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而对于心志怯懦、但希望不再轮回、可以从生死中解脱的众生,佛陀教导开示这世间的缘起虚妄,无常、苦、空、无我的道理,而令其走向四圣道中的声闻、缘觉此二法界;而对于不忍众生苦,也希望得证佛道的众生,便直接倡佛本怀,开示悟入,说明此一大事因缘,开导这世间的圆满实相之理,而令其进入菩萨法道,乃至成佛,这究竟圆满的菩萨以至成佛之道,圆满一切菩提,圆满一切德行。 三摩地

2018-07-22

二乘人所入的寂灭,已经无有身智,如何更说救护众生,推弘佛法,其尚且无有「后有」,何有能说法传法之未来身智可言?既然无有,则此灰飞湮灭,如何说其能够承继?2.二乘人连自己所学的二乘法都无心于护持,何有法道之可说!所以大乘法义之永不入涅盘,而得大涅盘,二乘人永不得解,乃至一切凡夫也无可理解,所以佛陀在许多的地方,已经明说能够受持菩萨藏的有情,只有菩萨;因 三摩地

2018-07-22

只有后世的不把修证佛法当作是一回事的人,才会毫无忌惮,以为自己的证量最高,以为世上除了我以外,众生里面学佛的最有成就的,就只剩下「我」一人而已了,所以只好「自己」来编纂大乘经典了;所以如是之人会以为不能让佛法也随佛陀入灭,以为这集结经典是学佛人的义务,怎么可以不自己努力集结呢?真是凡夫可笑之至之心啊!3.然而有人质疑,虽然二乘人没有亲证大乘佛法所说的 三摩地

2018-07-22

若以三教来说,是从《阿含经》开始,即是第一时教;《阿含经》讲的是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二乘的解脱道,让众生了解断见思惑烦恼可以出离三界,舍寿可以入涅盘;同时,《阿含经》也说,二乘入涅盘不是所有的法都灭掉,佛说灭掉十八界进入无余涅盘中,还有一个「实际」不灭;这个「实际」是各个众生从无始以来本来就存在,是不生不灭的,涅盘则是依祂的不生不灭而施设的。 三摩地

2018-07-22

这样的真实法都是以法界实相心为入道根本,要亲证了如来藏才能实证;所以教导众生亲证如来藏的法义,才是实教。权教是方便权巧之教义,譬如佛地的境界甚深难证,众生难以了知及实证,所以方便开出快速解脱的教理,就是二乘教的解脱道;利根人可以在一世中就证得阿罗汉果而出三界生死痛苦;这本是佛的方便权巧而从大乘圆教中施设出来的教法,称为权教。但因为印顺私心中认为阿罗 三摩地

2018-07-22

      真信于佛法实相正法,必定于此第一义谛无有怀疑,更对菩萨集结此大乘经典无有怀疑,所以不是菩萨种性者,说也是白说!菩萨何必自作其解,以其无有愿于众生者,以佛陀尚且于第二转法轮说此密意,隐覆而说般若实相,此实相心既然非可新学菩萨可解,多说于集结大乘之事,亦无可救挽邪见众生!3.      竟然有人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连听闻都没有的人,根本不知道这中的道理,这中的实义,又如何去修,又如何去证呢?这样说要了解这生命中的实相,岂不是缘木求鱼!如同有人以为这生命中的实相,是在不断地打坐中,就可以得到,不断地到一念不生,这样就可以得到,如是的虚妄!以没有一个念头生起,又如何去观察一个真正的实相,实相要能被观察,如是的「不相在」,至少也要有可以想要观察的,这样这个被观 三摩地

2018-07-22

但是却由于救度众生与成就佛道大愿的缘故,留惑润生,保留一分思惑不断,不入无余涅槃而继续受生。这时候菩萨已永伏性障,并且成就一分道种智,就是八识心王一一亲证后,领受佛陀在《楞伽经》中所说的五法、三自性、七种性自性、七种第一义、二种无我法,然后在佛前发十无尽愿,就是进入初地,成为通达位的菩萨,这就是见道通达的菩萨摩诃萨。进入初地以后,菩萨要修十波罗蜜多 三摩地

2018-07-22

精进的功能义理就是要断除恶业、修集善业,而明心亲证如来藏之功德,正是大善业,不单能够令人断除三缚结成就初果解脱的功德;同时能够令人生起般若实相智慧,非凡夫、声闻罗汉所能够了知和想像,依止此般若实相智慧可进修而成就佛道;也能够依于亲证如来藏的智慧而救度众生一起修行此大乘胜妙法,住持佛陀之而不被佛门凡夫、外道所破坏,由是之故,必须精进求证如来藏之明心功 三摩地

2018-07-22

因此当时生到鬼界的有情众生,通通叫做闭戾多,表示是闭多的所有物之意。所以以后叫鬼界都叫闭戾多。也有的说,鬼道是由于在身体、语言及心意上,不停的造作吝啬、贪婪之恶劣行为,因此而生到鬼道去,结果获得饥饿口渴的报应。鬼道的众生,经过千百年都没有听过水的名字,更不用说见过水,或喝过水了。有的鬼肚子大得像座山,咽喉却如般小,因此就算得到饮食,也无福消受。也有 三摩地

