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这样的认知到底对还是不对呢?我们不妨先来探讨:在佛教中的真实意义是什么?是否就仅仅是拜忏、追福、消灾、超度等这些的活动以及仪式?读过《金刚经》的菩萨们应该记得《金刚经》的第一段是〈因由分〉,这一段是在叙述佛陀聚集宣说这部《金刚经》的起因;所以,的真正意义应该是说法的聚会。我们可以再举《大般若经》的,里面佛陀开示的,大家就可以了解。这个里面:【佛告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平常就要养成见到佛,到讲堂或者回到家看到佛,或者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梳洗完了以后,就是要礼佛!礼佛的时候大家要注意什么?经典告诉我们说:要恭敬,要合掌,要叉手,要胡跪,要稽首、问讯、礼拜、供养、忏悔、随喜、劝请、发愿、回向……这种种都是礼佛的规矩。譬如来讲,我们的至诚心要恭敬佛菩萨,还要合掌叉手,合掌叉手(正伟法师同时示范合掌、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四、无相拜佛或念佛、课诵等(赞佛偈)天上天下无如佛 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 一切无有如佛者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阿弥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 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我们再看看寺庙当中所供奉的诸大菩萨,除了地藏王菩萨之外,譬如说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乃至弥勒菩萨、维摩诘大士等,却都是现在家相的;祂们头戴天冠、身着宝衣、胸佩璎珞,身有种种的宝物庄严,和出家僧迥然不同。另外,在《华严经》中善财大士五十三参的善知识当中,也只有五位是现出家相,其余则都是现在家相。那到底是不是一定要出家才能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刚开始乞食时,当然是没什么规定,有时候同一户人家有好多人来乞食,有的人家住远一点,都没有人去乞食;所以后来就有一些规定,我们也就不谈它。入了舍卫大城乞食,在城中次第乞食完毕。也就是说,乞食的时候要依次第;到第一家乞食的时候,那锡杖要摇一摇,「锵喨!锵喨!锵喨!」然后要等候,看有没有人送饭出来。如果没有,也许人家正忙而没听到,过一会儿再摇一摇。摇过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会里面也有这样的方法,我们有无相念佛的方法,我们也有正觉总持咒可以作为方法。一般的咒都会以为说,咒语一定是用梵语;事实上所谓的梵语、梵文,对我们来说是不容易理解的音声,可是事实上对于印度人来说它是可以理解的文字;所以说所谓的咒语,它不一定是我们不能理解的文字。所以,我们有所谓的正觉总持咒,事实上也可以作为修定之用,它也是我们可以能懂的。譬如我们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侍卫赶紧向波斯匿王禀报说:「精舍有一位比丘,他的梵呗音声,让前面的士兵、象马都驻足聆听,不知道要前进了!」「到底是谁能够唱出这样动人的音声,高远悠扬,连牲畜都被感动,我一定要亲自供养这位比丘!」波斯匿王马上作了决定,一方面也想要亲见这位比丘的容貌。于是就驱车前往精舍来拜见佛陀,希望能够供养这位比丘十万钱。但是,当这位比丘出来的时候,波斯匿王简直没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上香(胡跪合掌)☞正觉供佛偈愿此香花果遍满十法界供养佛法僧增长诸福慧传十方皆共成正觉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赞佛偈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正觉总持咒(7遍或21遍或108遍)五阴十八界涅槃如来藏般若道种智函盖一切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请问各位电视机前面的菩萨们:如果是你们的话,你们有什么看法?我想每个人都有意见,好像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其实都没有道理!因为佛所说的都是在心上用功,不是在事相上用心。同样的道理,佛坛的摆设方位也是如此,只要心诚则灵就可以了,而不是在摆设的方位等事相上用心。由于现在家庭空间并不大,所以只要能够安置佛坛,而且佛坛不要面向不净的方位,譬如厕所、房间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上香的方法:上香时,用大拇指、食指将香夹住,余三指合拢,双手将香平举至眉齐,观想佛菩萨显现在我们的眼前,接受香供养。如果人很多时,将香直竖向上,以免烧到他人,然后走到距佛像三步远的距离,举香观想拜佛。