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仲谦禅师幼时极聪慧,有一天,他不意间看到傅大士的《心王铭》,爱不释手,遂生起强烈的出家之愿望。父母不得已,只好听许。仲谦禅师落发后,即投庆元天童息庵达观禅师座下参学。达观禅师对他很器重,但是他知道仲谦禅师儒者习气很重,好在知见中打滚,于是便故意贬抑他,说道:“汝儒者习气不除,焉能学道!要到大休大歇田地,如木偶人去。”过达观禅师的猛厉激 三摩地

2018-07-20

他的母亲郭氏,曾梦见自己在山间一棵木瓜树下过,只见上面硕果累累,遂取而食之。后来有位原梦(通过梦境预测吉凶)的先生告诉她说:“当生奇士。”不久,果然生了道冲禅师。道冲禅师虽然生得上长下短,但是资禀过人。少时曾应进士第,不中,遂栖心佛典,有出世志。后于梓州妙应院落发出家,不久即前往成都,游历讲肆,听习论,颇有声名。南宋光宗绍熙壬子(1192 三摩地

2018-07-20

其母王氏(亦说陈氏),书香出身,博通五,于南宋理宗皇帝宝祐三年(1255)生行端禅师。行端禅师生而秀拔,自幼即不茹荤腥,有出世志。刚满六岁,母亲便教他诵《论语》和《孟子》。行端禅师虽然能咿咿成诵,但是他的情趣看得出,他不想汩没于世儒章句之学。行端禅师的叔父有茂上人,出家为僧后,住余杭化城院,有一年回故里省亲,行端禅师即趁此机会,从之落发,当时他才十二 三摩地

2018-07-20

禅师于是许他入室请益,令他充当藏司,负责管理藏。一日,禅师示众云:“譬如牛过窗棂,头角四蹄都过了,因甚尾巴过不得?”妙高禅师一听,豁然大悟,欣喜踊跃,说道:“鲸吞海水尽,露出珊瑚枝。”禅师遂予印可。妙高禅师出世后,一度住南兴(今广东肇庆)之大庐、江阴(今江苏江阴)之劝忠等道场,后奉朝命移住蒋山十三年,座下徒众五百余人。南宋恭帝 三摩地

2018-07-20

一日,智悟禅师诵《维摩诘》。当她诵至“诸佛国土,亦复皆空”这一句时,豁然顿悟。于是她便前往雪峰信禅师座下参学。雪峰信禅师一见她,便问:“上座什么处去?”智悟禅师道:“不住南台江边。”雪峰信禅师继续追问道:“毕竟住在什么处?”[六祖讲,禅宗以无住为本。雪峰信禅师的问话,既可从世谛上理解,你住在哪里,也可从宗门 三摩地

2018-07-20

”关于见性之事,僧宝禅师曾在一次上堂的时候,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若论此事,如人作针线,针针相似。忽见人来,不觉失却针,只见线。这边寻也不见,那边寻也不见。却自曰:‘近处尚不见,远处那里得来?’多时寻不得,心烦不好,昏闷打睡,拽衣就枕。方枕时,蓦然一箚(zha),曰:‘原来只在这里!”参禅用功开悟,其过程 三摩地

2018-07-20

”关于见性之事,僧宝禅师曾在一次上堂的时候,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若论此事,如人作针线,针针相似。忽见人来,不觉失却针,只见线。这边寻也不见,那边寻也不见。却自曰:‘近处尚不见,远处那里得来?’多时寻不得,心烦不好,昏闷打睡,拽衣就枕。方枕时,蓦然一箚(zha),曰:‘原来只在这里!”参禅用功开悟,其过程 三摩地

2018-07-20

但是它要求用功必须绵密,容易让人犯困,一般人不过十年二十年的功夫,难以得手。所以,大多学人难以继承此法。祖钦禅师当时依此法而行,常得定,感觉到时间过得很快。祖钦禅师曾谈到自己当时的用功感受说:“我当时忽于念头起处,打一个返照,于返观处,这一念子当下冰冷,直是澄澄湛湛,不动不摇,坐一日只如一弹指顷,都不闻钟鼓之声,过了午斋,连放参都不知道。& 三摩地

2018-07-20

”于是他便放弃参究,改为日以诵为业。后来有一天,妙伦禅师于云居山见山堂,阅读《楞枷》。当他读至“蚊虫蝼蚁,无有言说而能办事”这一句时,顿然有省。不久,妙伦禅师便前往径山,参无准师范禅师,希望能得到他的印证。初礼径山,师范禅师便问:“从何处来?”妙伦禅师道:“天台。”师范禅师又问:“还见石桥么?”妙伦 三摩地

2018-07-20

祖智禅师十四岁出家得度,一度学习论。一日,祖智禅师偶然听见一位僧人诵《华严》,至“弥勒楼开,入已还闭”这一句时,恍然如大梦方醒。于是便出关游学,后投雪窦无准师范禅师座下参学。师范禅师知道祖智禅师是个可堪造就的法器,但是他的知见习气很重,加上在江湖上行脚,沾染上了一些虚头不实的东西。对于一个修道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师范禅师想好好 三摩地

