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慧忠禅师答道:“虚无是实体,人我何所存?妄情不须息,即泛般若船。”智威禅师知道他已经彻悟了,于是将整个道场交付给慧忠禅师住持,而他自己则随缘化导,后终于延祚寺。慧忠禅师生活极为简朴,有很长一段时间,他一个人住在山上,没有公开弘法,也没有侍从。《景德传灯录》中说他“平生一衲不易,器用唯一铛”。慧忠禅师的道行极高,乃至鸟兽都 三摩地

2018-07-20

”志诚禅师再次礼拜,并进一步问六祖:“如何是不立义?”六祖道:“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自由自在,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法。诸法寂然,有何次第!”听了六祖的开示,志诚禅师欢欣踊跃,不停地叩谢。志诚禅师悟道之后,即成为六祖的门人,执侍六祖,再也没有离开过曹 三摩地

2018-07-20

大丈夫,秉慧剑,般若锋兮金刚焰。非但能摧外道心,早曾落却天魔胆。34.震法雷,击法鼓,布慈云兮洒甘露。龙象蹴踏润无边,三乘五性皆醒悟。雪山肥腻更无杂,纯山醍醐我常纳。35.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36.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一地具足一切地,非色非心非行业。37.弹指圆成八万门,刹那灭却三祇劫。一切数句非数句,与 三摩地

2018-07-20

西天般若多罗谶(预言)汝足下出一马驹(指马祖道一禅师),踏杀天下人,应在汝心,不须速说。”怀让禅师言下豁然契会。为报师恩,怀让禅师悟道后,继续执侍六祖,不离左右,长达十五年之久。在这期间,他的修行日臻玄奥。六祖入寂后,怀让禅师遂往南岳,止于观音台,大弘禅法。怀让禅师的入室,著名者共有六人,皆是到怀让禅师的印可。其中,尤以马祖道一门庭最盛,后世 三摩地

2018-07-20

金刚般若性,外绝一纤尘。我闻并信受,总是假名陈。”座主闻偈,心意豁然,欢欣踊跃,归仰赞叹。元和年间,庞居士向北游方,来到襄汉一带。于是在那儿定居下来。他有个女儿叫灵照,没有出嫁,日常就跟着庞居士制作竹漉篱(滤水用的竹器)。竹漉篱做好后,她就拿到集上去卖。他们一家人就靠这个来维持生计。虽然他们的生活清苦,但是,一家人却很自在,过着一种大隐隐于市 三摩地

2018-07-20

楚南禅师生前撰有《般若经品颂偈》一卷、《破邪论》一卷行世。 (原标题:44千顷楚南禅师悟道因缘) 三摩地

2018-07-20

般若云‘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这一法语,与《大乘起信论》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代表了禅宗最基本的观点。僧问:“劫火洞然,大千俱坏,未审这个坏不坏?”师曰:“坏。”曰:“恁么则随他去也。”师曰:“随他去。”僧不肯。后到投子(大同禅师),举前话。子(投子)遂装香遥礼曰:“西川古佛出世。&r 三摩地

2018-07-20

只有证得了般若空性,泯灭了有无、凡圣、真俗、生死涅槃、烦恼菩提等二边分别,才能契入实相,获得大解脱。显然,行思所说“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指的就是这种远离二边的中道实相。因此,六祖对行思禅师很器重,知道他已契入佛心,堪当一方化主。当时,六祖座下众徒很多,龙象之才亦不少见,而行思禅师却独居徒众之首位,其修证境界,就好比当年二祖不言,少林 三摩地

2018-07-20

”龙潭崇信禅师,……李翱问:“如何是真如般若?”龙潭禅师道:“我无真如般若。”李翱道:“幸遇和尚。”龙潭禅师道:“此犹是分外之言。”李翱是韩愈的学生,受韩愈儒家道学思想的影响,曾著有《复性论》三篇,用佛学佛性论的思想,来对儒家的人性论思想进行改造。他说:“人之所以为圣人者,性也;人之所以 三摩地

2018-07-20

良介禅师幼时曾跟村里一位出家师父学习念诵《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当他念到“无眼耳鼻舌身意”这一句的时候,忽然生起大疑惑,以手扪面,问师父道:“某甲有眼耳鼻舌等,何故经言无?”他的师父一听,惊诧不已,知道他不是常人,便对他说:“吾非汝师。”并指点他前往五洩山投灵默禅师(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落发。出家后,二十一岁又往嵩山受具 三摩地

