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作者】刘正莉老师等合著【出版日期】西元2020年6月30日【书号】978-986-98891-4-8【开本】32开【定价】NT$300 【内容简介】 在距世尊二千五百多年后的末法时代今天,谁知此生可以有机会破参明心?遥望祖师大德,历来找到自己本来面目者几希!望著那不知所云的祖师公案,不知叹气过多少回;阅过现代诸方大师解释公案,更是唏嘘!而人人朗朗上口的《心经》:“ | admin 2020-03-03 |
![]() |
日前有位友人拿了一本从信法师的著作《阿含经的疑难》(圆明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版第一刷93页),有论及意根,其解释如下:色身是心识所依之根,色身就是心识之根,简称为意根、意根的内容有眼耳鼻舌身五根,五根----是意根之部分……,若要指出意根之所在,惟有全称眼耳鼻舌身意。若一定要指出意根的话,色身活生生的生命就是意根,色身若坏即是意根败坏,命也尽 | admin 2020-02-21 |
![]() |
摄护诸根有一种方式,是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往内收摄,好像乌龟遇到危险时六处都收进壳中;还要守住意根与意识,好像守住城堡不让外尘进来,不想去和一切外法接触,这些是属于二乘的修法;所以他们出门托钵时,只能看着前方地面五、六尺远,不许左右观看,必须藏六如龟,守意如城。譬如《法句譬喻经》卷1中的开示:【吾念世人不如此龟,不知无常放恣六情,外魔得便形坏神去,生 | admin 2020-02-20 |
![]() |
由斯五位百法之次第,归结于八识心王;若无八识心王,万法悉不能生,譬如七转识灭已--入无余涅槃位中;即是《般若心经》所述之是诸法空相,……无眼耳鼻舌身意,无眼识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智亦无得……。何以故?谓七转识若灭,尚无觉知者,何况有智有得?何况有无明尽?万法俱泯故,阿赖耶识亦不复受生,不再出现于三界。而想受灭无为 | admin 2020-02-18 |
![]() |
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因为是根、尘为缘才能出现的心识,归属于依他起性,如《阿含经》中说有二因缘生识,哪二因缘呢?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等因缘出生眼等五识,乃至由于意根、法尘的因缘而生起意识,这六识都是依根、尘和合才能出现的,不是本来存在、也不是一直存在的,是要藉众缘才能出现的,至少需要根与尘这两个缘才能出现,因此名为依他起性心。遍计执 | admin 2020-02-18 |
![]() |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眼识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智亦无得...。何以故?谓七转识若灭,尚无觉知者,何况有智有得?何况有无明尽?万法俱泯故,阿赖耶识亦不复受生,不再出现于三界。而想受灭无为,虚空无为,非择灭无为...等,俱依八识心王等四位九十四法方得显示,若离此四位法,即如《心经》所言,尚无一法可得,何况有六无为?是故世出世间万法,皆唯八识心王所生 | admin 2020-02-18 |
![]() |
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识不难了知,大家都能够清楚地知道;但会讲到第七识、第八识的,唯有佛教。为什么其他宗教都说六识论,唯有佛教跟人家不同而说八识?因为这是佛来人间告诉我们的,佛才知道一切众生都有八个识,不是六个识而已;所以,六识论不是佛教,八识论才是佛教,这是千古定义,不可怀疑。怀疑佛教的八识论,您就找不到佛教在哪里了。为什么六识论的人不相信八识论?因 | admin 2020-02-18 |
![]() |
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实证这个法界的实相心,因为祂是一个因果的正理,透过这个正理,你能够现前观察祂,祂是成就中道义!那我们的见闻觉知、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五阴十八界不是真正能够成就这个中道义,可是我们要透过这个见闻觉知,来去实证这个离见闻觉知而本来具足中道的这个法界实相心,所以说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要能够实证原来本来就是自性清净涅槃,因为证得了 | admin 2020-02-18 |
![]() |
再来讲,说无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也就是说没有五阴这样的境界;虽然五阴是在如来藏中存活,但是祂从来没有受想行识这样的境界出现,也没有眼耳鼻舌身,乃至说没有老死,亦无老死尽,也就是没有五阴十八界这样的境界;也没有四圣谛,也没有智慧这样的一个境界,也从来没有得到任何一法。这样说来,就是在讲什么?无余涅槃的境界。也就是说,阿罗汉把五阴十八界灭掉,是 | admin 2020-02-18 |
![]() |
因为照见真如、自性弥陀,它的真实、恒常不变,再来对照色身和受想行识,就会发现识阴的七识心——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及意根全部都是虚妄,有念的觉知心如幻,离念的灵知心也一样虚幻不实;六根中的五色根虚妄不实,最后的意根无色根——恒审思量的末那识,也一样虚妄不实;六识六根都虚妄不实,六尘就更加虚妄不实了,七住菩萨因此而确认自己虚妄—& | admin 2019-11-03 |
