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有许多人在学佛一段时间之后,了解到心中生起了无明烦恼,是去造作身、口、意恶业的根源;因为已经深信因果,所以就很担心造作了恶业会下堕三恶道长劫受苦,所以就开始努力想要降伏烦恼,认为降伏烦恼是修行的首要工作。在禅修的道场中,大都会教导打坐数息的方式来去除念头以及烦恼。可是无论是数息也好、念佛也好,大多是修了十几年,还是无法数到一心不乱、妄想不起;这是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是因为对这些世界上的人事物很不耐烦,这俗话称之为看不惯,没有办法接受这些人为什么会这样,包括对于已经开悟的人也没有办法想象为什么已经开悟,还会这样?这样意识心无法安住,这都是称之为无法忍,即使其中没有「辱」,这也都是自生烦恼,可是这烦恼很容易生起,而且这样的烦恼有时候是证悟更高境的踏脚石,所以要从忍受开始,慢慢走向烦恼降伏,或是要去寻找法 三摩地

2018-07-23

古来大德有提到三种情况:一种是叫作非理瞋,他不来恼,而自生瞋;这个情况是说,也许你正无事而闲坐,突然想起一件令你生气的事情,因而不由自主发起脾气,就想找个人好好来诉说一顿。第二种叫作顺理瞋,他人来恼,尔乃生瞋;譬如说:你或者是无事而闲坐,或者是正在忙着做某一件事情,可是某甲就是前来干扰你,让你或者是没有办法享受清闲,或者是没有办法继续作你想要作的 三摩地

2018-07-23

从起心动念处,发起善法欲,生起善法,熏习善法,实行善法,不断熏习实践,成就菩萨道的福德资粮,形成菩萨之世世可爱之异熟果。在成佛之道上不断前进,永不休息。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要与人同事、利行,在与人同事的过程中,逐渐完成自净已意。在日常与人交流中,我们都要说话,而口乃心之门户,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与之相应的语言文字。当您充满感恩之心时,您一定 三摩地

2018-07-23

是先把食物端上餐桌,还是先供养佛菩萨?如果是为了疗病一定要先考虑自己的道器,新做好的素斋,是否先想到要供养三宝?供养文是匆匆而就唸完,还是先观想忆念十方三世佛法僧都普受供养?当自己饱餐以后来到佛菩萨面前做供养时,每一个动作是否都带着恭敬和感恩,而不是为了应付了事?当燃香供养时,有没有想过要熏学佛菩萨,而生起四弘誓愿?当礼佛时,是否念头比较纯一?当 三摩地

2018-07-23

或者是说,你开始转变这心态,知道你不是为了增长自己的我所,不是扩大自己的我见的势力范围,而是单纯为了修行自己的道业,因此虽然还是取用这世间,可是许多的方,你的顺位调整了,你可以权当布施而给予别人;有的方,你可以晚一点再来受用;有的方,你可以受用世间人所认为的比较低劣的东西;乃至有的方,你根本无有心思来受用。在许多的层面上,你也会去注意到: 三摩地

2018-07-23

第一次禅三——明心一九九六年十一月第一次参加禅三,前两个月自己在家参得昏天暗。因那时台中道场还没有成立,我没有上过课,知见不具足,平常只有靠自己看书,所以从觉知心(妄心)开始逐一寻找,参得非常辛苦;不像现在上课时,亲教师都已尽可能帮大家将妄心分辨清楚,这一点实在令我羡慕。当时因为自己并不清楚妄心的特性,就从五阴、十二处、十八界开始找,所 三摩地

2018-07-23

古来大德有提到三种情况:一种是叫作非理瞋——他不来恼,而自生瞋;意思是说,也许你正无事而闲坐,突然想起一件令你生气的事情,因而不由自主发起脾气,就想找个人好好诉说一顿。第二种叫作顺理瞋——他人来恼,尔乃生瞋;譬如说:你或者正无事而闲坐,或者正忙着做某一件事情,可是某甲此时前来干扰你,让你没办法继续享受清闲,没办法继续做你想做的 三摩地

2018-07-23

做菩萨就是要坦坦荡荡,不怕别人挑错处,如果没错,就感谢别人的关照,然后继续欢喜做菩萨,如果错了,就赶快忏悔,忏悔过后身心清净,仍然继续欢喜做菩萨。我一直都记得张老师的这番嘱咐,她是那样一个温和简单如慈母般的人。其实要着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有私心的,因为这几天在身边发生了一些事情,而我自认为自己被误会了,委屈至极,便忽然想起张老师的这番话。就私心 三摩地

2018-07-23

工程忙乱中,偏偏教你去磨剃刀!有一天,在建筑工程正忙,工程车怪手、建筑工人都来准备做工的时候,老和尚知道我的恩师又开始要工作、处理问题了,他故意把恩师叫去说:‘你现在去磨剃头刀,把剃头刀磨好’,当时恩师感觉很为难—工作正多,正要忙,工人都在等,才要叫她去磨剃头刀!但是师命难违,只好赶快去磨,磨好了赶紧回去向老和尚报告,老和尚却一点儿 三摩地

