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何以故?佛子!菩萨摩诃萨起瞋恚心,则受百千障碍法门;何等百千?所谓受不见菩提障,不闻障,生不净国障,生恶道障,生八难处障,多疾病障,多被谤毁障,生闇钝趣障,失正念障,少智慧障,眼耳鼻舌身意等障,近恶知识障。(《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3)佛开示了很多,我们举一些例子来作说明。佛说:菩萨假如起了一念瞋恚的心,就是等于自己开启了百千障碍之门;而自己将来会因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何以故?佛子!菩萨摩诃萨起嗔恚心,则受百千障碍法门;何等百千?所谓受不见菩提障,不闻障,生不净国障,生恶道障,生八难处障,多疾病障,多被谤毁障,生闇钝趣障,失正念障,少智慧障,眼耳鼻舌身意等障,近恶知识障。(《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3)佛开示了很多,我们举一些例子来作说明。佛说:菩萨假如起了一念嗔恚的心,就是等于自己开启了百千障碍之门;而自己将来会因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这净念相续不绝的功夫,不正是《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所说忆佛念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入三摩地,将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的种种妄想、妄念,都回归到意识、意根的忆佛念佛的念来,这就是都摄六根。这时候不想任何杂念,只有一个忆佛的念,这叫净念相继。因此,佛教正觉同修会平实导师教导学人无相念佛,就是忆佛念佛,是以无相念佛来锻炼动夫,礼佛的过程中色身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是说真心不会六入--六入是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与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尘相触,显然,真心既然不会六入--就是离见闻觉知。《维摩诘所说经》虽云:法(第八识真心)离见闻觉知。但下文又说: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这个第八识当然不是石头,它能了众生心行,了众生心行就是它的知。这里的众生--是指前七识的妄心--众生。是说第八识真心,能知前七识想干什么,在知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六识认识境界时也一样,既然六根、六识也是因缘所生的虚妄法,那么就应当要注意诸根律仪,要清楚什么是应当远离的,什么才是应当亲近的。」经过了佛陀这一番的解答开示,天帝释解决了心中长久以来的疑问结缚,而不再迷惑、犹豫了,于是天帝释就有感而发地告诉佛陀说:「世尊!无明爱欲真是众生的病根啊!就像是致命的肿瘤,也像是箭、也像刺一样,令众生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何以故?佛子!菩萨摩诃萨起嗔恚心,则受百千障碍法门;何等百千?所谓受不见菩提障,不闻障,生不净国障,生恶道障,生八难处障,多疾病障,多被谤毁障,生闇钝趣障,失正念障,少智慧障,眼耳鼻舌身意等障,近恶知识障。(《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3)佛开示了很多,我们举一些例子来作说明。佛说:菩萨假如起了一念嗔恚的心,就是等于自己开启了百千障碍之门;而自己将来会因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识界乃至无意识界,十八界俱灭,就没有一切法可说,只有如来存。世间法如是,出世间法亦復如是,都是依这个实相心而有。所以说此识住于涅槃位的时候,「无无明乃至亦无无明尽」,甚至说「设若有法过于涅槃,亦復如梦似幻。」一切法都是这个涅槃识之所出生与显现,离开这个涅槃识--如来藏(法界之实相、一切法界根源之第八识),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何以故?佛子!菩萨摩诃萨起嗔恚心,则受百千障碍法门;何等百千?所谓受不见菩提障,不闻障,生不净国障,生恶道障,生八难处障,多疾病障,多被谤毁障,生闇钝趣障,失正念障,少智慧障,眼耳鼻舌身意等障,近恶知识障。(《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3)佛开示了很多,我们举一些例子来作说明。