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从佛法三乘菩提共通的内涵来看,可以看见的事实:断我见对于学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我见是二乘圣人在见道时所要断的,断我见是二乘菩提所证的解脱果,但也是大乘菩提见道之前所必须要断的。所以说断我见虽是解脱道的法门,但却是三乘与共的;我见没有断的人,还是在佛门外绕,是在外门修习六度万行,还进不了佛教的内门中修行。所以断我见是这么重要,而且是往上更进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然而祖师们对于见地上的不同,更以去开悟者日遥,不免有多少方便语句,这些方便语句固然可以利益入门者,但是却是不免留下弊病。所以方便语句,实在是很麻烦。对于祖师们的方便语句,实在是不方便恭维。因此对于祖师们的方便语句,只好说,真悟者,不当如是说,或是说,不方便如是说,因为证悟者一开口,就是动见观瞻,惹人注意,如果随时随地都是方便语句,虽然能够建立当时听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网络上的大家喜欢讨论机锋,喜欢讨案,如果是因为好奇心,则可以自己好好地阅读平实导师的公案书籍,不用再好奇了。受正藏师兄附嘱,勉力为文,希望能够利益大众佛法一分!一二三在开悟前将导师的七本公案几乎都翻阅过,虽明白哪些作略,可从来不认为这样叫做开悟,因自知只有真正开悟者可以坦然说自己开悟而无过,想自己不过于书籍文字纸张上熏习导师法义,往世喜爱读书的种子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观行断三缚结》——实证初果自从正觉同修会开始弘法以来,各大道场口头上的说法是:萧平实弘扬的法义很奇怪,与各大道场都不一样。暗示说正觉同修会的法义有问题,因为他们不敢公然毁谤正觉的法义是外道法──恐怕承担谤法的大因果,心中又很想正觉。然而正觉弘法将近二十年来,经过三次严重的法义质疑、检验,也经过各大道场十余年来私下不断的寻找法义过失而不可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佛陀说真心可以遍一切处,这个意识心念头的中间,即使可以捉摸的到,那可以如何遍一切处?它只是粗的意识心的「停格」,暂时不现起这个语言文字,或是去攀缘五尘境,或是固守一个空空的无有物质的法尘境,不管是哪一种,它还是很清楚地被意识心所缘取而知,自己知道所感受的是个什么,所以它必须要停止许多的外在的攀缘,才能够现起,这样哪里可以遍缘一切处呢?这样努力上一辈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禅与净土是我国大乘佛教的两个主要行门。参禅以在娑婆世界求悟为目标,而净土法门主要是以念佛求生净土为标的。悟前,虽说有八万四千法门,然八万四千法门所指向的目标都是同一个——开悟证得第八识如来藏。开悟的方式有多种,譬如阅读经典或善知识的开示也可以悟入,称之为藉教悟宗。诸种悟入的方法,以禅宗参禅的方式最为迅捷。学人欲参禅开悟,需先行建立禅法的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还没有证得圣道之前,生死的力量是非常大的。没有证悟之前,每天惶惶然不可终日,一天到晚想:学佛就是要了脱生死,可是生要怎么了?死要怎么脱?都不知道。连证个须陀洹果都完全没有把握,都不信自己能证须陀洹果。不信的话,诸位出去外面,随便找个佛弟子说:“你这一世有没有把握证初果?”他一定向你说:“你别跟我开玩笑!”他连初果都没有把握的!换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禅必须要起个疑念,在世间—也就是五阴和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所起的万法中去体究,才有开悟的因缘。所以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不是叫我们除烦恼,不是叫我们不起爱憎心,反而要我们在各种烦恼里面,在各种爱瞋及不爱不瞋的活动中去体会;黄龙禅师说生缘处处,就是这个意思。讲到这里,请问诸位上座:您的生缘在什么处?这就值得参究了。五阴、十八界就是世间,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讲记:如何探问有疾菩萨已讲过了,文殊菩萨又问:居士啊!有疾的菩萨应该怎么样调伏他自己的心呢?前一段是说去探望生病的菩萨应该怎么做,现在说被探望的菩萨、生病的菩萨,应该怎么样安住自心。维摩诘菩萨说:生病的菩萨自己应该这样想,应该这样探讨:如今我生病了,而我这个病都是因为前世有种种妄想颠倒、种种烦恼,因此才会有这些病;可是病、色身、我的身心,都不是真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有几位明心的菩萨提到悟后转依如来藏空、无相、无愿的寂灭清净性后,会有无法发起菩萨慈悲的疑惑。末学惟恐部分有这种疑问的菩萨长时无法释怀,以致影响佛道修学,故不揣孤陋,谨以个人一点体会,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菩萨明心后既然找到如来藏而有所转依,理应转依如来藏心体的全部。所谓如来藏心体的全部,不是只有祂空、无相、无愿的寂灭清净性,更重要的是祂鉴机照用的无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七住真见道位起,由于亲证如来藏的缘故,能于三乘诸经渐起胜解及胜行,非唯臆测及无本而行,故名胜解行位,能作殊胜的体解与观行故。