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上海开示菩萨戒:这个问题就是刚刚讲到「菩萨戒」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我来之前,我就已经排好这个主题我今天要讲,也就是说,现在因为我们不能一直经常性来跟大家互动,刚刚有说只能看书啊!那怎么办呢?很多学习,像刚提到学习的方法,以及怎样知道对?要怎样修正?哪里错了?现在就是问题在这里,但是我们在学习菩萨的这个法,说让自己成为菩萨,学菩萨道的过程里面,不是只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今天要跟大家介绍的是《杂譬喻经》卷2中所记载的有关于发愿的故事。这个经中的故事是说:往昔天竺国中有一间松寺,其中有住四位道人,他们都是修得五神通以及漏尽通,所以是六通具足的解脱道上的实证者。天竺国的四个居士,各请一个道人长期供养,四个道人也各行教化。一个人至天帝释处演说佛法,一个人则到海龙王宫,另外一个人到金翅鸟所,一个人到皇帝人王之处演说佛法。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乃经无量百千亿岁。常被烧煮。乃至恶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于一切时与苦不止。若恶业尽。彼地狱处尔乃得脱。若于前世过去久远。有善业熟。不生饿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同业之处。口中常臭。如烂气臭。如是熏他一切所恶。是彼恶业余残果报。3。强迫妇女非道行又彼比丘。知业果报。次复观察合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彼处名为脉脉断处。是合地狱第三别处。众生何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恶口就是直接说那个人,说出一些三字经,这个就是属于恶口。说人家怎么样,怎么样,那都是不对的。可是如果我们分析法义的正确跟这个错误的差别,这个是正确的,这是提供资讯,这个不属于恶口。绮语呢,就是讲一些,笑话啦,或是不正经的事情啦,这是属于绮语所摄。那我们既然修学佛法之后,我们就不应该太贪著这个部分,我们应该当成一个正直的人,所以跟我们交往的人都是正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善男子!有人若欲施时,供养三宝时,若坐禅时,若修善时,若读经时,供养父母时,当先立制:‘我若不作,要自克罚。’是人福德日夜增长,如恒河流。如是五戒有五种果:一者无作果、二者报果、三者余果、四者作果、五者解脱果。若有具足受持五戒,当知是人得是五果。若优婆塞常能出至寺庙僧坊,到已亲近诸比丘等;既亲近已,咨问法味;既问法已,当至心听;听已受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阿那邠坻长者之子,虽为八千金钱受戒,亦得无量功德果报;善男子!为财受戒尚得利益,况有至心为于解脱而当不得?】——恭录自《菩萨优婆塞戒经》(五戒品)第二十二语译:【善男子!后世众生身长八丈,寿命满足八万四千岁;是时受戒,复有于今恶世受戒,是二所得果报正等。何以故?三善根平等故。】持五戒一定可以保住后世再得人身,因为持五戒的人有大福德。为什么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以下对于五条戒相都依《优婆塞五戒相经》作一简略地简择。1、杀生戒不杀生戒相,生是有情的生命,杀是用刀枪木石毒药等东西,断绝有情的生命。这是一种残忍的罪恶行动。佛法以慈悲为根本,杀害有情的生命,是违反佛法僧的慈悲本怀的,所以应当戒杀。这杀罪在受持五戒的人犯了的时候,有可以忏悔和不可以忏悔的差别,假若杀的是一个人,或人胎,而自己的精神又是清醒地知道自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恶口就是直接说那个人,说出一些三字经,这个就是属于恶口。说人家怎么样,怎么样,那都是不对的。可是如果我们分析法义的正确跟这个错误的差别,这个是正确的,这是提供资讯,这个不属于恶口。绮语呢,就是讲一些,笑话啦,或是不正经的事情啦,这是属于绮语所摄。那我们既然修学佛法之后,我们就不应该太贪著这个部分,我们应该当成一个正直的人,所以跟我们交往的人都是正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2、 问:《优婆塞戒经》卷六提到:「若有发心施他二衣,受者取一,云不须二,辄还留者,是得偷罪。」但在世法上,别人送东西,受者有拒绝之权利,若如佛言,那么别人送东西时,受者不就不能拒绝,否则即是害对方犯偷罪。又例如若有人发心供养导师,老师若表明不接受金钱等供养而拒绝,那发心供养者愿不能成,是否变成盗僧宝物,因为导师也说过「出口成愿」。以世法上而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地狱报完了当饿鬼,饿鬼报完了当畜生;三恶道都经历完了,来到人间时还有花报:他初来人间得到人身时,口中应有的器官不具足,或者舌根的扶尘根舌头、胜义根的脑部掌管说话的部分出问题,将不会讲话或讲话不清晰;而且不论他说什么话,别人也都不信他,凡是看见他的人心中都不会喜欢他。