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优婆塞戒经》(供养三宝品)第十七佛又接着开示:如果有人能以遍满四天下的宝物供养如来,福德当然很大;但若有人没有钱财,而以佛的种种功德法相,至心恭敬的说出来赞叹,这两个人的福德是相等而没有差别的。所以请诸位记得把前面所说佛种种功德记住,将来去朝圣时,如果人家以种种宝物供养;你就与大众以种种偈颂恭敬唱出来供佛。如果你能用印度话赞叹, 三摩地

2018-07-21

方有道理,那个方没有道理,这方这个处所有道理,那个方处所没有道理,佛一切统统知道。所以法界的究竟理,就是由佛陀能够亲证,所以能够亲证下,于大众之中无有恐惧,因为任何人问祂所有一切问题,佛叫作一切遍知。当时候也曾经有一些外道,他们在想:被问到问题以后要怎么回答?因为他们对这世间发生一些现象,他不清楚、不能理解,他们心目中竟然发生了一件很令人 三摩地

2018-07-21

佛三毒永尽无余;譬如劫尽火烧须弥山,一切都尽,无烟无炭。如舍利弗瞋恚气残,难陀婬欲气残,必陵伽婆磋慢气残;譬如人被锁,初脱时行犹不便。时佛从禅起经行,罗睺罗从佛经行,佛问罗睺罗「何以羸瘦?」罗睺罗说偈答佛:「若人食油则得力,若食酥者得好色,食麻滓菜无色力,大德世尊自当知!」佛问罗睺罗:「是众中谁为上座?」罗睺罗答:「和上舍利弗。」佛言:「舍利弗食 三摩地

2018-07-21

六个阶段讲的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等觉等六个阶段,然后就成为妙觉、如来了。但是这六个阶段,可以细分成五十二个阶位,也就是从十信位的初信位开始,一直到最后的等觉位,这就是所有菩萨取证佛果前必须经历的所有阶位。《华严经》所说的善财大士五十三参,就是成佛之道所应修学的五十二个阶位;在这五十二个阶位中,总共要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如果能够一一亲 三摩地

2018-07-21

卢舍那佛则是佛之庄严报身,现今仍于色究竟天宫说法,不可谓佛已灭;卢舍那佛分身八十亿,于八十亿世界示现应身而度有情;此界菩萨若已修入初而有轮宝者,悉能随时至色究竟天宫面见释迦牟尼佛之庄严报身——卢舍那佛;若有人自称能乘轮宝至极乐世界见佛,而不能随意于此娑婆世界面见卢舍那佛者,悉是以其神通面见他方世界应化身佛,此人尚非初菩萨,何况三 三摩地

2018-07-21

《瑜伽师论》卷38〈7菩提品〉:「又诸如来略有十种功德名号随念功德。何等为十。谓薄伽梵号为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言无虚妄故名如来。已得一切所应得义。应作世间无上福田。应为一切恭敬供养。是故名应。如其胜义觉诸法故。名正等觉。明谓三明。行如经说。止观二品极善。是故说名明行。上昇最极永不退还。故名善逝 三摩地

2018-07-21

也就是菩萨成满了这个十的菩萨道修学,到等觉以后百劫修相好,最后成为妙觉菩萨生到兜率陀天,等待众生因缘成熟的时候到人间示现成佛。那么一生补处就是妙觉菩萨,祂多必往生兜率陀天,大部分都是生在兜率陀天。为什么生在兜率陀天呢?因为告诉我们说,兜率陀天以下的欲界天比较放逸,而且兜率陀天以上的天以及色界天,禅定力比较强,因为寂静的关系,不求于生到人间;那因为 三摩地

2018-07-21

我们知道「即生成佛、即身成佛」这句话对于已经降神人间母胎的最后身妙觉位菩萨来说一定没有问题,因为最后身菩萨下生人间的目的就是要示现成佛,妙觉菩萨也有具足的功德来示现佛陀所说这些诸佛示现成佛的恒常法则;然而,换个角度来说,若有人夸口宣称自己在佛法中已经获得悉了、已经成佛了,佛弟子们就应该要有智慧能够以圣言量这些事相上的道理来检验这个人出生时是不是真 三摩地

2018-07-21

 究竟不退,是指从妙觉菩萨上上开始,在天上观察人间因缘成熟,诞生人间;于菩提座下一手按明心,妙观察智、平等性智以及大圆镜智现前;夜睹明星眼见佛性,成所作智现前,成为四智圆明的究竟佛。所以,究竟不退是指从妙觉菩萨开始,一直到成佛为止。------第008集宗通概说(中)正光老师主讲 (原标题:究竟不退,是指从妙觉菩萨上上开始) 三摩地

2018-07-21

如果不作这三种布施,或是作了却不具足,菩萨就无法成佛;乃至十的布施而入了等觉位以后,还要整整一百劫之中全力修布施行。所以等觉菩萨最后百劫中,无一处非舍命处,无一时非舍命时,生命都可以舍了,何况身外之财?有这最后一百劫的内、外财布施,才能成就三十二大人相,每一相都是由无量的福德修集而成的。如果不在这百劫之中全意修集福德,三十二大人相就不能成就,因此 三摩地

