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解脱道者谓:断除我见及我执,于声闻法中即是初果至四果所断之烦恼也。初果所断之烦恼为三缚结,即是我见、疑见、戒禁取见;二果所断烦恼为减低欲界烦恼之贪着,令贪瞋痴淡薄,名为薄贪瞋痴;三果所断烦恼为五下分结,即是欲贪、瞋恚、我见、戒禁取见、疑见;四果所断烦恼为五上分结,即是色界贪、无色界贪、掉举、慢、无明。佛菩提道者谓:修证法界实相之智慧,即是第二、三转 三摩地

2018-07-22

296,c12-13)这是说以声闻缘觉不乐大乘菩萨行愿,永离生死,因此无法领受这大乘心地法门,以此心地法门说法,在于大乘,而非是小乘法,所以佛陀并非是一开始就在人间说大乘法,是先叙述喜小乘法义,不是没有别的。此师说:「心地法门其实和禅宗不一不异。」「要是真的研究起来,心地法门就是禅宗。」这句话还是要商榷,禅宗所说的法,在于以公案点醒有情「方便」,可以方便触证 三摩地

2018-07-22

因此,万有的根源究竟是什么?这就是佛法所要实证的课题,而这并不是哲学的思惟所能够弄清楚的,也不是声闻解脱道所能弄清楚的;是只有实证的佛法才能确实地探究,而不是作文字训诂、经论讨论所能够得知的。所以,哲学走到最后、探究到最后,这一世没有办法探究到万有的根源,下一世再继续探究;这样研究哲学无量世以后,终究得要走入佛法中,否则没有办法究竟。因此说,哲学还 三摩地

2018-07-22

菩萨还有另外一种生于安乐,不但不共于一般人,也不共于声闻人,那叫作法乐。因为菩萨从证得法界实相之后,而得到这种法乐;而声闻人不证法界实相,所以不得这种法乐。为什么说菩萨有这种法乐?因为他从证得法界实相的人无我开始,乃至法无我的过程中,他越来越明白:原来生活就是佛法!而不是像一般人所说的,要把佛法用到生活之中。世间的种种事情为什么会是这样?为什么不是 三摩地

2018-07-22

能确认十八界法皆是虚妄之法,如实了知色身非真实我,如实了知见闻觉知心也是依因藉缘而生的法,皆无真实不坏的自性,不再认为色身或是意识觉知心为我,恶见五利使就断除了!不再认意识心为不坏心,五蕴中极难断的识阴我见就断了,三缚结就会跟着断,就是声闻初果所证断三缚结的境界。断我见以后,再把我执断除了,我见我执都断除了,解脱果就完成了,就成为阿罗汉了。二乘解脱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有人希望供养诸佛菩萨贤圣,但现前实无诸佛菩萨贤圣现在前得受供养,若能以此供养诸佛菩萨贤圣的至诚心来供养孝顺父母,那么,诸佛菩萨声闻缘觉等贤圣就像是已住在家中了。供养父母的方法除了供养财物和生活必需品之外,恭敬礼拜、赞叹尊重也是很重要的。《优婆塞戒经》卷3〈受戒品第14〉:言东方者即是父母,若人有能供养父母: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房舍、财宝,恭敬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有人希望供养诸佛菩萨贤圣,但现前实无诸佛菩萨贤圣现在前得受供养,若能以此供养诸佛菩萨贤圣的至诚心来供养孝顺父母,那么,诸佛菩萨声闻缘觉等贤圣就象是已住在家中了。-----摘录自张善思居士著《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 (原标题:如何是世间最富有的呢?) 三摩地

2018-07-22

当此之日,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或十地菩萨大人,权现比丘,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具清净戒,圣众之道,其德汪洋。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世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涂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华光。’时佛敕十方众僧,皆先为施主家咒愿,愿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从经典的记载可以看到,乃至各代包括现代的实证者,要实证声闻初果,必须要断除我见,具足断我见、三缚结的功德就可以实证,并没有男女差别相。也就是说,初果的实证,具足断除我见、疑见、戒禁取见就能够成就,不会因为男人可以断我见而女人不能断我见的这种不平等的差别。因此,从解脱道初果的实证来说,不会重男轻女,是男女平等,不论男人女人,一样可以实证初果成就, 三摩地

2018-07-22

这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他们是彼此平等的并没有什么差别,在果证上没有丝毫的差别;可是在声闻法里面有所差别,因为声闻法它是以出家求入解脱、急求解脱为主的,那急求解脱最好的方式当然就是出家;所以在声闻法里面出家的这个比丘、比丘尼他的地位一定是高于在家,因为在家他只是贪着于生死的凡夫,所以他们是用这个眼光来看。因为一般人是不急求入涅槃,可是声闻法的 三摩地

