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就如前面所说的,神通的修证必须要依禅定正修之后,再作神通法门的加行,然后才能够证得;四禅八定都是意识的境界,都是三界中有漏有为法;由四禅八定而引生的神通,或者是说由欲界定、未到地定而引生的粗劣的神通,也都是世间法,都是有为法,不离意识境界。如果离开了禅定的三昧,那就不能够得到世间法的四禅八定,当然就更没有神通力可说了。而且,三界一切的有情的神通境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不管是人间的甘露也好,或是欲界天的甘露,基本上都是欲界中的有漏有为法,这和佛法的修证是完全没有关系。即使有人宣称他能够作法求得甘露,可以帮助学佛人在佛法上的证量,因此就蛊惑初机学人,前往修学求甘露法,甚至于是服食甘露;然而事实上,甘露也只是欲界天的日常饮食而已,纵使能够天天的服用,对于佛法的修证,仍旧是没有丝毫的帮助。在说过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他不灭尽色身,他将有漏有为的色法转变成无漏的有为法,以无漏有为法继续修行菩萨道,最后成就究竟佛道。成佛以后也不灭掉色身,世世保有色身,用来度化众生,直到众生全部都出离生死,然后自己才会进入无余涅槃——永灭未来色。2.佛的四智圆明学佛要转识成智,那么八识是如何分别转识成智的呢?在七住菩萨开悟明心时,其意识即转生下品妙观察智,意根转生下品平等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世间法皆是有为有作,是加法,菩萨更须入世间为、为众生做一切事,但菩萨在行一切行当中,却有另一无为法在运行着,是人无我、是法无我,是减法,无量加法中,却有无量减法,不落入有漏有为法中,却也不落入寂灭无为,一加一减刚好是零,是一种平衡,就是法界中道实相。如来藏成就一切有相,却又具足一切空性,转依如来藏之中道智慧,不偏不倚,方能成就一切菩萨行。原来菩萨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由于气质之类的福德乃是世间法所摄,佛道的修证乃是福慧兼具,若不知、不问、不管,或忘却菩提心的前提与内涵,只是专顾履行善业的结果,至多只能是人天有漏有为的善业果报,是不能出于轮回而有解脱的智慧,更不能知佛菩提道的智慧、功德;只有发了菩提心、持守菩提心,才能使所修的福德聚集在正修行上,进而求得真正的解脱及佛菩提智。佛法之所以珍贵,之所以异于外道,此为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也就是说,菩萨必须在无量无数劫当中,为诸众生作大利益,然而这不是指在有漏有为法上所作的大利益。那么,到底什么才是菩萨所作的真正大利益呢?这当中包括了无漏无为法以及无漏有为法上面所作的利益,才是真正的大利益啊!要修集大乘见道的福德资粮----包括要归命三宝、供养三宝、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以及修十善业道。我们为什么要修十善业道呢?那是因为菩萨在漫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就如前面所说的,神通的修证必须要依禅定正修之后,再作神通法门的加行,然后才能够证得;四禅八定都是意识的境界,都是三界中有漏有为法;由四禅八定而引生的神通,或者是说由欲界定、未到地定而引生的粗劣的神通,也都是世间法,都是有为法,不离意识境界。如果离开了禅定的三昧,那就不能够得到世间法的四禅八定,当然就更没有神通力可说了。神通境界,都是依着禅定证量的高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就如前面所说的,神通的修证必须要依禅定正修之后,再作神通法门的加行,然后才能够证得;四禅八定都是意识的境界,都是三界中有漏有为法;由四禅八定而引生的神通,或者是说由欲界定、未到地定而引生的粗劣的神通,也都是世间法,都是有为法,不离意识境界。如果离开了禅定的三昧,那就不能够得到世间法的四禅八定,当然就更没有神通力可说了。而且,三界一切的有情的神通境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意根只能与慧心所少分相应,了别慧极劣,亦能于五尘上所显之法尘中,只作法尘上有无大变动之了别;祂执取意识的有漏有为法和如来藏的无漏有为法功德据为己有,祂贪意识的自性,也贪意识相应的种种法,因此造种种业行而导致自己因业受报,自己主动的不断地投胎受生,众生因此轮回生死永无休止。意根是众生轮回三界生死的根本。意根为第二能变识,意根恒与相分相应无有中断时,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也就是说,菩萨必须在无量无数劫当中,为诸众生作大利益,然而这不是指在有漏有为法上所作的大利益。那么,到底什么才是菩萨所作的真正大利益呢?这当中包括了无漏无为法以及无漏有为法上面所作的利益,才是真正的大利益啊!要修集大乘见道的福德资粮----包括要归命三宝、供养三宝、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以及修十善业道。我们为什么要修十善业道呢?