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第一章:缘起及念佛略说第一节:缘起各位菩萨、阿弥陀佛!们今天开始要换一个题目,讲念佛三昧的修学次第。讲这个题目是因为有人要求再讲一次念佛的法门。们以前讲过无相念佛,那只是念佛法门里面很小的一个片段。这一次讲的范围就扩大了一些,要从最基本的、有相的持名念佛开始,然后讲到观想念佛、观像念佛、系念思惟念佛,因地无相念佛、体究念佛,果地无相念佛,还要谈 三摩地

2018-07-20

第一节:念佛法门容易修学接著,们讲念佛法门之所以很殊胜,还有原因:念佛法门的第一个殊胜,是它容易学。不管是八十好几九十好几的老公公老婆婆可以学,二岁孩儿也可以学。嘴裹喃喃有词念个“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谁都会。如果有一点音乐细胞,教他唱“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个大家都会嘛二三岁孩子也会啊!另外,念佛不拘处所;打坐呢,要清静的地 三摩地

2018-07-20

信是信什么?信是相信释迦世尊四智圆明,告诉们这些念佛法门必定真实。念佛法门不可思不可议,太深奥、太微妙了。但是却很容易入门,所以它最契合末法时代众生的根器。因此,无量无数诸佛,赞叹世尊能够在这个五浊恶世里面,宣说这种不可思议的法门。要修念佛法门,首先要相信:世尊讲的法一定是真实的。第二,们要信:确实有个极乐净土。有的人不相信有极乐净土,所以他不 三摩地

2018-07-20

1、小愿:念佛人相信有诸佛净土,或极乐净土,发愿往生,“愿此身平安无灾无难,舍报之后往生极乐世界。”或发愿往生诸佛之净土以享受各种快乐。这种为自己发的愿叫小愿。能不能去?可以去!只要条件能符合所发愿往生那个世界的佛的别愿就可以去。或有人不求生诸佛净土,但发愿修行佛法能离苦得乐(如离八苦或三苦)这也是为自己而发的,亦属小愿,称之为声闻行者 三摩地

2018-07-20

经由定力的助益,可以让们发起智慧,可以究竟涅乐。成佛不但要有慧力,也要有定力。有慧无定不能成佛。所以定力是成佛的舟乘、船筏或是车子。三福净业的第一部份包括:要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一、孝养父母:有人说学佛念佛最基本的部份是布施,而内心又盘算著钱赚不多,如何布施?有些人以克扣父母亲之零用钱或家里菜钱来布施。当然,如果父母发心自愿同 三摩地

2018-07-20

但是念佛已经念了十几年,甚至长达廿几年,到今天问他一句:“你念无量寿佛要求生极乐世界,有没有把握啊?”这一问,你看看你,叫做“个个有希望,人人没把握”。为什么会这样呢?那就是功夫不够,真正精进的持名念佛人,有的信心百倍;因为他念到心里面时时刻刻都有佛号在。这叫持名念佛三昧。睡觉的时候在梦中,佛号也不断;醒来第一个声音就是心 三摩地

2018-07-20

后来又找到们这里来,在上次禅三见性了。那么他为什么能找上来?因为广结善缘,所以人家告诉他“有这个法门,你去试试看。”他因广结善缘而得大利,所以广结善缘很重要。如果广结恶缘,到处看不起人,高慢到什么地方都觉得最好,“你们学那个算什么!”到处要跟人家辩论,要降服别人。如此就没有人会告诉他了。这种慢人,跟他介绍好的法门,他一定不相 三摩地

2018-07-20

而其中有句“渐次修进”,表示持名念佛的工夫有浅有深;们把它分为四个层次来说明。第一节:随缘念佛念佛人刚开始学念佛法门,他对于真实的佛法、了义的佛法,并无真实的了解,所以还没有正信,对世间的五欲之乐仍很贪著。所谓五欲是色、声、香、味、触,或财、色、名、食、睡。因贪著五欲所以也会爱恋眷属、财物、虚名、权力;于是随顺世俗的法,和世俗人一样在五 三摩地

2018-07-20

第一节:观像念佛法门之经典原文节录正修行的第二个单元,们讲「观像念佛」。这观像念佛法门是从《大宝积经》卷八十九里面节录出来。现在念一段原文,让大家了解。《尔时,有一比丘于白迭上画如来像,众彩庄严,悉皆具足,持至大精进菩萨所。大精进菩萨见此画像,心大欢喜。作如是言:「如来形象妙好乃尔,况复如来正偏知身,愿来世得成如是妙色之身。」尔时,大精进菩萨白 三摩地

2018-07-20

们不能搜身,故国王不死。”此时,阿阇世王就想要杀害母亲,但是他所最依靠的二位大臣就说:“从来只有无道之王杀害父亲,就没有无道之王杀害母亲的;若有无道之王杀害母亲,们就该远离。”两位大臣以手按剑,出宫。此时,阿阇世王知道事态严重,就惭悔说:“不杀母后了,请您们不要离开。”这样,总算老人家可以存活,老王也因而不死,但是 三摩地

