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常云凡有所求皆能如意。如《药师》便说:随所乐求,一切皆遂。求长寿得长寿,求富饶得富饶,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那么声望、地位、功名等等,自然也就更不在话下了。《楞严》更云,众生若能如实如理如法地按照佛上讲的因果道理去做,求上述世间利益而不能满足者,则十方如来,皆成妄语,话说得多么斩钉截铁!真是把自己的退路都堵死了。末学读 三摩地

2018-07-22

论当中佛陀及菩萨们的开示,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就是佛教中所说的正命——如法的职业,就是对于色身的生存没有了无理的欲求,不贪取过多的欲求而无厌足;也不以种种占卜、咒术等不合乎佛陀所制轨范的方法,来求得资养生命的物品,然后来存活色身;反之,必须仅以合乎佛陀所制轨范的方法,来求取生活所需的衣物、饮食、床座等等的这些的物品。简单地说,就是要不 三摩地

2018-07-22

在布施的时候,人们常常在布施后而生起了悔心,有哪些原因会让我们生起了后悔心,而减损了布施的福德呢?我们又该如何生起智慧,能够欢喜的布施,而得到大福德呢?佛陀在《优婆塞戒》卷5当中开示说:【善男子!施已生悔,因于三事:一者于财贪爱、二者谘承邪见、三者见受者过。复有三事:一者畏他呵责、二者畏财尽受苦、三者见他施已受诸衰恼。】这意思是说:布施了以后,之 三摩地

2018-07-22

当你埋头工作付出巨大的劳动,而在抬头喘息的片刻,发现提干或涨工资的事情已过去,每个人都对你微笑,也都不对你提起这些事——你已被排挤出局。诚实的劳动到底还有什么价值,你已很怀疑了。你不敬重单位的领导,就会有不顺利的果报。你不能说自己是佛弟子,那样你在机关里的一切前途将全部丧失。你必须对每个人说谎,说自己不是佛弟子。如果有人代表组织来调 三摩地

2018-07-22

而在典当中,佛陀并且已明白的表示: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以下我们将约略的来说明: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的几个特有的体性。首先我们要来说明的就是说,如来藏祂是妄心七识的俱有依。所谓妄心当然就表示说它是虚妄的心,怎么说是虚妄呢?就是说它是生灭的、是无常的心。首先我们要说明:一切的众生都总有八个识,所谓众生的心识呢,总共有八个,称为“八识心王” admin

2018-07-21

如来藏还有许多别名,如《楞伽》云:如来藏名藏识。藏识一词音译为阿赖耶识,因为如来藏能够收藏善恶诸法种子故名。玄奘法师于《成唯识论》中说:如无阿赖耶识(如来藏)收藏善恶业种,一切因果皆不得成。又名执持识(音译为阿陀那识),因为它能够执持色身使其不会坏烂,同时也执持种子与器世间(草木、山河大地等无情)。我们的如来藏拥有无量无边的功德,是我们需要在证解 三摩地

2018-07-21

首先我们来介绍佛菩提的意涵,什么叫作佛菩提呢?佛菩提又称为大乘菩提,或者是大菩提!世尊在《法华》中,曾用了羊车、鹿车和大白牛车来譬喻三乘菩提。所谓三乘菩提的乘,就是乘载的意思,也就是运载的意思。意思是说这三种菩提,都可以运载众生到达解脱的彼岸;但是这当中仍然有许多的不同,相较于声闻菩提和缘觉菩提,仅能运载少数的众生!而大乘菩提,则可以运载广大的 三摩地

2018-07-21

例如在《杂阿含》卷九中:【佛告比丘:眼因缘色,眼识生。所以者何?若眼识生,一切眼色因缘故。耳声因缘、鼻香因缘、舌味因缘、意法因缘意识生,所以者何?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法因缘生故。是名比丘!眼识因缘生,乃至意识因缘生。】(《杂阿含》卷九)也就是说,六识的见闻觉知性,要有六根、六尘为缘才能够出生运作,所以觉知心虚妄,当然不可能是真实的自我。但这 三摩地

2018-07-21

因此马鸣菩萨此处所说"无分别"是指远离觉观,远离六尘中见闻觉知这种分别性,但仍然有第八识自己的分别性,这是真悟者所能现观且少分或多分了知的,大乘诸因此说:"无分别中广分别"此论(大成起信论)也讲如来藏是"离一切相,且具足一切诸功德相"。那众生因为不觉这个道理,所谓的不觉,又是在讲七转识与觉知心,又不是在讲第八识了,所以此论难读,原因在此,没有眼睛的人,该是说第八识的 三摩地

2018-07-21

下面我们不妨来看看佛是怎么讲述的。《大乘入楞伽》云:众生心所起,能取及所取,所见皆无相,愚夫妄分别;显示阿赖耶,殊胜之藏识,离于能所取,我说为真如。众生的阿赖耶识心体所生起的能取的七转识,以及七转识心所取的六尘等法相,其实都是依阿赖耶识心体而起,非真实不坏,但是由于愚痴凡夫的虚妄分别而遍计所执,认为实有蕴我,处我,界我,执有实我实法,认为能取和 三摩地