佛说:菩萨假如起了一念嗔恚的心,就等于自己开启了百千障碍之门;而自己将来会因为果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他们所认知的心全部只有七识:第七识是意根,前面还有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在阿罗汉、辟支佛的认知中,一定有这七个心,这七个心都是会跟染污的行为相应。可是菩萨竟然说:生生世世都在生死中,却不跟染污行为相应。阿罗汉想不通。但是对于一切已经明心的菩萨来讲,这是本来就如此的:即使我在人间,跟阿罗汉一样照样有这六识加上意根;今天午餐真好吃,好吃!好吃!多吃一口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有内六尘相分出现,才会有见分六识的出现,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出现,此即唯识学及原始佛法的四阿含中所说的正理:「眼、色为缘生眼识……乃至意、法为缘生意识」的正理。既然有六识出现,就有六识自性的见性、闻性、嗅性、尝性、觉性、知性的出现。有见闻觉知性出现的关系,就能够分别种种法,包括世间、出世间法。由此圣教量及现实法界现观的证明,可知意识尚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断身见」就是确实知道我们的生命透过身体而显现,身体是生命没错,但每一期生命都有一个新的肉体;身体乃地水火风所构成,四大分解身体就死亡,但是透过肉身而会有眼耳鼻舌身意的作用,以及会有色声香味触法感受的那一个生命的本源,不会跟着肉体一起灭亡;而他不是灵魂,他是第八识如来藏。认为人死后什么都没有了,连精神体也都不再存在的,叫作断灭论;如果是以为死后有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六识认识境界时也一样,既然六根、六识也是因缘所生的虚妄法,那么就应当要注意诸根律仪,要清楚什么是应当远离的,什么才是应当亲近的。经过了佛陀这一番的解答开示,天帝释解决了心中长久以来的疑问结缚,而不再迷惑、犹豫了,于是天帝释就有感而发地告诉佛陀说:世尊!无明爱欲真是众生的病根啊!就像是致命的肿瘤,也像是箭、也像刺一样,令众生痛苦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何以故?佛子!菩萨摩诃萨起瞋恚心,则受百千障碍法门;何等百千?所谓受不见菩提障,不闻障,生不净国障,生恶道障,生八难处障,多疾病障,多被谤毁障,生闇钝趣障,失正念障,少智慧障,眼耳鼻舌身意等障,近恶知识障。(《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3)佛开示了很多,我们举一些例子来作说明。佛说:菩萨假如起了一念瞋恚的心,就是等于自己开启了百千障碍之门;而自己将来会因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何以故?佛子!菩萨摩诃萨起瞋恚心,则受百千障碍法门;何等百千?所谓受不见菩提障,不闻障,生不净国障,生恶道障,生八难处障,多疾病障,多被谤毁障,生闇钝趣障,失正念障,少智慧障,眼耳鼻舌身意等障,近恶知识障。(《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3)佛开示了很多,我们举一些例子来作说明。佛说:菩萨假如起了一念瞋恚的心,就等于自己开启了百千障碍之门;而自己将来会因为果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四、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眼耳鼻舌身意以及末那识等这七转识,也都是由第八识所生所现,因此,归结到最后还是唯一的一心——阿赖耶识如来藏。在《华严经》中有一首偈,相信很多人都曾经听过,偈里面这样讲:【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 | 三摩地 2018-07-22 |
![]() |
(3遍)☞正觉发愿文(3遍)愿我修学大乘理不遇声闻缘觉师愿我得遇菩萨僧受学大乘第一义不久见道证真如随度重关见佛性随我导师入宗门亲证三乘人无我愿具妙慧勇摧邪救护佛子向正道普入大乘第一义受学究竟微妙理愿随导师学种智通达初地法无我修除性障起圣性发十无尽大愿王愿我依佛微妙慧善修菩萨十度行无生法忍增上修地地转进无障碍乃至究竟菩提果不舍众生永无尽愿我世尊恒慈愍冥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禅宗之证悟,非是证悟如来藏者,试问:「禅宗之明心破参,是明得何心?而言明心?」四阿含中,佛说有八心: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及意根﹙思量心﹚,复有识缘名色之识。共有八心。前六识心,佛于阿含中说皆是因缘而起,非本有心;第七心意根者,佛于阿含中说:入无余涅盘时亦须自我舍弃,非涅盘本际,是「我执」之我故;如是,唯余「识缘名色」之识不舍弃,佛说此识是涅盘本际故。 | admin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