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既然是天性,代表这种情况是很难被改变的,因为众生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辛苦了一辈子,不就是为了享受各种五欲的境界吗?佛学佛知道了那是有漏的过患,可是仍然无法、无力去改变自己的现况,就是因为自己已经多生多劫以来,就一直被这样的五欲之绳,一层一层的紧紧捆住,想动也动不了,只是自己从来不知道;即使知道了仍然是无能为力,因为五欲已经变成了我们根深蒂固的习气了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如果能够依止真善知识修学三归五戒、修学十善业道等福德资粮,明了了世间有为法都是杂染有漏的,并且发起了大菩提心,修学适合自己的摄心法门,能够在纷杂的现代社会中,培养出心得决定的真实定力;加上听闻了万法根本—如来藏心—的了义,再加上修学了暖、顶、忍、世第一法的四加行,那么就有机会明心见性实证般若实相,就能逐渐断除烦恼,乃至于净除烦恼习气, 三摩地

2018-07-23

另外佛陀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6〈厌身品第7〉中也详细开示了出家菩萨要仔细观察有漏的五蕴身有三十七种不净的法相。此段大意是说:出家菩萨在空闲寂静的阿兰若处勤求佛道时,应该要在行住坐卧等四威仪中,仔细观察这有漏的五蕴身有三十七种不净秽恶,是不可爱的,也是不坚固、不牢靠的。首先,菩萨应当观察此五蕴身犹如坏器一般,外表虽以众多的彩妆以及金银七宝来巧妙妆扮 三摩地

2018-07-23

第八识祂本不生灭、祂本自具足、祂本无动摇、祂具足空性,祂不是五阴十八界任何染污法,任何所谓的三界相应的、有漏的这些有为法能够去动摇祂;祂是具足空性,您在十八界当中找不到祂,祂犹如虚空。然而这个具足空性的心,同时却又是被一般人所毁谤为大乘有宗。诸多的经典里面,譬如《解深密经》、《楞伽经》,这里面讲得很清楚,也是禅宗祖师,这一个达摩初祖,付给那个禅宗二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如果能够依止真善知识修学三归五戒、修学十善业道等福德资粮,明了了世间有为法都是杂染有漏的,并且发起了大菩提心,修学适合自己的摄心法门,能够在纷杂的现代社会中,培养出心得决定的真实定力;加上听闻了万法根本—如来藏心—的了义,再加上修学了暖、顶、忍、世第一法的四加行,那么就有机会明心见性实证般若实相,就能逐渐断除烦恼,乃至于净除烦恼习气, 三摩地

2018-07-23

另外一种乃是初机的学人、新学菩萨,因为他没有正确的佛法知见,所以执著于世间有漏的境界而迷信,迷信于大师,迷信于名师,迷信于这些大师错误的教导,因此信受某些混入佛法的外道误导,这样努力来修。譬如说修财神法,不管黄财神、红财神、黑财神、白财神,各色的财神统统都修,这样耗尽了钱财,破财,结果不仅没有发财,还欠债负债很多,这就是他对于财神法、对于这些假象大 三摩地

2018-07-22

可是人天善法毕竟是有为,我们如何把有为有漏的福德,把它转换成无漏的有为法?就要透过回向思,来让我们所修的一切的人天的善业都回向菩提。因为回向菩提,所以最后我们能够实证无漏法,实证了无漏法之后,我们就能够解脱生死,乃至能够迈向成佛。而所有十善业道的修行,事实上它本来就是三界里面的有为法,可是我们也要把十善业道的有为法,透过回向思把它转换为将来获得解脱 三摩地

2018-07-22

既然是天性,代表这种情况是很难被改变的,因为众生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辛苦了一辈子,不就是为了享受各种五欲的境界吗?佛学佛知道了那是有漏的过患,可是仍然无法、无力去改变自己的现况,就是因为自己已经多生多劫以来,就一直被这样的五欲之绳,一层一层的紧紧捆住,想动也动不了,只是自己从来不知道;即使知道了仍然是无能为力,因为五欲已经变成了我们根深柢固的习气了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打坐而没有把我见断除,所以会追求境界法,追求三界有为有漏的这些境界法,那个时候因为追求境界法,所以会产生很多很多的后遗症;如果您能够把我见断除了,这时候鬼神魔的阻碍干扰才会降到最低。但是,外面一般的道场,他们无法断除我见,他们的禅定,说实在的,也没有证得;但是他却将修定的方法当作是学佛,所以他们很容易遇到鬼神魔的干扰。而鬼神魔来的时候,他往往化 三摩地

2018-07-22

在佛法当中,并不是祈求佛菩萨赐降给我们某一种东西,再由这些有形的东西可以证得某些境界,或者由这些物质来加持我们在佛法上可以有所修证;而是藉著佛菩萨的教导,使我们能够了解佛法修证的方法,然后付诸于实修,因此而可以证得解脱道与佛菩提道,这与有为有漏的欲界天甘露都没有关系。佛菩提道和解脱道,为什么称为甘露法门呢?这是藉著譬喻来说明这两门的殊胜。譬如说甘露 三摩地

