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是以于此拈提此一分非真正学佛之子,因而更说:如来真常,以为正理!以《四阿含经》中的《央掘魔罗经》来阐扬,破斥此一分学术外道见。经典说:「涅盘即是解脱,解脱即是如来。」涅盘中有「本际」,「本际」非十八界生灭法,以此「本际」而得说有涅盘,而「本际」诸多义理已经于前所说,而又以缘起支会通「唯识」也于前说,今直接以佛语:「涅盘」即是「解脱」,即是「如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那么,声闻圣人、缘觉圣人(辟支佛)和佛的差别体现在什么地方呢?为什么声闻圣人、缘觉圣人(辟支佛)为什么不能称为佛呢?声闻圣人、缘觉圣人(辟支佛)和佛的差别无量无边,本章根据佛陀开示的原典,详细的阐述了声闻圣人、缘觉圣人(辟支佛)和佛的十八种差别。一、证悟菩提方式不同佛在《优婆塞戒经》卷1〈5三种菩提品〉说:善男子!菩提有三种:一者从闻而得,二者从思惟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果每一个学佛人仔细观察、了解佛的这七个方面的殊胜之事,也一定会对佛升起无穷的敬仰!一、关于佛之身胜《优婆塞戒经》卷3〈16息恶品〉云:云何身胜?如来身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之所严饰,一一节力敌万八十伊罗鉢那香象之力,众生乐见无有厌足,是名身胜。诸佛身相具足,都有微妙的三十二种大人相,还有八十种随形好,一一好相中又有无量好相,也具足无量无边的威神之力,佛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果我们了解佛的十种功德名号的由来,就能大略了知佛的境界相了,就知道诸大菩萨、诸大阿罗汉、辟支佛都无法测度佛,何况我等众生?因此对佛的殷重恭敬心就会油然升起。一、佛为什么被称为无上尊(同无上士)呢?佛在《优婆塞戒经》卷3〈16息恶品〉中说:如来从观不净,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庄严地至解脱地,胜于声闻辟支佛等,是故如来名无上尊。也就是说,由于佛在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世尊,此四住地力,一切上烦恼依种,比无明住地,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原标题:佛与阿罗汉的区别) | 三摩地 2018-07-21 |
![]() |
】 (原标题: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第一、庄严清净:是说在成就佛道的资粮上,都是以正行来成就,不以非正行来成就。譬如福德资粮的庄严,有人是正正当当做生意的;有的人是朝九晚五奉公守法,对自己很苛刻、很勤俭的省下钱财来护持正法,或为众生做事;但是有人实在是不得已,因为他永远都是贫穷的,所以他使了小聪明去小骗,用来护持正法。他想:我下辈子得要还他一千倍,但我用这些钱财来护持正法,下辈子可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论坛上有曹兄质疑佛陀,以凡夫知见来窥测如来,此举动如同没有学佛的愚人,将来只是多障碍自己的道业,异想天开的越多,只是让自己将来更加的辛苦,不论是继续轮回,或者是求取佛道,都是障碍!因此奉劝网络上一切大众,若是不知此理,随说着去,切莫于此留下证据!以提婆达多而言,大乘佛法很清楚地说明其为菩萨摩诃萨,但是经教阅读不多的人,就以为一切都是他的智慧可以「想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一、三身二乘人取无余涅槃,是把色法灭尽,永远不会再有未来世的色身;菩萨成佛以后并不灭尽色身,而是世世保有色身以度有缘。诸佛都有三身,或谓三身为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或谓法身、报身、化身等。关于三身,《成唯识论》卷十载,诸佛法身即是无垢识,无形无相,究竟清净。诸佛之报身复有两种:一为自受用身,为诸佛自受用广乐之身;二为他受用身,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八种妙声,我把它查出来说:第一是极好音,极好音就是非常美妙的声音,谁听了都喜欢。第二是柔软音,诸佛说话不会让你觉得耳朵有刺激不顺的感觉,声音听起来很柔软。就好像爱好听音响的人,一般音响他听不进去,往往觉得声音很硬。所以有人为了想听比较软性的声音,可以花上几百万元,就是因为想要获得柔软音。第三是和适音,和适音就是听了你觉得身心舒畅,不会太大声,也不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注:证得阿罗汉果者:至少要有实证初禅离欲的功德,也会远离欲界抟食的执着。