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037集 随喜功德
因此,三乘有共与不共之法:共的部分,是三乘同观蕴处界虚妄,也就是世俗谛蕴处界所含摄的解脱道范围;不共的部分,是菩萨证得第一义谛,也就是菩萨找到空性心第
- 第038集 布施的五种相貌
而解脱道已经是如此了,更何况是大乘佛菩提道所需要三大无量数劫“次法资粮”的修集,与第八识如来藏及一切种智修证“圆满之法”,更是非他
- 第040集 法布施及功德
真正见道的菩萨将这个道理为众生说明之后,不但让他们可以离开种种的邪见,同时又可以为他们开示:只有如来藏才是真实法,只有如来藏才能够称为是金刚心;这个心
- 第041集 三归依戒,功德殊胜(上)
在大乘法当中佛菩提果所修证的内涵,全部都是有关于有情众生自身的八识心王、五十一个心所法、十一个色法、二十四个心不相应行法以及六个无为法;在这些法当中,
- 第044集 取相戒、非取相戒
第一义讲的就是了义,了义讲的就是空性,而所讲的空性并不是指什么都没有的顽空;也就是说,第一义——空性——指的是一切有情众生生命的本
- 第053集 摄心为戒——四摄六和之意慈
尤其我们是一个发了菩提心的人,我们都能够知道有一个第八识如来藏,祂的真如无为、祂的护念众生,永远不起任何分别,对于一切法都是以平等慈悲的心,不舍有情的
- 第056集 三论三法之戒论(一)
但是大乘菩萨僧能够知道一切声闻、缘觉所不能实证的第八识真心如来藏,大乘菩萨僧能够实证声闻、缘觉二乘人所不能实证的内涵,所以他当然功德难以思议啊!不只是
- 第057集 三论三法之戒论(二)
这个道理的背后隐藏了一个很重要的法,就是一定有一个法能够将每一世的善恶业种搜集储藏,然后将这些业种从过去世带来现在世,再从现在世带到未来世,祂能够贯穿
- 第058集 三论三法之戒论(三)
因为它是依于如来藏而成就,所以这个四不坏净,跟地水火风四大所成的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不一样,它不会有增损跟变异;也就是说,多闻圣弟子对于佛、法、僧,还有
- 第059集 外道邪戒——三昧耶(上)
因为佛陀所传授的戒律,都是依止不生不灭如来藏中的因果正理而施设的,是初善、中善、后善的三无漏学的根本,属于四不坏净之一;因此,这个戒法从初学佛到究竟成
- 第060集 外道邪戒——三昧耶(下)
其实这些都是意识生灭的境界,不离六尘丛闹的境界,不离男女二根色阴的境界,也不离男女淫乐触中的受阴、想阴、行阴、识阴等境界;具足五阴、六尘之我见、我执以
- 第061集 生天之论之生欲界天(一)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三界的生成或存在呢?这三界又是怎么来的?主要就是因为众生的需要,当众生需要一个受报以及未来世继续造业的场所,于是共业众生的第八识如来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