2018-07-20

们前面说极乐国土有一些分界,现在观想这些分界里,每一个区域上面各有五百亿的珍宝所成的阁楼,这一些阁楼里面,有无量诸天,在那里面奏天乐。这些宝楼上面又有许多乐器,虚悬在空中,庄严有如天宝幢一样。不必去弹奏它,自己就会发出乐音,这一些乐音里面也说念佛、念法、念僧。这一些念佛念法念僧的声音,们很多人觉得奇怪,但是们到后面无相念佛里面就会做解释, 三摩地

2018-07-20

因为们在系念、在思惟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的庄严,无量寿佛的庄严、功德,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的庄严、功德,这些都属于系念思惟念佛法门,这不叫妄想。们引述玄装三藏所翻译的《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来说明。鸠摩罗什大师也曾翻译这部经,叫作《佛说阿弥陀经》。其实是同一部经,但是唐三藏所翻译的经典有个特色,他翻译经典时特别注重“信”与“达&rdqu 三摩地

2018-07-20

2、应身佛:这是在兜率天内院中讲经说法度众,到因缘成熟时,示现降神入母胎,出生后,自行七步,指天指地,告一切人天说:“天上天下,唯独尊。”然后示现学习各种世间学问,娶妻生子,见人间有生、老、病、死,而于二月初八降魔,明星出时,见道成佛。二月初八日转,说法四十九年,于二月初八明星出时入涅槃---等(菩萨处胎经卷七),称为八相成道,以八相成道在 三摩地

2018-07-20

们知道佛的实际没有形像、身根、相貌、处所、方向,佛的本际即是真心、真如,念佛如能不以相念佛,就应尽量不以相念佛。若欲藉观想念佛法门修定,则另当别论。跟据《大阿弥陀经》卷上及《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卷中说:“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这段就很清楚地告诉们,无量寿佛来时不是从某个地 三摩地

2018-07-20

第二节奉献给修学无相念佛者一系列的善巧方便行门第六目:张眼无相忆念拜佛第五个次第修成以后,功夫已经够了,们可以睁开眼睛来无相忆念拜佛。在第二个阶段为对治眼根之攀缘,故请各位闭上眼睛拜佛,因为那个时候,尚无法对抗心的攀缘,现在工夫已经很好了,所以回来面对以前所不能面对的状况故睁开眼睛拜佛。闭起眼睛时心里容易攀缘一切法,妄想较多,拜到这个时候,心里的 三摩地

2018-07-20

二、知见不够,不知道自性弥陀究竟是指什么?一直在相上转,以为见自性弥陀,是见一个有形有像的阿弥陀佛,其实是错了,所谓“自性弥陀”就是指真如佛性,所以在体究念佛前应该研究根本的教典,知道五蕴空、世界空、五蕴无常、世界无常、五蕴无、世界无、不可久住,那么有人就产生怀疑说:们是大乘佛法,为什么还要讲南传佛法?应该知道,南传根本佛法是大乘佛 三摩地

2018-07-20

如果没有这个功夫,还要用语言、文字来自问自答的话,那就表示:这个体究念佛的人,功夫不够、定力不足,还不能够体究念佛;体究念佛时要用“观照”的方法,心里面有一个怀疑,在怀疑色、受、想、行、识不是,眼、耳、鼻、舌、身、意不是,那么究竟那个是?所谓“自性弥陀”,当然不是指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而是指们本身之“不生不灭” 三摩地

2018-07-20

第一节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心开接著们进入正修行的第七个单元,谈一谈果地无相念佛。们前面讲过,无相念佛还是在因地之中念佛,施设一个名称叫无相念佛。现在这一个阶段讲的无相念佛,是已经明白什么是自性弥陀,但是仍然还不能够眼见,所以称为果地无相念佛。这个阶段的念佛,也可以称作真实念佛,虽然还在空的一边,但是已经真实了知真如,所以能够称为果地无相念佛。 三摩地

2018-07-20

第一节欲入实相念佛的体究方向现在们要进入正修行第八个单元---实相念佛。念佛人进入果地无相念佛阶段,很清楚的明白真如之后,每天晚上跟自性弥陀一起睡觉,每天旱晨跟自性弥陀一同起床,他证了真心、真如、自性弥陀这个空性的真实存在,可是啊!他还没有亲见佛性。因此,如果知见不够,就会停顿在这个阶段,执著于这个空性里面,那么他就会偏于空而没有办法进入实相,这个 三摩地

2018-07-20

 六住位修集般若功德(熏习般若中观及断见,加行位也)。见道位七住位明心--般若正观现前,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内门广修六度万行↓薄贪瞋痴,成二果解脱八住位于一切法现观般若中道。渐除性障。十住位眼见佛性,世界如幻观成就。一至十行位于广行六度万行中,依般若中道慧,现观阴处界犹如阳焰。至第十行满心位,阳焰观成就。↓断五下分结,成三果解脱一至十回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