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我们因为已经介绍了信、愿、行,而且这三福净业已经介绍了两个部分,所以我们在这个方,必须再来提醒各位:因为我们要修学净土法门,我们想要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可是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事实上是有一些应该要注意的。为什么?因为西方极乐世界,跟我们这个五浊恶世是一样的,我们五浊恶世里面,有所谓的边,可是在西方极乐世界,同样有所谓的边胎生,那这个边胎生 三摩地

2018-07-20

念佛人进入果无相念佛阶段,很清楚的明白真如之后,每天晚上跟自性弥陀一起睡觉,每天早晨跟自性弥陀一同起床,他证了真心、真如、自性弥陀这个空性的真实存在,可是啊!他还没有亲见佛性。因此,如果知见不够,就会停顿在这个阶段,执著于这个空性里面,那么他就会偏于空而没有办法进入实相,这个阶段还不是保任的时候。如果知见够,就知道应当再继续体究,求见佛性,如果有 三摩地

2018-07-20

念佛一般从持名念佛入手,修习时口中持续念诵某一尊佛(或菩萨)的圣号。随着念佛功夫的深入,不仅口念,同时心听,达到心口合一的阶段。若继续念佛,则会由口念心听转为心念心听。心念心听是心中默念佛号的同时,观照心中佛号之音声,使不间断。若心念心听清楚分明之时,就可转入心念心忆阶段——心中默念佛号的同时想念佛。起初,以心念为主,忆念为辅,忆佛之念 三摩地

2018-07-20

如果有人解说真如佛性,真实、正确、无讹,而我们加以诽谤,就是诽谤菩萨藏、诽谤、诽谤大乘,就无法往生极乐世界,而且还要下狱。2、应发起深心、至诚心、回向发愿心上品上生所应具备的条件是深心、至诚心、回向发愿心,这三心要具足,才能上品上生。但是这三个心须真正悟了以后才容易发起,悟错的人不能真正的发起这三个心。为什么呢?譬如深心,如果不是真正的悟,他就不 三摩地

2018-07-20

往生以后立刻获得无生法忍,位在初至八。须臾之间历事十方诸佛,次第受记而回到极乐世界,非常迅速。上品中生是摄受不害怕第一义而尚未证悟的菩萨根性之人。因为他深信因果、不诽谤大乘、理解第一义而回向发愿往生,在极乐世界的七宝池的紫金莲花台住宿一个晚上,第二天花开见佛闻法,第七天得不退转,修一小劫以后才进入初乃至第八,比上品上生人迟很久。上品下生人, 三摩地

2018-07-20

譬如说上品中生,在花里面一个晚上才闭花,开花以后见佛菩萨光明说法,七天以后得到位不退,过一小劫才得无生法忍进入初,时间很久。上品下生的人住在莲花中,一日一夜花开,七天才能见佛,但是看不分明;犹如我们刚出生时,看见父母亲看不清楚,经过三七二十一天才能够了了分明。再经过那边的三小劫才能进入初,得无生法忍,时间更久。中品下生,往生以后七天,才能见到观 三摩地

2018-07-20

前面第二那个是因无相念佛,这里就是果无相念佛,这里如果功德成就了,就是真正的念法身佛。可是这里不容易,你必须要去寻觅善知识,因为你要从无相进入,必须要证悟法身,证悟我们的真心如来藏,才有办法从清净进入真实。所以你这时候要去找善知识,这个善知识相信大家都知道,现在正觉同修会,正觉讲堂就是有善知识,能够教导你,能够有一些正知见教导你,让你从清净进入 三摩地

2018-07-20

如来从观不净,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从庄严至解脱,胜于声闻辟支佛等,是故如来名无上尊。如来世尊修空三昧、灭定三昧、四禅、慈悲、观十二因缘,皆悉为利诸众生故。如来正觉发言无二,故名如来。如往先佛从庄严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如来。具足获得微妙,名阿羅呵。能受一切人天供养,名阿羅呵。觉了二谛:世谛、真谛,名三藐三佛陀。修持净戒,具足三明 三摩地

2018-07-20

像持名念佛也就是唱唸、默唸佛号的方法,不停唱唸,到达只有佛号而无妄想妄念的步,一心系念着佛的名号,这就是事一心。如果会无相念佛,忆佛念佛之念恒存,就像《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所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那也是事一心。在事一心的状态里面,不会造三恶业,身口意的恶业不会犯,这个叫作事相上的戒,也叫作定共戒。当这三种念佛的三昧正定成就的时 三摩地

2018-07-20

以无相拜佛为例,学佛人若依于无相忆佛、拜佛,一开始身体的动作会较硬、心识也粗,或起念能够有少分摄心,但是攀缘外境的声响一起,或者是末那识悄悄冒出一个又一个念来,意识会依着习性自然进入妄想纷飞中,可能要飞个五分钟、十分钟才发现,这时就再提一下忆佛念,专注在忆佛的净念当中;这样来来去去,渐渐就舍离了对五尘的攀缘,而能够收摄心识安住在忆佛的念上。定 三摩地

