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受斋戒。为十由延内诸神拜言。我今日斋不敢为恶。不名有家彼我无亲。妻子奴婢非是我有。我非其主。然其学贵文贱质无有正心。至到明日相名有如故事斋如彼者。不得大福非大明。佛法斋者。道月六斋之日受八戒。何谓八第一戒者。尽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有杀意慈念众生。不得贼害蠕动之类。不加刀杖。念欲安利莫复为杀。如清净戒以一心习第二戒者。尽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 三摩地

2018-07-22

《四天王经》说,凡是受持此斋戒的方,恶鬼必然远离,此处必定平安无事。所以,如果能在六斋日精进持斋守戒,那么福报必定增长,灾难必然消除。(《四天王经》云:所在之处有持此戒者,恶鬼远之,住处安稳。是故于六斋日,持斋受戒,得福增多。《法句譬喻经》云:优填王夫人于奉斋日,王召不应命。反复三呼,执斋不移。王怒,遣人曳出,欲射杀之。箭反向王,数射亦尔,王时大 三摩地

2018-07-22

主人关切询问陌生人:「年轻人啊,怎么会大老远来到这里?」来客回答:「我是舍卫国人。在我们的城内,不论男女老幼,都尊奉佛法,持守五戒、广行十善。然而,我在一次拜访昔日同窗的因缘下,无法婉拒对方家人殷勤劝酒,于是喝酒破戒。父母知道我毁犯佛戒,又违逆两位老人家的谆谆教诲,所以,把我赶出家门……。我能在这里借宿一宿吗?」主人欣然同意,来客也就 三摩地

2018-07-22

这个初信位要具有的信心,就是前面所谈的,我们必须要相信,因为有如来藏,所以有三世轮回,有善恶因果;除此之外,还要相信有佛究竟无上胜妙的功德;而且,佛菩萨都会无时无刻护念着我们,指引我们依循着正理,一步一步的往上修进。这就是所谓的信佛。并且我们还要相信,确实有能出离三界的法,确实有能够探究一切众生都具有的真心佛性的法,这些就是所谓的相信佛陀。并且 三摩地

2018-07-22

而所谓坏苦,譬如我们赚来的财物,久了会损坏,色身出生以后最后还是会坏掉,甚至于山河大、银河系,乃至宇宙都会变坏,这就是坏苦。而行苦就比较微细了,譬如人出生了,小的时候好希望赶快长大,后来进学校读书,学习世间法,乃至长大以后为了探究生从何来?死从何去?开始接触佛法,每个过程都觉得很快乐!也许大家会觉得奇怪,快乐很好啊!为什么说它也是苦呢?因为快乐也 三摩地

2018-07-22

这个初信位要具有的信心,就是前面所谈的,我们必须要相信,因为有如来藏,所以有三世轮回,有善恶因果;除此之外,还要相信有佛究竟无上胜妙的功德;而且,佛菩萨都会无时无刻护念着我们,指引我们依循着正理,一步一步的往上修进。这就是所谓的信佛。并且我们还要相信,确实有能出离三界的法,确实有能够探究一切众生都具有的真心佛性的法,这些就是所谓的相信佛陀。并且 三摩地

2018-07-22

第二种僧宝,指的是已经实际证果的圣僧,包括所谓初果须陀洹,乃至四果阿罗汉、辟支佛,以及三贤十的菩萨,这称为第二种僧宝。第三个层次的僧宝,则是指持戒清净无染,具有多闻智慧的比丘、比丘尼等福田僧。为什么称他们为福田僧呢?这是因为他们能够带给有情安隐快乐,又能满有情的一切善愿,像这样的表相出家众,可以称为第三僧宝。所以说,如果现出家相的僧人如果持戒不清 三摩地

2018-07-22

何等为四?于佛不坏净,于法不坏净,于僧不坏净,于圣戒成就……所以者何?若四大----、水、火、风----有变异增损,此四不坏净未尝增损变异。彼无增损变异者,谓多闻圣于佛不坏净成就,若堕狱、畜生、饿鬼者,无有是处。】----《杂阿含经》卷三十。意思就是说佛陀劝告这些比丘,还有比丘尼这些出家众,你们应该常常对于众生起悲愍心还有慈悲心,悲愍众生常常沦 三摩地

2018-07-22

何等为四?于佛不坏净,于法不坏净,于僧不坏净,于圣戒成就……所以者何?若四大----、水、火、风----有变异增损,此四不坏净未尝增损变异。彼无增损变异者,谓多闻圣于佛不坏净成就,若堕狱、畜生、饿鬼者,无有是处。】----《杂阿含经》卷三十。意思就是说佛陀劝告这些比丘,还有比丘尼这些出家众,你们应该常常对于众生起悲愍心还有慈悲心,悲愍众生常常沦 三摩地

2018-07-22

其实佛法本来就是依法不依人,在佛法之前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佛陀制订八敬法的目的,很有可能是在当时保守的印度社会中,为了摄受女众出家的权宜之法;因为当时比丘僧团早已成立,比丘们自然是不愿意放弃位优于女众之既得利益,因此佛陀制定八敬法,以期能够减少来自比丘的反对声浪;再者,当时随大爱道夫人出家的女众,大部分是王妃、公主等贵族,佛陀为了预防,出身贵族的比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在别教菩萨二满心之前都有可能犯轻垢的小小戒律,因为我们都是学戒者,无法真实持戒,所以有犯乃是正常的,但是根本戒不能犯。我们认为学佛持戒的心态应该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看待这个事情,因为佛施设戒律的目的,无非是希望我们这些因为受持戒律的功德,使自己能够远离诸恶,能够趣向菩提;而且持戒有大功德,持戒习惯以后,能帮助自己清净心性,也能减少性障,使自 三摩地