2018-07-22

所谓的苦圣谛,是说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这七种苦合起来而说,就是五阴炽盛苦,即是所谓的八苦,这是众生轮回于六道中所受的八种苦果。兹分述如下:一为生苦略有二义:一者生为众苦所逼——即在母胎之中,经过十个月的时间,内热煎煮,身形渐成,住在生脏的下面、熟脏的上面,夹压如狱,俱受种种不净物的逼迫。母啖一杯热食,灌 三摩地

2018-07-22

说有五处以教众生。所谓从他饶益无知。疑由观察言说得道。此是佛从始生二部。一谓摩诃僧祇。二谓他鞞罗(秦言上座部也)。真谛译《部执异论》中:[如是所闻。佛世尊灭后。满一百年。譬如朗日隐頞悉多山。过百年后更十六年。有一大国名波吒梨弗多罗。王名阿输柯。王阎浮提。有大白盖覆一天下。如是时中大众破散。破散大众凡有四种。一大国众。二外边众。三多闻众。四大德众。此四 三摩地

2018-07-22

你愿意被误导吗?(救护众生与人身批评之异)4.你学佛后,学得快乐或痛苦?(前途茫然←→次第实证)讲记:今天我们讲的内容是〈佛法必须具足三德〉,其实很多人并没有真正的了解佛法,但是在讲述人间佛教时,在说明人间佛教的真实义之前,我们有几个题目必须先与大家说明一下,我们要探讨的是:佛法跟你的紧密关联。到底佛法跟你有什么紧密的关系?因为这才是最重要的 三摩地

2018-07-22

后来学佛了,学到菩萨广度一切众生,并且学到菩萨所谓的广度一切众生竟然要包括因果上十恶不赦而下地狱的恶劣众生。既然恶劣众生下了地狱,不就应该让这些活该下地狱的众生好好受教训吗?为什么要去救呢?而且又读到地藏王菩萨还是为了地狱众生故现声闻相,表示地藏王菩萨是随顺地狱众生所喜好的声闻相来示现的,因为菩萨其实是讨厌心志狭小的声闻相,可是为了地狱众生,菩萨还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嫉妒心,会推使众生去造作种种的不善恶行,所以必定会招致未来世的苦果,而不断在三界轮转无法出离与解脱。世尊在《长阿含经》当中,有开示过十退法,也就是十不善业道,其中意行的部分有贪取、嫉妒、邪见等三种不善业;反过来说,不贪取、不嫉妒、不邪见则是十增法,十善业道中属于意行的三种善业。佛陀在《分别善恶报应经》当中也说:嫉妒会让众生得到出生为卑贱种性的恶 三摩地

2018-07-22

五欲有种种过患,就像涂在刀上的蜂蜜,舐者贪著甜味而没有察觉会有伤舌的过患,众生贪爱五欲之乐亦然,为了追求短暂的五欲乐受,甚至造作种种恶业亦所不惜,却不知五欲无常终将失去而受痛苦。而对于贪著五欲的爱味,只会使人流转生死不得解脱,乃至造恶堕落三涂而使未来世受无量苦,所以有智慧的人自当选择远离。五欲就是指对于财、色、名、食、睡等五事,以及色、声、香、味、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有情众生追求自在,一定要知道说自在的意涵,就是能够不受生死系缚叫自在。那么知道了这个──能够解脱于生死系缚,就是有智慧才能够解脱。那么智慧之首呢?长养善根最重要,就是要知道三界生死的这个因,最重要就是在五蕴上面的我见我执。所以熏习佛法正知见以后,就会慢慢地降伏这些恶习恶念,因为恶习恶念就是与五蕴的我见我执相应,而任性地去让这个与我见我执相应的烦 三摩地

2018-07-22

人活著要做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芸芸众生中,为何每个人的命不同呢?我存在的目的与价值又是什么呢?从有记忆以来,在与人聊天说笑时,我似乎很喜欢问别人:你觉得人活著的意义是什么呢?年少以来的自己,也许是家庭开明、女儿多儿子少的环境关系,我的人生目标与价值并不是找一位家世好、多金、高学历、长的帅又高、爱我且钱都通通让我保管的老公,在家相夫教子当一名贤妻 三摩地

2018-07-22

谁画了画?谁把画当了真?我该怎样删除一些画卷?修改一些画卷?让它们真正的与佛菩提道相应,像菩萨一样真正的强大起来!平时大家同修相见都互称菩萨菩萨的,其实我们离真正的菩萨相差太远太远,因为真正的菩萨永远都是强大的,菩萨的强大恰恰来至于对众生的无所求,菩萨无所求来源于菩萨对的了解,知道凡有所求皆是虚妄,知道众生本来如是。所以在菩萨心里没有伤害,就算他帮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世间的这些成就,出现这种种的状况,这都是我们如来藏真心所显现出生的,并不是一切的众生他有意来作梗。这道理怎么说呢?因为,无始以来众生的业报之间,一直参杂交会纠缠不已,所以没有一个人是究竟是善还是恶。因为我们曾经当过人,也曾经在地狱中,有时候贵为天人,有时候在世间上当了一个饿鬼,或是当一只畜生;乃至好一点去当阿修罗,可是带着瞋恚带着贪瞋痴,一样在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