平实导师于书中亦有开示:【所以,抟食的断除是极重要的,若不能断除对于抟食的贪爱,就无法解脱于欲界境界,遑论解脱于三界生死?所以真正修行解脱道的法师与居士们,如果想求取解脱,就不应该对抟食有所贪爱;如果每日贪着饮食,就会被抟食系缚而不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优婆塞戒经》(供养三宝品)第十七佛又接着开示:如果有人能以遍满四天下的宝物供养如来,福德当然很大;但若有人没有钱财,而以佛地的种种功德法相,至心恭敬的说出来赞叹,这两个人的福德是相等而没有差别的。所以请诸位记得把前面所说佛地种种功德记住,将来去朝圣时,如果人家以种种宝物供养;你就与大众以种种偈颂恭敬唱出来供佛。如果你能用印度话赞叹,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祂的正遍知是无远弗届的,不是只有在三千大千世界教化众生而已,祂在其他十方无量无边的世界,一样没有休息在教化世间。佛陀已经远离了一切贪瞋痴、远离一切无明;祂不用休息,而可以尽未来际来救护一切有情来脱离这生死的苦海;佛陀的智慧是无上的,他没有一个止尽;佛陀对于一切世间的法,完全了解,这就是我们说的佛的威力。佛有十种威力,其中有一种就是:这世间哪一件事情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世尊,此四住地力,一切上烦恼依种,比无明住地,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原标题:阿罗汉不能断烦恼习:佛与阿罗汉的区别)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善知识的五十三参,使善财童子从凡夫位到达等觉位,是在一世之中完成的;如果有这样的机会,诸位愿意不愿意来修童子行?我想应该大家都愿意。也许女众们会这么说:童子行,我没办法修。那你们来世也可以修童女行,一样可以五十三参之后成佛啊!而且,来世是否还是女人身?也是不一定的。所以我想,你们应该也是愿意这样修的。童子、童女,是大乘法中的两种出家人,譬如文殊童子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目录一、佛有三身1、化身佛2、报身佛3、法身佛二、依教判三身内涵三、佛之三身所说法义的不同四、念三身佛1、念应化身佛2、念报身佛3、念法身佛五、佛之十种名号六、如来行一切行、修三种增上学都是为了利益众生。七、诸佛有二种清净法:庄严清净、果报清净。八、佛之四智一、佛有三身1、化身佛佛有应身化身,依有情得度之缘而现化身,或数分钟、或数小时而灭;有时示现应身,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上承第四辑(息恶品)未完部分)讲记如来十号具足,当我们了解如来十号的由来,就大略了知佛的境界相了。由于大略了知佛的境界相,终于知道诸大菩萨、诸大阿罗汉、辟支佛都无法测度如来,何况凡夫未悟众生?所以对佛就有了殷重的恭敬心,如此心态,念佛时就会使戒行次第转变清净。如来的十号是怎么来的?如来从因地还没有见道的三大无量数劫之前,在凡夫地中为求离欲,因此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也就是说,一生补处的菩萨指的是什么呢?就是妙觉菩萨。也就是菩萨成满了这个十地的菩萨道修学,到等觉以后百劫修相好,最后成为妙觉菩萨生到兜率陀天,等待众生因缘成熟的时候到人间示现成佛。那么一生补处就是妙觉菩萨,祂多必往生兜率陀天,大部分都是生在兜率陀天。为什么生在兜率陀天呢?因为告诉我们说,兜率陀天以下的欲界天比较放逸,而且兜率陀天以上的天以及色界天,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我们知道「即生成佛、即身成佛」这句话对于已经降神人间母胎的最后身妙觉位菩萨来说一定没有问题,因为最后身菩萨下生人间的目的就是要示现成佛,妙觉菩萨也有具足的功德来示现佛陀所说这些诸佛示现成佛的恒常法则;然而,换个角度来说,若有人夸口宣称自己在佛法中已经获得悉地了、已经成佛了,佛弟子们就应该要有智慧能够以圣言量这些事相上的道理来检验这个人出生时是不是真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究竟不退,是指从妙觉菩萨上上开始,在天上观察人间因缘成熟,诞生人间;于菩提座下一手按地明心,妙观察智、平等性智以及大圆镜智现前;夜睹明星眼见佛性,成所作智现前,成为四智圆明的究竟佛。所以,究竟不退是指从妙觉菩萨开始,一直到成佛为止。------第008集宗通概说(中)正光老师主讲 (原标题:究竟不退,是指从妙觉菩萨上上开始)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