2018-07-21

在《大藏》中记载,佛陀初转法轮宣说解脱道阿含诸时,常开示无常、苦、空、无我;到了第二转法轮演述般若系典时,也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都是说无我;可是到了第三转法轮开演唯识典时,却说常、乐、我、净,变成有我。如果不能证解佛陀说法中的真实义,不能了解解脱道中所说的无我,是依什么来说无我,般若诸所说的无我,又是从什么角度而说无我, 三摩地

2018-07-21

佛在《妙法莲华》里面就讲:诸佛方便力,分别说三乘;唯有一佛乘,息处故说二。(《妙法莲华》卷三)为什么佛要分成大乘跟小乘呢?因为要走大乘这条路很长,中间有很多岐路还有险阻;如果你一口气要走完,这样子在对于当时的外道来讲,其实是很困难的。佛因为为了不让阿罗汉退转,所以祂必须施设一个中间一个让他能够休息的地方,让他以为说佛法走到这边就是了,但是因为祂 三摩地

2018-07-21

】(《金刚般若波罗蜜多》)很多人看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都会想要把意识修到应无所住;但是事实上如同我前面讲的,意识祂一定会分别,祂是没办法修成无分别的,所以祂一定有所住;所以这里讲的其实不是在讲意识心,而是在讲如来藏。那要怎么样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呢?当然第一个,你要先证如来藏。因为唯有如来藏才会无所住,所以你要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你当然要证如来藏, 三摩地

2018-07-21

目录前言一、如来藏胜义实有,非假名安立二、如来藏与我之间的差异三、如来藏在吾人身中前言现在有不少学佛之人,不仅否认如来藏胜义实有,认为不过是世尊方便安立、假名安立的名相,不是实有如来藏心体的存在;甚至还有人认为大乘典与佛法都是在佛灭后由大乘论师们集体创造出来的;此说不仅违叛教,也根本违背法界实相。殊不知小乘佛法中,也已在在处处隐说不生不灭的实 三摩地

2018-07-21

为什么明心就是亲证如来藏?如同以往,先引据典来加以说明。如中佛的开示:【众生悉有如来藏,三宝于是现世间,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净无别故。佛与众生性不异,凡夫见异圣无差,一切众生本清净,三世如来同演说。】(《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卷一)解释如下:【每一位有情都有一个真实心,这个真实心叫作如来藏;因为有了如来藏存在,佛法僧三宝在世间出现了;一切有情 三摩地

2018-07-21

甚至错误的把用来指称外道的阿赖耶外道,拿来指称这些大乘法中依三乘菩提里面三转法轮如来藏唯识典而来演说阿赖耶识的菩萨,甚至包括玄奘大师,乃至包括《碧岩录》的克勤圆悟祖师,乃至包括《六祖坛》的六祖慧能。因为慧能祖师很清楚地在《六祖坛》说他所悟的这个自性能够出生万法,叫作含藏识──也就是第八识。那这些错误,不管是佛门内、佛门外的错误,我们在这个单元 三摩地

2018-07-21

世尊在《楞伽阿跋多罗宝》卷1说: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当善三自性。云何三自性?谓妄想自性、缘起自性、成自性。因为万法缘起自性的缘故,所以佛陀宣讲诸行无常;因众生对于万法错误的认识,对离念灵知意识心错误的认识,而产生妄想自性,误以为意识等六识心实有,所以佛陀宣讲诸法无我;而所谓成自性其实就是涅盘寂静,是说涅盘本际的如来藏心,具有成就诸法的自体性。此三 三摩地

2018-07-21

禅宗自从天竺流传下来时,本来就是实证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第八识如来藏,传入中国以后仍然如此、法同一味,都是实证中所说的法离见闻觉知的如来藏,即是中所说无觉观者名为心性的第八识如来藏,一向不以离念或有念的灵知心作为修证之标的。正觉同修会的实证即是第八识如来藏,正是中国禅宗古今实证者之所证;千年前提倡默照禅的有名祖师天童宏智正觉禅师,同代弘扬看话禅而 三摩地

2018-07-21

如果已修行到六住位圆满,该具有的智慧还有大乘了义正法中的福德,以及粗浅的欲界定、未到地定的定力都已具足了,在这种情况之下,所差的就只是亲证如来藏。那么,能够让我们证悟如来藏,直指心性的教门就是世尊特别为了具缘的弟子所教导的教外别传──禅宗法门。由于这个法门,是专门针对前面所说的各方面条件都已具足了,已进入了菩萨六住位了,世尊所传下的这一个特 三摩地

2018-07-21

我们举中的来解说。中第一个(部分)佛说:【又由未来诸根、五尘境界断灭,凡愚之人以为涅槃。诸佛菩萨自证悟时,转阿赖耶得本觉智。】──《华严》卷6那么中说,凡愚之人以为的涅槃是什么?凡指的是一般凡夫,他没有佛法的正知正见,他没有修道的正知正见,可是他却想要出离三界生死之苦。他想要出离三界生死之苦,却以意识心要来出离三界生死之苦,以意识心自我想要离开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