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第一节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心开接著我们进入正修行第七个单元,谈一谈果地无相念佛。我们前面讲过,无相念佛还是在因地之中念佛,施设一个名称叫无相念佛。现在这一个阶段讲无相念佛,是已经明白什么是自性弥陀,但是仍然还不能够眼见,所以称为果地无相念佛。这个阶段念佛,也可以称作真实念佛,虽然还在空一边,但是已经真实了知真如,所以能够称为果地无相念佛。 admin

2018-07-20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卷一)这段意思是说:一个人在世间,如果能够慈心不杀话,可以获得五种福报:第一、可以增长寿命;第二、色身安隐少病痛;第三、不会为刀兵、虎狼或毒虫所伤害;第四、今生寿尽之后,可以往生天界,在天界寿命无量;第五、如果天福享完了下生人间,仍然可以得到长寿果报。我们在世间常常可以看到百岁以上人瑞,这都是由于他们宿世以来,慈 三摩地

2018-07-20

’】(《佛说菩萨睒子经》)经中甚至于有不少佛陀以自己过去修行行谊,来为们强调孝顺父母重要性。譬如说在《杂宝藏经》当中,就记载了佛陀为们讲述一则故事。佛陀说,从前有一个国家住着一个贫穷人,他只生了一个儿子。可这儿子却生了好多子女,因为家庭贫穷,又遇上饥荒食物缺乏,竟然把父母活活给埋了,拿节省下来食物来养活自己子女。附近邻居问他:你父母到 三摩地

2018-07-20

也就是说我们要修学这个念佛法门时候,我们要把人天乘福德修集好之后,我们就应该要开始进入。进入第一步就是要受持三归,就是受三归依戒。这个三归依它本身就是戒,为什么它是戒呢?就好比说佛法就像一个学校,我们要进去里面学习时候,这个学校它有它校规,这个校规最基本校规就叫做三归依。所以如果我们要去这个学校去修学时候,我们当然要当一个好学生,当一 三摩地

2018-07-20

一、信信---不但是学佛基础,也是一切善行根本。人们必须相信行善之后,在未来世将可得福报,或可才会行善。如果缺乏信基础,人们便很难自动去行善了,念佛也是一样要有净信做为基础。1、信念佛法门必定真实欲求生诸佛净土,或者要修念佛法门,首先要有个信,没有信,不可能修学念佛法门。信是愿与行基础。信是信什么?信是相信释迦世尊四智圆明,告诉我们这些念佛法门 三摩地

2018-07-20

念佛法门既然是这么殊胜,而且有那么多好处----可以让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或者是往生到纯一清净这个世界,乃至可以帮助我们实证佛法明心见性----既然念佛法门有这么多好处,我们就应该来修集、来实践这个念佛法门。念佛法门主要修学内容就是信、愿、行。信、愿、行是三资粮,我们如果能够修集这个三资粮,就可以让我们逐步来达成我们目标,所以我们目标是往生 三摩地

2018-07-20

也就是说我们要修学这个念佛法门时候,我们要把人天乘福德修集好之后,我们就应该要开始进入。进入第一步就是要受持三归,就是受三归依戒。这个三归依它本身就是戒,为什么它是戒呢?就好比说佛法就像一个学校,我们要进去里面学习时候,这个学校它有它校规,这个校规最基本校规就叫做三归依。所以如果我们要去这个学校去修学时候,我们当然要当一个好学生,当一 三摩地

2018-07-20

我们接下来要跟各位介绍是,三福净业里面第二部分里面具足众戒部分。具足众戒,我们已经说了三归依戒,我们接下来要跟各位介绍戒法。譬如首先要跟各位介绍就是五戒,这五戒可以让我们保得人身,而且这个五戒,虽然我们不学佛也同样要持守,因为这个五戒它是属于世间、人间里面,建立人间最基本道理。这个五戒就是:不杀、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以及不饮酒。首先我 三摩地

2018-07-20

一、福田简述田是生长意思,如同田地下种及耕耘以后,未来就会出生果实;福田即为可生福德之田,被下了善业种子以后,未来世会出生可爱果报,所以未来世能造福于种田者。二、福田种类福田分为几类呢?佛陀在《优婆塞戒经》卷3〈17供养三宝品〉中云:世间福田凡有三种。一报恩田。二功德田。三贫穷田(CBETA,T24,no.1488,p.1051,c5-6)。(一)报恩田什么是报恩田呢?报恩田是 三摩地

2018-07-20

究竟释迦世尊所教导我们孝顺父母,它真实义理是什么?一般人都知道:一个人之所以为人,他最起码作人人格,就是要包括了孝顺、礼敬、供养父母,否则连作人资格都没有了,这一点不论是古今中外,不论是学佛与否,都不会改变,因为这是世间常法。在《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当中,佛说到父母恩德深重,重到众生无论怎么样回报,都没有办法回报他们恩德,所以佛应当要 三摩地

