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而佛地则是已不生不灭,究竟涅槃,法身佛已证无住处涅槃,已断尽识种的流注,所以不应该说为世间;但是应身佛、化身佛和报身佛,仍然示现有色蕴及名,或现有色像,不断的在人间、三界诸天及十方世界广度众生,所以也方便说为世间。然而这三界世间乃至四圣六凡法界从何而来呢?我们来看看中是如何说的。《华严》卷19云:「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 三摩地

2018-07-22

如佛教根本典《华严》(八十卷本)卷十九载,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佛教所说之能造三界的心、识不是一般人所感受到的那个有见闻觉知、能思考、能作主的心——意识、末那识,而是本心根本识—& 三摩地

2018-07-22

纵使依《华严》所说的世界海,乃至七金山、香水海之外,纵然已没有世界了,也不能说无边,也不能说有边,因为有边与无边都只是一种施设。为什么说它是施设?因为:世间有边是从器世间来说的,但是器世间的有边与无边都不是恒常的状态;世界有时扩大有时缩小,并不一定!这不是科学家所讲的世界持续不变的扩大或持续不变的缩小,而是说当众生的恶业报尽,或是善报即将开始时 三摩地

2018-07-22

根据中华器官捐赠学会数据显示,近年来在行政院卫生署,以及社会各相关公益团体的大力倡导下,器官捐赠的观念,已渐渐为一般民众所接受,签署器官捐赠卡的民众,已有数十万人之谱;然而每年仍然有许多原本适合作器官捐赠之脑死伤员,被全身的土葬、火葬,而留下数千位急需排队等候器官移植的病患。由这种现象可以看出,国人对于器官捐赠之观念,仍然有待继续加强与倡导。由以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不执着色身,你就可以超越劫浊,因为你自己已确定可以随时随地舍身了。下定这个决心以后,就不必像外道们说:我要固形存想、练精化气。辛苦的内丹、外丹,想要让色身永远不坏,那是妄想。就算色身真的可以永远不坏,最多能维持多久呢?最多就只是一个住劫嘛!可是当住劫过完了,接下去是坏劫,连大地都烧熔了,他的色身还能存在吗?当然不可能嘛!这就表示说,他没有超过 三摩地

2018-07-22

多时,地肥亦尽,于是地上自然而生粳米,遂改食粳米,身体倍复坚韧粗重。其后自然粳米亦尽,转生古人所食糙米。须食之人自行割取,聪明之人为免麻烦,一次割三天粮米。多虑之人一次割取十天半月粮米,终至有人占据地盘,画界为限,不许他人割取,据为己有。众皆效法,遂有田产私有及诸纠纷发生。复有无德之人不采自田之米,偷采他人田米,种种纷乱,理不得直,势须推选身壮 三摩地

2018-07-22

十几年,每个人都在历自己不同的人生,谁也不知道彼此遇到了谁,发生了什么,仅仅一两个小时的相见就可以窥探到别人的过往虚伪复杂甚至不堪,真是天赋异禀。曾,我在商场看到一个六七岁模样的小男孩嗖地一下从我身边跑过,吓了我一大跳,然后他继续横冲直撞穿梭在人群里,他的妈妈在后面追,好不容易追上之后,一句也没批评他,反而搂在怀里不住地说乖,瞧这一头汗…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说别于这个道理,那请问:那个业的因,到底是什么样的法来执持的呢?执持就是说祂所蕴藏,而且且不说执持蕴藏,因为你要怎么收藏,那已很困难。你要过无量劫来都还可以收藏这样的种子,这样你要用哪一种容器、器皿?而且要怎么样的分类?这都是非常困难的。我们且说那更之前呢,这个因到底是怎样判定的?谁来当法官呢?谁来审判这件事情应当得什么样的果呢?世间的人再 三摩地

2018-07-22

《大方广佛华严华藏世界品》中描述道:诸佛子。彼一切世界种。或有作须弥山形。或作江河形。或作回转形。或作漩流形。或作轮辋形。或作坛墠(shàn)形。或作树林形。或作楼阁形。或作山幢形。或作普方形。或作胎藏形。或作莲华形。或作佉勒迦形。或作众生身形。或作云形。或作诸佛相好形。或作光明形。或作种种珠网形。或作一切门闼形。或作诸庄严具形。如是等。若广说 三摩地

2018-07-22

(可以解释为何佛总是呵责女人之性)是谓。比丘。初世成时。有此淫法。流布世间。是旧常之法。女人必出于世。亦复旧法非适今也。是时。余光音天见此天子以堕落。皆来呵骂而告之曰。汝等何为行此不净之行。是时。众生复作是念。我等当作方便。宜共止宿。使人不见。转转作屋舍。自覆形体。是谓。比丘。有此因缘。今有屋舍。比丘当知。或有是时。地肥自然入地。后转生粳米。极为 三摩地

