故而将自己内在的愤怒更多的投向外面的世界,更加用力的来控制这个本来无常变化的世界,努力修理周遭的人、事、物,当回眼看自己时,也同样绝不留情,用自己内在的信念全力修理自己,你应该这样!这事应该这样!我应该这样!!,种种应该在自己的世界中回荡,每天就是这样全力活在种种彼此修理的世界里,哪有幸福可言? 三摩地

2018-07-22

佛道的传承不是靠知识,而是靠有修有证的菩萨,唯有真修行的菩萨,才能真实活出法的光芒,点亮自己与有缘众生的自性之光。让我们一起回到自己身上,回到自己的烦恼中,在这里遇见自己、遇见佛法、遇见佛陀。佛境界当于何求?曰:于一切众生烦恼中求。­——《大宝积经》(文:存然) (原标题:我是谁?要去哪里?)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你透过这样来思惟,你就想:“那我是不是没有必要,没有需要说跟这个人来呕气!”第二个,你也可以去思惟,思惟什么呢?一切无始以来所有的众生,都是大家在这边打打闹闹。佛说,哪一个众生没有伤害过你,哪一个众生没有跟你结仇过,哪一个众生没有让你不愉快过?大家都有啊!既然是这样,如果今天这个众生跟你不愉快,那你想:其实跟你更不愉快的有好多好多的人 三摩地

2018-07-22

▲而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若自扬己德,隐他好事,令他受毁者,是菩萨波罗夷罪。(《梵网经》)[今译]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毁谤侮辱,恶事向自己,好事给别人。如果自己赞扬自己的功德,隐瞒别人的好事,使别人受毁谤的,是菩萨的极重罪。▲若菩萨,为贪利故,自叹己德,毁砦他人,是名第一波罗夷处法。(《菩萨戒本经》)[今译]如果菩萨为贪图名利 三摩地

2018-07-22

从法身而不从肉体来分男女,是佛陀对男女真实的见解,在《涅盘经》里,佛陀说:“如来性是丈夫法故,若有众生,不知自身持有如来性,虽是男儿身,我说此辈是女人,若有女人,能知自身持有如来性,虽是女儿身,我说此人是男子。”在《大毗婆沙沦》一四五中,佛陀双手捧着大生主的骨对比丘们说:“汝等谛听,一切女人其性多轻薄、多嫉妒、多诌媚、多悭念,只有大 三摩地

2018-07-22

三明六通大阿罗汉既已难度此类众生于解脱道中实修,作为菩萨道的初入门行者的我们,又如何能藉神通有效摄受此类深着外相的众生归于「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菩萨道呢?是故,对于此类众生,正应顺其因缘,待时节而度之,而非为其勤于保养光鲜亮丽的外貌;若因此而耽误了应该勤求道业的时间,那就是得不偿失了。乃至历代甚多不可思议的大心大愿菩萨,都是不吝身命的为救护众生 三摩地

2018-07-22

大乘人一样产生出离心,但是他的出离是出离种种的爱取有的心,可是他最后呢,还是可以生起共众生有的心。共众生有就是呢,他因为愿力来度化众生。所以最后小乘人,(我们再回到用小乘人的观点来说)这个对于他没有办法现前眼见,他可以自己来做一个推量、推测,来做一个比量,他想那其他众生也应该是如此,最后一切的法、一切的道,不管我轮回在哪里,这些苦集灭道都还是应该, 三摩地

2018-07-22

佛陀针对不同根性众生,讲授了不同的教法,如声闻乘、菩萨乘等等,也包括人天乘。“乘”在古代指车辆,有“运载”的意思。佛陀的教法叫做“乘”,是因为佛法能够将众生运载到解脱成佛的彼岸。“人天乘”既然叫做“乘”,就也有运载众生趣向解脱的功能。尽管按照人天乘的教法修行,来生可能仅仅投生到人天道,但这已经让众生 三摩地

2018-07-22

就是在过去无量阿僧祇劫前,那时有一尊佛出世,佛号叫作毘婆尸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十号具足,在这个世界教育化导众生。毘婆尸如来灭度之后,在像法时期,当时有一个叫作波罗奈的国家。在这国家中有一位婆罗门,他只生了一个女儿,后来这位婆罗门命终之后,就由婆罗门的妻子独自来养育这个女儿,这个女儿随著年岁增长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在《长阿含经》的卷9里面,佛陀就有说到,佛陀说:【云何二难解法?有因有缘,众生生垢;有因有缘,众生得净。】(《长阿含经》卷九)也就是说,既然前因跟缘已经被限定了,我们的果报就被定了,那我们在中间,我们如何会有人能够获得清净?为什么会有人一直不能解脱,而一直在污垢里面呢?这是一个很难令众生获得解答的一个难题。而且即使来到现代的科学时代里面,其实也 三摩地

2018-07-22

密法里面常常惯用这样的手法来欺骗众生,就譬如说《大日经》里面就这么讲说:【尔时执金刚秘密主于彼众会中坐,白佛言:世尊!云何如来、应供、正遍知得一切智智?彼得一切智智,为无量众生,广演分布。……毘卢遮那佛告持金刚秘密主言:善哉善哉!执金刚!善哉金刚手!汝问吾如是义,汝当谛听,极善作意,吾今说之。】那么结果呢?说了一大堆的语言文字,固然说法 三摩地

2018-07-22

(一)持五戒的人有大福德【善男子!后世众生身长八丈,寿命满足八万四千岁;是时受戒,复有于今恶世受戒,是二所得果报正等。何以故?三善根平等故。或有说言:可断命处,乃得戒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夫禁戒者,悉于一切可杀不可杀中得;一切可杀、不可杀者无量无边,戒之果报亦复如是无量无边。善男子!一切施中,施无怖畏最为第一。是故我说五大施者,即是五戒。如是五戒, 三摩地

2018-07-22

其实世上有许多人从自身实践中已经感觉到冥冥之中似乎有个叫做命运的东西支配着自己的一生,却是只能无可奈何地被动服从这个因果定律,惟其正信的学佛人除外,因为他们深信因果,按照佛陀的教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善待一切有缘众生,身体力行六度法门,已经或正在改变着自己的命运。到底谁是命运的真正主宰?因果报应的规律,已经明白告诉我们:人类命运的真正主宰 三摩地

2018-07-22

那么五阴呢,它是虚妄的,但是它有各种不同的功能;因为有这样不同的功能,众生才会把它当成是真实的我。我们来看看,五阴有什么样的功能。第一个色阴,色阴主要就是五根,然后用五根去触五尘,所以色阴的功能是触。再来说受阴,受阴就是你能领受苦乐或者是不苦不乐,这样的一个受,我们就说是受阴。再来说想阴,想就是了知;不管你是有没有起语言文字的了知,都叫作想。再来说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