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星云法师解说“死生觉悟”之道理,举偈开示云:《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来时欢喜去时悲,合眼蒙胧又是谁?这是清朝顺治皇帝诗偈。他说,哪一个人知道我是从哪里来?父母未生我之前,谁是本来我?我出生了以后,我是什么?不知道。“来时欢喜去时悲,合眼蒙胧又是谁?”人家添丁、生孩子,我们恭喜恭喜;人家死人了,我们悲伤,所以生之 三摩地

2018-07-20

”宣说“有容乃大”之理云:《这个世间上,无论什么方面事情,讲究要理事圆融。有人说话做事有理没有事,有人有事没有理、不合理,有空谈、无事无理,不著边际;有人太现实,缺乏远大眼光,没有合乎人情道理。所以做人处世要顾到理、顾到事,要理事圆融,天理国法人情通通都要能顾到。……。在禅宗里面说:不思善、不思恶,就是得道 三摩地

2018-07-20

达摩祖师当初从西天印度到我们中国来,是带著心里禅道来,他没有带语言文字。要紧是禅和道不在语言文字上,是在心地来用功。比方我们讲修行,修行不是嘴上喊口号,也不是身体上在那里做个样子打坐礼拜,那只是一种形式;形式固然有需要,最主要还是心里面所得。你心里面有没有慈悲忍耐力量?你心里面有没有般若智慧?所谓“六般若蜜、四无量心”,你心里 三摩地

2018-07-20

若驰求知解义句,即万里乡关去也!珍重!”星云法师举古德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示人”,开示“自度度人”之意云:《佛法普遍存在“虚空”之中,佛陀色身当然也有生老病死,但佛陀精神慧命、法身,流于大化之间横遍十方竖穷三际,无处不在、无处没有。“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 三摩地

2018-07-20

”僧云:“有什么避处?”师云:“是无避处。”僧云:“即今作么生?”师便打。星云法师举古德偈:“坐破不用功,何时及第悟心空?真是一番齐著力,桃花三月看飞红。”开示学佛应当“用功”云:《一个人光是在形式上、表面上修行是没有用,你就是把坐破了,若不用功、不用心,也是不能得道。“口念弥陀心散乱 三摩地

2018-07-20

我们现在佛陀在哪里?你以为佛陀还在灵山吗?灵山在哪里?你以为灵山是在印度国土里面吗?其实不然,灵山在我们心里。人人都有一个灵山塔,有个真如自性、一个佛性,我们也可以向灵山塔下修。这一首诗偈使我想起:当初普陀山观世音菩萨在世经常行善,好多人都想到普陀山去看观世音。有一个屠夫他非常不孝顺父母,但是对观世音非常虔诚,一心一意赶到普陀山去朝山,要见 三摩地

2018-07-20

但是,如果学道而不悟道话,是很可惜。而你不下工夫来悟道、不下工夫潜心修行、不能吃苦,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有梅花扑鼻香?有人说我们只要相信就好了,但光是相信是不够,信而后要起行,所谓要“知行合一、行解相应”,能信却不去实践,这个信是空信,好像……。无论什么学术也好,什么宗教也罢,光在空谈理论、没有实行,结果是没有用。你在机 三摩地

2018-07-20

世间是非之多,主要就是由于我们讲话不慎,制造了好多是非。烦恼从哪里来?烦恼是从我们自己争强好胜而来,因为我们不肯输别人、不肯吃亏,太爱讨便宜、争强好胜,所以就有很多烦恼。贪欲、瞋恨、愚痴、傲慢、怀疑、邪见,这就是佛教所谓六大烦恼,六种根本烦恼。这一首偈语是……。关于是非,我平常总觉得有个原则,我们第一不说是非,第二不听是非,第三 三摩地

2018-07-20

”星云法师云:《…演艺明星中大牌,也有人说那是名牌;有信用商家,也成为名牌;学校办得好,成为名牌学校;一所幼稚园办得成功,也是名牌;乃至名牌杂志、名牌茶馆、名牌饭店、名牌寺院、名牌花园、名牌工厂等等,不一而足。世间人事,是不是名牌,大众很容易评监;但是对于一些消费品,是不是真名牌,就很难监定了。把物品做成名牌容易, 三摩地

2018-07-20

星云法师之《迷悟之间》书中序文云:【…在各方反应中,例如人间报社(佛光山所创办之“人间福报”报社)说:很多读者就是为了要阅读《迷悟之间》而订报;也有读者说:他看了《迷悟之间》以后,增加写作兴趣,作文能力大增,因此考取大学;有读者则把《迷悟之间》剪贴成册,作为床头书。也有人说:自己本来有很多恶习,自从看了《迷悟之间》以后,从此不抽 三摩地

