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其弟见兄不亲家事,恒嫌恨之:共为兄弟,父母早终,勤苦念生活,反弃家业,追逐沙门,听受佛经,沙门岂能与汝衣财宝耶?家转贫狭,财物日耗,人所蚩笑,谓之懈废,门户绝灭。凡为人子,当立功效,继续父母功勋不废,乃为孝子耳。】(~《杂譬喻经》)这一个弟弟,因为哥哥这样子好于修学解脱之道,而对于这世间的财色名食睡,对于父母所留下来这一些财产,这些家族的名声都不在 admin

2020-02-21

菩萨行者应该生生世世以无量的善法来利乐有情,来救护众生,使众生能够离苦得乐,乃至可以度众生进入正法之中修学才对啊,菩萨怎么反而可以违背戒律,而把邪淫这种恶法加在众生身上,造成众生欲求出离,却反增系缚呢?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头,由于男女混杂,物欲横流,传统的道德观念淡薄,又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使得众生非常容易违犯邪淫罪而无法自拔,导致因邪淫而产生妄 admin

2020-02-21

家属不一定要有血缘关系:只要是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而永远住在一起,就叫作家属。如果是认定为家属的奴仆,主人的财产中有一部分是与奴仆共有的,不单是由主人完全所有的。所以,这些家属的奴仆对这个家庭的财产也是拥有部分的所有权,古时候是如此的。现在法律对财产的所有权已经有所区分,只有四个顺位的继承权。但是古时候家属的地位跟现代不一样,主人的财产他们也有分, admin

2020-02-21

是说他担心把财物布施出去,自己以后的生活会没有落。那第三种,见他施已受诸衰恼。则是看见别人布施了以后,却没有好报,反而事业失败,或者是出了车祸受了伤,或是生了重病,受到种种的衰恼;所以他就对布施产生了动摇,而有后悔心。像畏财尽受苦或者是见他施已受诸衰恼这两件事情,都是因为这些人还不懂得三世因果的道理,不知道这一世的布施,是要到下辈子才会得到果报,并 admin

2020-02-21

那么生命就自在吗?生命其实一点也不自在!你今天再怎么样有福德,再怎么想办法,也控制不住啊!终有一天是要舍寿的,而把财产移交给别人;那么这种情况,是不是到未来世的自己,就要准备去当个穷光蛋的饿鬼道众生呢?对于未来的生活影响这么重大的事情,我们大家都应该要在心里先盘算一下啊!不应该像一般的世间人,怀疑有没有未来世,所以就只盘算今生过得好不好,而对未来世 admin

2020-02-21

 接下来谈第二个部分:所布施的对象为何?布施时,应当观察所布施的对象是谁,譬如你看见贫穷、孤苦无依的老人、小孩、妇孺很可怜,所以用钱财来布施,或者为他们做事,让他们离开贫穷、孤苦、恐惧的生活,使他们生活得以衣食无缺、免于恐惧等等;虽然这些都属于人天善法的福德,可是这些都是菩萨应该去做的事,不应该去推辞。又譬如布施给出家人,也是应该要做的事,因为 admin

2020-02-21

他说:【俗话说画鬼容易画狗难,抽象的哲理容易推衍,但具体的生活经验,由于旁人都容易检证,反而不容易说了。除非萧老师减少搬弄佛学名相,就人人生活中所易遭遇的矛盾与困境(如婚姻、事业、子女教育、社会风气、宗教文化,乃至心理困惑、人格成长、生命意义之省思)多加详谈,那么才容易在对谈中发现彼此需要再加以修正改进的地方,则辩论是有意义的。】这样的来评论就是以 admin

2020-02-21

忆所修福,念于净命:去慰喻有疾菩萨时,要劝告他忆念:你这一生既然修了许多福德,那么接下来的生活,以及未来世的生活,一定要净命自活。不能净命自活,多是因为往世修的福德太少了。饿鬼为什么会肚大如鼓、饿火中烧而又咽细如针?因为往世从来不布施,此世很有钱还是不布施,贪火烧燃,所以死后当饿鬼。毒蛇为何要用毒去毒害众生,然后只能用吞的?诸位有没有思惟过?当它吞 admin

2020-02-21

另外呢,菩萨道本来就是要在和众生的互动中成就,所以一旦有这种避世的心态出现,就要反观自己的菩萨性是否具足?[2]若不足,要寻求、依止正觉的善知识,多多熏闻正法、如理思惟,并广行布施,培植福德,提升眼界与心量,就可能改善自他的关系,而在正法因缘下互敬互助,从孤僻自闭的情境中走出来,与亲眷朋友乃至一切有缘众生过着智慧而幸福的生活!工作会有很多不如法甚至有 admin

2020-02-21

《杂譬喻经》中有一个布施未来世得到大富的故事:在过去居住在王舍城中的人民,大多过着富裕的生活。王舍城里的人,依家产多寡分为九品,这九品各别居住于不同的乡里,彼此是不相互矫错杂居的。其中有个安乐富足的乡里名为一亿里,居住此里的人都拥有一亿以上的家产。当时有一位居士,很向往能住进一亿里内,为了达成目标,他总是拼命工作、勤俭持家,用各种方法存钱。就这样过 admin

