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大家都知道,菩萨有五十二个阶位,那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十信位就是十种长养对佛开示产生信心的阶位。于圆满后,转入十住位,开始修菩萨的六度万行,也就是开始修菩萨六度的种种行。菩萨于六度最后一度般若圆满以后,转入七住位修行,表示他已经具有一定的佛法正知见,所以不会跟随邪师或者名师修学佛法,他会去寻找真善知识,跟随真善知识修学参 | admin 2018-07-21 |
![]() |
因为禅的法门很迅速,一念相应就超越了凡夫地。而且在娑婆世界也很容易修行、因为在娑婆世界容易修集福德资粮。娑婆世界的众生求生不易,资粮缺乏。因为娑婆世界的生活资粮不容易获得,求生困难,所以我们在这里作布施很容易。如果你到极乐世界去,你能向谁布施?没有办法呀!十方诸佛世界,凡属于纯一清诤泄界,都没有机会让我们可以修布施行啊!在清净世界修集福德资粮非常困 | admin 2018-07-21 |
![]() |
学人若由浅入深,精进念佛,最终必定会经由念佛三昧转入参禅,“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而亲证实相念佛,由净土法门回归到心地法门。学人若于悟后发愿往生极乐,则能上品上生,在阿弥陀佛的加持下,可以迅速入地,进入修道位。因此禅宗与净土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未可拣别为二。极乐世界犹如色界而超胜于色界,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而不诽谤正法、诽谤善知识者,舍报 | admin 2018-07-21 |
![]() |
这样的菩萨,自己就能够渐次的通达二乘菩提,并且也能修证二乘菩提,同时还能够渐渐的断除我执以及我执的习气种子,这样就可以渐证诸地的无生法忍而渐超诸地,因此而得以渐次成就佛道。各位菩萨,基本上大乘佛法的修学都必须以亲证如来藏为最首要,而后才能次第进修乃至究竟圆满,成究竟佛道。所以说,一切大乘行者假使想要真学菩萨行,想要真修佛道的话,就不能是纯以二乘菩提 | admin 2018-07-21 |
![]() |
其中所表达的印顺法师对人菩萨行的看法是非常肯定的,他所给予的人菩萨行在佛法中的地位也是没有什么能够取代的。比如,他将“人菩萨行的大乘法”视为“适应少壮唯一契机的法门”,将“人间佛教的人菩萨行”视为是上契佛理、下契群机的“纯正的菩萨正常道”,等等。如果这些说法是正确的,那么凡是不按照人菩萨行去做的就不是纯正的菩 | admin 2018-07-21 |
![]() |
在睡着无梦时、闷绝时、正死位时、无想定中、灭尽定中,祂都是这样不休不息地遍缘一切法;更何况是醒着的时候呢?祂又有一个特性,就是思量作主的体性;这种思量作主的体性是分分秒秒都不休息的,所以大阿罗汉的末那在意识尚未加以检查的时候,祂就已经在依过去的习气运作了。所以难陀尊者仍有先看女众的习气,但是当祂的意识发觉到这个现象的时候,就会纠正末那;这样一吹又一 | admin 2018-07-21 |
![]() |
如果能够依照八正道的正理而确实作详细的观行,就能确认离念灵知心非常住不坏心——不但是欲界中的离念灵知心、未到地定中的外道神我离念灵知心、初禅中的梵我离念觉知心,乃至非想非非想定中的离念灵知心,都同样是虚妄法。若能依前所述八正道之理,如理作意,详细而反复的思维观察,一一确认无误,就能确实证知自己的我见已经断了,也可以自我检查身见结使也真的断 | admin 2018-07-21 |
![]() |
再来说每个人都会死,那么求不要死,这件事情是办不到的;因此大家最大的苦,其实就是求不要死!因为求不得,所以求不得其实也是因为有五阴,所以求不得这样的苦,还是从五阴来啊!再来说怨憎会,一个人因为有五阴,所以就会碰到怨家债主来讨债;如果没有五阴,怎么会有怨憎来相会呢!再来说,一个人会有这样的色身,是因为六界和合,也就是地、水、火、风、空、识,这样的六界 | admin 2018-07-21 |
![]() |
如果说他修学了声闻乘、缘觉乘之后,他原地踏步而不往成佛之道迈进的话,佛陀还有这些菩萨就会呵责,说他们叫作“小乘人”,也叫作“焦芽败种”,也就是说他成佛的芽跟苗都已经焦掉了,都已经败掉了,这就是对二乘人的呵责。如果说这些修学二乘法的圣人,如果他继续迈向成佛之道,那么在大乘里面就说他们叫作大乘的通教菩萨。也就是说他们所修学的是通于二 | admin 2018-07-21 |
![]() |
修学一切种智而还没有圆满者,譬如初地到等觉菩萨所修就称之为“道种智”。简单的说,一切种智就是指“一切种子之智慧”。种子又叫作界,也叫作功能差别。如来藏中所含藏的一切种子,具有三种能变之功德,能够变现五阴世间以及能够辗转出生万法来。这三种能变识,就是大乘唯识经典中所说的“心、意、识”。这心、意、识为什么称为能变呢?那是因 | admin 2018-07-21 |
![]() |