2018-07-20

心里面欢喜,嘴巴就讲话了,他说:「如来的形像,他的微妙、相好,竟然好到这个步,何况是如来真实的法身以及报身,应当更殊胜,称为正偏知身。」正偏知是一切智,无所不知称为正偏知,正偏知的本体更不可思议。因此又发了个大愿:「愿我来世可以成就这样的妙色之身。」所以他就去跟父母说:「我现在想要在如来的里面出家、学道。我希望父亲、母亲能够随喜。」随喜就是跟着欢 三摩地

2018-07-20

舍寿时狱众火一时俱至,值遇善知识,替他赞叹阿弥陀佛的十力威德光明,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叹持戒、修定、修慧、修解脱、解脱知见。行者听闻信受,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狱猛火化为凉风,吹诸天华。化西方三圣接引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花之内。 没有坐台。一念顷往生七宝池中莲华之内。下品下生大乘种性的菩萨,作不善 三摩地

2018-07-20

也因此,当自己发现自己有这种昏沉睡眠盖的时候,刚好就可以仔细去想想:自己是哪些方必须要去调伏它,而不必用非常激烈的手段,来勉强自己一定不要落入昏沉睡眠盖;而重要的是要怎么去调理它,怎么样让自己不被自己的习性带着走。不过对于无相念佛有一定程度的同修而言,他就不一定要很安静无声的环境,才能安止于忆佛的净念。所以如果无相念佛功夫已经成熟的同修,我们可 三摩地

2018-07-20

先低头至胸前,向前弓背弯腰时,脊椎骨逐一拉开,头顶向下,双掌分开著,双腕靠近脚趾。回到直立的动作正相反,开始时双手著,头顶向下,两膝微屈。直腰直背时,脊椎骨逐一合拢,下垂两臂渐合掌至胸前,最后垂在胸前的头抬起,回复直立。从侧面看这两段动作,背部弓成圆圆的弧形。这两段动作,舞者也常操练,称为卷脊功(rollingthespine)。向前弯下时名为卷下(rolldown 三摩地

2018-07-20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其实从各个国家以及中国古代的历史以来,早就有所谓的的名称留传下来;这意思也就是说,某一个教派的教义乃至说它的所作所为,是会对善良的社会及风俗,是会有所妨碍乃至会有所伤害,所以有时候就会受到国王或国家加以明令禁止乃至消灭。就好像早期不是也有一个教派叫作鸭蛋教吗?后来不是也因为前面所说的原因而被禁止了吗?所以一直以来,都有可能是 三摩地

2018-07-20

其实这样子的说法就表示出,这有另外一层的问题:那就是当说千修千人去的时候,其实这个人也是没有把握是不是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换句话说,就有可能会有一个某乙,他在这一世,虽然听闻了念佛法门,也开始念佛了;但是,是不是可以坚定不移,尽其一生都持续念佛下去?那可就不一定啰!也许某乙在人生的过程之中,遇到了其他的缘分,导致他不再信佛,而信受了别的宗教;又 三摩地

2018-07-20

五阴,就是这个身心的觉受,是不断在变化的,每天刹刹那那不断在随着时间、随着器世间这个时空,不断的转变,它没有停息的时候。我们身体上的所有细胞也都是如此,心里面的变化也都是如此。所以这就是五阴炽盛的苦,它没有寂静的时候。你想要说:那我是不是可以进入一个禅定,让它完全寂静呢?假设我们说可以好了,即使在那种情况下,你出了定,一样还是要面对这样的世间、自 三摩地

2018-07-20

有的时候示现见到光芒,有的示现种种的莲花,或者示现大震动,或者示现许多的天花从上而下的飘落来庄严道场,或者有的示现种种美妙的音乐,见到种种的广大光明,或者……这当中有无量无边的瑞相示现。这是佛陀在世的时候常常见到的情形,我们可以从经典中的记载看到有很多这样的记录。因为佛陀的福德和智慧是具足两足尊,是殊胜而不可思议的,所以佛陀在人间住世 三摩地

2018-07-20

这是上品上生,所必须发起的第一个心!如果这个人他是所悟不真,他很难对于弥陀世尊发起至诚心,因为他不知道佛的功德是多么的广大殊胜无量无边;也不知道自身与佛的功德差别是非常的大,误以为一悟即至佛,因为这样的误会,所以他很容易生起慢心,那就无法发起对于弥陀世尊的至诚心,那他就无法具足第一个条件。我们再来看深心,深心乃是心乐而不动摇,对于的信受乃是非 三摩地

2018-07-20

哪四个呢?对于佛、对于法、对于僧、以及对于圣所念戒,他是能够深深的信受而依持的!所以,因为这个原因,他是深信因果!有些外道说我证悟实相,甚至我入了初,我明心见性甚至有的说成佛,可是他根本不归依三宝。可是我们看到经典里面,就算是外道来到佛面前跟佛挑战论法,可是到最后他如果真的是有所实证,他深信了因果以后,他当下马上在佛前说:佛啊!我自誓在佛前为我作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