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 第二章 理随缘 第一节 绪 论
这个实相心,“祂”究竟是什么?“祂”其实就是大家所常听到的一个名相:叫作“如来藏”。而这个如来藏又名为阿赖耶识、阿陀那识、心、所知依……。祂有许多的名
- 06 第二章 理随缘 第二节 理随缘
第二节理随缘关于理随缘,我们把它归纳为五类,分为五目来说明:第一目随众生心之缘:这个理随缘又分为二个部分来说,第一部分是说实相心、如来藏,祂会随众生之
- 11 第五章 总 结
“随缘”,我们学法时,到底是要随顺于宗喀巴的《密宗道次第广论》的双身法恶缘呢?或是要随顺《菩提道次第广论》后半部止观的双身法荒唐邪淫恶法的因缘呢?还是
- 12 第六章 现场问题解答
一般人无法证悟的原因,是因为心太散乱、太粗糙,所以无法找出自己身中的如来藏心;我们藉由无相念佛这个动中的功夫,就可以帮助诸位让觉知心越来越细腻敏锐,终
- 13 附录:公案拈提四则
显宗不然,俱依经典;若有所悟,其法同一──所证之如来藏遍十二处、遍十八界,遍一切时而恒存不灭,乃至闷绝、正死、二无心定中,亦犹运行不辍。一切证悟者,悟
- 01 自序
一切佛法概括为三乘菩提,其中二乘菩提为声闻、缘觉所悟证者,唯是断我见与我执之解脱道,能出三界生死苦,然不能成佛;此谓证悟二乘菩提者,未证法界实相心、未
- 02 第一章 总说
”云何知有?此是如来藏说,故《解节经》偈云:“盛识普种本,深细流如溢;不为凡人说,恐生我见故。”[1018c05]】真谛三藏所造《决定藏论》,开宗明义即作此说
- 03 第二章 阿赖耶识不许摄在识蕴中
所以安慧师徒,对大乘法所说的如来藏阿赖耶识,存心加以否定,造出《‘大乘’广五蕴论》,将能生识蕴之阿赖耶识颠倒归类在阿赖耶识所出生之识蕴中,令人误以为阿
- 09 第八章 安慧妄言识无见分相分
为了能令这些二乘愚人和大乘中误会佛法的“恶取空”的误会中观的邪见者(编案:即是当年的安慧、清辨、月称…等人传承下来的藏密应成派中观见的祖师寂天、阿底峡
- 13 第十二章 识蕴真义总结
只有证得另一个如来藏、真如的人,才是真正的见道者,真见道时就是初地菩萨,不是萧老师所判的七住位的贤位菩萨。而如来藏、真如,并不是阿赖耶识。”如是诸人,
- 14 第十三章 万法汇归阿赖耶识
吾人所触五尘既是阿赖耶识所变生而摄归吾人之色蕴中,外五尘又是共业有情的如来藏种子所共同变生者,当知阿赖耶识是万法之根源也,当然万法都要汇归阿赖耶识心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