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布施为什么会是菩萨的净土呢?因为菩萨在三大无量数劫中舍身、舍命、舍财、施法;以三种施利乐众生,如果不作财物布施、无畏布施、佛法布施,他就不能成就净土,因为这三种布施是成就净土的基础。如果不作这三种布施,或是作了却不具足,菩萨就无法成佛;乃至十地的布施而入了等觉位以后,还要整整一百劫之中全力修布施行。所以等觉菩萨最后百劫中,无一处非舍命处,无一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七地满心念念入灭尽定,寂静极寂静,烦恼障习气种子已断除极多,全无执著,此时必取无余涅盘;但于入涅盘前,佛来传授引发如来无量妙智三昧而不入涅盘,转入八地,以愿波罗蜜的缘故,不断的到十方世界利乐有情,只需生起作意而不须加行,即能于相、于土自在;直至最后身菩萨位,观察人间因缘而诞生人间,示现为凡夫相而出家学道,乃至于菩提座上以手按地时明心,夜后分目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释迦牟尼佛在烦恼障都断除净尽,无始无明的上烦恼——尘沙惑——全部都断尽了以后,到达究竟佛地之前的最后一世,选择一对好的父母,受生入胎,降生于人间,成为悉达多太子。最后出家,遍学一切外道法,但是发觉那些外道法都不对,也都不究竟,所以自己去修苦行六年之后,发觉苦行绝对不能使人成佛,认为修行应当是不苦不乐的,好像弹琴一样,弦不能太紧,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但其实三宝真实的内涵,大部分人都没有真正的认识,所以我们要再大略说明一下。所谓的佛宝就是指菩萨曾在三大无量数劫当中,证悟不生不灭的如来藏,得到般若实相智慧之后,能够不惜身命、勤修六度,直到万行,最后在菩提树下降伏魔军,断尽烦恼障以及所知障,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时候如来藏当中的种子不再有变易,已经究竟清净,微妙寂静,这时就称为无垢识、清净法身。佛陀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此降生情境是非常令人感动的时刻,唯有诸天及具天眼通之人才能看到。心想,若没有护明菩萨降生成佛,我们今天也无法听到如来了义(哭哭)。所以为了感念佛恩,五月各地寺院都会举办浴佛,而浴佛的唯一主角就是「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悉达多太子。(只有悉达多太子才是正宗,某山头自立形像供大众浴佛,就是不如法..不如法)浴佛功德非常殊胜,在《浴佛功德经》说道:「由作如是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佛为什么不穿鞋?一是做个榜样,令修行者减少欲望;二是显现足下的千辐轮相;三是令见者欢喜。为什么佛走路时双足离地四寸?一是不伤害地上的虫蚁,二是不踩踏青草,三是示现神足。为什么佛所走的路都是平路,没有凹凸不平?一是行菩萨道时修慈悲喜舍四平等心,令一切众生安隐,二是诸天鬼神为了修福报,替佛把地都整平了,三是佛为菩萨时,铺路修桥方便利益大众。)佛说八十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佛过去世行菩萨道时,是一个贫穷得一无所有的人,跟随结伙贸易的商人一起去其他国家。这许多商人都有信仰佛教修善培福的志向,每到一处,都要布施穷乏,拔济众生的困难。一天,商船航行在海上,众商人对菩萨说:我们都以慈悲之心行布施道,你准备拿什么东西来布施造福呢?菩萨答道:人的身体不过是假借的身躯,最终总是要被抛弃的。我见到海中的鱼,大鱼吃小鱼,同类相残,时刻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白话解释如下:有智慧而善巧方便的人,往往会因为一个小小的因缘,而发起大心,趋向佛道;至于懈怠懒惰的人,纵使有大的因缘,也不愿意发心趋向佛道。所以修行佛道的人,应该心意坚强,立定志向、勇猛精进,广结善缘。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这是有典故的:有一天,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一群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还有各国国王、大臣、民众,大家前前后后围绕着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目录一、前言二、大乘的解脱道三、佛菩提道的内涵 甲、佛菩提道之宗通 乙、佛菩提道的修证次第——五十二阶位之六种菩萨性 丙、佛菩提道首重开悟——亲证如来藏阿赖耶识 丁、依万法根源如来藏,方有胜义谛 戊、亲证转依离生如来藏,始能分证无我 己、悟后起修——历缘对境断尽烦恼 庚、宗通之究竟—&md | admin 2018-07-21 |
![]() |
我们今天讲的题目就是这个“成佛之道”。可是什么是“成佛之道”呢?“成佛之道”这个议题非常非常的大,也就是说整个修学佛法,从一个凡夫到成佛这整个过程,我们每个菩萨要所经历、所修证、所能够了知、所断除的一些种种的法道,这就是成佛之道。既然提到成佛之道,那就有一些不是成佛之道,等于说在现在市面上很多很多修行的团体,很多很多打 | admin 2018-07-21 |
![]() |
