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基于本同修会旨在弘扬正法,不宜将西密或佛门外道妄攀之伪例如《释摩诃衍论》有关马鸣菩萨的说法在此介绍给大家,我们将以是否符合“佛陀的第一义谛”为检择标准,来阐述马鸣菩萨之事迹典范。本篇是根据《摩诃摩耶》,佛灭度后六百年代来述说,当时是马鸣菩萨弘扬佛法的迦腻色迦王年代,根据明确的正史记载是公元一世纪顷,其相关的数据比较完整故。《摩诃摩耶 admin

2018-07-22

那何谓华严宗呢?华严宗是因为《华严》为宗,因为名而立名;因为以《华严》这样子的名,所以立名为华严宗。而华严宗的沿革是如何而来的呢?华严宗的诸祖、各祖师,还有他的相关着作,是说了哪些东西呢?华严宗的初祖是杜顺禅师,杜顺禅师是南北朝的时候陈隋年间,他因为总括了华严妙旨,所以造《法界观》一卷,也造了《五教止观》一卷;他专宗《华严》,所以从这边慢 admin

2018-07-22

本宗以《华严》为所宗之典,因为名,故名华严宗。陈隋年间有杜顺禅师者,总括华严妙旨,造《法界观》一卷,复造《五教止观》一卷,专宗《华严》,遂成一宗;门人即以杜顺禅师为初祖。其弟子智俨能通华严十地相,造《大方广佛华严搜玄分齐通智方轨》十卷、《华严五十要问答》二卷、《华严内章门等杂孔目章》四卷,并集其师杜顺所说,撰为《华严一乘十玄门》一卷,为 admin

2018-07-22

但是,其实六祖在《六祖法宝坛》里面所讲的“见性成佛”,其实指的是因地佛,并不是在指果地佛。也就是说,见性成佛成的这个佛,其实是因地佛;那这个因地佛就是悟入了第八识如来藏心,并不是果地佛。所以,悟了这个如来藏心,其实还没有成佛;因为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修学,还有菩萨内门六度万行,要完成菩萨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乃至于等觉、妙觉,才有办法 admin

2018-07-22

悟得第八识如来藏心以后,不能说一悟即至究竟佛地;因为悟了以后,还有悟后所要修学的十住、十行、十回向乃至于十地的这样子的一个果证必须要去完成,才有办法过这样子的一个佛菩提道的修学,透过别教的大乘的修学,才有办法因为这样子的修学完成究竟佛果;所以不能说一悟即至佛地。那也就是因为这个样子说,禅宗所悟的这个真如心,祂并不是真常唯心。也就是说,在悟的时候其 admin

2018-07-22

识缘名色的识,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那名色本身就已具足了七识心;名是受想行识,再加上色,所以名色加起来本身就是七识心。那识缘名色,是哪一个识缘名色呢?名色所缘的识是哪一个识呢?这个识当然就是阿赖耶识,这一个识当然就是佛所说的入胎识,这个识当然就是佛所说的“齐识而还”的这个第八识心。所以,佛在阿含里面并不是没有说第八识心,佛在阿含 admin

2018-07-22

这个在《楞伽》里面佛说这个是一阐提人,是悉断善根之人。所以我们在修学佛法一定要非常的谨慎,不要随邪见的人误谤佛法。因为禅宗开悟,乃至于各宗各派的开悟,全部都是依止着这个根本识如来藏,依止着这个佛所说的第八识心而入了一乘道,入了别教大乘的修学之门;所以,如果说要以佛法研究佛法,却反而堕入了密宗的应成派中观邪见当中,而堕入了一切法空的这样子的一个断见 admin

2018-07-22

破参明心乃是大乘所修佛菩提智之见道尔,尚须历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等位之修道,而后方能成就佛菩提果,故不可谓「一悟即至究竟佛地」也。若不证悟自心藏识,则不能通般若,于三论宗﹙般若宗﹚之三论必生误会。若如张志成﹙现代禅副宗长﹚主张未证如来藏者亦可契应甚深般若,此名「未见道者语」;亦如印顺法师之主张般若即是说一切法空,亦名「未见道者语」;皆是凡夫臆想情解 admin

2018-07-22

慧远法师他是道安法师的弟子,在《高僧传》里面说到慧远法师的时候,说他“少为诸生,博综六,尤善老庄”。不知道各位菩萨注意了吗?有一个“尤善老庄”,那是因为慧远法师那个时期,是佛教初传入中国的时期,那我们在前面呢,已跟大家有讲过,初传的时候,很多的人其实都是先以老庄来解读佛,所以也很难可避免的就是,当时的佛教法师也通常是精善老 admin

2018-07-22

真净土宗者,不得稍离净土三。三者:《无量寿,观无量寿佛,阿弥陀》,若加《楞严》之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及四十华严之《普贤行愿品》,则名五,再加世亲菩萨《往生论》,合称五一论。世亲之《往生论》,后由昙鸾注之,名《往生论注》,然注文中有违于论文者,解之太过所致。净土宗往昔曾有大德出世,如丰干禅师,寒山子说之为弥陀示现;亦如永明延寿禅师 admin