2018-07-21

 七满心念念入灭尽定,寂静极寂静,烦恼障习气种子已断除极多,全无执著,此时必取无余涅盘;但于入涅盘前,佛来传授引发如来无量妙智三昧而不入涅盘,转入八,以愿波罗蜜的缘故,不断的到十方世界利乐有情,只需生起作意而不须加行,即能于相、于土自在;直至最后身菩萨位,观察人间因缘而诞生人间,示现为凡夫相而出家学道,乃至于菩提座上以手按时明心,夜后分目 三摩地

2018-07-21

释迦牟尼佛在烦恼障都断除净尽,无始无明的上烦恼——尘沙惑——全部都断尽了以后,到达究竟佛之前的最后一世,选择一对好的父母,受生入胎,降生于人间,成为悉达多太子。最后出家,遍学一切外道法,但是发觉那些外道法都不对,也都不究竟,所以自己去修苦行六年之后,发觉苦行绝对不能使人成佛,认为修行应当是不苦不乐的,好像弹琴一样,弦不能太紧, 三摩地

2018-07-21

的报身,则是为了成熟上菩萨而出现的他受用身,报身常住不变,诸根相好,智慧光明,周遍法界,经常在色究竟天为诸菩萨说无生法忍甚深之法,这是诸如来在三大无量数劫当中修集的无量无边的真实功德所成就的。而佛的应化身,则是随顺众生得度的因缘,在一切世界六道中,化现无量无边的诸化佛身,在没有佛法的方来建立,让有情众生能够归依佛法僧,而且受持清净的禁戒; 三摩地

2018-07-21

护明菩萨当时观阎浮提众生得度因缘成熟,故于兜率天降神,从摩耶夫人之右胁正知而入(注1),出胎时,太子肉体色身也是像我们一样从妈妈产道而出,而菩萨之「庄严报身」化为童子形像,于摩耶夫人右胁而生,自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而说:「一切世间,唯我独尊,唯我最胜,我今当断生老死根。」(注2)此时四大天王以天缯接太子身,忉利天主「释提桓因」手执宝盖、大梵天王持 三摩地

2018-07-21

佛行足去四寸。有三因缘。一者见有虫蚁故。二者有生草故。三者现神足故。亦欲令人意止佛行。佛行高下皆平。有三因缘。一者本行四等心。欲令一切安隐。在水上水中有神。虫蚁一切值佛足下。皆安隐同心立意。是故卑者为高。高者为卑。二者诸天鬼神行福。为佛除故。高下为平。三者佛为菩萨时。通利道迳。桥梁度人故。从是得福故。高下正平。欲令人意亦尔。(佛为什么不 三摩地

2018-07-21

黎民百姓饥谨难忍,最后发生人吃人,相互吞吠的境。大鱼见到这种悲惨的情景,痛苦流泪想:众生为了活命,昏迷到相互残杀吞食的步,这是多么惨痛的灾难呀!我的身体有约一里长的肉,可以解决百姓半个多月的饥荒呀!大鱼随即游到这个国家的海边,搁浅在海滩上。全国百姓看到一条大鱼搁浅在海滩卜,举国上下都来割它身上的肉充饥,以求活命。鱼身上的肉却割了又长,长了又割 三摩地

2018-07-21

七支拄。甚可敬爱。心喜念言。我今当以与光明王。念已庄校。金银杂宝。极世之珍。遣人往送。时光明王。见此象已。心大欣悦。时有象师。名曰散阇。王即告言。汝教此象。瞻养令调。散阇奉教不久调顺众宝交络。往白王言。我所调象。今已调良。愿王观试。王闻心喜。迟欲见之。即击金鼓。会诸臣下。令观试象。大众既集。王乘是象。譬如日初出山光明照曜。王初乘象。亦复如是。与诸 三摩地

2018-07-21

证佛菩提道者,在于证得第八识如来藏,因此而起般若总相智;复由此般若之总相智,进修般若之别相智;由通达般若之别相智故,即可据以进修一切种智;未具足一切种智之前,名为道种智,即是上菩萨之般若慧也;若得圆满具足般若之一切种智,即成究竟佛道。如是能得三身具足圆满,如是进修次第之内涵,方是真正成佛之道。(摘录自平实导师著,《狂密与真密》,第一辑,页91,正智 admin

2018-07-21

可是这个名义是否符合,它当中我们要了解哪里,我们可以从很多方去检查。我们可以从所说的内涵以及所讲述的道次第,是否符合“三量”的标准,举例来讲,看是否符合佛陀“至教量”“圣教量”的说法,是否符合“现量”实证的内容,也是否符合“比量”逻辑推论的这个道理。所以必须要符合“三量”。我们相信每个人 admin

2018-07-21

】这段说佛陀所说的内容微妙第一,下至女人亦能受持是说,以前在古印度的时候,是有种性差别,也有男女高下差别;可是在当时,比男人位还要低的女人,还是可以实证佛陀所说的所有微妙的法,乃至在声闻的十大弟子里面,也看到有首陀罗身份的,也可以实证佛法。所以,在佛法中是不管他的身相,只要他的智慧到达,一样可以实证。所以不管出家、在家,不管是男众、女众,也不管种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