如果一位有情他具足了人天善法,能够孝养父母,无论是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或是房舍、财宝,他都能够尽心地供养,并且还能够经常地恭敬、礼拜、尊重、赞叹;除此之外,也同样能够奉事师长,除了四事供养之外,也能尊重赞叹恭敬礼拜,并且奉行师长良善的教导;对于妻子、儿女、眷属也能够供给衣服、饮食等等,以及打扮庄严的饰品;如果遇到善知识善友的话,也能够随分随力的布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个初信位要具有的信心,就是前面所谈的,我们必须要相信,因为有如来藏,所以有三世轮回,有善恶因果;除此之外,还要相信有佛地究竟无上胜妙的功德;而且,佛菩萨都会无时无刻地护念着我们,指引我们依循着正理,一步一步的往上修进。这就是所谓的信佛。并且我们还要相信,确实有能出离三界的法,确实有能够探究一切众生都具有的真心佛性的法,这些就是所谓的相信佛陀。并且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有许多学佛人没有经过慧心的正确简择,仅凭着直觉,就死心塌地的对某个教派、道场或者法师认定不移、打死不改!我们不可以因此说:他这个样子是成就了十信位中的定心。而只能够说:他的我见、我执烦恼十分的深重!关于这一点,大家可是要分别清楚才好。这里讲的更重要的是要于心决定不变,所以这个定的部分跟慧这两者是息息相关。你如果没有适当的定,那你可能就没有办法静下心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也就是,随着对三宝,对因果,以及对佛道的正确认识,信心会不断地增长,所以会逐渐产生要持续不断地在佛教上修行的精进心。除了行善去恶之外,还要更进一步去了解:什么是无漏的清净业?更要知道,净业是要在将来有了断我见的智慧之后,才能够真正做到的,所以会在心中种下要去追求断我见的解脱智慧的清净种子。这就是第三个——精进心。第四信位是要成就出世间法的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个初信位要具有的信心,就是前面所谈的,我们必须要相信,因为有如来藏,所以有三世轮回,有善恶因果;除此之外,还要相信有佛地究竟无上胜妙的功德;而且,佛菩萨都会无时无刻地护念着我们,指引我们依循着正理,一步一步的往上修进。这就是所谓的信佛。并且我们还要相信,确实有能出离三界的法,确实有能够探究一切众生都具有的真心佛性的法,这些就是所谓的相信佛陀。并且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善根好的,要一劫或二劫就能够满足;善根差一些的,就会不断地进进退退,时间拉得很长,最差的要一万大劫才能够满足十信位。如果十信位修学的话,就能够发起大菩提心,开始努力修学六度万行,发愿成佛,而成为初发菩提心的菩萨。譬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当中有偈语说:菩萨初发意,直心大功德,于佛及法僧,深起清净信,信敬三宝故,能发菩提心。(《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我们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那么十信位要具备什么样的基础才能够开始修学呢?在《占察善恶业报经》当中,地藏王菩萨有一段开示说得非常清楚。是这样说的:【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有众生欲向大乘者,应当先知最初所行根本之业。其最初所行根本业者,所谓依止一实境界以修信解,因信解力增长故,速疾得入菩萨种性。所言一实境界者,谓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您三归五戒之后,如实修行,就会慢慢地逐分去证得解脱果,趣向远离生死过咎、趣向于涅槃安乐。这段就是告诉菩萨们,要有自利利他的行为。所以佛经中说是名优婆塞自利利他。其实就是四种法要,或是所谓四预流支。四种法要,这是引用自《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的一个颂偈。的颂偈是这样讲的:【一切菩萨修胜道,四种法要应当知:亲近善友为第一,听闻为第二,如理思量为第三,如法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果一位有情他具足了人天善法,能够孝养父母,无论是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或是房舍、财宝,他都能够尽心地供养,并且还能够经常地恭敬、礼拜、尊重、赞叹;除此之外,也同样能够奉事师长,除了四事供养之外,也能尊重赞叹恭敬礼拜,并且奉行师长良善的教导;对于妻子、儿女、眷属也能够供给衣服、饮食等等,以及打扮庄严的饰品;如果遇到善知识善友的话,也能够随分随力的布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果我们要移民到美国去,我们首先要相信确实有美国的存在,如果我们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美国,那我们怎么会想要去移民到那个地方去呢?所以说我们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想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首要就要先相信确实有西方极乐世界。那为什么我们要相信呢?因为这是佛陀跟我们讲的,佛陀祂有四智圆明。世尊能够有四智圆明的道理,就是说我们对于这个世界,我们所能够认识的非常有限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