这个人假使有一天出来弘扬,他说的都没有人肯信受,只能讲给自己听。这种恶人一个因缘力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具足众戒,我们已经说了三归依戒,我们接下来要跟各位介绍的戒法。譬如首先要跟各位介绍的就是五戒,这五戒可以让我们保得人身,而且这个五戒,虽然我们不学佛也同样要持守,因为这个五戒它是属于世间、人间里面,建立人间最基本的道理。这个五戒就是:不杀、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以及不饮酒。首先我们要说不杀。因为我们人间的人都知道,人与人之间应该要和乐相处,不应该互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讲记如果受持菩萨优婆塞戒以后,已经准修出家了,却不能每月于六斋日受持八戒斋,不能于月月受八戒斋时供养三宝,这位优婆塞就得到失意罪。意思是说,受持菩萨优婆塞戒,每月至少要有六天,通常是选在六斋日受持八戒而且过午不食,供养三宝,否则就是得失意罪。八戒在这里暂时省略不讲,以免占掉太多时问;受八戒就是近住男所受的八戒,六斋日要受八戒而且过午不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大宝各经》八十二卷《随长者会》说:“复次,长者!在家菩萨,应受善戒,所谓五戒”。《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说:“受佛五戒者,是福德之人,无所畏避”。《辩意长子经》说:“有五事行得生天上,何谓为五:一者慈心,不杀群生,善养物命,令众得安。二者贤良,不盗他物,布施无贪,济诸穷乏。三者贞洁,不犯外色男女,护戒奉斋精进。四者诚信,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优婆塞戒经》卷六说:「唯三天下有邪淫罪,欝单曰无。」因为北欝单曰的人没有家庭制度,随遇之人,只要双方合意,可以随时淫合,又因为没有人受不淫戒,所以没有犯邪淫的问题。但是,北欝单曰的人,其实也可能犯有娠(怀孕时的性行为)、非道(口交和肛交)的邪淫,经典说北欝单曰没有邪淫的现象,显然是指他们所有人都没有婚姻关系与系属,所以就没有重大的邪淫罪可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又例如菩萨戒中有一戒为「窃盗僧祇物」;优婆塞戒经中有「窃盗招提僧物」,所谓「僧祇物」「招提僧物」为出家人的东西,或佛寺之物;就菩萨戒而言,窃盗佛教四方常住共有之物或盗取四方行脚僧宝之物为重罪,此戒不能舍。若某地认为此戒应当要舍,我们也当明舍暗持。若某地认为某些轻戒为干犯国家法律、违背善良风俗,若不舍弃,将立即为害佛教之存在与佛法之弘扬,这就应当要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上一集已经由正圜老师为各位菩萨讲完佛菩提简介,接下来由我再为各位菩萨讲解菩萨戒的受持。一、什么是菩萨?在讲解菩萨戒的受持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菩萨。菩萨在一般人的认知里面,就是看到别人有苦难,然后自己能够无怨无悔的为对方付出而不求回报,这样的一个有慈悲心的人,通常就被称为菩萨。但是这样的一个认知,其实并不符合佛菩提道当中所谓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优婆塞戒经》卷六说:「唯三天下有邪淫罪,欝单曰无。」因为北欝单曰的人没有家庭制度,随遇之人,只要双方合意,可以随时淫合,又因为没有人受不淫戒,所以没有犯邪淫的问题。但是,北欝单曰的人,其实也可能犯有娠(怀孕时的性行为)、非道(口交和肛交)的邪淫,经典说北欝单曰没有邪淫的现象,显然是指他们所有人都没有婚姻关系与系属,所以就没有重大的邪淫罪可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经中对于戒淫欲的开示汇集★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解脱道则函盖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声闻菩提者,谓经由四圣谛八正道之修习,现观蕴处界之生灭无常故苦,苦故非我、无常故空,离欲爱,想要灭尽自我,舍寿入无余涅槃。缘觉菩提者,谓进修因缘观,具足十因缘与十二因缘法之现观,智慧胜妙于阿罗汉,由此而更深入于解脱道的智慧中。声闻菩提与缘觉菩提所现观之对象,同样都是现观现象界的蕴处界等法无常故苦、苦故无我、苦无我故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说不淫戒——节录自《受十善戒经》云何名不淫戒?不淫戒者。有五功德利。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之所赞叹。不淫者。住佛威仪身香如佛。何等为五。一者不动眼识不视淫色。设见色时如见粪虫。如刀入心如火烧眼。心不起爱无常所切。眼火横动何爱之有。二者不闻淫声。设闻淫声不动耳识悦可耳根。愚痴音声动毒蛇林为爱种子。此名贼风。从耳根出妄见所起。如夜叉吟何爱之有。此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