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1集 破斥狂禅与狂密(一)
什么是悟呢?悟就是要证悟我们的本心——真如,也就是第八识,第八识又称为阿赖耶识,祂就是如来藏。如来藏就是如来宝藏的所在,也可以说是如来功德智慧所藏身的
- 第123集 佛教不应分宗立派(二)
因为这个无明,所以在世间五欲、六尘的境界当中,就会有贪、瞋、痴种种的烦恼;因为有贪、瞋、痴,所以会有善、恶业的业行造作;有了善、恶业的业行造作,就会使
- 第124集 佛教不应分宗立派(三)
以上这七个识都是从第八识如来藏也就是阿赖耶识所出生的,从阿赖耶识所生出来的。当你没有找到阿赖耶识,你不晓得祂是什么,但是我告诉你,祂是真的存在;因为如
- 第125集 佛教不应分宗立派(四)
上一次我们说到,当你的轮回消失掉以后,剩下第八识如来藏祂不生不死,这就叫涅槃。由于祂本来就不生不死,所以叫涅槃;如果是透过你修行以后祂才没有生死,那祂
- 第127集 慎莫盗法 以免重罪(二)
在二乘菩提中,盗法的人他的罪已经很严重了,何况是大乘别教如来藏密意的盗法,他的罪是更重的。在这里我们举《杂阿含经》卷十四、第三四七经所记载的“须深盗法
- 第128集 慎莫盗法 以免重罪(三)
如果善知识所传的是唯一佛乘别教佛菩提的法,也就是有办法教导弟子明心见性,有办法教导弟子证悟如来藏,乃至有办法教导弟子悟后起修,修证三贤位的般若别相智,
- 第5集 识蕴之苦集灭道(一)
那么当然就是说大家在看大乘法的时候,有时候会看一些大乘法的经论的时候,说到识蕴也顺便说到意根,我们要跟大家强调:那个是基于大乘法的方便说----它是为了要
- 第6集 识蕴之苦集灭道(二)
但是把这些灭尽之后,是不是就变成一片虚无呢?那一片虚无的话,岂不是可怕极了吗?把所有的一切都灭尽了,实际上不然,因为当我们把蕴、处、界一切都灭尽的时候
- 第7集 四不坏信(上)
这样大小乘这四个涅槃中呢,还是要显示真正的如来藏心,这个就是实相心,就是法界唯一的实相;祂能出生所有的一切法,一切你所知道的世间的法,乃至还有你未知的
- 第8集 四不坏信(中)
你知道法,至少要知道什么是涅槃,涅槃中是没有意识心的,请问:“你在涅槃中,你哪一个心能够了知?你哪一个心能够体认?你哪一个心能够自在?”难道你离开涅槃
- 第48集 四加行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四)再接下来,既然已经现证了能缘的觉知心与所缘的六尘五蕴都是假有我的一部分,其实都是如来藏生的啦,就不会再有疑惑跟怀疑,可以随
- 第11集 缘起法的真实义
你的“爱”和“取”是希望能够现起五阴,所以如来藏就替你出生了五阴,然后这个五阴它们出生以后,你喜欢它们的功能,不断的执着乃至于执取,这些和合一起来的五
- 第12集 证初果的观行
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因为佛道是真实的向着如来藏这个真心而走的,所以你必须要于大乘法中修学。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谢谢各位菩萨阿弥陀佛!(原标题:第12集证
- 第13集 成佛之道简介(上)
那另外呢,在证得法界实相心明心以后就是七住不退----“位不退”的位阶,然后继续在悟后修习,转依如来藏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这个体性,那来慢慢修习到十住位能
- 第14集 成佛之道简介(下)
所以说,我们讲了这个“五十二个位阶”的整个菩萨道,到最后妙觉位以后下生成佛,整个成佛之道主要乃是以证得法界实相心如来藏为首要目标,以这个基础来修学佛法
- 第15集 佛法中之两大甘露法门(上)
声闻菩提和缘觉菩提完全是在讲解脱道,也就是教导众生如何把三界的贪着给修除掉,然后可以出离三界的生死轮回之苦;而佛菩提则是教导众生如何去亲证生命的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