声闻人所修学的,就是要把生灭的一切法的范围确定下来,而且要知道它的边际,否则就可能会把生灭法当成是不生不灭法。可是如果他把范围扩得太大,连如来藏----不生不灭法----也含摄进去的话,又会变成断灭,成为断灭见;一般人所说的生灭法,就叫作一切法!因为世间人所见,就是我所见的所有的事情。所以所有的生灭法是可见的,而且是有相的,那个范围就叫作生灭法,也叫作一切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有人在修学佛法或者研究佛法的时候认为:声闻法中的部派佛教有各个部派,每个部派都有不同的说法,所以每个部派都要用每个部派独特的说法来理解。对于这样的说法,我们并不能完全赞成,因为我们所说的佛法,它是在研究法界(中本来无生)的实相,既然它是研究法界的实相,法界的实相不应该是由不同的部派说不同的佛法;不可以由不同的部派说不同的声闻菩提。所以整个声闻菩提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里面是不是有一个法印,可以来函盖呢?让三法印能够更简洁,或者作一个总纲领,来函盖呢?也就是能否用诸行无常,来函盖的法印呢?或者用诸法无我,或是用涅槃寂静,来函盖的法印呢?如果用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无常、无我,来含摄整个三法印,事实上它会产生错误!譬如:用诸行无常,来含摄法印,这样对于诸法无我,是可以符合的,因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声闻菩提,最主要的修学法门——四圣谛。四圣谛法门的第一个叫作苦圣谛,第二个叫作苦集圣谛,第三个叫作苦集灭圣谛,第四个叫作苦集灭道圣谛。为什么四圣谛要称为圣谛呢?谛,它是法界里的谛实之理。谛实之理就是说如果把圣谛的内容,跟法界的事实来验证,它的确是法界里面真实的道理,不管在东方还是西方世界,这个道理都完全成立;乃至在十方的世界去验证,它都一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首先我们先了解声闻菩提里,最主要的修学法门——四圣谛。四圣谛法门的第一个就叫作苦圣谛,还有第二个叫作苦集圣谛,第三个叫作苦集灭圣谛,第四个叫作苦集灭道圣谛。为什么四圣谛要称为圣谛呢?谛,它是法界里的谛实之理。谛实之理就是说如果把圣谛的内容,跟法界的事实来验证,它的确是法界里面真实的道理,不管在东方还是西方世界,这个道理都完全成立;乃至在十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佛教所说的解脱,就是使众生从三界六道的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最重要的:是在三界六道背后有一个如来藏!这个千万不能忽略。三界六道是世间的因果,实证解脱果是出世间的因果;但不管任何因果,背后都是因为有如来藏的运作,才使得这些因果能够成立。在人间实证解脱果,首先要能够断除三缚结。三缚结:第一个断我见、第二个断戒禁取见、第三个断疑见。解脱果的初果须陀洹(声闻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世尊成佛之后,观察五浊恶世的众生,信根不够,而成佛的目标又太高深,如果直讲成佛之道,大多会知难而退,所以设立了前面这些阶梯,即(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后说佛乘的原因在此。也就是应众生根性说法。在《阿含经》里我们也看到,佛陀要度某人时,先说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如果此人能够接受这些道理,佛陀再为其解说声闻菩提及缘觉菩提,最后三转法轮时开演大乘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譬如:有的人命运较坎坷,希望能够现世改变,也有的宗教,教人的方法。因为在人间,物质比较缺乏,如果能够往生到天堂,那里的物质非常丰富,就可以过上快乐的生活。但不管是改变命运,或是来世这种更大的命运改变,可都没办法改变一个最大的命运----就是流转于生死之中的命运!因为一切众生最难逃脱的,就是流转于生死之中,如果我们可以在当世,解脱于生死流转,那么相对于改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三乘菩提有没有一个核心呢?没有错!三乘菩提它有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就是所讲的八识论。也就是说在探讨我们有情,每一个生命都有八个识,也就是要有眼睛的眼识,同样还有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除了前面这六识之外,还会有第七识末那识,也就是意根,还有第八识,叫作如来藏,或者叫作阿赖耶识!也就是说我们有情,就是具有这八个识,可是一般人都只知道六个识。也就是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法印是世尊特别施设,作为佛法实证的检验标准。也就是说,讨论佛法对错的标准,是用三法印来验证。如果不能通过三法印的验证,就是错误的!若可以经由三法印来印定,说明此内容就是正确的;所以三法印,是在为我们建立一个修学佛法的标准。有人曾经说:‘三法印’,这三个字,是在大乘的龙树菩萨时,才有的名称。这样的说法,并不完全正确;虽然这三个字,是在龙树菩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