2020-02-21

当一个人改过迁善之后,下定决心远离一切恶缘;改名换姓,到很远的地方去了,谁也不认识他,过新的生活。但是要过新生活之前,自己的习惯要改,习惯如果不改,这个业还是在。习惯改了,业就从定业成为不定业,从共业转成不共业。这个时候我们说,他的业消除了或减轻了。念佛人也是一样,要想让信和愿能够不被业所影响,要靠功夫;功夫修学成功的时候,心里面很笃定的知道走对了 admin

2020-02-21

菩萨在断我见乃至开悟明心的生活方式应该要如何呢?应该要学禅师那样事上无心、心上无事然后努力护持正法过日子!《无门关》卷1中,禅师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如果一个菩萨真实断我见,那他要给自己创伤疗愈就很容易了!创伤疗愈的关键就是在断我见与断我执!我们是因为有这个我见、我执或我所执,才会有创伤!譬如一朝被蛇咬 admin

2020-02-21

所以在老庄的思想里面,讲究的是什么呢?是我们应该要尽量的减少,要过着知足和简朴的生活。除了这个之外,老庄更提出了所谓的道。这个道,老庄谈的是所谓的天地万物之道、自然之道,并且谈到了人应该要顺应天地万物自然的道。这样子顺应这个道的结果、契入这个道的结果,才能够真正与天地同体;所以这样子就会使得,如果真正能够跟天地的道合为一的话,才能够使得我们不会去被 admin

2020-02-21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4)也就是说,无相观是依真实心如来藏的诸法实相来施设的,因为真心无形无色,又能出生万法,也能在与万法和合的运作当中,显示出真如实相无为之性;所以说,修学无相观是非常殊胜的!一般打坐或是数息的修行方式,都是在尽量远离外尘境界的静中修行方式,而等下了座回到世间境界生活工作的时候呢?大多就使不上力了!而念佛人在口中念佛名号或者心中 admin

2020-02-21

因此修行人也要知道,道业不是随便就能够成就的,即使是一般世间法各行各业,也都要辛勤经营、劳累奔波才能成就,何况是远远超胜于世间法的佛菩提呢!因此修行当然得能堪众苦,也不可以因为世间种种痛苦,不能堪忍就邪命自活,也就是以不如法的方法赚取生活所需的财物,或者从事对众生有害,而从中获取利益的职业;菩萨不可以这样,即使赚钱很困难,也绝对不作邪命自活的事,因 admin

2020-02-21

那你慢慢的能够摄心为戒了自然能够,所谓的摄心为戒,因为你如实地修习正确知见,你如实地在修集福德,你也如实在修习定力;有定、有慧、有福德,然后在日常生活烦恼当中,根尘触相对当中,客尘烦恼来叫门的时候,邮差来敲门了,您就不会去回报。------《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二)》<第77集三归五戒始修学(九)>吴正洁老师 admin

2020-02-21

当在现代的生活中难免有时候你会对自己生活上起了很大的烦恼,这也没有关系。当你觉得没有那么精进的时候,当天你可以在佛前,即使是一个合掌,这样的话都代表你精进的心意,都代表说你继续要在佛道中继续迈进;于此五浊恶世来说,这样就是难能可贵了。千万不要作自己是没有办法再支撑下去想,要想众生能够在五浊恶世出现,你如果在这边能够修集一天的福德,即使是说一天之中只 admin

2020-02-21

障道的因缘所产生的就是因为当初心不随喜,而在后世所成就的果报,就是资生会非常困难,生活上会种种的障碍。如果菩萨在生活上产生这样障碍,就不容易可以持续这三大阿僧祇劫的佛菩提道。而且在这部经里面又有提到:于诸众生,起嫉妬心;见他得利,心生恼热;见他失利,其心欢喜。所以这样的话,果报在势力上你就会减损,你的威德就会减损等等。因为一切的众生,他所作的就是过 admin

2020-02-21

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常常思惟:如果是有智慧的人,一定会乐于修忍辱行,而他的容貌也一定是欢欢喜喜、快快乐乐的,任何人见了他都欢喜,并且喜欢和他一起工作,一起生活,这样就可以摄受众生,也同时可以摄受自己未来的佛国净土。更进一步来说,当众生无理辱骂我们时,我们冷眼旁观,看对方像不像是一个正在发狂的愚痴人呢?当他气得跳脚大声吆喝时,真的就跟疯子一样,你就当 admin

2020-02-21

又菩萨在世间生活,不会欺诳众生,也会如法求财,不会去作贪污舞弊不道德等事来求财。因为用不正当的行为来求财,不仅钱财容易失去,而且未来也要负因果关系,不如安分守己,所得的钱财来得稳当。又菩萨求财时要乐于布施,继续增长自己的福德。又譬如菩萨在真善知识闻、思、修证,所得种种功德,以此来度化众生,有机会的话,应该让众生一起来作,共同来完成这件功德。如果菩萨 admin

2020-02-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