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乃至于有人已经死了,还不承认自己已经死亡,认为自己还活着,不愿离开自己的身体,成为守尸鬼而不知。《出曜[yào]经》卷二曾记载了世人对死亡执著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在佛世,有一位妇人因为儿子死了,心里非常悲伤;因为这样的缘故,导致忧愁烦恼、精神恍惚,离开城里,到达佛的精舍——祇洹精舍[shè]。来到这里之前,她听说世尊为世人所尊崇,可以让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萧老师(平实居士)引用很多的经论圣教量,来充分的证明下列五点:一、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二、阿赖耶识即是因地真如心;三、法身即是如来藏;四、法身即是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五、阿赖耶识是常住法,非生灭法。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丰富的内容;读者若能细读,必有很大的收获。末学在本文中,尝试将此书作一番精简扼要、不失原旨,并以经论之文为主之整理。目的有二: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大乘入楞伽经》佛告圣者大慧菩萨言:大慧,我说如来藏常,不同外道所有神我。大慧,我说如来藏空、实际、涅槃、不生不灭、无相、无愿等文辞章句,说名如来藏。大慧,如来应正遍知,为诸一切愚痴凡夫,闻说无我生于惊怖,是故我说有如来藏;而如来藏无所分别,寂静无相,说名如来藏。大慧,未来、现在诸菩萨等,不应执著有我之相。大慧,譬如陶师依于泥聚微尘、轮、绳、人功、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大乘密严经》:赖耶住于身,摄藏诸种子,遍持寿暖识,如云覆世间《大乘本生心地观经》:钝根小智闻一乘,怖畏发心经多劫,不知身有如来藏,唯欣寂灭厌尘劳。《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世尊修多罗说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身中,如大价宝,垢衣所缠。《占察善恶业报经》云:「如来法身自性不空,有真实体,具足无量清净功业,从无始世来自然,非修非作,乃至一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问、《大般涅槃经》:【师子吼言:「世尊!众生佛性为悉共有?为各各有?若共有者,一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一切众生亦应同得。世尊!如二十人同有一怨,若一人能除,余十九人皆亦同除;佛性亦尔,一人得时,余亦立得。若各各有,则是无常,何以故?可算数故。然佛所说:『众生佛性不一不二』;若各各有,不应说言诸佛平等,亦不应说佛性如空。」佛言:「善男子!众生佛性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前篇文章已经大略讲述了意识的虚妄性,也举例证明一神教的「灵魂」或理学家的「心」,都是念念变异而且生灭不已的,也正是这种念念生灭且变异不已的体性,才有世间万法的运行,但在这个体性的背后,正是有个从来不起心动念,从来不生不灭的----真心如来藏!!不断流住意识的种子去生灭变异才有意识觉知心了别思维的功用呢!因此要再突显一点,这一世你的意识或是你自己,是假的 | 三摩地 2018-07-21 |
![]() |
681大乘密严经(卷3)T16,p0747a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关键词:如来藏,阿梨耶识,藏识)No.670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4)T16,p0510b佛告大慧。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儿变现诸趣离我我所。不觉彼故。三缘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觉计著作者。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识藏。生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各位菩萨,您是否听人说过,现在是末法时期,要开悟明心,证悟佛菩提非常的困难这样的话呢?然而现在真的是末法吗?什么叫作末法呢?是不是人间已经没有了呢?其实所谓末法的意思,是说众生的根器普遍越来越陋劣、福德浅薄、性障深重,多半不讲求实证,唯贪着于外境的攀缘。往往在法相的枝末上产生种种虚妄想,然后对这些虚妄想产生爱乐和执着,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称现在是末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个新的文明承袭了雅利安的传统,对于祭祀和宗教特别的重视,不到两百年的时间,就已经整理出最早的经典梨俱吠陀,绝大部分是赞颂神明的着作。也就是说,印度文化至少在公元前1300年,就已经是以祭祀至上、宗教为核心的文化,宗教与哲学与生活三者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在另外一个方面呢,印度文化与其他文化----例如我们中国的文化,有一个从根本就已经完全不同的地方----就是在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那我们来看如来藏到底是什么呢?在《央掘魔罗经》有说,这是属于四阿含里面的经典,说这个如来藏是一直存在的,衪是一个本住、常住这样的一个法;所以,不论众生如何的毁辱,这个法还是一直在。因此就会产生,如果在这个世间,在这末法时期,想要弘扬这个法,这样的菩萨们应该要有什么样的心理准备?第一个,就是会有凶恶的人他会来威胁。