2018-07-20

在道悟禅师来之前,这个寺院附近,有一个土匪窝,他们常出来杀人越货。有一天,一位长得非常剽悍的杀人贼故意假装前来告急,以转移众人的视线。道悟禅师识破他的诡计,便招呼僧众将那贼捉住。道悟禅师道:“即汝是贼。”说完便审讯,然后率领僧众直扑其巢穴,将所有的土匪一网打尽。土匪们都跪拜乞命。道悟禅师于是给他们开示佛法,教诲了一番,又将他们全部释放。 三摩地

2018-07-20

如珙禅师孩提时即孤洁不群,不食荤腥,其父林处士担心他在世间养不大,于是,十五岁的时候,便让他跟从已出家的叔父正则禅师落发。受具足戒后,如珙禅师即游方参学。先礼灵隐石田薰禅师,不久又改从径山痴绝道冲禅师。虽参学有年,而无所入,疑滞犹在。后听说文礼禅师开法于天目,门庭兴盛,遂投其座下请益。文礼禅师初见如珙禅师,知是法器,便同意他入室请益。一日,文礼禅 三摩地

2018-07-20

这样过了好多次,可是这个毛病老也改不了,后来,梦真禅师干脆放弃请益,昼夜不断地坚持坐禅。后来有一天,梦真禅师正在廊下行,忽然听到火板(从林,表示用斋之信号)敲响了,终于有省。他心里暗自高兴,于是匆匆忙忙赶到丈室。师范禅师一见,便问:“你是吃粥吃饭僧?参禅学道僧?”梦真禅师大声回答道:“吃粥吃饭僧!”师范禅师道:“更须吃 三摩地

2018-07-20

在元叟禅师的指点下,慧朗禅师过长时间的刻苦参学,终于尽得其旨。慧朗禅师道:“才涉思惟,皆为剩法。”元叟禅师知道慧朗禅师已彻悟,遂予印可,并令他充当藏头,负责管理藏。慧朗禅师后出世于五峰,不久移住金峨。明洪武五年(1372),慧朗禅师奉诏,与季潭禅师一同入京。后季潭禅师奉旨住天界寺,请慧朗禅师为首座和尚。洪武十一年(1378),慧朗禅师又移住 三摩地

2018-07-20

梵琦禅师九岁离俗,于天宁永祚寺出家,跟随讷翁谟禅师学习论。不久便前往湖州崇恩寺,依晋翁询禅师。晋翁询禅师是梵琦禅师俗家时的族叔,与魏公赵孟頫(fu)往来甚密。赵孟頫一见梵琦禅师,非常器重,遂出钱为他买了僧牒。梵琦禅师因此得以正式剃度,十六岁,于杭州昭庆寺受了具足戒。后来,晋翁询禅师移住道场寺,梵琦禅师亦随而前往,先是充当侍者,不久又负责管理藏阁。 三摩地

2018-07-20

一日,智及禅师正在行,突然一阵秋风乍起,树叶潇潇地落满了庭院。他终于豁然有省。于是他立即起程,前往径山,请求元叟行端禅师为他印证。元叟禅师于是将法衣传给了他。智及禅师后应江浙行省丞相达识帖穆儿的邀请,前往杭州径山开法。一日,智及禅师入园,正好赶上典座师(丛林里,专门负责厨房伙食的出家人)在收割南瓜。那圆圆的南瓜活象一个个脑袋。智及禅师便问:&ldquo 三摩地

2018-07-20

一日,法林禅师正在读。元叟禅师忽然走过来,问道:“看那?”法林禅师道:“是。”元叟禅师又问:“将甚么看?”法林禅师道:“将眼看。”元叟禅师便举起拳头,说道“何不道将者(这)个看?”法林禅师反问道:“放下拳头,将什么看?”[“将什么看”或者“将什么闻”,从世俗的角度看 三摩地

2018-07-20

一日,晦机禅师上堂,举太原孚上座闻鼓角声悟道之因缘——太原孚上座,初在扬州光孝寺讲《涅盘》。有一位行脚的禅者为大雪所阻,亦随往听讲。当孚上座讲到三因佛性、三德法身,大讲特身妙理的时候,禅者不禁失笑。孚上座之后,请禅者吃茶,说道:‘某甲素志狭劣,依文解义,适蒙见笑,且望见教。“禅者道:“实笑座主不识法身。”孚上座问:&l 三摩地

2018-07-20

后来,晦机禅师令天伦禅师住进侍者寮,并让他掌管藏阁。天伦禅师害怕事务繁杂,影响修行,便感叹道:“世降道衰,人根浮薄。宿师硕德,具大智慧,犹不为学者信服,无他,盖表里不纯故也。”从此以后,天伦禅师愈发想潜踪匿迹,韬光养晦,厌于抛头露面。后听说吴兴桃花坞偏僻幽静,人迹罕至,于是便前往结茆而居,自耕自食。一天,天伦禅师正在浇灌园子。突然变了, 三摩地

2018-07-20

印简单禅师生而有神悟,七岁时,他的父亲教他诵读《孝》开宗明义章,印简禅师突然问道:“开者何宗,明者何主?”他的父亲一听,非常惊诧,心里明白他决不是尘世中人,于是便带他去拜见传戒颜禅师。传戒颜禅师观其根性,便教给他石头和尚的《草庵歌》。[《草庵歌》的具体内容是——吾结草庵无宝贝,饭了从容图睡快。成进初见茆草新,破后还将茆草盖。住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