2018-07-22

同样的道理,我们就知道说,我们修证佛法也是一样,我们既然要真正的解脱、真正的自在,乃至于最后能够成佛的话,我们所要追求的,自然也就是要全面性的修证佛法;不要说一旦立了宗派之后,就完全以某一个宗派所崇尚的论或者教法为主,其他的都不去修证了;这样子就正如我们只准备着一种肠胃炎的药,以后碰到头痛来的时候,就不知道如何因应了。所以我们第一个跟大家讲的,这 admin

2018-07-22

吉藏法师的主要思想的根源,就是所谓的“无得”,他曾在他的着述里面说,应该要令一切都毕竟无遗,凡是心有一毫有依有得,或是言有一句定相的话,都应该要洗除。这个是在吉藏法师在他的论述里面谈到,无得的思想、无得的这个观念,应该就是佛三藏十二部的最主要的义理在。并且从无得的思想再加上三论的文字内涵,吉藏法师也认为说,三论的论述只破邪,不会像其他 admin

2018-07-22

前言公元二○○○年底,正觉同修会使用了新的开偈:“微妙甚深无上法,百千万劫难值遇,我今见闻得证悟,愿解如来究竟义。”就在导师升座开始说法之前,大众合掌唱念著新的开偈的当时,感得导师法座发起八种动相。历四年,同修会大众的法缘成熟,导师已于公元二○○四年底(十一月九日)开始宣讲《维摩诘所说不可思议解脱》(简称《维摩诘》或《维摩诘所说 admin

2018-07-22

佛灭度后约七百年许,龙树菩萨依大般若,造《无畏论》,总有十万偈,宣示藏识空性法门。后由此论中拈出八不之颂,依中道涅盘智证修断......等门,分析辨正,成立百偈,建立二十七种观门,宣示八不中道正理,即是《中论》。后复择《中论》之精要,合成十二种略观法门,宣示藏识般若中道,即是《十二门论》。后有弟子提婆论师,绍继师业,造《百论》二卷,以十品论破斥外道,一 admin

2018-07-22

这个最早可以推估到西元大概是四世纪的时候,出现了专说咒法的《孔雀明王》。这个《明王》主张口念咒语,内心统一,并且在严格庄饰的土坛里面去供养诸尊,然后并且按照一定的仪轨去修法,号称如此就可以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这是当时出现的所谓《孔雀明王》。到了七世纪——三百年后,继续又出现所谓的《大日》跟《金刚顶》,形成一个独立的宗派,又称为&l admin

2018-07-22

上一次讲次里面,我们谈到了密宗,不知道各位还记得吗?我们说密宗主要的三个典,《大日》、《金刚顶》跟《苏悉地》,其实这里面讲的都跟佛法无关,许多都是意识心的妄想境界,并且许多都是求鬼神的有为法。并且在这个《金刚顶》里面,还教这个学人说,如果按照这样的观想去修的话,即便是谤一切的如来,都还能够修成正果。这一些话语,可以说误导后世的人非常非常的 admin

2018-07-22

今天的内容应该就是从天台宗开始讲起,不过在讲之前还是一样,我们一定要很谨慎地提醒大家,就是我们在讲这部分章节,乃至于我们在学这部分章节的时候,秉持的概念应该是怎么样呢?第一个就是,我们谈到了独立宗派,乃至于说以单一的一一论当作立宗的根本的时候,我们在谈到这些的缺失的时候,我们的心态上不是为了要较量长短乃至于诋毁先贤;我们最主要是应该是要体会古圣先 admin

2018-07-22

所以我们如果把圆教跟别教两者放在一起比较的话,我们可以发现,智顗大师认为:别教是要过一次又一次的体会、一次又一次的体悟,才能够领会到中道佛性;而圆教就是直接刹那时就已可以领会到中道佛性了。这个是智顗大师在别教跟圆教中间,他所界定的差别。当然就是说,我们在还没有看里面的这个道理之前,我们直接看所谓的别教跟圆教差别的时候,那圆教呢,圆教看起来按照智 admin

2018-07-22

从十界开始,智顗大师认为,就如同我们的一念,我们的念头起来的时候,这个念头可以是作恶,也可以是作善,所以说这个念头的本身其实就已含摄了其他各界的内涵。比方说,如果我们现在在人间,而我们动的念头却是极恶毒极恶毒的念头,这个时候虽然说我们是在人这一界,可是我们同样因为念头的关系,所以我们也含摄了地狱这一界。那依照这样的道理,所以智顗大师认为这个十界, admin

2018-07-22

天台宗亦名法华宗,以《妙法莲华》为根据,而判世尊一代佛法之五时三教。此宗判定世尊一代教法分为五时:一者华严时,二者阿含时,三者方等时,四者般若时,五者法华及涅盘时。略述如下:一者华严时:如来于菩提伽耶道场树下始成正觉,于二十一日内,对诸大菩萨众及人间根熟之众,宣说圆教及别教之法,即是《大方广佛华严》,以别教菩萨及佛之自证圣智境界为主。二者阿含时 admin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