他会用各种的方式来加以毁辱、恐吓等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那么就像圆成实自性也称为圆成实性,遍计所执自性也可以称为遍计所执性,那依他起自性也称为依他起性,这个三自性在《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当中则称为“妄想自性”、“缘起自性”,还有“成自性”。就像佛陀在《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当中,祂对大慧菩萨这样开示说:“大慧!菩萨摩诃萨当善三自性。云何三自性?谓妄想自性、缘起自性、成自性。&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今天要讲的是:经中明说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请各位菩萨翻开课本《如来藏中藏如来》第86页。我们在电视上或者在书本上,经常看到师、大居士这么开示:如来藏富有外道神我、梵我的色彩。也听他们说:阿赖耶识是生灭法,不是常住法。更听说:如来藏、阿赖耶识是两个不同的心,不是一个心。我们当然要加以分辨这些师、大居士所说的到底如不如法?到底符不符合佛说啊?首先谈的是: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禅门经论中有关的语句处处表明,禅宗所证,即是第八识如来藏:(1)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四江府虎丘山门人绍隆等编「同古同今契物契我。正体一如非生非灭。所以道。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夫如是则生未尝生。灭未尝灭。去未尝去。来未尝来。都卢是个如来藏体真如正性。敢问。提举中奉。即今在什么处。还委悉么。无生无住着。处处是全身。」「……檀越请小参。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众所周知,《入楞伽经》是极其重要的方经,也是达摩祖师法脉传承印心的法本。可最近论坛中有师兄公开否定《入楞伽经》中所说如来藏在众生位时在缠的圣教,否定《入楞伽经》中所说如来藏非外道神我的圣教。所以,末学认为非常必要和各位师兄讨论下如下一段《入楞伽经》的含义。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修多罗中说如来藏本性清净。常恒不断无有变易。具三十二相。在于一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大宝积经》世尊,如来藏者,非有我、人、众生、寿者。如来藏者,身见有情,颠倒有情,空见有情,非所行境。世尊,如来藏者,是法界藏,是法身藏、出世间藏、性清净藏,此本性净。如来藏者,如我所解,纵为客尘烦恼所染,犹是不可思议如来境界。何以故?世尊,刹那刹那善不善心,客尘烦恼所不能染。何以故?烦恼不触心,心不触烦恼,云何不触法而能得染心?世尊,由有烦恼,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密严经》云:「一切众生阿赖耶识,本来而有,清净,出过于世,同于涅盘。」《大乘入楞伽经》佛云:「真如、空、实际,涅盘及法界,种种意生身,我说皆(是阿赖耶识心体的)异名。」《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399)T06,p1068a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若谓如来应正等觉有来有去亦复如是。当知是人愚痴无智。何以故。善男子。一切如来应正等觉。不可以色身见。夫如来者即是法身。善男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楞伽经》佛告。大慧。我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大慧。有时说空无相无愿如实际法性法身涅盘离自性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盘。如是等句。说如来藏已。如来应供等正觉。为断愚夫畏无我句故。说离妄想无所有境界如来藏门。大慧。未来现在菩萨摩诃萨。不应作我见计着。譬如陶家于一泥聚以人工水木轮绳方便作种种器。如来亦复如是。于法无我离一切妄想相。以种种智能善巧方便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内容简介:本著是2004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研究成果,内容主要是:如来藏系经典的汉译以及重要的如来藏经典文本所包含的思想之研究。书中重点研究分析的如来藏类佛经和论典为《如来藏经》、《央掘魔罗经》、《不增不减经》、《鼓经》、《胜鬘经》、《无上依经》、《大云经》、《大般涅槃经》、《圆觉经》、《楞伽经》、《楞严经》、《究竟一乘宝性论》、《佛性论》、《大乘起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我们要知道这个生天在佛教里面是有它的主张的,譬如说,在这个《长阿含经》卷十二里面有说:【或有众生成就身恶行、口恶行、意恶行:毁谤贤圣,信邪倒见。身坏命终,堕三恶道。或有众生身行善、口言善、意念善:不谤贤圣,见正信行。身坏命终,生天、人中。】(《长阿含经》卷十二)这里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有人违犯了身的恶行,造作了身的恶行(身的恶行就是杀人、偷盗、邪淫,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菩萨优婆塞戒经北凉中印度三藏法师昙无谶译《菩萨优婆塞戒经》卷一<集会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尼、千优婆塞、五百乞儿俱。尔时会中有长者子,名曰善生,白佛言:世尊!外道六师常演说法,教众生言:‘若能晨朝敬礼六方,则得增长命之与财。何以故?东方之土属于帝释,有供养者,释提桓因则为护助。南方之土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