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当年高考为了和表哥上同一所大学,表嫂还复读了一年,终于考到了表哥所在学校。大学毕业后表哥在北京读研,表嫂去了上海工作,两个人异地了三年。跟许多异地恋人不一样是,表哥和表嫂好像从来没有考虑过要不要在一起这个问题。什么时间啊距离啊不能陪伴啊这些在其他恋人那里构成阻碍问题,在他们那里似乎根本都不存在,因为在他们字典里根本没有不在一起概念,而只有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因为这个缘故,捨报以后能生欲界天享福而不去,能生色界天享福也不去受生,永远选择在人间;因为生到欲界天、色界天中,想要修福德很困难,几乎是没有福德可修。在人间修福太容易了,即使遇到一个冒充乞丐,你也可以修福德,你给他十块钱也是修德;他福德损失了,他却不知道;他被你种了福田而他不知道,还洋洋得意想:这家伙又被我骗了。他一面向你点头:感谢啊! 三摩地

2018-07-23

生于恶国,就是生在佛法上边地。若生于善国,可得要生在中国;所谓中国,就是不要生在佛法边疆,有佛法地方就叫作中国,没有佛法地方就叫作边疆。所以,现在常常有内地人写信来说我们这里是中国,他们那里是边疆。佛法边疆,就是在指没有佛法、没有地方;有地方就叫作中国。若生在恶国话,没有办法弘法,在四百年前或是七、八百年前,在内地都是无法弘法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佛教看待爱,就是欣乐厌苦,是有着贪着负面意涵,是染污。像《大般涅槃经》中圣教:【爱有二种:一爱己身;二爱所须。复有二种:未得五欲、系心专求;既求得已,堪忍专着。复有三种:欲爱、色爱、无色爱。复有三种:业因缘爱、烦恼因缘爱、苦因缘爱。】就是爱着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我及我所。或贪爱五欲境界而一心一意专志追求,求得之后更是专注沉醉其中,无 三摩地

2018-07-23

有些佛教信徒在过年过节时候,或者在世间功名、婚姻、健康、财富等遇到不如意时候,常会到佛寺里祈求佛菩萨加持庇佑。甚至有些人,只带了少量供品,所求却比天还要大。而且,有人信佛都只是随心所欲,即刻就要满意;若是没有立刻实现,那么就说佛菩萨不灵啦!这些人心中常常是这样子想:我信佛已经很多年了,经常供养三宝,也常参加各处,而且也常常劝人行善; 三摩地

2018-07-23

两个表姐,是双胞胎,都长得花一样漂亮,又聪明巧嘴,从小就特打眼,姨妈领着出去,简直人见人爱。唯一美中不足是,二姐左臂在出生时被拽伤了,后来一直抬不起来。虽然这点毛病外人轻易看不出来,但在姨妈和二姐心里,都是大大阴影。后来两个姐姐上了初中,情窦初开年纪,两个扎眼小美女身后,都有一群毛头小子在追。大姐很早就开始偷偷谈恋爱,二姐却因为手臂 三摩地

2018-07-23

传统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都承担着非常重要社会功能。我们常见佛家人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等等这些思想,在传统生产活动当中起着非常深远影响。当然在今天也起到了一个积极教育和教化作用。今天我们节目当中就请到了两位嘉宾,他们不仅长期以来弘扬传统佛教文化,当然他们也凭借着这一股正能量,带动着中华社会 三摩地

2018-07-23

我曾经是一个赌徒,虽然是小赌怡情那种,我对赌徒定义是:对某种博弈极具兴趣,有空就要参与,没空也要找空参与,参与不了,心情失落,浑身不自在。对打麻将我就有这样感觉。两年前我开始学佛,知道不应该再参与打麻将这种活动,曾克制自己尽半年没打。后又经不住同事每周陪她们玩一次,虽然觉得不应该,还是给自己找个借口:看看自己能不能在玩过程中忆佛念佛。很可 三摩地

2018-07-23

最近家里决定买一处商住房,还没签合同,我和老公就因为房子装修问题,意见相左,而引起了争执。我一心想要一个供我拜佛、看书理想中环境,但老公却另有他想。争执中心里生起一个念头:人家都是以老婆意见为主,他为什么就这么小心眼儿,从来都不知道让一下。这个念头一出来,语言文字也马上从嘴里吐了出来:我还就是想要这个地方,就要这样装咧!老公不吱声了,我以为他 三摩地

2018-07-23

问:(1)请问,以现今观点来看,婚前性行为是否算犯戒呢?受菩萨戒和五戒者,可否在婚前有性行为呢?(2)受菩萨戒和五戒者,在夫妻行房时,可否行口交、及被对方口交?因为夫妻双方修行层次不同,若仍有一方还是看中普通男女夫妻爱欲,这样做是否犯戒?毕竟维系夫妻关系里,性仍然是重要一部分,也会间接影响感情。答:(1)《大智度论》卷13说:“邪淫者,若女 三摩地