2018-07-23

现在有意逆着习气﹐按新的作息时间去作﹐才渐渐感到每座用功比较实在﹐不似先前那样悠悠忽忽的﹐间或有些许的轻安和法喜﹐这样越生越想坐﹐身心也一天天昂扬起来。常言道﹕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在某种意义上讲﹐修行就是一个同习气不断作斗争的过程﹐也就是说﹐用好的习惯代替坏的习惯的过程﹐这中间稍有懈怠﹐坏习气就有可能占上风﹐更有一点﹐修到一定的时 三摩地

2018-07-23

佛法住世时有一比丘名二十亿——长者子,非常勤奋研读经藏、念诵佛号,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境,每人自己忙完分内的工作后就不断的修行,甚至不去睡觉。别人看在眼里,就对佛陀说:他这样下去是不行的。有一日佛陀问比丘:你平日喜欢什么?比丘答:弹琴。佛陀问:如果琴弦太松会如何?比丘答:发不出声音。佛陀又问:琴弦太紧呢?比丘答:很危险,不但声音不好听,而且 三摩地

2018-07-23

照这样说来,菩萨的正义,要能觉悟,悲愿修行等条件,方称菩萨的资格,并不是同一班凡见偶像,如三官、土、城隍、岳庙等,这些只可称神明有福德的鬼神,但是他也能赏善罚恶的。不过菩萨的种类很多,有果后行因的,如观音文殊等,有久修菩萨的,如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等觉菩萨,有初发心菩萨,如吾人等能认识菩萨大义发心修行,自利利他,不论在家出家都叫做菩萨 三摩地

2018-07-23

天帝见佛稽首作礼伏。至心三自归命佛法圣众。未起之间其命忽出。便至陶家驴母腹中作子。时驴自解走瓦坏间破坏坏器。其主打之寻时伤胎。其神即还入故身中。五德还备复为天帝。佛三昧觉赞言。善哉天帝。能于殒命之际。归命三尊。罪对已毕。不更勤苦。尔时世尊以偈颂曰所行非常谓兴衰法夫生辄死此灭为乐譬如陶家埏埴作器一切要坏人命亦然帝释闻偈知无常之要。达罪福之变。解兴衰 三摩地

2018-07-23

以北半球来讲,南方是温暖之、和煦之方,所以南方代表师长,师长是教授我们谋生技能、学识等,一般而言会比较关心我们的世俗生活,所以是比较和煦的。如果能以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来供养师长,并且对师长尊重赞叹、恭敬礼拜,而且奉事师长时是早起晚睡、受行善教,这样就是能供养南方的人。言西方者即是妻、子,若有人能供给妻、子: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璎珞服饰严身之具,是 三摩地

2018-07-23

这表示传授一生受的菩萨优婆塞戒传法师,与传授尽未来际受持的梵网、持、瑜伽菩萨戒法师并不相同;一生受的优婆塞戒传法师,必须是出家身的法师才可以传授;但是尽未来际受的梵网……等菩萨戒传法师,没有限制是出家身的法师,在家身的法师也可以传授的,所以律部的《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二,佛开示说:若有人欲来受者,菩萨法师先为解说、读诵,使其人心开意解、 三摩地

2018-07-23

  这是说,如果破了戒,连四加行的第一个层次都无法实证,何况能证初果乃至四果?因为都在所取的六尘法中杀生,误以为众生真实而杀生,怎能断我见?连所取都断不了,能取还能断吗?当然连暖法都得不到,更何况是得到初果的见或二果的薄、三果离?既然杀害了众生,他就叫作破戒的优婆塞。破戒优婆塞就是不清净,所以是臭优婆塞。对于修行人来说,戒德很重要,所以说戒德香。 admin

2018-07-23

其次,大菩萨们再怎么大,也都必须要亲近诸佛,因为永远都有他所不知道的法要随佛修学,所以应该常亲近诸佛;乃至三、四、五满心有了意生身以后,更是每天都要去见佛,没事的时候,每天到别的世界去见仍然住世的诸佛,假使能听到二、三句和自己目前证量有关的妙法,也许一步就跳到上去了!第三,菩萨摩诃萨除了常常亲近诸佛以外,也必须要常亲近声闻、缘觉。这就有很多 三摩地

2018-07-22

许多人觉得我是好人,心好,从来没害人之心,为何会有冤亲债主?其实,无量劫来,我们身、口、意三业,造作了太多的贪瞋痴、杀盗淫等恶业,跟无量无边的众生结了不少怨仇。别的恶业暂且勿论,单是杀生吃肉,就跟他们结下深厚的怨仇。印光大师说:凡属危险大病,多由宿世现生杀业而得。一碗之肉,冤魂缠绕,一念杀心,罪债难逃。动物被我们杀害时产生无量的痛苦,这个怨恨就像 三摩地

2018-07-22

相反的,这一盏灯如果不去点燃其他的灯,则永远只是它一盏灯的光明,能照耀的范围十分有限,当然也就无法照亮大,照亮其他众生,也无法照之久远了。《大乘义章》卷九菩萨的开示:【言回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回向。回向不同,一门说三:一菩提回向、二众生回向、三实际回向。菩提回向者,是其趣求一切智心,回己所修一切善法趣求菩提一切种德,名菩提回向。众生回向者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