![]() |
我保他一定开悟,只要他不是把课诵《心经》当作是一件事情,而是把它当作佛法;所以他一开口唱起来“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唱起来都很好听,但他一开口唱起来就开始起疑了:“《心经》到底讲什么?”这经题刚唱完,接著“观自在菩萨”,才刚唱完这五字,他就想:“为什么是观自在而不是观世音?”“行深般若波罗蜜 | admin 2019-09-02 |
![]() |
讲完了五根了,那接下来,刚刚讲十二处里面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五根之后我们再来讲意根。意根各位可能难以理解,各位所知道的是意识,意根很明显就是意识生起跟运作的依靠。但是各位很难去了解说:那意根到底在哪里呀?如果谈到五根,五根的浮尘根你是很容易看得见的;但是五根的胜义根呢,你虽然看不见,但是现在医学很发达,我刚刚这样讲,你也是可以理解。但是意根是心,我 | admin 2019-06-19 |
![]() |
2、六识虚妄:所谓六识妄心,是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这六种识是为了维持色身在物质世界中生活,相对于外境的五尘及法尘而生存、长养,若没有外境的五尘,六识将会渐渐消失,五色根也将会渐渐退化乃至消失。如在深入地底数公里的地洞中,有许多动物都没有眼睛,对于光线毫无反应,它们由于久居暗无天日的地洞中,眼睛都已经退化,只对声音、震动、气味才有反应。这就证明了外 | admin 2019-04-24 |
![]() |
这样子算来,总共有几个心?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六个心噢!再加上意根是能触知法尘的心,所以意识才能现起嘛!那意根也是心哪!这就有七个心了,对不对?《心经密意》佛说意根从无量劫以来就一直存在到现在,还要到未来无量世去,除非我入了无余依涅槃。那可见祂是真心啊!”现在我要请问你一个问题:“意根如果是真实心,而真实心是应该能够执持一切法 | admin 2018-11-14 |
![]() |
但是眼耳鼻舌身意以及末那识等这七转识,也都是由第八识所生所现,因此,归结到最后还是唯一的一心——阿赖耶识如来藏。在《华严经》中有一首偈,相信很多人都曾经听过,偈里面这样讲:【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 | admin 2018-11-03 |
![]() |
斯等皆由眼耳鼻舌身意炽盛猛火。贪求前境色声香味触法。难陀。云何名为炽盛猛火。谓是贪嗔痴火。生老病死火。忧悲苦恼毒害之火。常自烧然无一得免。难陀。懈怠之人多受众苦。烦恼婴缠作不善法。轮回不息生死无终。勤策之人多受安乐。发勇猛心。断除烦恼。修习善法。不舍善轭。无休息时。是故汝今应观此身。皮肉筋骨血脉及髓不久散坏。常当一心勿为懈怠。未证得者勤求证悟。如是 | 三摩地 2018-10-14 |
![]() |
〕语译如下:【只如舍寿入涅盘之时,四大之身坏了,五蕴也都空尽了,眼等五色根及意根心都如同被塞住而昏暗无知了,眼耳鼻舌身意识及第七识意根也都舍掉了,这时一生所作的种种方便善巧都无法做什么了,一生所学得的知解也都忘光了,世间的亲属也无法留在身边了,自己所喜爱的珍玩也带不去,到那时无家可住、无地可安,真的是完全没有一丝一毫的粘粘处。你们大家且说说看:到这 | admin 2018-08-01 |
![]() |
所谓依一实境界故,有彼无明,不了一法界,谬念思惟现妄境界,分别取着集业因缘,生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以依内六根故,对外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起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以依六识故,于色声香味触法中,起违想、顺想、非违非顺等想,生十八种受。」】此经文说明如来藏心即一实境界即一法界,有彼无明(无始无明-不悟如来藏),不了由如来藏心一法界故,出生六根、六尘、六识, | admin 2018-08-01 |
![]() |
识蕴谓眼耳鼻舌身意识及意根(末那识)等七识。受想行蕴谓七识与五根所生三受觉及想,乃有身口意行。是故,与名色俱者,必是“法、本际、实际”,即是大乘所说如来藏阿赖耶识、异熟识也。故阿含经中佛说“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等语,已密意说有如来藏--阿赖耶识,唯不用如来藏名相,而说之为识。阿含四部真是佛说,古今中外一切学者及一切佛教徒皆无异议, | 三摩地 2018-08-01 |
![]() |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眼识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智亦无得...」。何以故?谓七转识若灭,尚无觉知者,何况有智有得?何况有「无明尽」?万法俱泯故,阿赖耶识亦不复受生,不再出现于三界。而想受灭无为,虚空无为,非择灭无为...等,俱依八识心王等四位九十四法方得显示,若离此四位法,即如《心经》所言,尚无一法可得,何况有六无为?是故世出世间万法,皆唯八识心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