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那么信根部分,我们要为大家说明,信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信有体,第二个层次是信有德,第三个层次是信有能。什么是信有体呢?也就是说对于这个法本身是真实可证要信受。什么是真实可证呢?也就是说,不管是解脱道或者是佛菩提道,所证法一定是真实而不是虚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要知道说五阴十八界本身是藉因藉缘而出生,不是真实,你要去求证解脱道话,那么 三摩地

2018-07-21

在《菩萨璎珞本业经》里面,有开示十信位所应该学习具备十种心,也就是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迴向心、护心、戒心以及愿心等十种心。十信位修行需要多长时间,则是要看众生心性状况。善根好,要一劫或二劫就能够满足;善根差一些,就会不断地进进退退,时间拉得很长,最差要一万大劫才能够满足十信位。如果十信位修学话,就能够发起大菩提心, 三摩地

2018-07-21

《华严经》中讲解五十三参,但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总共参访了五十二阶位善知识,这些善知识遍布于人间各种阶层之中,或者在家、或者出家、或者贵为国王、宰官(专门判罪犯剁脚后跟执法者)。平实在这里谨依《六十华严》善财大士所参访善知识,举而示之。这五十三参中善知识,甚至也有身分卑贱至当妓女;而这些善知识们─也就是说这些菩萨们─在世间法中身分是 三摩地

2018-07-21

(-----《佛说长阿含经》)初机学人虽亦修学菩萨六度法门,然系以求世间乐、求凡夫神通、求生梵天等为其目,不以证悟菩提为目;如是而修六度行门,只是将六度行门作为求取人天善果之资粮,作为求取凡夫神通之资粮,作为求生梵天之资粮而已。如是而修六度者,即是佛法中之人乘与天乘修法。然而人天乘之修法,若不以三乘菩提为依归,则人天乘之六度修法,即非佛法;若是以三 三摩地

2018-07-21

关于修行十信位时间,《璎珞经》谓,修此十信,经一劫乃至三劫,可至初住位;《仁王经》云,十千劫中行正道,其进退不定,犹如轻毛随风,东西不定;《起信论》则谓,经一万劫修此十信,可得成就。(原标题:关于修行十信位时间) 三摩地

2018-07-21

别教菩萨修行位。<菩萨璎珞本业经>上卷(大正第二十四卷第一○一一页)所说五十二位中,第一位至第十位位阶。谓信心、念心、精进心、定心、慧心、戒心、回向心、心、舍心、愿心十种。亦称十信心或十心。<法华玄义>第四卷下,明示七位为:总明菩萨位者,即约三经。一约『璎珞』明位数者,『经』有七位。谓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地也(大正第三十三卷第 三摩地

2018-07-21

我们来看看在《中阿含经》中,另一个佛陀所说故事:有一个时候,佛在舍卫城只树给孤独园安住,有一天黑夜过了,在一清早,世尊就着衣、持钵,然后进入舍卫大城去托钵乞食。这一天,佛陀走向鹦鹉摩纳都提子家,那一天刚好主人都提外出不在,都提家中养着一只大白狗,大家都很爱护这一只狗,对它就像对人一样宠爱,以美味食物、精致床具来供养这一只狗。当时大白狗正在 三摩地

2018-07-21

达摩祖师所传,就是这个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禅法。而这个般若开悟,是参禅时一念相应突然找到,不是靠思惟来整理才渐渐显露出来。譬如一颗芒果,它香味,它甜味、酸味,假使没有亲手拿在手上,送进口里来吃,任凭别人怎么样解说,自己怎么样揣摩想象,终究无法真正了解;众生听了很多芒果大概多大、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味道是如何,他听了很多,可是他从来不知道哪 三摩地

2018-07-21

引导学人快速开悟是破坏佛正法——开悟须具备之因缘条件——平实导师有云:“真开悟,须转依真如之清净涅槃自性,使我见我执及种种烦恼不能再影响到自己,有解脱正受,智能正受,对此真如有忍法生起,才是开悟圣人。纵使知道密意,而无此功德,仍然不是真正开悟。”缘于末法之世,有善知识平实导师,秉佛慈命、续佛法脉,创立佛教正觉同修 三摩地

2018-07-21

一个人参禅,悟明真如,能够时时体验觉知真如空与不空,时时体验真如真实存在、不生不灭缘故,所以我见身见同时断除,那么当下就离开了四相。声闻初果向断身见以后,还有受、想、行、识我在。有受、想、行、识存在,就有果可证。有受、想、行、识存在,就有我、有人、有众生、有寿者等四相。必须再转入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观行,才能断尽我见,才入初果;而仍不明中 三摩地