上香时以一支为宜,若要上三支香,则将第一支香插中间(口念,供养佛)、第二支香插右边(口念供养法)、第三支插左边(口念供养僧)、合掌(供养一切众生,愿此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世尊赞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南无娑婆世界,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类化身,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十数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赞佛偈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赎回供佛物,则念《赎供佛物偈》:“愿此清净香(果) 赎回供佛物 祈求佛加持 增长诸福慧 正法传十方 皆共成正觉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2、礼佛一心顶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称一拜)一心顶礼十方三世一切尊法(一称一拜)一心顶礼十方三世大乘贤圣僧(一称一拜)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3、赞佛:长跪合掌,以至诚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在今天,我们普称一切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乃至菩萨戒的在家人为居士。居士还有另一种称法,男的称为优婆塞,女的称为优婆夷。据说,释迦牟尼在鹿野苑附近传教时,婆罗奈城的一位长者——俱梨迦的儿子耶舍,因厌倦奢侈豪华的生活,深夜逃到鹿野苑,请求释迦牟尼帮他解脱苦恼。释迦牟尼听到耶舍的苦恼与自己当太子的时候相似,都是厌倦现在的生活,就十分同情,将他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向师父告别,应说“弟子向师父告假,阿弥陀佛!”不可说“再见啦!”或“GoodBye!”3、烧香祈福应知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每年春节及农历初一、十五、佛菩萨圣诞等日,广大群众有到寺院烧香礼佛、祈福求安的习惯。然而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并依理而行,才能种植福田、广获法益、满其所愿。(1)烧香的含义寺院是佛教徒培福修慧的场所,古称丛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一些就是人乘与天乘的教法,它们没有办法让我们离开三界。而这些人天乘的教法,在佛陀降生到人间之前,就已经非常广泛地在印度文化中传播了开来;当然,这也是释迦牟尼佛和佛弟子们的佛行事业的一部分,也就是必须要在佛下生之前,把这个地方的文化程度、福德的层次,提升到可以直接接受佛法教化。实际上,就是这一些久学的菩萨们不断地往生到这个地方来,在佛陀正式下生之前 | admin 2018-07-22 |
|
|
要思惟这个题目之前,我们应当先了解,佛教这个词是因为传法者是佛,所以才会有佛教。可是到了末后世以后,修学者又因为各自的偏好或是观点,因而分宗立派。但是其实分宗立派对真正的佛法来讲,是不适合的;因为对于菩萨而言,应当是要依照佛的施设,依六度万行乃至是十度万行,全面地来修证佛法或者是说修学佛法。再加上说,毕竟各个宗派它主要的法义其实都只是佛法中的一部分 | admin 2018-07-22 |
|
|
正纬老师开示:各宗建立的时代背景各位菩萨:阿弥陀佛!今天我们要继续来跟大家谈《宗通与说通》“第七章、各宗地位略判”的内容。因为这里面讲到的内容,是谈到中国在佛教初传时期所建立的一些宗派,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觉得,有必要先让大家了解佛教初传的一些背景。我们就先简单来看看,佛教初传应该是在西汉末东汉初的时候,那个时候有开始翻译佛经。那着名的译师、 | admin 2018-07-22 |
|
|
有人说我是禅宗,我说不是;有人说我是三论宗,我说不是;有人说我是密宗,我说不是;有人说我宏扬念佛法门,就是净土宗,我说不是;我开玩笑说:“我叫一佛乘宗。”或者可叫法华宗,因为法华经总其成。或者可叫华严宗,华严宗一开始就把所有佛法都说了。这意思就是:佛说某一部经、某一种法,有其时空背景;为了某一缘故说某一部经法,但其实应将佛所说法全部综合起 | admin 2018-07-22 |
|
|
正纬老师开示:各宗地位略判的先行概念各位菩萨:阿弥陀佛!从今天开始的几个讲次,将由我为大家讲解《宗通与说通》“第七章、各宗地位略判”。在进入《宗通与说通》第七章的正式内容之前,应该要先跟大家交代一些基本的观念。首先我们来看,因为我们等一下既然要讲到宗派的这些事情,理论上要对这些名词要先有一些了解。首先我们看看“宗”指的是什么意思 | admin 2018-07-22 |
|
|
今天所说的题目是:佛教共有多少宗派?到底佛教里面有多少个宗门的各教派呢?首先,我们先来讲一个故事。有一位老先生快要往生了,他的大儿子最先赶回家,就在爸爸的耳朵旁边嘟嘟嘟嘟,然后说:“爸爸!你要记住啊,要一直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样子就可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哦!”因为大儿子是学西方净土法门的。过了一会儿呢,二儿子又回来了,然后神秘兮兮的跟 | admin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