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如往先从庄严地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名如来。(《菩萨优婆塞戒经》卷三)从这段开示我们知道,如来世尊修学空三昧等无边无量的三昧成就,因此诸如来所得的空三昧以及灭定三昧等种种三昧,乃是不同于二乘圣人所证得的三三昧,乃是超胜于甚多甚多;同样的道理,诸如来所证的四禅,也不同于二乘圣人所证得的;慈三昧以及悲三昧,更不是二乘圣人所能了知的;而且诸 三摩地

2018-07-21

《大智度论》里面,会看到有所谓的之九难。这个九难指的是什么事情呢?九难指的是世,在世的时候所遭遇到的九件难事。其实这个事情可能不只九件,但是以这个九件比较大一点,比较具有代表性;所以,后人有把这个九件事情把它列在一起,变成所谓的之九难。这九难的内容是什么呢?比方说,第一难是有所谓的孙陀利的梵志女毁谤陀,也毁谤五百阿罗汉;又譬如说,另外比方 三摩地

2018-07-21

有很多人都听说过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是说的身体有种种美妙的地方。那么是那三十二相呢?又是怎么来的呢?在《优婆塞戒经》中对三十二相是如何产生的作了一番详细的说明: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乐以善眼和视众生。是故先得牛王眼相。在行菩萨道的时候,无数世用和善的眼看众生,所以得到牛王眼相。(眼睫如牛王相,眼毛殊胜如牛王也。)为菩萨时。于无量世。恒以软语 三摩地

2018-07-21

【若汝意谓:异作异受,何故此人作业,不彼人受俱有五阴?是义不然;何以故?异有二种:一者身异、二者名异;一者得、二者天得。得、天得,身名各异,是因缘故身口应异;身口异故,造业亦异;造业异故,寿命、色力、安辩亦异;是故不得得作业,天得受果。虽俱五阴,色名是一,受想行异。何以故?得受乐,天得受苦;得生贪,天得生瞋;是故不得名为相似。色名虽一,其 三摩地

2018-07-21

就福慧来说,福就是福德,慧就是智慧,这二者是菩萨的二种庄严。以菩萨所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的这六度来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还有禅定这五度是属于福德,般若一度则是属于智慧。以菩提道又称为大菩提道,也就是含括了菩提道与解脱道这二主要道的,菩萨修学成所必须经历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的五十二阶位来说,十信位经 三摩地

2018-07-21

出世间的三宝一样是、法、僧三宝。所谓的宝,就跟世间三宝是不一样。世间三宝是像----裱好的像,不管是大理石雕的、玉雕的或是土去塑型的,或只是印刷的像,那都属于世间的三宝、表法的三宝中。所谓出世间的三宝是指什么呢?就是指真正的陀、十方的诸宝就有分法身、报身、应化(应化身)。为什么要这样来区分呢?因为这样才能够让我们了解什么是有 三摩地

2018-07-21

问:在人间的「应化身」与菩萨的「千百亿化身」之化身的差别为何?《法华经》中,本师释迦牟尼言他在久远劫前即成,但为度化众生,已曾在多个世界降生示现成及说法。从文意上看,应化身似乎不是「同时存在」于各个世界中。若如此,则在各世界示现的应化身应伴随着无垢识,而非只是无垢识所流出而进入众生心中的相分,此正确吗?答:《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二:【 三摩地

2018-07-21

等觉菩萨等到百劫累积广大、广大的福德之后,接下来就要进入妙觉位,就是(准备)成了。成的阶段我们一般来讲,按照《起信论》的说法,有所谓的八相成道,这个八相是哪八相呢?也就是生兜率、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涅槃,一共有八相,显现出八相。这个八相如果是成选择跟我们的释迦牟尼一样,在五浊恶世成的话,那么这个成刚好就是具足这个八相 三摩地

2018-07-21

的境界除了我们刚才讲的成的时候具足发起了上品妙观察智、具足发起了上品的平等性智、也发起了成所作智、大圆镜智这些智慧之外,我们其实也可以从的十号、十力的这些名称里面去约略知道说,的境界的胜妙。比方说的十号里面,有一个叫作明行足,比方说的十号里面也有一个代表了能够知晓无量劫以来所有的事情,这个状况都是阿罗汉的境界所无法想像的;那,再来 三摩地

2018-07-21

关于这些等觉与地的境界,有许多的状况我们都是依照陀所开示的内容整理之后来跟大家说,当然对于里面许多非常微细的项目,我们是很难去思议的,所以只能说我们是依照陀所留下来经典的开示来跟大家说明。首先,十地菩萨在修行要入十地满心的时候,会断两种无明:当祂断除了大神通的随眠及无明,以及微细秘密的无明跟随眠的这两种状况之后,把它断了之后就入十地满心。这个 三摩地