那是因为菩萨在漫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本来存在的这个阿赖耶识祂清净,的意思就是说祂能够成就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同时祂又具足了一切种种有漏有为、无漏有为、无漏无为的功德法;祂这些都是不增不减的,所以说祂是的。因为成佛的时候是把这些所有功德法显发出来,而不是另外去创造出来的。又说祂是清净的,因为祂本来无我;祂对于祂所出生的五阴十八界,不生起我见、我执之念,所以祂本来无我,所以说祂清净。那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一切有漏、无漏有为法之运作,已是甚深极甚深,炫惑于有漏有为法上之无明众生,当然对于诸法本具之无漏无为性、清净性与真如性,更是无法想象的。如世尊于《胜鬘经》所云:「自性清净心而有染污难可了知。有二法难可了知:谓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可了知。」正是此理。但这个自性清净心而有染污虽然如是难知难解,连大阿罗汉都无法证解,而这种般若境界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果没有阿赖耶识之初能变性,就没有宇宙一切现象与万法之现起,也没有三乘一切法门之修行,乃至世间一切有漏有为法之修证,也都无法成就。以上略说第一能变识。接下来,我们继续来介绍第二能变识:第二能变识是指第七识—意根,又称为末那识。意根乃是十八界法所摄,归属于六根之中。六根之前五根是眼、耳、鼻、舌、身根,是有色根,属于色法;而意根则是无色根,乃是心 | admin 2018-07-21 |
![]() |
是剎那法(意为先导作意故,如来藏中有有漏有为法---三界种子流注变易刹那断灭)。无漏习气非剎那法(如来藏心体真实如如,其无漏有为法不生不灭故非刹那与断灭)。此非凡愚剎那论者之所能知。彼不能知一切诸法有是剎那非剎那故。彼计无为。同诸法坏堕于断见。二,再引《占察善恶业报经》如下:《占察善恶业报经》如是说:【「如是数相者,显示一切众生六根之聚,皆从如来藏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以明心的人不待进一步眼见佛性,就能在明心后一方面看到如来藏于六尘不起分别的空寂清净性,另一方面更可看到祂无时无刻、无私无我地配合著七转识运作,乃至可观察祂无时无刻、无私无我地配合著器世间在运作的无漏有为性,也就是祂所出生无漏有为及配合七转识所产生有漏有为的种种法。所以经中说不住无为、不尽有为,这正是如来藏全面体性的写照──心体虽有著清净无为的体性,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里所说的佛智指的是:菩萨实证如来藏以后,转依真如,通达真如,而能够将如来藏所含藏的一切有漏有为、无漏有为、无漏无为的法种,如实了知而亲证,有能力将有漏有为法的杂染给它断除究竟,这样的情况之下,你才能说这样的智慧是佛智。这样的佛智也不是二乘纯修解脱道的解脱智慧,更不是一般所谓在意识层次里面,自己的思惟想像推测的。意识自己的思惟想像推测会是说,要将这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法界体性智乃是以证知及领受第八识之本来无分别体性,证知「第八识之能生一切有情法界、能生三界中一切有漏有为法与无漏有为法、能显现出世间之一切无为法」,因此证知与现观领受法界之实际,而出生之智慧,方是法界体性之智慧。密宗则以觉知心入于淫乐之第四喜大乐中,由大乐之一心享受而制服语言妄想、暂时不起分别身外诸尘,乃言:以无分别义,而为「法界体性智」;其实仍然 | admin 2018-07-21 |
![]() |
法界体性智乃是以证知及领受第八识之本来无分别体性,证知「第八识之能生一切有情法界、能生三界中一切有漏有为法与无漏有为法、能显现出世间之一切无为法」,因此证知与现观领受法界之实际,而出生之智慧,方是法界体性之智慧。密宗则以觉知心入于淫乐之第四喜大乐中,由大乐之一心享受而制服语言妄想、暂时不起分别身外诸尘,乃言:以无分别义,而为「法界体性智」;其实仍然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什么是苦圣谛呢?苦是三界中生灭的无常的有漏有为法。那为什么会称为圣谛呢?苦,每一个人都知道苦,有的人因为求不得苦,有的人因为生活困苦而感觉到苦,这个都同样都是苦,但是这个苦是不是圣谛呢?为什么佛所认识到的这样子的苦才叫作圣谛?为什么一般的众生所知道的苦不是圣谛呢?这个苦对于众生来说的话,有对于苦不知不觉者,有的人根本不知道他是在苦里面,有的人在苦中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从广义上说,意根只要是在遍计所执,都是掉举,(令如来藏)流注染污业种(有漏有为法),令众生沉沦生死为业。如果时时能无相忆佛拜佛,则是精进而不放逸,即是一份清净意根令清净之善业种子(无漏有为法)在如来藏心中流注,决定趋向上品往生乃至究竟成佛也!知道这个道理,就很容易理解在无相拜佛忆佛时,都不免会有妄想生起,倏忽而过,有的同修就不免要攀援执着,不能安忍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