2018-07-20

《青龙疏》系唐代御注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这宣演,凡六卷,乃青龙寺少门道氤奉唐玄宗之诏,所作《金刚经》之疏注。《青龙疏钞》不是宣鉴禅师自己对《青龙疏》的进一步阐释。在去澧阳的路上,有一天,宣鉴禅师遇见一位老婆婆在龙潭山山脚下的一处路口卖烧饼。一个多月来,宣鉴禅师天天挑着担子赶路,此时已经是很累了。于是他便在老婆婆的饼摊前停下来,放下担子歇息一下,顺便准备 三摩地

2018-07-20

“是汝屋里底,怕怖甚么”,这与《心经》中的“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巩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有异曲同工之妙。若也参透了此语,他时日后,面对怖畏之事,我们亦可泰然处之。 (原标题:101隆寿绍卿禅师悟道因缘) 三摩地

2018-07-20

]玄沙禅师道:“汝道究得彻底(的)所知心,还测度得及否?”[这里所说的“究得彻的所知心”,实际就是“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等一义而不动”,已无能所之分,属般若智慧,而不是识心]师静禅师一听,当即信入。师静禅师后居天台山三十余年,足不出山。师静禅师虽然是从宗门悟入,但是他即继承了天台重视经教的遗风,每于禅寂之余,还经常阅藏, 三摩地

2018-07-20

童子问道:“是多少?”可惜,文喜禅师此时尚未契悟其旨,又问童子:“此为何处?”童子道:“此金刚窟般若寺也。”文喜禅师一听,倍感凄然失落,此时他才突然明白,那位老翁原来就是文殊菩萨。回头再找那位老翁,已杳然不可见矣!于是文喜禅师便向童子均提稽首道:“愿乞一言为别。”童子于是说偈道:“面上无嗔供养具,口里无 三摩地

2018-07-20

德韶国师后于般若寺开堂说法十二余会。现举其上堂法语三则,供禅修爱好者细细品尝:上堂,僧问:“承古有言,若人见般若,即被般若缚。若人不见般若,亦被般若缚。既见般若,为甚么却被缚?”师曰:“你道般若见甚么?”曰:“不见般若,为甚么亦被缚?”师曰:“你道般若甚么处不见?”乃曰:“若见般若,不名般若,不见般若 三摩地

2018-07-20

”有僧问:“如何是摩诃般若?”清耸禅师道:“雪落茫茫。”僧无语。清耸禅师便问:“会么?”僧曰:“不会。”清耸禅师于是示偈云:“摩诃般若,非取非舍。若人不会,风寒雪下。”“见色即见心”,在禅林中,是一个颇为流行的话头,不仅清耸禅师常常提举,其他很多禅师亦经常以此来导引学人。若能豁破此语 三摩地

2018-07-20

3上堂:“有一人朝看华严,暮观般若,昼夜精勤,无有暂暇。有一人不参禅,不论义,把个破席日里睡。于是二人同到黄龙,一人有为,一人无为。且道,安下那一个即是?”良久曰:“功德天,黑暗女,有智主人,二俱不受。”4上堂,举大珠和尚道:“身口意清净,是名佛出世;身口意不净,是名佛灭度。好个消息。古人一期方便,与你诸人讨个入路。既得个 三摩地

2018-07-20

请看他的数则上堂法语--1上堂:“雾锁长空,风生大野,百草树木,作大师子吼,演说摩诃大般若,三世诸佛在你诸人脚跟下转大法轮。若也会得,功不浪施。若也不会,莫道杨歧山势险,前头更有最高峰。”2上堂:“踏著秤锤硬似铁,哑子得梦向谁说?须弥顶上浪滔天,大洋海里遭火爇。参!”3示从云:“身心清净,诸境清净。诸境清净,身心清净。还知杨 三摩地

2018-07-20

苦哉!苦哉!所谓‘般若丛林岁岁凋,无明荒草年年长’。就中今时后生,才入众来,便自端然拱手,受他别人供养,到处菜不择一茎,柴不般(搬)一束,十指不沾水,百事不干怀。虽则一期快意,争奈三涂累身!岂不见教中道,‘宁以热铁缠身,不受信心人衣;宁以洋铜灌口,不受信心人食。’上座若也是去,直饶变大地作黄金,搅长河为酥酪,供养上座,未为分外。 三摩地

2018-07-20

曾有人持《金刚般若经》向他请益经义,道川禅师于是作了一系列偈颂,为他开演。这些偈颂至今仍盛行于世。南宋隆兴元年(1163),殿撰(状元的别名,又称修撰,掌修国史)郑公乔年于淮西不当漕运,在冶父(今安徽庐江县东北)这个地方,创寺迎请道川禅师开法接众。上堂日,道川禅师示众云:“群阴剥尽一阳生,草木园林尽发萌。唯有衲僧无底钵,依前盛饭又盛羹。”又举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