2018-07-21

在《法华经》〈方便品〉第二,说到:【诸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舍利弗!云何名诸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世尊,欲令众生开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妙法莲华经》卷一)是说:诸世尊们,都是为了 三摩地

2018-07-21

十法界中的四圣法道,也就是、菩萨、辟支、声闻;阿罗汉乃是声闻法道的最高果证,就是解脱道四果的阿罗汉。我们从陀这个名称来说明今天的内容。陀的功德无量无边,因此可以有很多很多的名称来说明陀的功德;一般来说,我们都是用陀的十号来说明,这是因为诸的通名就是这十号,一定要十号具足,才能够称为陀、称为如来;如果少了任何一个名号的话,那就不能称为 三摩地

2018-07-21

到底是万能的,还是不是万能的呢?其实如果从究竟的理地来讲的话,非万能,非非万能。什么叫作非万能呢?因为一样有三不能。自己说:我也是在众生数里面。因为出生在这个世间,一样是必须要取祂的五蕴身来受用,所以一样必须要以这个五蕴身,跟世间的众生在一起生活。而且有三不能,有哪三不能呢?第一个,祂不能度尽众生。没有办法度尽一切众生,譬如说有 三摩地

2018-07-21

今天要跟大家介绍有关供功德的故事,这是《撰集百缘经》卷9的记载。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城内有一位长者,拥有难以计算的无量财宝,他娶了富贵人家的女儿为妻子,然后以各种音乐来娱乐;他的妻子怀胎满足十个月后,生下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五官端正非常庄严,一出生就包裹著与生俱来的须曼花衣。长者召集了许多相师,来为这孩子占相,相师见了之后都说:这孩子出生时 三摩地

2018-07-21

首先,以声闻乘、缘觉乘以及乘(乘其实就是菩萨乘),这三乘菩提的修学及所证内涵来说,解脱道的修证是三乘与共,也就是说三乘都必须要修学并且亲证;但是,菩提道也可说是菩萨道,它却是不共声闻、缘觉二乘的。但是菩萨所修所证虽然含括了解脱道与菩提道,可是却必须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以上的时劫,历经了五十二阶位的修学,才能够具足成就菩提道。所以,不论七住以 三摩地

2018-07-21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三一:【云何八十随好?谓诸指爪狭长薄润,光洁鲜净,如花赤铜,是为第一。诸手足指圆纤长,佣直柔软,节骨不现,是为第二。诸手足各等无差,于诸指间悉皆充密,是为第三。诸手足如意,软净光泽,色如莲华,是为第四。诸筋脉盘结坚固,深隐不现,是为第五。诸两踝俱隐不现,是为第六。诸行步直进庠审,如龙象王,是为第七。诸行步威容 三摩地

2018-07-21

问三、导师著作中常说:地无垢识,与五别境、善十一心所法相应。末学对此深信不疑,但想问一下,此种说法的经典依据是什么?如何说的?答:《瑜伽论记》卷1云:【《如来功德庄严经》云:「如来无垢识,是净无漏界;解脱一切障,圆镜智相应。」】又《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10云:【如来无垢识,永断诸习气;清净智圆明,贤圣所归趣。】既然地的无垢识心体与智慧相应,显 三摩地

2018-07-21

契经说:诸十号具足。也就是诸都有十种功德名号,具足这十种功德才能称为。如果对这十种功德名号有详细的了知,对就会产生殷重的恭敬心,就会生起十种随念功德,只要一想到,就记得有这十种功德;以后若听到有人自称什么法王、什么,您都可以用这十号去检验,看他是否有成的本质,这样就不会被人唬弄了!诸的第一个名号叫作应供,诸都具足获得微妙,是世间最上 三摩地

2018-07-21

《不退转经》卷三:【文殊师利发真实誓,能令恶魔闻空中声:「释迦牟尼转不退。」尔时波旬身毛皆竖,心生惊怖,作如是言:「见此世界,皆非世界。」忧愁涕泣,身变朽老如百岁人,发白面皱。是时魔王形体肤发亦皆俱老,尔时魔王,将四种兵魔及魔天,皆诣所;亦如如来初成道时严治器仗而来向,各见己身皆悉朽老,如百岁人、形体挛曲,持仗而行,到于前。时四种兵及虚空诸 三摩地

2018-07-21

一般人所知道的陀,其实可能都仅止于把祂视为是跟世间的圣贤,或者是一个伟大的神明,或者把祂比拟为是像教、天主教的上帝一样。可是我们深知了教的这些菩萨们,往往我们所知道的陀的伟大,是远超过众生所能够想像的。比方说,我们所感受到的陀,第一个是:陀是大智跟大能。比方说,陀在成的时候,发起的各式各样的智慧,像比方说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