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今天的主题要讲的是:菩萨道十之意义。菩萨从初到十的修道,因入于佛智而有差别。这里所说的佛智指的是:菩萨实证如来藏以后,转依真如,通达真如,而能够将如来藏所含藏的一切有漏有为、无漏有为、无漏无为的法种,如实了知而亲证,有能力将有漏有为法的杂染给它断除究竟,这样的情况之下,你才能说这样的智慧是佛智。这样的佛智也不是二乘纯修解脱道的解脱智慧,更不是 三摩地

2018-07-21

接下来我们要进入《宗通与说通》第三章第七节,也就是要讲到渐入诸——由初至十的这一节。这一节也同样谈到,别教的菩萨悟后,要经过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这三贤位的修行之后,然后永伏思惑,离开了异生性,也就是离开了大乘的异生性。因为大乘的见道位它很宽广,它是从七住的菩萨实证如来藏之后一直到入初这个三贤位的过程,统统都叫作见道。可是这见道中 三摩地

2018-07-21

本电子报前几期已分别介绍了自公元世纪初开始,大约五百年间,在古印度的土上,马鸣、龙树、无著及世亲菩萨们血脉相承,弘传佛陀的经过。今本篇所将述说者,则是大约在同一段历史进程里,发生在另一块土上,即东土(中国)的佛法传承因缘。这一阶段大约是自东汉明帝(公元世纪初)开始,至东晋时代或齐末梁初(公元500年前后)之间。我们将以被尊称为万世译经师的鸠摩罗什 三摩地

2018-07-21

前言在同修会中,大家都知道龙树菩萨早年示现外道之身,后来转依如来藏法,进修至初菩萨位阶。但是在中国、日本及的大藏经中,署名为龙树(梵Nagajuri)的著作份量相当多,无论于汉族或藏族的文献里,仍保存甚多有关龙树菩萨行化生涯的记录,但若要分辨其间何者为史实,何者为出于后人的想象或故意附会,却极其困难,此乃因为创造印度古典文明的印度民族较不重视历史纪录的缘 三摩地

2018-07-21

”马鸣菩萨当世已有八证量,超越命浊(又称寿浊),寿命可以自己控制,或住人间一小劫或视众生之因缘福报而住二小劫,随缘度化;而且不需加行,即可变现山河大与自己身心互通,随机现应。本篇将以鸠摩罗什所译的《马鸣菩萨传》为主要参考数据,马鸣菩萨于华氏城游行教化的故事则根据《付法藏传》而述之,并引述导师的《起信论讲记》而整理之,来说明世尊正法“如 三摩地

2018-07-21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三十四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奉制译十品第二十六之一佛子!菩萨住此欢喜,能成就如是大誓愿、如是大勇猛、如是大作用,①所谓:生广大清净决定解,以一切供养之具,恭敬供养一切诸佛,令无有余;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一切劫数无有休息。②又发大愿:愿受一切佛,愿摄一切佛菩提,愿护一切诸佛教,愿持一切诸佛法;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 三摩地

2018-07-21

菩萨修行断了三缚结的缘故,可称之为菩萨初果乃至于菩萨二果,但是不能够判为菩萨初。因为菩萨初果所得的解脱智慧境界虽然和菩萨初一样,但是戒定直往菩萨初所具备的四禅功夫,以及观禅、练禅、熏禅、修禅和菩萨大乘照明三昧,以及其他的很多种功德,菩萨初果都还没有具足。戒慧直往菩萨初所具备的无生法忍道种智、大乘照明三昧、永伏思惑而不现行如阿罗汉,明心初果菩 三摩地

2018-07-21

学人于深入后得智时,修除性障及随分修学禅定,得以次第增上,修证十行阳焰观(现观具有能取六尘之心,犹如阳焰虚妄不实);并修学一切种智三转法轮经典如楞伽经、解深密经、瑜伽师论、成唯识论等,进而参究末后句,解悟末后句,透牢关,亲自体验末后句境界,亲见实相无得无失,成就禅宗所说无事人境界。如是双具十行阳焰观及亲证牢关境界,救护一切有情回向正道,护持世尊了 三摩地

2018-07-21

如是三贤位修证将入初,这就是第一大阿僧祇劫,也就是所谓的远波罗蜜多。意思是说:在这第一大阿僧祇劫当中,菩萨六度的势力仍然很薄弱,常为烦恼所转,无法伏诸烦恼;虽然在七住位中因为真见道而有波罗蜜多的功德,但是距离成佛仍然十分遥远,所以称为远波罗蜜多。近波罗蜜多则是指次无数劫,菩萨在此第二大阿僧祇劫中,修习十度波罗蜜中的前七度,也就是:初、初心,生起 三摩地

2018-07-21

佛说大方广菩萨十经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与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万人。其名曰智幢菩萨。法幢菩萨。月幢菩萨。日幢菩萨。无量幢菩萨。跋陀波罗等。十六正士。文殊师利等。六十同意。弥勒菩萨等。贤劫一切菩提萨埵。尔时无尽智菩提萨埵。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以种种宝华散于佛上。白佛言。世尊。欲有所问唯愿世尊。开示解说。 三摩地