2018-07-21

我们要讲极乐世界净土三辈九品时候,也就是说要谈一谈阿弥陀佛所摄受众生根器,以及往生后证果差别。念佛求生极乐大心菩萨们,应当要深入了解当中内容差别,才可以透过此世闻熏殊胜因缘而于此世努力精进念佛,以修行善根功德发愿回向往生极乐,期望能求生极乐世界上品上生。我们上一节课程进度乃是讲到体究念佛所应该具备资粮,这个与上品上生以及上品 三摩地

2018-07-21

佛菩提道修证次第,自古以来即有诸方大师所施设种种分位差别,虽然分位角度也许有诸多差异,但不管是依何种角度、何种面向契入,总是以生命实相心如来藏为核心;必须依自心藏识之修行,而生起般若慧之总相智、别相智以及一切种智之后,才能圆成究竟佛果。如果离开了实相心如来藏,就没有佛菩提道修证可说,当然也就没有佛果可成了。这是因为如来藏心含藏一切法种,祂可 三摩地

2018-07-21

专心课诵、专心做事心。(6).遍满虚空无见闻觉知心。(7).遍满虚空而能觉知心。(8).打坐进入定中能知能见之心。(9).打坐入定时不闻外声、不见外境之灵知心。(10).打坐入定后无见闻觉知之心。(11).证得神足通,能离开色身飞来飞去心。(12).神通之心。(13).十方唯一虚空,是吾人共有之真心,是常,祂有殊胜之体性及能量,能生吾人之知觉心等变易作用。(14).无相念佛之心。( 三摩地

2018-07-21

(一)什么是禅?雪窦重显禅师有一次上堂,进了堂还没上座他就讲了:如果要说禅这个本分事话,我雪窦进堂还没上座之前,本分事诸位应该就要知道了。会么?有什么人道得么?结果没有人说话。不得已,雪窦禅师上堂坐定,手指在空中一画就讲:诸人随山僧手看,看我这个手指头,十方国土十方世界都在老僧指头上现前。又交待:诸人随山僧手指看哦!那么这个已经是落到第二句了。如 三摩地

2018-07-21

举证如下:一,先引《楞伽经》三译本如下:《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佛告大慧:「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儿变现诸趣,离我我所;不觉彼(如来藏存在和体性)故,三缘和合方便而生(有业力、无明及父母因缘,以及三界器世间因缘,祂就可以出生了我们这个五阴出来);外道不觉(外道不觉如来藏,不觉如来藏者即是外道),计著作者(误计见闻觉知心 三摩地

2018-07-21

妄心永远不能转变成真心(上)杨正旭老师主讲各位菩萨:阿弥陀佛!今天所要讲主题是妄心永远不能变成真心。为什么要讲解这个主题?因为一个学佛人,如果说他修学方式是要把妄心变成真心,或者是说他直接把妄心当成真心,用这样修学方式不要说修上三大阿僧祇劫,即使修上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也不可能开悟,更不要说是成佛!但是很多学佛人,他其实是落入这样状态,但事实上 三摩地

2018-07-21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十五)克勤圜悟禅师说:悟后只要转依自心如来一味一相之清净无我真如法性而行,自能于历缘对境中不夹杂一切烦心琐事,纯依真心一心而住时,心境就洞然无遮,没有爱憎而又离于虚妄之取舍,不分别彼真心与五阴我,也不作得失之分别,于一切法中坦率自然安住,因为一切法都是我自家真心宝心不思议处、清净圆明妙心所受用之物罢了。悟后觉知心应该依此 三摩地

2018-07-21

问:看到之前法难事件,深深觉得「悟得深、悟得真,非常重要」,比较不容易退转、乃至作出谤法破法之事。吾人应发大心,不只要求悟,更要求悟得深、悟得真。悟得深、悟得真也比较能宏扬、摧邪显正、度化众生、荷担如来家业。请问要如何才能悟得深、悟得真?方法、条件、方向……等。答:要防止自己悟后退失,最重要,就是不要打探密意,也不要期望善知识给你太 三摩地

2018-07-21

再来观察:诸佛都很清楚知道:一一众生都是单纯为了一个烦恼而无量世中受大苦恼。诸位想一想:众生从无始劫以来不断生死苦恼,无量世生死就是众生最大苦恼,而众生会受这些大苦恼,都是为了一个烦恼:我见。单单只为了一个我见烦恼,所以在无量生死中受大苦恼。四种住地烦恼就是:见一处住地(我见烦恼),以及欲界爱、色界爱、无色界爱。这四种烦恼,归根究底仍是基于 三摩地

2018-07-21

试观一切众生意识--离念灵知心--能不能无所住而生其心?现见不能也!因为离念灵知心一旦现前,就一定和六尘相应,只要和六尘相应,就必定有所住;就算是打坐入定,坐入二禅等至位中,离开欲界五尘,但还是有定境中法尘相应,既有定境法尘相应,就是有所住,因为仍然有意识觉知心能觉知及分别定境;既能觉知分别定境法尘、所以能住在定境中,那就是有所住心,不是无住心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