2018-07-23

(《佛说佛名经》卷1)要灭除这烦恼障、业障、果报障,要生起这七种心才能够灭除,那么我们就一一来探讨,这七种心内容。第一种就是要发起惭愧心。指就是说,要自己思惟自己与释迦如来在无量劫以前都同样是凡夫,可是现在世尊成道以来,已经过了尘沙数劫这么久了,我们还是互相沉溺染著在六尘中,流浪生死永无出期。想到这件事情,应该感到这个是天下最为惭愧羞耻事了。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举例来说,譬如世间人,一听到某种物品乃至药品可以治百病,就一窝蜂去抢购,根本没有经过思考验证,这样人就是迷信传言,对于传言偶像崇拜而迷信。又有人迷信于广告说词,因此不加以选择,冲动,那这样也是偶像崇拜;他崇拜于广告说词,轻微者损财,重大者伤身害命,比比皆是;这样人就是对广告词产生了偶像崇拜,不加以智慧简择,迷信盲从广告词,这也是一种迷信 三摩地

2018-07-23

问:「若自己师父传不是佛法,佛弟子还要浪费时间[信]吗?佛弟子是不是该像抵制不适任教师那样,抵制不适任上师/法师?」KC敬答:首先你自己在心态上面要先调整正确观念,先要检视自己学佛是什么?你究竟是要学真正佛法,还是学邪师法?还是像一贯道道亲一般,都只是在「眷属欲」上面用心?所以在心态上不能存有「我要扺制上师/法师」想法;或许师父平素在 三摩地

2018-07-23

在佛门中,身为佛弟子,经常在见面时候就会互相寒暄,称呼对方为某某菩萨,这样说法正确吗?这样说法如法吗?身为佛弟子们,是不是应该要深入加以探讨什么才是真正菩萨,以免积非成是,流于世俗化,与佛陀当时意旨越离越远,乃至背道而驰。所谓菩萨,梵语名为菩提萨埵,翻成中文叫作觉有情,也就是觉悟有情众生。所以,身为菩萨一定是能够觉悟有情人,因为他本身有 三摩地

2018-07-23

折一枝带水莲花,看花蕊中那滴晃动水珠。丝芯簇拥着淡青色莲胚,轻轻吹一口气,怕飞了粉伤了香,最怕最怕那珠晶莹剔透水滴就会从粉色莲瓣中摔落,碎了一季夏梦。(原标题:折一朵带水莲花) 三摩地

2018-07-23

所谓批评,是在讲人家身口意业上对或者不对,这叫作批评。指出别人对佛法理解有误,是法义辨正。法义辨正是纯粹从法上来讲,说你讲这个法是对还是错;如果是对,为什么是对?如果是错,为什么错?要讲清楚,要有证据,要有正理;而不是像有些人只说你讲错了,却不举证说你什么地方错,为什么错,都不讲;他只是一味地说你错了,这样就不是法义辨正。得要举证人家错误 三摩地

2018-07-23

是诸法‘空’相,这五字有什么密意?妄心法相是无常,终归于空无,所以叫作空相。真心法相也是空,但是祂法相虽然是空,却有真实体性,所以不叫空相而叫作空性,有时也简称为空。真心与妄心两种心,都是具有空法相——空无形色,所以合在一起可以说是诸法‘空’相。真心如来藏如果不能摄取四大元素——如果不能依祂大种性 三摩地

2018-07-23

佛陀曾在《妙法莲华经》当中,以羊车、鹿车、大白牛车作为譬喻,来说明三乘佛法差别。世尊说:有些众生具有出世间智慧,跟随佛陀听闻解脱道法之后,能够真实信受;他厌腻了生死轮转痛苦,急于想要解脱、出离三界,进入寂灭、清凉、清净、真实涅槃之中;像这样人就叫作「声闻乘」,就像是小小「羊车」,只能载他自己一个人出离三界火宅。另外有一些众生,信受佛陀 三摩地

2018-07-23

做菩萨就是要坦坦荡荡,不怕别人挑错处,如果没错,就感谢别人关照,然后继续欢喜地做菩萨,如果错了,就赶快忏悔,忏悔过后身心清净,仍然继续欢喜地做菩萨。我一直都记得张老师这番嘱咐,她是那样一个温和简单如慈母般人。其实要着手写这篇文章时候是有私心,因为这几天在身边发生了一些事情,而我自认为自己被误会了,委屈至极,便忽然想起张老师这番话。就私心 三摩地

2018-07-23

既然要布施,也要有波罗蜜,也就是要以佛法智慧来作布施。那么什么是有智慧布施?怎么样作布施,才能够称为是大施主?世尊在《优婆塞戒经》卷5当中,继续开示说:【善男子!智有三种:一者能舍外物,二者舍内外物,三者施内外已,兼化众生。】(《优婆塞戒经》卷五)佛陀意思是说,菩萨在布施时候,应该同时以之理来教化众生,这样才能给众生长远利益。佛陀首先说,布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