2018-07-22

但是大乘佛法中说的僧,却不限于出家僧,也包括了在家僧,像《大乘大集藏十轮经》中这样的圣教说有四种僧:【一者胜义僧、二者世俗僧、三者哑羊僧、四者无惭愧僧。】(《大乘大集藏十轮经》卷5)其中世俗僧是剃须发、着袈裟、受声闻别解脱戒的出家人。另外无惭愧僧则是为了活命而出家归依佛门,但却毁犯一切出家戒而无惭无愧,具足了悭贪、嫉妒、愚痴及憍慢,贪着名誉、恭 三摩地

2018-07-22

佛教戒法中的逆罪,就是指重大违逆罪大恶极的恶行,如果造作了那就必定要堕入无间狱、阿鼻狱中受无间的苦报。而逆罪又有五逆及七逆两种,五逆就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及破僧;七逆则是出佛身血、杀父、杀母、杀和尚、杀阿阇黎、破羯磨转法轮僧以及杀圣人。五逆与七逆的差异,一般认为只在五逆增加了杀和尚、杀阿阇黎二罪,然而除此之外五逆中的破僧,与七逆中的 三摩地

2018-07-22

参加菩萨僧团之共修及弘法事务,亦当谨慎小心;菩萨僧团之成员,修证层次之高低有别,性障深浅亦异;有甫入七住十住之习种性菩萨,习性仍重、仍在熏习佛法者;有已入十行位之道种性者,有已入十回向位之性种性者,亦有已入初以上之圣种性者,千差万别;是故于修共事之时,慎勿播弄是非,免造破僧断头罪;此罪犯已,戒体随失;不通忏悔,必下狱;七十大劫受无量苦,三贤十 三摩地

2018-07-22

中国区佛法弘传,以大乘佛教为主;大乘佛教乃是人菩萨行为主,天菩萨行为辅之佛教,是故大乘佛教中,将僧宝分为凡夫僧与胜义僧。凡夫僧谓一切出家剃发、身披僧服之三乘比丘比丘尼,尚未见道者,具名凡夫僧。胜义僧则谓一切于大乘法中见道不退之人,不论其身为出家相抑在家相,亦不论其身为人身、天身、傍生身,俱名胜义僧。胜义僧又得名为菩萨僧,依菩萨藏法而见道故。若人受 三摩地

2018-07-22

何等为四?于佛不坏净,于法不坏净,于僧不坏净,于圣戒成就……所以者何?若四大----、水、火、风----有变异增损,此四不坏净未尝增损变异。彼无增损变异者,谓多闻圣弟子于佛不坏净成就,若堕狱、畜生、饿鬼者,无有是处。”】----《杂阿含经》卷三十。意思就是说佛陀劝告这些比丘,还有比丘尼这些出家众,你们应该常常对于众生起悲愍心还有慈悲心,悲 三摩地

2018-07-22

经云:皈依佛,不堕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畜生。因此◎故一旦皈依三宝以后,可以恶道除名,人天有份。◎如顶戴宝冠,身着华服,人身立刻庄严;◎而皈依三宝,则道德、人格、信仰因而提升。2、如果你皈依佛陀指示龙天、一切善神,在末法时代,要保护、加被所有皈依的三宝弟子。3、如果你皈依你能够获得世间大众的尊敬,并以为模范。4、如果你皈依你易获得消灾免 三摩地

2018-07-22

的报身,则是为了成熟上菩萨而出现的他受用身,报身常住不变,诸根相好,智慧光明,周遍法界,经常在色究竟天为诸菩萨说无生法忍甚深之法,这是诸如来在三大无量数劫当中修集的无量无边的真实功德所成就的。而佛的应化身,则是随顺众生得度的因缘,在一切世界六道中,化现无量无边的诸化佛身,在没有佛法的方来建立,让有情众生能够归依佛法僧,而且受持清净的禁戒; 三摩地

2018-07-22

何等为四?于佛不坏净,于法不坏净,于僧不坏净,于圣戒成就……所以者何?若四大--、水、火、风--有变异增损,此四不坏净未尝增损变异。彼无增损变异者,谓多闻圣弟子于佛不坏净成就,若堕狱、畜生、饿鬼者,无有是处。”】--《杂阿含经》卷三十。意思就是说佛陀劝告这些比丘,还有比丘尼这些出家众,你们应该常常对于众生起悲愍心还有慈悲心,悲 三摩地

2018-07-22

1第一四德皈依三宝的功德,在《瑜伽师论》六十四卷中,说获两类四种功德。第一四德如彼论说:受皈依者,获四功德:一获广大福,二获大欢喜,三获三摩,四获大清净。一、获广大福,即皈依者,由供养现前佛、不现前佛及塔庙与法僧,当知获得无量大福德果报,摄受无量广大梵福,由此能于无量大劫中不堕恶趣,无上正等菩提的资粮。二、获大欢喜,即皈依者,于佛法殊胜功德田,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