2018-07-22

以下的说法对于指导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有积极意义,而这些说法有些是引自开悟觉者的讲述,有些也是过人们很多的实例的印证。另外,正如之前提到的,一个结果通常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而成的,因此任何单一的因素可能只是造成某一结果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这点也请读者注意,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人缘差的十种原因:1、对于众生起嫉妒心。2、看见别人获得好处,心生恼热。 三摩地

2018-07-22

江流儿:师父,我们当和尚的难道就是为了吃饱肚子?那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师父:当然不同啊,这化缘呢,只是做一个高僧的开始,打坐,念、参禅,不骄不躁,悠然自得,你看,为师现在不就很好吗。1、出家的目的是什么?出家人他出家的目的,所谓的识心达本,号为沙门。你要去瞭解、你要去认识你这个心;小乘人来讲:你要认识这一个妄心生灭无常。大乘人来讲:你要识心,要识自 三摩地

2018-07-22

佛教现存的论有数千、万卷之多,所说的义理甚深,目的都是要人觉悟除迷。佛教的僧人为了探索生命的真相与意义,舍弃了世间的五欲享受而出家,僧人出家亦不求独善其身,而是要学有所成后救度一切众生;佛弟子不求征服天下,只求征服自己的贪瞋痴,……故信佛学佛是大丈夫行,非王侯将相所能为,怎么能说佛教是迷信,是消极厌世?有人说“如果世人都出家了, 三摩地

2018-07-22

【注释】[市易斗秤卖物]:受戒已的优婆塞、优婆夷,营商业,以斗、秤作为卖物与他人的工具。如营米粮业者必须用斗,营菜贩业者必须用秤。但现在已进入工业时代,许多商品都成为工业产品,出厂之时即以分类、分级、分量包装。除小贩卖物外,已很少用斗、秤当面卖物。[一说价已,不得前却,舍贱趣贵]:受戒已的优婆塞、优婆夷,营商业时,与买主说定价钱成交以后,应 三摩地

2018-07-22

在路上被自行车擦伤,我知道别人并非有意,便自己擦些碘酒,贴上一方创可贴了事。友善是原谅。孩子会收紧一些东西不让我看,我从不趁他不在时翻看。友善是尊重。爱人偶尔会莫名地发脾气,我知道他心情不好,便不予计较。友善是理解。父母年纪大了,劳动不便,我提醒自己要常回家看看,买些东西给点钱。友善是孝顺。朋友在我困难之时向我伸出援助之手,她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会 三摩地

2018-07-22

佛说頞多和多耆记载:佛言。布施有八事。何谓为八。愚痴人布施。但布施不知其恩善所在。既布施不达世间无有常。痴人持作常世间苦无极。愚人持作乐世间。所有愚人言。是我所有可常得。世间人皆颠倒不净臭处恶露。愚人用作好。不知作善得善。作恶得恶。愚人施与人。不知其人德深浅。持善心施与得道者。福不可量。佛告诸比丘。何以知愚人不知。布施有十因缘。何等为十。愚人布施 三摩地

2018-07-22

最近全国雾霾严重,无论是大型的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小型城市,都遭遇了罕见的十面霾伏,一直想知道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雾霾?这个问题从因果角度来讲呢?是受到哪些业力的影响呢,到底有没有办法解决吗?我们查了佛上的解释,并为此找到了答案。《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中:复有十业。得外恶报。若有众生。于十不善业。多修习故。感诸外物。悉不具足。一者以杀业故。令 三摩地

2018-07-22

《佛说吉祥》李荣熙译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夜深,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以偈白佛言:众天神与人,渴望得利益,思虑求幸福,请示最吉祥。世尊如是答言: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居住适宜处,往昔有德行,置身于正道,是为最吉祥。多闻工艺精,严持诸禁戒,言谈悦人心,是为最吉祥 三摩地

2018-07-22

有人听《华严》觉得很茫然,是境界不够的关系吗?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来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华严》它在讲什么呢?因为《华严》主要是为菩萨来宣说:如何是诸佛的十地?如何是诸如来的境界?如何是诸佛所行处?如何是诸佛广大三昧与神通力?这些法以及说毘卢遮那佛所摄受成就的莲华藏世界海,它的不可思议相貌是怎么样?而且为了菩萨来宣说:整个十住、十行、十回向 三摩地

2018-07-22

(《大方等大集》卷17)这一段说:为什么叫出世间呢?说到五受阴叫作世间,之所以叫作五受阴,讲的就是说一般众生都是依五阴的色受想行识,来受用五欲六尘的苦乐忧喜舍,所以这五蕴又称为五受阴,这五受阴就叫作有情的世间。菩萨能善于分别五阴。菩萨为什么叫善于分别五阴呢?因为他能观察这五阴之所从来,是由自心如来所出生的。自心如来藉因、藉缘出生的五阴,它是无常的、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