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佛法读书搜索
第061集 佛教的基本教理是什么? 正圜老师主讲
而这成佛的正理就是佛菩提道,也就是大乘佛法的义理,也是修学唯一佛乘的正法;这当中包含了实相般若智慧,及
如来藏
含藏一切种子的智慧,这就是佛世尊在第二转法
第062集 佛教相信功德可以回向给他人吗? 正圜老师主讲
如果有旁人在场,而场所或时机不对,也可以在心里默念回向;甚至于只要心里闪过一丝的回向的念头,也会有回向的效果出现;因为回向之所以能够产生作用,是由于如
第063集 立地成佛是真的吗? 正圜老师主讲
然而,“立地成佛”一词,也常被禅师家用来警策学人,应当努力求证自己的实相心——
如来藏
之所在。譬如宋朝克勤圜悟大师,就常用这句话来开示弟子和诸方学人,我
第064集 佛教中的四悉檀是什么? 正圜老师主讲
各位菩萨,以上所说四圣六凡十法界世间,其实都是唯心所成;即使是我们所住地球的粗硬世间,也是由有缘众生
如来藏
中所含藏的共业种子互相感应,才能在虚空中形成
第065集 佛教的典籍真是难懂难读的吗? 正圜老师主讲
而三教则是指,初时四谛法轮的小乘教,说二乘法;二时方等般若法轮大乘教,说
如来藏
空性之总相与别相;三时解深密经唯识教,说
如来藏
空性之别相一切种智。这三时
第068集 婴灵作祟之说有根据吗? 正圜老师主讲
但是,在未来世相逢时,由于
如来藏
中所含藏的种子现行,就会产生很多的纠葛,所以在堕胎之前,应该要慎思谨行才好。至于您的遮障,可能是往世随信人言而作了谤法
第069集 因缘果报是真的吗? 正圜老师主讲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经文中世尊告诉大慧菩萨说:“大慧啊!这个第八识心
如来藏
是一切法的根源,一切善法与不善法之生起现行都是以
如来藏
为因。”人
第070集 什么叫作易行道和难行道? 正圜老师主讲
而且,那里的五欲外缘很少,我们很难历缘对境断除一念无明种子随眠,很难转化
如来藏
里面的染污习气种子。往生极乐净土的人,除了上品上生及中品上生以外,其他修
第071集 佛教是世界性的宗教吗? 正德老师主讲
佛教的本质是什么呢?佛教的本质就是,一切众生皆有
如来藏
,一切众生皆能成佛。我们要以一段经文来为大家说。在《央掘魔罗经》中这么说:“佛告文殊师利:‘一切
第072集 佛教相信超度亡灵的功用吗? 正德老师主讲
可是这有个前提是说,这临命终者能够欢喜而听闻,进入耳根能欢喜听闻,“或闻在本识”的意思是说,听闻进入耳根以后,能熏习进去他的第八识——他的
如来藏
;那这
第073集 从信佛到成佛需要多少时间呢? 正德老师主讲
这个“一乘因法非近行可得”,一乘因法指的是什么呢?也就是声闻缘觉所证的这个解脱道,以及这个菩萨所修的十地的菩萨道,其实都是以
如来藏
为根本因,那么
如来藏
第074集 佛教的生命观是合乎科学的吗? 正德老师主讲
那么这样一个入胎识,祂是不生,因此祂不死不灭,祂是永续长存的心,这个心又称为
如来藏
,也就是入胎识又称为
如来藏
。因为这样子我们又知道说,可以从无量世的过
第075集 佛教徒对于全部佛经的态度怎样呢? 正德老师主讲
那佛陀将声闻辟支佛的方便解脱法,菩萨成佛的究竟解脱法,来应用十二分教来教导佛弟子,让有不畏惧生死的大心菩萨,能够证得法界实相
如来藏
,真实了解佛道三大阿
第076集 学佛也需要知识和学问吗? 正德老师主讲
佛经里面有显说的解脱道的实证,以及隐说的法界实相
如来藏
密意的实证,这两种实证的法,是不能纯粹说在人物上面,或事物表相上的变迁,作研究比较就能够去了解的
第077集 消灾、延生是可能的吗? 正德老师主讲
同时接著正受菩萨戒,因为能够遵照佛的教导,来勤修布施的福业,因为菩萨戒就是告诉我们众生皆能成佛,现在不修佛道,未来世无量劫的未来还是要修佛道;也就是一
第079集 佛教称为无神论的意思是什么? 正德老师主讲
能够造作有情的色身的其实不是自在,也不是这个见闻觉知我;因为这个见闻觉知的我,祂是有了这个色身才开始现起的,譬如说人在胎中以后,四、五个月的时候,五根
第080集 何谓专修与杂修? 正德老师主讲
那这样的过程,当然不是纯粹念佛,那这样的过程就有机会,让他能够实证这个第一义谛了义正法中的法界实相
如来藏
,那这个正是上品往生者上品上生,甚至于说上品上
第082集 佛是万能的吗?(下) 正文老师主讲
那一切众生也是因为众生过去的业力,是业所作来化生的,那是因为业的力量,这个过去所作造作的身口意行诸业,那身口意行诸业所造作的这些种子,落谢到你的
如来藏
第083集 佛教与民间信仰都拜偶像,两者有何差异?(上) 正文老师主讲
那这个理有两个理,一个是五阴十八界,了达了五阴十八界的正理,所以在这个理上所产生的这样子的一个信仰;那另外一个理,其实就是我们大乘佛法所说的理,这个理
第084集 佛教与民间信仰都拜偶像,两者有何差异?(下) 正文老师主讲
那五阴是谁所出生的?五阴其实是由
如来藏
所出生的。当佛教徒学佛的时候,拜佛、拜偶像的时候,也就是说,当佛教徒他不知道去探究这个“我”还有我所是从何而来,
209
/252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
首页
频道
文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