2018-07-20

”)惟觉法师开示六祖坛经忏悔品第六“无相颂: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云:《忽然悟到大乘这念心,通通忏悔了,这才是真正忏悔。悟到哪一念大乘心呢?就是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不想过去、现在、未来,不打瞌睡,这念心清楚明白,站得住,站得长,这就是大乘心。安住在这个地方,所有一切罪通通灭得干干净净,就是禅宗祖师所说“千年暗室 三摩地

2018-07-20

圣严法师云:《“蚊子上铁牛”是禅宗常用语,有两层含意:第一,是悟境不容置喙,根本开不了口形容;第二,未开悟前修行过程中,明知目标是一只铁牛,你自己是一只蚊子,仍要继续不断叮下去。从思辩和逻辑角度看,那是愚蠢、无聊;但以用功夫而言,唯有如此才能踏踏实实。既不要用力,同时也不要放弃;既是在用力,同时也不要祈求;既不是等待,同时也要坚 三摩地

2018-07-20

故说曹先生伉俪在佛光山“学佛”二十五年之后,竟仍然完全不知有三乘菩提,完全不知信仰佛教之目在于修学三乘菩提,故有如是堕于民间信仰层次之知见,而于事业不顺之时导致退信之事。如是过咎,不应归责于曹先生伉俪,此过唯在佛光山之星云法师一人,曹先生伉俪只是受害者罢了。何故平实作是言说?谓星云法师极力与一神教交流,藉此交流作为提升一神教与自己地位之 三摩地

2018-07-20

不少禅者学人,因佛光禅师话而寻回了自己、认识了自己。世间上人,有时肯定自己思想、自己知识、自己拥有,反而失去真正自己;有时候什么都不认同、不肯定,又迷失了自己,像行尸走肉,没有灵魂,没有立场。如果一旦有了禅,虽然否定了一切,其实拥有了一切;虽然肯定了一切,其实解脱了一切。所以,禅者语默动静,都另有一番深意;禅者生活作息,都另有一番 三摩地

2018-07-20

”星云法师说禅云:《什么是“本分事”?是明心见性事,是了脱生死事,是回到本家事。本分事,是认清本性、安住身心、慈悲忍耐、发心作务禅风。禅者生活中,无处不是禅,吃饭是禅、睡觉是禅,行住坐卧、搬柴运水,无事不禅。禅,不仅包含了生活,更包含了宇宙所有。所以,我们能将做人本分做好,将事做好;是自己,不去推辞;不是自己,不去妄 三摩地

2018-07-20

”星云法师云:《有一则现代禅案:一位美丽小姐决心要参禅悟道,因此向一位老禅师请教说:“禅师!我要怎样才能参禅悟道呢?”禅师看看她,心想:这么漂亮女孩子,尘世里羁绊一定很多,如何能参禅悟道呢?因此就教她一句诀:“随他去!不管他!”当然……。有一天,有人转告她:男友来找她。她说:“随他去!不管她(他)! 三摩地

2018-07-20

星云法师近年亦效法未悟谓悟者之愚行,出头说禅道悟;更如是道:“吃饭吃得合味,禅也!睡觉睡得安然,禅也!”如是说禅,与世俗人贪图安逸而过生活,全然无异;所异者唯是:世俗人娶妻嫁女,从事士农工商等业,追求五欲生活之享乐,追求亲眷之和乐;星云法师则不事生产,而以自己所知之“世俗佛法”教导在家出家四众:“吃饭要吃得合味,睡觉要睡得 三摩地

2018-07-20

”星云法师说禅云:《……所以一般人以为“禅心妄想圣凡分”,禅心是禅心,妄想是妄想,圣人是圣人,凡夫是凡夫,还是有分别。……我们每天在这十法界里来来去去,一天好几回。比方说:我们心里很清净、很慈悲,就是在天界;一念贪瞋愚痴生起,是地狱界、畜生界……。一天当中,我们心绪时而慈悲、时而贪瞋,不是天上 三摩地

2018-07-20

”》如是举已,星云法师便说禅云:《韩愈问春秋多少?其实人生岁月何用挂心?要紧是人天合一,心佛不二,所谓道大统;儒也、佛也,一以贯之也。是故禅师以手珠示意:佛儒一统也。及昼夜一百八,意旨岁月无多,莫为佛儒争论,佛道、儒道,共襄携手。》(佛光《石头路滑》页48)平实云:路逢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莫说诗。若不是真悟底人,千万莫说公案,否则难免他时异 三摩地

2018-07-20

”智闲禅师和仰山禅师同为百丈禅师(编案:实系沩山灵佑禅师之徒,星云误会之),唐代,自六祖惠能以后,禅宗起了很大变化。先是有马祖道一禅师创建丛林,接待十方禅者,倡导集体修行;继有百丈怀海禅师设立清规,以新立法安住大众。门人互相发扬,排除知解分别,主张不立文字,探究心源,提倡即心即佛,以平常心为道,棒喝机用,接化简速,遂成为中国祖师禅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