2018-07-21

贤劫千佛出世次序《瑜伽师论》:“又此世间,二十中劫坏,二十中劫坏已空,二十中劫成,二十中劫成已住。如是八十中劫,假立为一大劫数。”一大劫之成住坏空之“住劫”中千佛出世次序如下:第一至第八小劫,无佛出世。第九劫减至人寿六万岁时,拘留孙佛出世,为贤劫第一尊佛。减至四万岁时,拘那含牟尼佛出世,为贤劫第二尊佛。又减至寿二万岁时,迦叶佛 admin

2018-07-21

入八时唯中品转,亦唯六七二识转生中品妙观察智及平等性智尔,五八仍未转。释尊修行直至三大祇劫满已,成最后身菩萨,坐菩提树下,于夜后分,以手按而得明心时,六七二识方得转生上品妙观察智及平等性智,异熟流注生灭断尽,第八异熟识顿现大圆镜智,改名真如;而犹待随后旭日出前之目睹东方明星,眼见佛性时,方使前五识顿生成所作智,而名成佛。“如来自到境界& admin

2018-07-21

」佛门里有「不可思议」这样的一句话语,是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其实,不只是佛家,我们一般人也常常会说如是的言语,举凡只要是遇到我们的智力所不能够了解的事情,我们总是会不自其然说出:「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事」这样的话语。然而,世间上有很多不可思议的事,这些事到底有没有答案呢?换句话说,我们的疑问就是: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生命的实相是什么?宇宙的真理又 admin

2018-07-21

一切种智还没有具足圆满证得时,就称为道种智,属于诸菩萨的无生法忍;而这三德,如果不依如来藏,就没有三德可以实证了!这已经在刚才说明过了。如果不是有法身如来藏,那您如何能证得如来藏而有法身德呢?因为连法身都不存在了,而五阴十八界又是虚妄法,是会坏灭的,那么这一世死后,下一世的五阴十八界又要从哪里生出来?当然,生灭法一定要依靠不生灭法才能存在啊!这就 admin

2018-07-21

问、《佛说阿弥陀经》里的「出广长舌相」是什么意思?答:广长舌乃是佛三十二大人相之一,经中说:「出广长舌以自覆面,左右舐耳缩舌入口,五色光出绕身三匝,灭于顶上。」此乃唯佛才有的圆满功德相。再者,佛之广长舌相殊胜于转轮圣王之相,因为佛乃是证得一切种智,具足了知一切法的实相,无有一法不如实知,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四无碍辩、十八不共法… admin

2018-07-21

佛言:如来从观不净,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庄严至解脱,胜于声闻辟支佛等,是故如来名无上尊。这是说如来祂从因的时候,还没有见道的三大无量数劫之前,在凡夫中为了求离欲,因此修不净观,再从最基本的不净观,往上进修种种法门,乃至最后阶位的无上正等正觉。有这样次第的修行,从庄严—也就是庄严佛菩提,从庄严佛菩提的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通 三摩地

2018-07-21

这个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从佛陀降生之后一手指天、一手指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走了七步示现之后,然后接下来开始完全把之前的一切都忘记,状似人间的婴儿一样。从我们刚才讲三满心以后的菩萨就具有了正知出胎的能力之后,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诸佛之所以要示现如同人类的婴孩一样,其实就是要告诉世间的人们,适当唤醒人们的同理心,让大家感受到佛陀其实一开始也跟我们一 三摩地

2018-07-21

若是没有一世又一世不断教化利乐很多众生,将来你就无法成佛;因为你的佛土不能成就,因为是没有摄受以及庄严佛土,所以你的佛土也没有办法成就。所以,菩萨利他其实是利己,因为这样才能庄严未来成佛时的佛土。所以为了庄严佛土,必须要利乐有情;利乐有情的结果,就能庄严自己的佛土。当未来自己的佛土成就的时候,自己成佛了,那个佛土其实是与众生共有的,因为不是单单靠 三摩地

2018-07-21

的报身,则是为了成熟上菩萨而出现的他受用身,报身常住不变,诸根相好,智慧光明,周遍法界,经常在色究竟天为诸菩萨说无生法忍甚深之法,这是诸如来在三大无量数劫当中修集的无量无边的真实功德所成就的。而佛的应化身,则是随顺众生得度的因缘,在一切世界六道中,化现无量无边的诸化佛身,在没有佛法的方来建立,让有情众生能够归依佛法僧,而且受持清净的禁戒; 三摩地

2018-07-21

这个兜率天又分为内院与外院,内院是最后身菩萨教化诸天天人的净土,外院则是天人享乐的方。经中说释迦牟尼佛是从兜率天降生人间示现成佛的;弥勒菩萨现在也在兜率天弥勒内院,尽其一生说法度众。到了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的、像法、末法都灭了以后,弥勒菩萨观时机成熟,就会从兜率天降生人间,继续释迦世尊之后在娑婆世界成佛,是为--弥勒佛,我们尊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所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