四者修道位。于修道位中,始自初地,末至等觉,修何等道?谓入因果分、修差别分及三学分,是此十一位中修道,即是唯识行也。然而此唯识行所修证者,其实仍是依七住位所证得的唯识性为根本,进修胜妙细密之一切种智及修除习气种子…等,名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下品往生者,皆是于佛法懵无所知者,于造作五逆十恶无有惭愧之状况下,由于善知识之缘而得往生,然而必须在莲苞中,经过极乐世界之七七日或六劫或十二劫,不断的受七宝池中八功德水所发出之苦、空、无常、无我基本佛法之熏习,直到清净了粗重烦恼,并且信根慧根具足以后,莲华方开,也仅能听闻到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演说大乘甚深妙法,而于闻法后发无上道心。只有下品上生者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大乘法的到彼岸和二乘法的到彼岸大不相同。二乘人说他们到了解脱生死的彼岸,其实是方便说,他们哪有到彼岸?因为真正的到彼岸是你十八界还没有灭,就已经亲证涅槃的实际,那才叫作到彼岸。换句话说,在五阴的你、十八界的你仍然存在的当下,就证实了无余涅槃中的实际,就现观无余涅槃中的实际境界:实相心自身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增不减、不断不常,永离两边而且本无生死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第一节大菩提道--般若解脱道的佛法与邪见说完了,接下来讲般若及其邪见。般若究竟是什么?般若并不是讲无常空与缘起性空,如果用无常空、缘起性空来解释般若,那表示你这个人没有开悟,你不懂般若经。初转法轮讲的是无常空及缘起性空,如果二转法轮的般若也是无常空、缘起性空,那初转法轮应该就是般若了,然而初转法轮为什么不叫般若?二转法轮才叫般若?何谓般若?般若就是法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般若之邪见,分析归类后,有四种邪见:一、有人认为无常空就是般若;他说:「你看这花那么漂亮,然而它是无常的,三天以后就谢了,四天以后就烂了,五天十天后在垃圾场化掉了;也许被野草吸收了。它是无常的,无常就是般若。」用「无常故空」来解释般若。这种邪见到处可见,不信的话,诸位回家后,把以前所买的诸方大小善知识所解释般若经的书拿来看,他们都是这样解释:「诸法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一个人参禅,悟明真如,能够时时体验觉知真如的空与不空,时时体验真如的真实存在、不生不灭的缘故,所以我见身见同时断除,那么当下就离开了四相。声闻“初果向”断身见以后,还有受、想、行、识的我在。有受、想、行、识存在,就有果可证。有受、想、行、识存在,就有我、有人、有众生、有寿者等四相。必须再转入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观行,才能断尽我见,才入初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萧平实弘扬的大乘是释迦佛弘传的祖师心印法:明心、见性、解牢关有一些人就是因为不懂祖师三关的内容,万法是否实有都不明白,而且有为法和无为法有什么区别也搞不清楚,怎么能在论坛诽谤弘扬大乘的善知识,长篇大道出洋相,又误导别人学,让人笑话那些人的无智。一、明心就是跨入内门修行:五祖讲: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这个本心是指什么?能找到吗?要是能找到就不会诽谤萧平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此观是专门观想无量寿佛的身相光明。无量寿佛的身相,就像百千万亿夜摩天的阎浮檀金,所放出来的那一种金色。佛身的高有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一条恒河的每一颗细沙代表一由旬,一个恒河沙数由旬就不能想像了,现在说不只是六十万亿,是六十万亿的那由他的恒河沙数由旬---无量寿佛身量无限的广大。修此观者心量必须无限广大,才能观想无量寿佛无限广大的身相。想好之后要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念佛人进入果地无相念佛阶段,很清楚的明白真如之后,每天晚上跟自性弥陀一起睡觉,每天旱晨跟自性弥陀一同起床,他证了真心、真如、自性弥陀这个空性的真实存在,可是啊!他还没有亲见佛性。因此,如果知见不够,就会停顿在这个阶段,执着于这个空性里面,那么他就会偏于空而没有办法进入实相,这个阶段还不是保任的时候。如果知见够,就知道应当再继续体究,求见佛性,如果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蓝吉富先生言:【我之所以对宏智所撰的近首《钝鸟》偈印象深刻,是因为该偈,常使我在脑子里浮起宏智对大慧的无瞋风范,以及其对死亡一事的平常心,更使我感受到他的生死一如的境界。】此说诚然,蓝先生劝诫大众共同心仪于天童的无瞋风范,共同向往天童的生死一如境界,其心也善,诚应赞叹之。然而蓝先生接著说:【这一事例,使人觉察到:即使像大慧那样曾经大悟的禅师,也并非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