2018-07-20

种福田时特别要注意到三件事一、什么是福田?福田种类?〖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二法,一切施时不生忧悔,见众恶事而能堪忍。菩萨施时观二种田:一者福田、二贫穷田:菩萨为欲增福德故施于贫苦,为增无上妙智慧故施于福田;为报恩故施于福田,生怜愍故给施贫穷;舍烦恼故施于福田,成功德故施于贫穷;增长一切乐因缘故施于福田,欲舍一切苦因缘故施于贫穷。〗讲记:菩萨如 三摩地

2018-07-20

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告诫比丘们说:「对于自己父母,虽只作一点小小供养,就可以得到无量福报;而如果对父母稍作不孝顺事,就会得到无量罪过。」比丘们问佛陀说:「罪和福果报是什么样情况呢?」佛说:「我记得在过去久远世以前,波罗奈国有位长者儿子,名字叫作慈童女,父亲很早就过世了,家里钱财又已用尽,只好靠劳力卖柴维生,每天赚到两钱,全部供奉年老 三摩地

2018-07-20

五戒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与五常相关,五常是人间根本,所谓仁、义、礼、智、信。不杀生是仁、不窃盗是义、不邪淫为守礼、不妄语是可信者,饮酒者满口酒话,人多不信,常常败事,故不饮酒人是智者。五戒俱足,可保人身。五戒若犯,人身不保。要想学佛,必须生生世世保住人身,故五戒为一切佛子所必须受持。对于念佛人尤其重要,必须保住人身做为修行工具才好修行。在五道 三摩地

2018-07-20

佛世尊在经典当中,常常开示我们要孝养父母重要性。譬如在《杂宝藏经》卷一云:【诸比丘当知:于父母所,少作不善,获大苦报;少作供养,得福无量。当作是学,应勤尽心奉养父母。】又譬如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报恩品〉云:【世间一切善男女,恩重父母如丘山,应当孝敬恒在心,知恩报恩是圣道。……若人至心供养佛,复有精勤修孝养,如是二人福无异,三 三摩地

2018-07-20

——什么叫报父母恩?转化父母愚痴行为叫报父母恩,引导父母读经行道叫报父母恩。(原标题:《众经撰杂譬喻》(父母恩)) 三摩地

2018-07-20

各位菩萨,我们从小到大,不管是生活也好,求学也好,或是为人处事,莫不是因为师长教导,我们才得以顺利成熟长大。因此,师长对我们有恩,所以我们应当要:给侍所须、礼敬供养、尊重戴仰。师有教敕,敬顺无违;从师闻法,善持不忘。如果以佛法修行而言,一个菩萨想要在中能够见道得法,全部都得仰赖师长教导和摄受,不仅是悟前如此,悟后进修更是如此。如果我们对师 三摩地

2018-07-20

种福田目录一、福田简述二、福田种类1、报恩田2、功德田3、贫穷田三、种福田应以智慧为先导(一)种福田要做到三净1、物净2、心净3、福田净(二)种福田应如法回向(三)种福田同时要严防损福(四)种福田同时要注重修慧一、福田简述田是生长意思,如同田地下种及耕耘以后,未来就会出生果实;福田即为可生福德之田,被下了善业种子以后,未来世会出生可爱果报,所以未来世 三摩地

2018-07-20

三福净业一、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1、孝养父母有人说学佛念佛最基本部份是布施,而内心又盘算着钱赚不多,如何布施?有些人以克扣父母亲之零用钱或家里菜钱来布施。当然,如果父母发心自愿同意或家人同意将节省下来钱用来布施,这是可以。若非双亲或家人心甘情愿而克扣他们钱财去布施,称之为假名布施,非真实布施。真实布施应是自己付出较多之劳力 三摩地

2018-07-20

念佛有第四个殊胜地方---念佛果胜。它果报很殊胜。一般人念佛大概是念阿弥陀佛多,念释迦牟尼佛少。(做个调查,请问:念释迦牟尼佛人有几位?请举手。有六位;我们这边还真不少,连我七个。根性不错。)念释迦牟尼佛概信心比较够一点,也是跟过去生愿有关系,一般多是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人一定可以往生;一往生就离开轮回了。只要一到极乐世界就离开轮回了, 三摩地

2018-07-20

有个人常常失眠,他当医生,我告诉他:你只要持佛名号就好,当你睡觉时候,心里面就念佛号。他照我说,每天一,就心里默念佛号,念到后来,在什么时候睡着了?不知道!总之好好睡了一觉。因为他生意好得不得了,人累了,精神太疲劳,变成亢奋状态,就没有办法睡觉。我们上次禅三也是一样,有人参啊参啊,那个疑情把整个身心内外绕住了,放不下来啦!躺了,睡不著觉。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