2018-07-22

而且,在这一类“感应”的书籍中,所教授的只是人天道的善法,依此修行所得到的果报也仅仅是升官发财、消灾愈病等等世间有漏的福报,根本没有一丝出离世间的念头。而一些佛弟子却沉迷于此,真是不应该。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因为人们对世间福报的贪求,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有人将这种人天道的善法误认为是佛法中的“人天乘”。下面就谈一谈这两者的区别 三摩地

2018-07-22

另外一种乃是初机的学人、新学菩萨,因为他没有正确的佛法知见,所以执著于世间有漏的境界而迷信,迷信于大师,迷信于名师,迷信于这些大师错误的教导,因此信受某些混入佛法的外道误导,这样努力来修。譬如说修财神法,不管黄财神、红财神、黑财神、白财神,各色的财神统统都修,这样耗尽了钱财,破财,结果不仅没有发财,还欠债负债很多,这就是他对于财神法、对于这些假象大 三摩地

2018-07-22

因爲打坐而没有把我见断除,所以会追求境界法,追求三界有爲有漏的这些境界法,那个时候因爲追求境界法,所以会产生很多很多的后遗症;如果您能够把我见断除了,这时候鬼神魔的阻碍干扰才会降到最低。但是,外面一般的道场,他们无法断除我见,他们的禅定,说实在的,也没有证得;但是他却将修定的方法当作是学佛,所以他们很容易遇到鬼神魔的干扰。而鬼神魔来的时候,他往往化 三摩地

2018-07-22

然后这些业、这些烦恼的这些的染法熏习,然后就会回摄到第八识当中,就成为有漏的法;如果说是这个第七识,祂能够依著第六识的如理作意思惟,然后决定去修学种种的清净道品,这样子修学所成的业,回熏到第八识里面,那就成为无漏的。所以说,成染、成净都依这个第七识祂怎么样子去作决定,然后去造作。因为面对境界的时候,究竟是要造作善的净业,或者是要造作染污的业,除了意 admin

2018-07-21

由此可知,当思心所流露出来的意行是染污的、是有漏的,甚至于进而发展成身行或口行时,意识这个参谋长就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让染污的贪、嗔、痴等烦恼攻城略地,还是让清净的戒、定、慧固守城池,意识这个参谋长是关键的角色。意识若与染污末那相应,则与意根狼狈为奸,一发不可收拾。意识若能回光反照,劝服意根,则意根尚能偃兵息鼓不至于发展成身、口恶行,只是「境风 三摩地

2018-07-21

如同截断了多罗树的树头,使得多罗树的生机永断,不可能再出生枝叶了!专修解脱道的比丘们,若能将六根、六尘、六识的触受,认清是虚妄无常的;并且认知无常虚妄的五阴不是真我、也不异于真我、也与真我不是混合而相在的;了知灭尽五阴、十八界以后有真我独存,不是断灭境界,所以愿意灭除五阴、十八界的全部自己,不让阴界入任何一法的自己继续存在,于是不再出生种种有漏的 admin

2018-07-21

如同截断了多罗树的树头,使得多罗树的生机永断,不可能再出生枝叶了!专修解脱道的比丘们,若能将六根、六尘、六识的触受,认清是虚妄无常的;并且认知无常虚妄的五阴不是真我、也不异于真我、也与真我不是混合而相在的;了知灭尽五阴、十八界以后有真我独存,不是断灭境界,所以愿意灭除五阴、十八界的全部自己,不让阴界入任何一法的自己继续存在,于是不再出生种种有漏的 三摩地

2018-07-21

可是人天善法毕竟是有为,我们如何把有为有漏的福德,把它转换成无漏的有为法?就要透过回向思,来让我们所修的一切的人天的善业都回向菩提。因为回向菩提,所以最后我们能够实证无漏法,实证了无漏法之后,我们就能够解脱生死,乃至能够迈向成佛。而所有十善业道的修行,事实上它本来就是三界里面的有为法,可是我们也要把十善业道的有为法,透过回向思把它转换为将来获得解脱 三摩地

2018-07-21

一日,道吾禅师见师侄云岩禅师身体违和,乃谓之曰:“有朝一日舍离了这个有漏的壳子,向什么处相见?”云岩答云:“向不生不灭处相见。”道吾禅师见伊答得不好,便指正曰:“为何不这么说:舍离了这个有漏的壳子,不可以说是在不生不灭处,也不求谁见谁。”往常诸多大师与居士们皆道:舍报时便将离念灵知心安住不动,绝不再起心动念而永远了了分 三摩地

2018-07-20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39条/2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