2018-07-22

】这里说诸佛菩萨,不说声闻阿罗汉、缘觉、辟支佛。因为二乘圣者不论修四圣谛或因缘观,所观行修习都不出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范畴;都是从蕴处界自我,是缘生缘灭、是无常、是苦、是空,所以没有真实不坏的自我,就是只证人空而不证法空。因此二乘圣者及大乘通教菩萨,其实不懂一切诸法空无自性的法空之法。而大乘别教实证法界实相心如来藏,明心开悟不退的菩萨,虽然由所证 三摩地

2018-07-22

那我面对女人,我也不会碰触她们,也不会不经意的碰触,因为那样很没礼貌!而且以我的王者之习性,我若要得到一个女人就要得到她全身,那只有摸手或吃吃豆腐这种事情我没兴趣!要得到就要得到全身!娶回家当老婆!乃至得到她的心,变成多劫系列的老相好!但如果年轻女人或一般女人对我微笑,我也会微笑回去!一般来说我还是会看著对方!不会故意不看对方,因为故意不看对方也很 三摩地

2018-07-22

声闻能知一切诸行无常一切诸法无主唯涅槃善安隐。声闻能如是观。不能分别深入深知辟支佛少能分别。亦不能深入深知。佛知诸法分别究畅。深入深知也。如波罗奈国王。夏暑热时处高楼上坐七宝床。令青衣磨牛头栴檀香涂身。青衣臂多着钏。摩王身时钏声满耳。王甚患之。教次第令脱。钏少声微。唯独一钏寂然无声。王时悟曰。国家臣民宫人婇女。多事多恼亦复如是。即时离欲独处思惟得辟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受了五戒、优婆塞戒、菩萨戒或出家人的声闻戒,后来行十善业道,这就是共戒而行。如果皈依以后不受戒,只是皈依为佛弟子而行十善业道,这就是不共戒行。如果见道了以后,那就因人而异;如果只有见地,还没有进入修道位修行,一直保持在见道位的状态中,可是因为喜欢吃肉所以还是照吃,喜欢饮酒时也是照喝不误,喜欢破口骂人的还依旧在骂,这就是他还没有进入修道位,还在初 三摩地

2018-07-22

5十善业道是五乘共法《十善业道经》说: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以十善业道要根本而得成就。《华严经十地品》第三十五卷,也说十善业道是人天声闻独觉菩萨及一切佛法成就的净因,如彼经说:十善业道,是人天乃至有顶处受生因。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以智慧修习,心狭劣故,怖三界故,阙大悲故,从他闻声而了解故,成声闻乘。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修治清净,不从他教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说十法界里面有四圣法道——就是声闻、缘觉、菩萨跟诸佛,那还有六凡业道——从天、阿修罗、人、饿鬼、畜生、地狱。这样子来看:如果说我们在人间里面,在这个一个法界里面,如果说有一个乞丐他说他是国王,那也是一个妄语啊,可是这个叫作小妄语。因为如果说有一个人,他是属于人——人乘的这个层次,他只持守五戒,可是他说他可以生天,因 三摩地

2018-07-22

极乐世界同样有四土,弥陀如来自己住在常寂光土,可是上品上生的菩萨们都住于极乐世界的实报庄严土;中品生的三品都是住在方便有余土,都是声闻种性的人,只求解脱而不想证悟实相,不想修学大乘法,但是弥陀世尊会渐渐转变他们的思想而次第诱入佛菩提中;所以印顺法师一派人,假使他们后来有修改了邪见,信受有极乐世界而愿意往生,他们往生就会生到方便有余土中,因为他们只相 三摩地

2018-07-22

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业道。」《十善业道经》是世尊藉着对龙王的开示,劝戒众生要行十善业道。一切众生想法不同,造业也不同,才会有六道不同种类众生的轮回。众生的本心无形无相,不可见取,本来无自主、无我、无我所,却因所生之蕴处界不相同,显示出各自所造的业不同。众生本心如来藏从不造 三摩地

2018-07-22

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龙王。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何等为十。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三永断一切瞋恚习气。四身常无病。五寿命长远。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八灭除怨结。众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说十法界里面有四圣法道----就是声闻、缘觉、菩萨跟诸佛,那还有六凡业道----从天、阿修罗、人、饿鬼、畜生、地狱。这样子来看:如果说我们在人间里面,在这个一个法界里面,如果说有一个乞丐他说他是国王,那也是一个妄语啊,可是这个叫做小妄语。因为如果说有一个人,他是属于人----人乘的这个层次,他只持守五戒,可是他说他可以生天,因为生天是要修十善业,可是他说他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